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汉语汉字看汉民族的贵和心理 被引量:4
1
作者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94-97,共4页
本文从汉语的语音、修辞 ,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构形理念等诸多方面 ,分析了汉字、汉语具有的均衡对称、和谐的特征。从这一特征折射汉民族追求和谐、以和为贵的深层文化心理。
关键词 均衡原则 汉语 和谐原则 文化心理 汉字 汉族 贵和心理 语音 构形 汉字书写 构词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标语的衍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年第11期70-71,共2页
标语反映时代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标语内容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建国以来的一些典型标语,其内容和风格的变化,体现出我国历史的变迁,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全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标语 变迁 时代 人文
下载PDF
从“女”为形符的汉字看中国社会妇女地位的变迁 被引量:1
3
作者 《戏剧文学》 2003年第7期88-,90,共2页
女性这一神秘的字眼儿从出现开始就引起了无数文人学者的探讨,结论不管是褒还是贬是对还是错,都无法改变女性那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历史上女性曾经有过辉煌显赫的时代。“女”字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恰如《说文·女部》:“女,女人... 女性这一神秘的字眼儿从出现开始就引起了无数文人学者的探讨,结论不管是褒还是贬是对还是错,都无法改变女性那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历史上女性曾经有过辉煌显赫的时代。“女”字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恰如《说文·女部》:“女,女人也。象形。”那它像什么形呢?像坐姿。古人的生活习惯与今不同,其坐姿是“席地而坐”,即在地上铺席,两膝着席,臀部落在双脚脚跟上。可见古人所谓坐,是膝盖着地的。今人所谓“席地而坐”,即不一定要铺席,坐法与古代大不相同了。古人的这种坐姿相当于今语的跪坐,但不是跪。跪是臀部离开脚跟,上身挺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 形符 原始社会 《说文》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文传递
论陶渊明思想性格的矛盾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89-90,共2页
论陶渊明思想性格的矛盾性曹丽环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对我国后代诗人影响很大。一提起陶渊明,人们就会把他和“隐逸”“淡泊”“脱略世故”等联系在一起,钟嵘《诗品》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历代陶诗论者大多也... 论陶渊明思想性格的矛盾性曹丽环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对我国后代诗人影响很大。一提起陶渊明,人们就会把他和“隐逸”“淡泊”“脱略世故”等联系在一起,钟嵘《诗品》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历代陶诗论者大多也认为了是“闲适的”“浑身静穆”的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思想性格 世界观 《归去来兮辞》 济世理想 建功立业 儒家思想 思想矛盾 道家思想 田园生活
下载PDF
文言虚词“见”、“相”的异同
5
作者 《继续教育研究》 1998年第4期86-88,共3页
“相”与“见”在文言中用法有相同之处,它们都常用于动词之前,都具有指代作用。由于它们既具有指代性具有副词的语法特点,所以把它们归为指代性副词比较合适。“相”作为副词,其意义是“交互”“互相”,如“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小... “相”与“见”在文言中用法有相同之处,它们都常用于动词之前,都具有指代作用。由于它们既具有指代性具有副词的语法特点,所以把它们归为指代性副词比较合适。“相”作为副词,其意义是“交互”“互相”,如“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小雅·斯干》。相好;互相爱好;相犹互相厌恶)。后来词义由表示彼此相互的关系发展为表示由一方发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另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 文言虚词 不及物动词 指代性副词 动作行为 指代作用 施事者 被动句 第二人称 “见”字
下载PDF
手上溢出的母爱——读庄因《母亲的手》
6
作者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04年第22期18-19,共2页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与人具有情感,这大概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内在因由。情感有高下之分,高尚的情感与爱有着先天的关联,母爱又是其中至高至纯的一种。我们阅读的这篇散文就是写母爱的。母爱虽然高尚。
关键词 高尚
下载PDF
加强素质教育深化高教改革
7
作者 西慧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7-28,共2页
加强素质教育深化高教改革西慧玲曹丽环大学生的行为道德水准下降的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教育界权威人士指出:“我们往往埋怨社会思潮给高校带来了冲击,而我们对社会上产生的种种不良现象是否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作为教育人... 加强素质教育深化高教改革西慧玲曹丽环大学生的行为道德水准下降的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教育界权威人士指出:“我们往往埋怨社会思潮给高校带来了冲击,而我们对社会上产生的种种不良现象是否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作为教育人的学校又应给社会以什么影响呢?这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加强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 “文化素质” 文化客体 潜在课程 高教改革 民族特色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知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