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吴睿 吴从俊 +1 位作者 镇万源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7-80,共4页
膝关节为人体最大且结构最为复杂的关节,其良好的功能有赖于多种静力、动力性稳定结构的完整。膝关节后内侧角(Posteromedial Corner,PMC)损伤通常为膝关节复合损伤的组成部分,常伴发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膝关节为人体最大且结构最为复杂的关节,其良好的功能有赖于多种静力、动力性稳定结构的完整。膝关节后内侧角(Posteromedial Corner,PMC)损伤通常为膝关节复合损伤的组成部分,常伴发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膝关节内外侧韧带结构及半月板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内侧角 损伤 膝关节 诊疗
原文传递
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腰椎椎间融合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镇万源 +2 位作者 熊昌军 王冠清 吴睿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4期59-62,88,共5页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腰椎患者椎间融合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7月~2016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BMP-2融合组(采用BMP-2骨修复材料填埋于Cage中植入椎间隙,n=57)和传统...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腰椎患者椎间融合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7月~2016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BMP-2融合组(采用BMP-2骨修复材料填埋于Cage中植入椎间隙,n=57)和传统融合组(采用剪碎的自体骨填埋于Cage中并植入椎间隙,n=49)。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耗时及术中平均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后第1、4、6、8、12、24周螺钉位置不良率、Cage移位率、相对椎间隙高度丢失,JOA评分及Oswestry指数(ODI)评估及治疗前后影像学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耗时和术中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周传统融合组螺钉位置不良率为1.53%,BMP-2融合组未出现螺钉位置偏移;截止术后第24周,传统融合组螺钉位置不良率达15.30%,BMP-2融合组仅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传统融合组Cage移位率为4.08%,BMP-2融合组未出现Cage移位;术后第6周BMP-2融合组Cage移位率为1.75%;截止术后第24周,传统融合组Cage移位率高达20.41%,BMP-2融合组则为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第24周比较,传统融合组相对椎间隙高度为(2.11±0.40)mm,BMP-2融合组为(0.52±0.6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传统融合组、BMP-2融合组JOA评分分别为(13.03±3.45)、(14.56±2.17)分,术后第24周分别为(22.01±3.41)、(28.42±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术前评分分别为(40.55±10.35)、(39.32±9.63)分,术后第24周分别为(17.2±8.4)、(7.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MP-2骨修复材料替代自体骨进行腰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植骨间融合术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提供即刻的生物学稳定,达到有效的结构性支撑作用,而且还能促进患者椎间隙前后缘高度的恢复和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椎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固定 生物学稳定
下载PDF
单侧经椎间孔外腰椎间融合术治疗中青年腰椎病变10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龙 竺义亮 +4 位作者 李绪贵 王小阵 王小娟 鲁齐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6-68,72,共4页
目的:观察单侧经椎间孔外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ELIF)治疗中青年腰椎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应用单侧固定ELIF技术治疗的10例单节段单侧症状腰椎病变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8~50岁,... 目的:观察单侧经椎间孔外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ELIF)治疗中青年腰椎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应用单侧固定ELIF技术治疗的10例单节段单侧症状腰椎病变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8~50岁,平均42.2岁。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检查评定其疗效。术后2年确认融合理想,取出钉棒系统之后改为电话随访。结果:手术时间(91.3±10.8)min,术中出血量(127.5±9.3)mL,术后卧床时间(5.4±0.9)d,住院时间(12.0±1.5)d,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为27个月(24~32),术前、末次VAS及ODI评分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无移位且椎间融合理想。结论:对于中青年单节段单侧症状的腰椎病变运用单侧ELIF治疗,效果理想,可减少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病变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单边椎弓根钉固定术
原文传递
术中超声辅助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中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27例
4
作者 王小娟 陈龙 +3 位作者 石震 孙莹 竺义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66-68,73,共4页
目的:观察术中超声引导结合C臂机透视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上中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应用超声加C臂机透视引导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中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27例(共33节段胸椎)... 目的:观察术中超声引导结合C臂机透视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上中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应用超声加C臂机透视引导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中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27例(共33节段胸椎)患者资料。其中男3例,女24例;年龄56~88岁,平均7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无神经根性症状。通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术前、术后的疼痛VAS评分,骨水泥渗漏及术后早期并发症,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疼痛改善明显,本组27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6~12个月)。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根症状、气胸、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加C臂机透视引导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中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能够减少透视次数,精准、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超声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上中胸椎骨折
原文传递
Vessel-X微创治疗椎体重度压缩骨折1例
5
作者 竺义亮 赵斌 +4 位作者 陈雄伟 王冠清 叶劲 谢维 《巴楚医学》 2019年第1期87-89,共3页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分为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和隐匿性骨折(occult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OVF)。
关键词 Vessel-X 椎体重度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水泥
下载PDF
微波天线阵列原位灭活技术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
6
作者 谢维 夏平光 +5 位作者 叶劲 石震 程浩 王冠清 杨傲飞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微波天线阵列原位灭活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8-05月采用微波天线阵列原位灭活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2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膝关节评分表标准,对术后随访... 目的观察微波天线阵列原位灭活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8-05月采用微波天线阵列原位灭活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2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膝关节评分表标准,对术后随访患者进行评分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24~63个月,平均40.6个月,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未见复发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膝关节评分(87.4±5.3)分,功能评分(91.1±2.7)分。结论微波天线阵列原位灭活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内固定 胫骨 骨巨细胞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