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赤芍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梦婷 军长 +9 位作者 俸明康 别阿香 何斌 海来约布 李文兵 杨正明 李莹 阎新佳 刘圆 张绍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759-5766,共8页
川赤芍与芍药共同作为《中国药典》著名药材赤芍的基原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且在花卉市场的潜力巨大。筛选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是开展川赤芍分子研究的必要前提。该研究从川赤芍的转录组数据中选取Actin和GAPDH 2个内参基因作为候选... 川赤芍与芍药共同作为《中国药典》著名药材赤芍的基原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且在花卉市场的潜力巨大。筛选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是开展川赤芍分子研究的必要前提。该研究从川赤芍的转录组数据中选取Actin和GAPDH 2个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qRT-PCR)检测2个候选基因在川赤芍的不同组织(韧皮部、木质部、茎、叶、叶柄、子房)和不同生长时期(萌动期、开花期、休眠期)的表达水平,然后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ΔCT和RefFinder综合分析2个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结果表明Actin和GAPDH在川赤芍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时期中的表达模式均稳定。该研究进一步检测川赤芍转录组数据中8个基因(Pv-TPS01、Pv-TPS02、Pv-CYP01、Pv-CYP02、Pv-CYP03、Pv-BAHD01、Pv-UGT01、Pv-UGT0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以Actin和GAPDH分别作为内参基因,8个基因在川赤芍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趋势均一致,验证了Actin和GAPDH作为川赤芍内参基因的可靠性。综上,该研究发现Actin和GAPDH可作为川赤芍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时期中基因表达水平研究的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赤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ACTIN GAPDH
原文传递
调控甘松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积累的转录因子分析
2
作者 何斌 别阿香 +10 位作者 李敏 罗梦婷 青贤 刘十 苏琪 李莹 陈晨 刘圆 阎新佳 李文兵 张绍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222-5229,共8页
目的筛选参与调控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主要活性倍半萜类化合物积累的bHLH、bZIP、MYB家族转录因子。方法利用甘松全长转录组数据库注释信息获取bHLH、bZIP、MYB家族转录因子,利用WGCNA分析潜在能正向调控主要倍半萜类化合物积累... 目的筛选参与调控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主要活性倍半萜类化合物积累的bHLH、bZIP、MYB家族转录因子。方法利用甘松全长转录组数据库注释信息获取bHLH、bZIP、MYB家族转录因子,利用WGCNA分析潜在能正向调控主要倍半萜类化合物积累的转录因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 chain reaction,qRT-PCR)进一步确认候选转录因子是否影响甘松主要活性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积累,利用MEME在线网站分析候选bHLH、bZIP、MYB基因家族成员的保守基序。结果在甘松全长转录组数据中分别筛选出bHLH家族893个、bZIP家族416个、MYB家族436个,WGCNA分析筛选能正向调控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共458个,qRT-PCR确认候选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与甘松主要活性倍半萜化合物的积累水平高度正相关。结论甘松主要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积累可能受到本研究筛选的458个转录因子的正向调控作用,可作为甘松主要药效物质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研究的潜在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转录因子 WGCNA QRT-PCR 倍半萜类
原文传递
基于转录组挖掘球药隔重楼螺甾烷型重楼皂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3
作者 别阿香 军长 +9 位作者 俸明康 何斌 何晓勇 李娟 冯景秋 盛华春 黄艳菲 阎新佳 刘圆 张绍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798-6812,共15页
目的以球药隔重楼Paris fargesii根茎、茎和叶为材料,探究螺甾烷型重楼皂苷的生物合成基因。方法采用HPLC分析6个螺甾烷型重楼皂苷含量,进一步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n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结合定量和转录组数据进行生信分析。结果6个... 目的以球药隔重楼Paris fargesii根茎、茎和叶为材料,探究螺甾烷型重楼皂苷的生物合成基因。方法采用HPLC分析6个螺甾烷型重楼皂苷含量,进一步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n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结合定量和转录组数据进行生信分析。结果6个螺甾烷型重楼皂苷在球药隔重楼根茎、茎和叶中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Illumina转录组测序共获得61755条非冗余unigenes,其中30263条(49.0%)被成功注释。催化生成薯蓣皂苷元的31个关键基因均被成功鉴定,且基因表达模式与皂苷的积累水平总体一致,其中IDI、8,7SI-4、CYP90G4、SMO2-2、C5-SD1、CYP51G、C14-R-2、HMGCR、CPI-5、CYP94D108、CAS、HMGCS、SMO1-3、SSR1-3、SQS、ispH和DXR等基因与重楼皂苷的积累呈显著正相关。共获得了61条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UGT)基因,其中30条潜在参与重楼皂苷的糖基化修饰。结论球药隔重楼根茎、茎和叶中皂苷合成基因表达模式与皂苷积累规律存在一致性,鉴定的基因可指导该类活性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药隔重楼 转录组 螺甾烷型重楼皂苷 生物合成途径 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