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对其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就诊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目的探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对其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就诊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各61例,常规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胺碘片治疗,对比2组hs-CRP含量、血黏度、心律变化和治疗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细胞沉降率、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等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PR间期、QRS波时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Tc间期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CRP含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黏度,调节血清中hs-CRP含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心脏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局部的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在胸外科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13例,其中冠心病患者67例,其余46例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所有...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心脏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局部的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在胸外科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13例,其中冠心病患者67例,其余46例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双源CT检测EATV及斑块的性质,术中取心脏外膜脂肪及胸腔脂肪,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脂肪中局部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水平,并通过ELISA法检测局部磷脂酶A_2水平。再对血管正性重构的临床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LDL-C、吸烟人数、高血压人数、EATV、局部MMP-2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磷脂酶A2水平、血管正性重构数均明显高于瓣膜病组。再对冠心病组患者中有无血管正性重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体质量指数、高血压人数、LDL-C、EATV、纤维斑块体积及钙化斑块体积均存在差异(P<0.05)。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ATV、心外膜脂肪分泌的炎症因子、高血压是发生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ATV、心外膜脂肪分泌的炎症因子是发生斑块易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别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早期对心外膜脂肪体积以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控制,有助于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对其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就诊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各61例,常规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胺碘片治疗,对比2组hs-CRP含量、血黏度、心律变化和治疗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细胞沉降率、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等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PR间期、QRS波时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Tc间期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CRP含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黏度,调节血清中hs-CRP含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文摘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心脏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局部的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在胸外科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13例,其中冠心病患者67例,其余46例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双源CT检测EATV及斑块的性质,术中取心脏外膜脂肪及胸腔脂肪,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脂肪中局部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水平,并通过ELISA法检测局部磷脂酶A_2水平。再对血管正性重构的临床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LDL-C、吸烟人数、高血压人数、EATV、局部MMP-2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磷脂酶A2水平、血管正性重构数均明显高于瓣膜病组。再对冠心病组患者中有无血管正性重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体质量指数、高血压人数、LDL-C、EATV、纤维斑块体积及钙化斑块体积均存在差异(P<0.05)。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ATV、心外膜脂肪分泌的炎症因子、高血压是发生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ATV、心外膜脂肪分泌的炎症因子是发生斑块易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别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早期对心外膜脂肪体积以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控制,有助于增加斑块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