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段红 李源 +1 位作者 王鲜平 《武警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 (Tetramethylpyrazine ,TMP)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Myocardialischemicreperfusion ,MIR)损伤模型 ,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DT -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 ,T... 目的 观察川芎嗪 (Tetramethylpyrazine ,TMP)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Myocardialischemicreperfusion ,MIR)损伤模型 ,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DT -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 ,TUNEL)法检测MIR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 ,并采用电镜观察其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 1)非缺血心肌无TUNEL阳性细胞出现 ,MIR 6 0min大鼠缺血心肌中可见TUNEL阳性细胞 ,12 0min时TUNEL阳性细胞数目最多。 ( 2 )与单纯MIR大鼠相比 ,川芎嗪干预MIR大鼠缺血心肌细胞中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心肌缺血再灌注 6 0min时分别为 ( 36 30± 8 76 )个 /张和 ( 2 4 70± 7 15 )个 /张 ( P <0 0 5 ) ,12 0min时分别为 ( 48 43± 2 3 87)个 /张和 ( 10 0 4± 8 11)个 /张 (P <0 0 1)。 ( 3)电镜结果显示MIR 6 0min时 ,心肌缺血性改变最明显 ,川芎嗪干预大鼠再灌注组心肌缺血损伤有一定减轻。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 ,且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心肌细胞凋亡数目逐渐增多。川芎嗪干预可使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川芎嗪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脑梗死大鼠康复训练后脑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玲 徐莉 +4 位作者 王哲 王冰水 袁华 赵一岭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339-342,共4页
目的 研究实验性脑梗死大鼠康复训练后脑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的表达及病理学改变。方法 采用光化学法制成脑梗死大鼠模型后 ,随机分为康复组、制动组和自由组 ,每组在 2 4h、7、14、2 1、2 8d做免疫组化、HE染色 ,观察各组脑梗... 目的 研究实验性脑梗死大鼠康复训练后脑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的表达及病理学改变。方法 采用光化学法制成脑梗死大鼠模型后 ,随机分为康复组、制动组和自由组 ,每组在 2 4h、7、14、2 1、2 8d做免疫组化、HE染色 ,观察各组脑梗死大鼠梗死区周边PCNA的表达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2 4h脑梗死区和周边区未见PCNA阳性细胞 ,7、14、2 1、2 8d梗死周边区有明显的棕黄色PCNA阳性细胞 ,为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 ;康复组较制动组明显 ,7d时最为明显 ,2 8d各组逐渐减少。HE染色 1周时康复组脑梗死灶边缘有胶质细胞增生及散在的小血管芽向坏死灶区生长 ,2周时康复组梗死灶边缘形成胶质瘢痕 ,3周时康复组梗死灶边缘纤维母细胞增生较制动组、自由组血管明显 ;4周时康复组梗死灶内有肉芽组织、血管支架形成 ,制动组、自由组出现血管增生、扩张。结论 康复训练后功能的恢复与梗死区周边大量的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增殖细胞核抗原 康复训练 病理学
原文传递
流行性出血热尸检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mRNA的定位及分布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苓 杨守京 +1 位作者 刘彦仿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8年第4期327-332,共6页
应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国内不同地区3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尸检组织中病毒RNA及HSP70mRNA细胞内定位,同时观察了汉坦病毒感染的VeroE6细胞中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热休克蛋白70mRNA在多... 应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国内不同地区3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尸检组织中病毒RNA及HSP70mRNA细胞内定位,同时观察了汉坦病毒感染的VeroE6细胞中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热休克蛋白70mRNA在多数组织中均可检测到,分布与病毒RNA一致,并且与组织的病理损害有关;体外实验的结果也表明在出血热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有HSP70的高表达。提示热休克蛋白与汉坦病毒的致病以及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汉坦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 HSP70MRNA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病理特征研究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晓晖 +5 位作者 张传山 王军 李青 胡佩臻 朱晓慧 黄高昇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38-140,T038,共4页
