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物种价值评价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建章 连成 邹红非 《野生动物》 1995年第2期3-8,共6页
进行野生动物物种价值评价标准的研究,必须确立两个基本理论前提,即承认包括动物物种在内的整个自然界具有自身的价值;承认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价值大小和高低的差别。物种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物种自身的价值;二是物种对人的价值... 进行野生动物物种价值评价标准的研究,必须确立两个基本理论前提,即承认包括动物物种在内的整个自然界具有自身的价值;承认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价值大小和高低的差别。物种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物种自身的价值;二是物种对人的价值。物种自身的价值标志着物种与环境,物种与物种之间的需求和满足关系,要用五个评价指标去衡量,即营养级标准、自然生产力标准、稀有程度、进化程度和自然历史标准。对物种价值的评价,应该根据这五个标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考虑到物种对人的多方面价值,制定出相应的价格,以提高物种资源的保护水平和科学管理、法制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物种 价值评价标准
下载PDF
隐喻和科学逻辑 被引量:5
2
作者 郭芙蓉 连成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6-47,共2页
隐喻和科学逻辑郭芙蓉,晁连成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它本来是一种修辞方法或修辞技巧,但是它在当代科学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起了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高度的评价,赋予隐喻以科学方法的... 隐喻和科学逻辑郭芙蓉,晁连成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它本来是一种修辞方法或修辞技巧,但是它在当代科学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起了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高度的评价,赋予隐喻以科学方法的地位,视为现代科学发展中不可缺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逻辑 隐喻方法 科学方法 修辞方法 对科学研究 解释功能 现代科学 比喻 功能和作用 自然选择
下载PDF
论生态学知识向生态道德的多层次转变 被引量:1
3
作者 连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生态道德 生态学 实践理性 生态伦理学 纯粹理性 内在尺度 外在尺度 人类活动 生态活动 生态系统
下载PDF
简论横向思维 被引量:2
4
作者 季冠芳 连成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横向思维 仿真方法 模拟方法 纵向思维 移植方法 思维方法 比喻词 隐喻方法 形成和发展 科学研究
下载PDF
存在概念与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
5
作者 连成 房殿武 《哲学研究》 1982年第11期49-50,共2页
有种观点认为,存在概念与物质概念涵义不同,存在高于物质,它是最普遍的最高哲学范畴。存在“标志宇宙中一切事事物物的唯一的最后的共同点”,它既包括物质,“还包括物质的属性和关系,如运动、时间、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属性和关系 概念涵义 哲学范畴 宇宙中 物质概念 世界的统一性 规定性 概念的外延 巴门尼德
原文传递
试论主体和工具的关系
6
作者 连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13-15,共3页
主体和客体是构成人类现实活动的两极,它们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必须以工具为中介,因此研究工具的性质和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主体与工具的关系,工具的性质和作用等问题上均有争论,本... 主体和客体是构成人类现实活动的两极,它们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必须以工具为中介,因此研究工具的性质和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主体与工具的关系,工具的性质和作用等问题上均有争论,本文对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活动 主体认识 物质手段 社会集团 物质变换 上均 消极被动 社会历史活动 人一机系统 认识形式
下载PDF
科学综合化发展和类比的应用
7
作者 连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8-39,100,共3页
科学的综合化,给人类的科学认识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是要实现科学的综合化,必须将已有学科的知识向科学新领域中扩展、渗透;新建学科必须吸取和移植已有学科中的合乎自己需要的概念和知识,从而为新学科的建立奠定前提和基础。二是要找出... 科学的综合化,给人类的科学认识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是要实现科学的综合化,必须将已有学科的知识向科学新领域中扩展、渗透;新建学科必须吸取和移植已有学科中的合乎自己需要的概念和知识,从而为新学科的建立奠定前提和基础。二是要找出科学新领域的课题与已有学科之间的区別和差异,以确定新概念和新理论的生长点,为人们在新领域中进行科学探索和创新提供出发点和开辟道路。只有完成了科学认识的这两项任务,科学的综合化发展才能实现。而且在科学综合化发展过程中,类比方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科学认识的两项任务是通过类比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认识 科学综合 类比方法 新学科 新领域 新理论 相似性 控制论 学科问题 新概念
下载PDF
思维的可靠性和思维的创造性
8
作者 连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8-20,共3页
对思维成果的价值判定,是思维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哲学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因为只有对思维成果作出合理的价值判定,才能引导人们科学规范思维活动,更有效的开发人类智能,推动科学的进步和认识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作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思维成果 哲学认识论 可靠性程度 人类智能 思维科学 思想僵化 辩证统一 恩曾 解放思想 外部世界
下载PDF
哲学就是认识论——浅谈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9
作者 连成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2期60-64,共5页
一九六五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哲学就是认识论”。这个命题反映了哲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趋势,概括了哲学科学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同时又为我们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及其基本特征,为正确的认识毛泽东同志在哲... 一九六五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哲学就是认识论”。这个命题反映了哲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趋势,概括了哲学科学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同时又为我们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及其基本特征,为正确的认识毛泽东同志在哲学上做出的理论贡献,提供了一把钥匙。一“哲学就是认识论”,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做出的新的阐发。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提出,哲学要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工人阶级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并认为全部哲学史“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列宁还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毛泽东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史 基本特征 根本任务 毛泽东同志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基本内容 理论贡献
下载PDF
自然科学是社会意识吗? 被引量:1
10
作者 连成 《求是学刊》 1979年第3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社会意识 自然科学 社会存在 社会生产 自然界 哲学范畴 社会性质 自然规律 社会关系 “社会意识”
下载PDF
论社会生产力概念的涵义
11
作者 高菊隐 连成 《学习与探索》 1981年第6期76-78,共3页
关于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说和二要素说,我国理论界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争论,至今没有解决。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对社会生产力概念的涵义理解不同,尤其是缺乏对社会生产力起源做科学的历史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把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归结为劳... 关于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说和二要素说,我国理论界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争论,至今没有解决。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对社会生产力概念的涵义理解不同,尤其是缺乏对社会生产力起源做科学的历史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把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归结为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比较符合马克思本意的。生产力的二要素说,来源于斯大林同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斯大林同志的提法是否科学与正确?应当如何理解社会生产力概念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概念 自然物质 生产力要素 劳动对象 自然生产力 自然力 自然界 涵义 劳动力
下载PDF
国家以社会意识为转移吗?
12
作者 连成 《哲学动态》 1982年第7期19-21,36,共4页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国家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些同志认为,国家的建立是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即一定阶级的政治观点建立起来的,因此,国家这种力量(政治暴力)是以社会意识为转移的;国家和社会意识、政治观点的关系不属...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国家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些同志认为,国家的建立是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即一定阶级的政治观点建立起来的,因此,国家这种力量(政治暴力)是以社会意识为转移的;国家和社会意识、政治观点的关系不属于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国家是主观的,甚至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附属物,等等。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意识 政治观点 意识形态 物质力量 国家政权 政治生活 客观存在 恩格斯 转移 国家意志
原文传递
世纪之交逻辑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成果——《逻辑学导论》一书的评价
13
作者 连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逻辑学导论 逻辑教学 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逻辑方法 例题演算 渭词演算 书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