目的 本文报道 7例脑中枢神经细胞瘤 ,复习文献并探讨其组织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复习 1993- 2 0 0 1年间 17例脑室肿瘤 ,进行组织学观察 ,用免疫组化检测几种重要的肿瘤标记物的表达 ,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电镜观察。通过对... 目的 本文报道 7例脑中枢神经细胞瘤 ,复习文献并探讨其组织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复习 1993- 2 0 0 1年间 17例脑室肿瘤 ,进行组织学观察 ,用免疫组化检测几种重要的肿瘤标记物的表达 ,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电镜观察。通过对PCNA染色和DNA含量图像分析 ,研究本瘤的增殖活性和DNA倍体。结果  17例脑室肿瘤中 ,7例确诊为中枢神经细胞瘤。组织学检查该肿瘤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点如由大小一致的圆形细胞组成 ,核圆形 ,点彩状 ,细胞核周有明显的空晕 ,可见神经纤维小岛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为Syn阳性。电镜观察可见较多的神经内分泌颗粒及含微管结构的突触。PCNA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增殖指数 <5 %。DNA含量分析显示 ,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平均 78%为 2倍体细胞 ,提示为良性肿瘤。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和电镜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病理特征 研究 文献复习 脑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康复训练后大鼠脑梗塞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莉 李玲 +3 位作者 王斌 袁华 王建波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5期678-679,共2页
目的 :研究康复功能训练后大鼠脑梗塞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方法 :65只SD大鼠采用光化学法制作脑梗塞模型 ;24h后随机分3组 :康复组每天给予平衡、抓握、旋转、行走等功能训练 ,制动组置于网状笼内固定 ,自由活动组置于普通笼内饲养 ,3组在... 目的 :研究康复功能训练后大鼠脑梗塞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方法 :65只SD大鼠采用光化学法制作脑梗塞模型 ;24h后随机分3组 :康复组每天给予平衡、抓握、旋转、行走等功能训练 ,制动组置于网状笼内固定 ,自由活动组置于普通笼内饲养 ,3组在24h、1周、2周、3周、4周进行脑梗塞体积的测量及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 :24h脑梗塞体积最大 ,1周后各组明显减少 ,尤以康复组为著 (P<0.05) ,2~4周体积逐渐减小 ,而且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光镜下24h可见脑梗塞灶内明显的坏死 ,1周康复组脑梗塞灶边缘有胶质细胞增生 ,有散在的小血管芽向坏死灶区生长 ,2周时康复组梗塞灶边缘形成胶质瘢痕 ,3周时康复组梗塞灶边缘纤维母细胞增生较制动组、自由组血管明显 ;4周康复组梗塞灶内有肉芽组织、血管支架形成 ,制动组、自由组出现血管增生、扩张。结论 :康复功能训练可早期减少梗塞体积 ,增加脑血液循环 ,改善脑缺血 ,促进脑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大鼠 脑梗塞 组织形态
下载PDF
挖空细胞在病理诊断尖锐湿疣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Huang Zongming 黄宗明 +3 位作者 杨守京 李青 李良寿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评价挖空细胞在组织学上诊断尖锐湿疣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挖空细胞作为诊断标准 ,对 2 0 6 3份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诊断 ,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学上诊断尖锐湿疣的“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挖空细胞作为尖锐湿疣的组织学诊断... 目的 评价挖空细胞在组织学上诊断尖锐湿疣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挖空细胞作为诊断标准 ,对 2 0 6 3份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诊断 ,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学上诊断尖锐湿疣的“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挖空细胞作为尖锐湿疣的组织学诊断标准 ,其诊断的灵敏度为 77.93 % ,特异度95 .2 6 % ,阳性预告值 97.2 5 % ,阴性预告值 6 6 .70 % ,阳性似然比 81.81,阴性似然比 2 3.17,漏诊率2 2 .0 7% ,误诊率 4.74%。结论 挖空细胞是细胞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HPV)或其他病毒后 ,在形态学上发生特异性改变 ,是诊断尖锐湿疣的重要组织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挖空细胞 病理诊断
原文传递
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在风心病心肌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刚 刘维永 +1 位作者 郝树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组织 , 型前胶原m RNA的表达和定位 ,以及胶原改建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用人 , 型前胶原 c DNA探针 ,对 32例风湿性二尖瓣乳头肌进行分子原位杂交并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 病变心肌间质中 , 型前胶原 m RN...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组织 , 型前胶原m RNA的表达和定位 ,以及胶原改建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用人 , 型前胶原 c DNA探针 ,对 32例风湿性二尖瓣乳头肌进行分子原位杂交并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 病变心肌间质中 , 型前胶原 m 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多 , 型较正常成年心肌中增高 1.6 7倍 , 型增高 4.36倍 ;病变心肌细胞核内出现 , 型前胶原 m RNA阳性表达 ,胎儿心肌亦有类似表达 ; , 型前胶原 m RNA阳性表达量与左室射血分数 ( EF) ,左室周径向心缩短率 ( m Vcf)呈负相关 .结论 风心病心肌细胞参与了胶原的合成和分泌 ,并对心脏功能有严重影响 ;风心病心肌胶原增生重现了胎儿期合成胶原的表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胶原 心肌细胞 MRNA
下载PDF
高危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臻 黄耀添 +7 位作者 黄鲁豫 赵金康 于会东 刘继中 杜晓川 李敬帮 王志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 6 1例骨肉瘤预后因素及生存率 ,探讨高危骨肉瘤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报告 16例高危骨肉瘤治疗经验 .方法 以经肢体挽救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 1例骨肉瘤为基础 ,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肿瘤预后相... 目的 通过分析 6 1例骨肉瘤预后因素及生存率 ,探讨高危骨肉瘤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报告 16例高危骨肉瘤治疗经验 .方法 以经肢体挽救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 1例骨肉瘤为基础 ,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肿瘤预后相关因素包括肿瘤的绝对长度、绝对宽度、绝对深度、绝对面积、软组织肿块最大横径进行分析 .结果  6 1例骨肉瘤随访 1~ 10 a,5 a生存率 5 7.5 % ,外科分期 III期 ;骨肉瘤与宿主骨面积比≥ 2 / 3;软组织肿块最大横径≥ 6 cm;病理骨折 ;活检标本 PCNA阳性细胞检出占平均视野 2 / 3以上均属高危骨肉瘤 .采用术前多次化疗 ,深静脉持续给药 ;高选择骨肉瘤原发灶和转移灶滋养动脉化疗并栓塞 ;术前放疗和肢体挽救术处理高危骨肉瘤 16例 ,随访 1.5 a,死亡 2例 ,带病存活 5例 ,无病存活 9例 ,保肢率 6 8.7% .结论 本研究使一些高危骨肉瘤得到了积极救治 ,更具备综合性和肿瘤针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危重病 综合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中药芪丹通脉片对心肌损伤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龙铟 刘莉 +5 位作者 王宗仁 夏天 马世平 陈学福 梅其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芪丹通脉片 (QDTMT)对心肌损伤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方法 :用QDTMT给SD大鼠连续灌胃 14d ,第 12日起动物皮下注射ISO(4 8μmol·kg-1d-1) ,每日一次 ,连续 3d ,复制心肌损伤大鼠模型 .结果 :中药复方制剂QD...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芪丹通脉片 (QDTMT)对心肌损伤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方法 :用QDTMT给SD大鼠连续灌胃 14d ,第 12日起动物皮下注射ISO(4 8μmol·kg-1d-1) ,每日一次 ,连续 3d ,复制心肌损伤大鼠模型 .结果 :中药复方制剂QDTMT能明显减轻心肌损伤程度 ,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降低血浆血栓素B2 (TXB2 )水平 ,提高 6 酮 前列腺素(6 keto PGF1α)水平和 6 keto PGF1α/TXB2 比值 ,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5 ,P <0 .0 5和P <0 .0 1) .结论 :QDTMT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芪丹通脉片 心肌损伤 大鼠 血小板功能 影响 药理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入兔体后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鲁开化 +6 位作者 王映梅 雷永红 张阳 张琳西 马显杰 马福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注入兔体后,对组织细胞形态学及Bcl-2、P53、HsP70、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白色家兔分为三组,注入奥美定5ml/kg的10只为Ⅰ组,注入奥美定10ml/kg的11只为Ⅱ组,未注入任何材料的3只为对照... 目的动态观察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注入兔体后,对组织细胞形态学及Bcl-2、P53、HsP70、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白色家兔分为三组,注入奥美定5ml/kg的10只为Ⅰ组,注入奥美定10ml/kg的11只为Ⅱ组,未注入任何材料的3只为对照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分别于注入3、6、14个月时处死白色家兔,即刻切取标本切片,经10%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24只新西兰白色家兔中有6只兔(注入奥美定的4只,对照组的2只),分别观察到支气管肺炎、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肝点状坏死、间质性心肌炎等病理改变;其余18只兔均无明显改变。免疫组化Bcl-2、p53均为阴性,Hsp70、PCNA仅在极少数的肝、肾小管上皮细胞有阳性表达。结论奥美定注入兔体后动态观察3、6、14个月时处死,经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表明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高危骨肉瘤中COX-2及MMP-7的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继庆 王臻 +4 位作者 郭征 郭峰 袁志 马福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8期1488-1489,共2页
目的:检测高危骨肉瘤及恶性程度低的骨肉瘤患者的石蜡病理切片中环氧化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蛋白表达,初步说明其临床区分肿瘤的恶性程度对预后判断上有指导意义。方法:选择近几年诊断明确的高危骨肉瘤及恶性程度低... 目的:检测高危骨肉瘤及恶性程度低的骨肉瘤患者的石蜡病理切片中环氧化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蛋白表达,初步说明其临床区分肿瘤的恶性程度对预后判断上有指导意义。方法:选择近几年诊断明确的高危骨肉瘤及恶性程度低的骨肉瘤各2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OX-2及MMP-7的蛋白表达。结果:高危骨肉瘤组中COX-2和MMP-7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0.0%和56.0%;低危组中COX-2和MMP-7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8.0%和24.0%。高危组中COX-2及MMP-7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危组中的表达,P<0.05,χ2=3.98;COX-2及MMP-7的蛋白表达率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年龄有显著性关系,P<0.05,r=0.921;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肿瘤部位、患病时间、治疗方法、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发病时间等无显著性关系,P>0.05,r=0.815,COX-2及MMP-7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相关关系。结论:COX-2及MMP-7的蛋白表达在区分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判断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骨肉瘤 COX-2 MMP-7 蛋白表达 年龄 性别 发病时间 预后 相关因素 环氧化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7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致病变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晓峰 刘彦仿 +2 位作者 张远强 杨守京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确定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预先在体外制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特异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经尾静脉注入正常BALB/c小鼠体内,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免疫复合物(IC)在小鼠... 目的确定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预先在体外制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特异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经尾静脉注入正常BALB/c小鼠体内,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免疫复合物(IC)在小鼠主要脏器的组织分布进行定位。结果注射IC后的24小时,IC主要见于血管系统如肝血窦,脾血窦,肠道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的血管,肾小球毛细血管等。从48小时开始,IC出现于器官实质细胞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以及某些腺体的导管上皮细胞(如颌下腺,胰腺等)。IC存在部位的细胞出现变性改变,以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最为明显,这些病变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组织的病变极其相似。而注射非特异性IC的动物则无这种病变。结论在HFRS的发病中,HFRS的可溶性IC可直接引起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免疫复合物 可溶性
原文传递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布伦 李兰荪 +3 位作者 郭文怡 李绍生 李俊峡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评价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左室重构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的效应。方法:实验选用12周龄SHR50只,随机将其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依那普利组、小、中、小剂量复方鳖甲组... 目的:评价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左室重构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的效应。方法:实验选用12周龄SHR50只,随机将其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依那普利组、小、中、小剂量复方鳖甲组(小、中、大剂量药物组),每组各10只。另取正常SD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治疗10周后各组大鼠收缩压、心脏质量指数(heartweightindex,HWI)、左室质量指数(leftventricularmassindex,LVMI)、胶原蛋白含量,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volumefraction,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erivascularcircuferentialarea,PVCA)。结果:治疗10周后,空白对照组大鼠收缩压,HWI,LVMI,胶原蛋白含量犤(195±9)mmHg,(5.38±0.25),(3.81±0.09),(6.13±0.93)mg/g,1mmHg=0.133kPa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犤(127±10)mmHg,(3.88±0.28),(2.57±0.17),(4.19±0.72)mg/g犦(P<0.01)。依那普利组大鼠收缩压明显低于与空白对照组(P<0.01),而复方鳖甲软肝方各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依那普利组大鼠HWI,LVMI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复方鳖甲软肝方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依那普利组,复方鳖甲软肝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治疗应用 肥大 左心室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高血压
下载PDF
手术治疗睑黄瘤的方法与效果 被引量:11
14
作者 鲁开化 彭湃 +1 位作者 高政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总结睑黄瘤的治疗方法 ,观察其效果。方法 :对近三年来 4 5例睑黄瘤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中老年人上睑较松弛 ,较小面积的病灶可以与重睑术同时施行效果最好 ,若病灶面积较大可采用纵行、斜形、横... 目的 :总结睑黄瘤的治疗方法 ,观察其效果。方法 :对近三年来 4 5例睑黄瘤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中老年人上睑较松弛 ,较小面积的病灶可以与重睑术同时施行效果最好 ,若病灶面积较大可采用纵行、斜形、横形切除 ,局部上睑皮瓣旋转或滑行修复 ,部分病例采用切除与电烧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结论 :手术治疗是可取的 ,可达到治疗与美容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黄瘤 眼睑 上睑 外科手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硫糖铝联合局部应用对扩张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亚兰 郭树忠 +3 位作者 鲁开化 雷永红 张林西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0-344,共5页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和硫糖铝对扩张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白色小猪 9只 ,自身对照。在猪两侧侧胸埋置皮肤扩张器。持续恒压扩张同时实验 组注入 b FGF和硫糖铝 ,实验 组注入b FGF和生理盐水 ,实验 组注...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和硫糖铝对扩张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白色小猪 9只 ,自身对照。在猪两侧侧胸埋置皮肤扩张器。持续恒压扩张同时实验 组注入 b FGF和硫糖铝 ,实验 组注入b FGF和生理盐水 ,实验 组注入硫糖铝 ,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共 7天。各组完成扩张后第 3天及取出扩张器后 6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 组皮肤表皮层增厚更明显 ,颗粒和棘细胞层次更多 ,基底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核肥大 ,染色质变浓 ,排列密集 ,表皮钉突增多 ,呈粗长发育成巨大钉突 ;真皮层厚度变化较轻 ,胶原纤维束粗而密 ,平行于皮面排列 ,弹力纤维明显增加 ;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密度更高 (P<0 .0 5 )。对照组表皮层和真皮层有相应的变化均弱于实验 组 ,术后 3天、6周胶原纤维可见断裂。实验 、 组表皮层和真皮层组织改变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各组纤维包膜厚度近似。结论 在持续恒压扩张同时扩张囊周围注入外源性 b FGF和硫糖铝 ,能更有效地刺激皮肤生物性生长 ,促进扩张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硫糖铝 皮肤扩张术 皮肤组织结构 局部用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小鼠核转录因子-kB表达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艰 李焕章 +3 位作者 戚好文 黄文晋 陈镔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 研究 NF- k B在脂多糖诱发的急性肺损伤中的动态表达 ,证实 NF- k B参予炎症反应中的信号转导过程 .方法 纯种雄性昆明小鼠 36只随机分 6组 ,正常对照及不同时点致病组 ,致病组腹腔注射脂多糖形成急性肺损伤模型 ,采用 Western- ... 目的 研究 NF- k B在脂多糖诱发的急性肺损伤中的动态表达 ,证实 NF- k B参予炎症反应中的信号转导过程 .方法 纯种雄性昆明小鼠 36只随机分 6组 ,正常对照及不同时点致病组 ,致病组腹腔注射脂多糖形成急性肺损伤模型 ,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鼠及致病鼠肺组织中 NF- k B的总蛋白含量 ,进行统计学处理 (n≥ 3) .结果 脂多糖致病鼠肺组织中的 NF- k B的含量比正常鼠的 NF- k B的含量增高 (P<0 .0 1 ) ,脂多糖致伤后 3h,NF- k B的含量最高 ,其前及其后均呈动态递减的趋势 (P<0 .0 1 ) .结论 信号转导分子 NF-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肺损伤 脂多糖 核因子-KB
下载PDF
原位分子杂交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尸检组织中汉坦病毒M和SRNA的分布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守京 刘彦仿 +3 位作者 张劲凤 尚高峰 胡明华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5年第1期48-55,共8页
本文以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法研究了国内不同地区HFRS尸检病例组织中病毒RNA的分布和定位。结果在19例病例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病毒RNA。陕西及沈阳地区病例,阳性部位主要是各脏器上皮及实质细胞。江西地区病例,病毒RNA主要... 本文以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法研究了国内不同地区HFRS尸检病例组织中病毒RNA的分布和定位。结果在19例病例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病毒RNA。陕西及沈阳地区病例,阳性部位主要是各脏器上皮及实质细胞。江西地区病例,病毒RNA主要出现于各脏器组织内血管壁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广州一例,病毒RNA主要分布于肝脏灶性溶解性坏死区域,肺泡壁和肾间质血管等部位。病毒RNA主要定位于细胞胞浆,呈颗粒状或全浆阳性,也出现干部分组织少数细胞胞核中。此外,病毒RNA还出现于细胞外液和红细胞表面。结果说明,HFRS病毒具有泛嗜性感染及上皮性组织或血管内皮细胞易感的特点,后者可能取决于不同地区HFRS病例所感染的病毒的血清型或毒株不同,从而引起不同类型HFRS及其病理和发病机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原位分子杂交 RNA 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
下载PDF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p16、p53蛋白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宗明 李青 +2 位作者 马福成 胡沛臻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01-203,I054,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危HPV感染与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5 3、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 ,分析 96例胃癌和癌前病变及腺癌组织中HPV 16 /18DNA、p5 3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HP... 目的 探讨高危HPV感染与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5 3、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 ,分析 96例胃癌和癌前病变及腺癌组织中HPV 16 /18DNA、p5 3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HPV 16亚型和 18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 34 38%和 8 33% ;p5 3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6 88%和 43 75 %。HPV 16亚型、p5 3和p16蛋白在癌前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腺癌组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HPV 16和p16蛋白、p5 3蛋白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PV 16亚型感染、p5 3及p16蛋白的水平表达与胃癌的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P53蛋白 P16蛋白 胃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癌HSP70及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晓菊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 :探讨人体卵巢浆液性癌 (SCHO)的生物学特性及HSP70 ,PCNA在其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HSP70、PCNA在 10例卵巢良性、14例交界性及 30例恶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 .结果 :①HSP70表达强度恶性 >交界性 ,交界性... 目的 :探讨人体卵巢浆液性癌 (SCHO)的生物学特性及HSP70 ,PCNA在其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HSP70、PCNA在 10例卵巢良性、14例交界性及 30例恶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 .结果 :①HSP70表达强度恶性 >交界性 ,交界性 >良性 ;表达部位SCHO阳性定位于细胞质和胞核 ,交界性在腺体上皮顶浆部位比较明显 ,部分细胞质也有表达 ,良性阳性限于腺体上皮细胞顶浆部位 .SCHO中HSP70表达强度Ⅲ级 >Ⅰ、Ⅱ级 .②PCNA表达强度恶性>交界性 >良性 ;同时 ,其表达强度与SCHO病理分级关系密切 ,Ⅲ级 >Ⅱ级 ,Ⅱ级 >Ⅰ级 .③HSP70与PCNA在SCHO中的表达强度具有正相关性 (r =0 .92 1,P <0 .0 5 ) .结论 :HSP70与PCNA有可能共同成为表达细胞增殖的指标 ;HSP70在SCHO的不同级别中其表达部位不同 ;检测HSP70、PCNA对SCHO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理分级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HSP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卵巢浆液性癌 HSP70 PCNA 相关性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尸检组织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G2,NP及HA结构蛋白抗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守京 刘彦仿 +3 位作者 刘莹莹 徐志凯 刘厚才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3年第3期243-256,共14页
本文应用15株分别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糖蛋白(Glycoprotein Ⅱ G2),核蛋白(Nuclcocapsid,NP)及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19例HFRS尸检病例的16种组织中的病毒抗原进行了定位和分布的研究及抗... 本文应用15株分别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糖蛋白(Glycoprotein Ⅱ G2),核蛋白(Nuclcocapsid,NP)及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19例HFRS尸检病例的16种组织中的病毒抗原进行了定位和分布的研究及抗原分析。结果表明,死于早期HFRS人体组织内病毒抗原量大,分布广泛,主要以可溶性和颗粒性两种形式存在,前者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呈G2,NP及HA抗原阳性,是参与形成免疫复合物的主要抗原形式;后者是以单纯病毒NP或HA抗原阳性的病毒包涵体(IB)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是病毒直接作用所致细胞病变的标志,IB的广泛分布但只有极个别阳性细胞发生坏死,说明该病毒具有泛嗜性感染和弱致细胞病变能力的特性。抗原分析结果显示,组织细胞中病毒抗原的表达及其抗原量受宿主细胞的种属,组织结构特点及病期的影响,也存在个体差异以及因感染病毒株或血清型不同产生差异的可能性。病毒抗原染色形态学证实,NP上具有HA抗原位点,其抗原决定簇有三类,其中的某些抗原决定簇可因病毒宿主动物或细胞的种属不同,表达也不同。HA抗原在人体组织细胞中的高表达和广泛分布也说明HFRSV对人体有很强的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病毒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