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腺病毒载体局部介导 CTLA_4Ig延长小鼠异体移植皮肤的存活 被引量:39
1
作者 罗高兴 吴军 +6 位作者 杨世昕 贺伟峰 周立新 张宁 陈希炜 张小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可行的延长异体移植皮肤存活的方法。方法将CTLA_4IgcDNA插入重组腺病毒载体柯氏质粒中,再通过同源重组构建CTLA_4Ig-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该表达载体对体外培养的皮肤组织块的转染情况;并应用该...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可行的延长异体移植皮肤存活的方法。方法将CTLA_4IgcDNA插入重组腺病毒载体柯氏质粒中,再通过同源重组构建CTLA_4Ig-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该表达载体对体外培养的皮肤组织块的转染情况;并应用该载体转染皮肤移植物及局部创面,观察其对昆明小鼠→Balb c小鼠背部创面异体移植皮肤存活期的影响。结果CTLA_4Ig重组腺病毒载体能成功转染并达于体外培养的皮肤组织块中;局部应用CTLA_4Ig重组腺病毒载体使小鼠异体移植皮肤存活期延长至21d。结论用腺病毒载体局部转染CTLA_4Ig能有效延长异体移植皮肤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载体 CTLA4IG 小鼠 异体移植 皮肤存活 烧伤
原文传递
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马兵 吴军 +4 位作者 罗高兴 贺伟峰 王珍祥 陈烯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基因水平初步了解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 方法 按一步法抽提 3例烧伤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及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 ,纯化mRNA ;将40 96种人类基因PCR产物用CartesianPixsys 75 0 0点样仪微矩阵列点...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基因水平初步了解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 方法 按一步法抽提 3例烧伤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及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 ,纯化mRNA ;将40 96种人类基因PCR产物用CartesianPixsys 75 0 0点样仪微矩阵列点样于化学涂层的载玻片上 ,制成基因芯片 ;将等量的增生性瘢痕和患者自身正常皮肤组织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标记的cDNA混合物探针 ,与上述基因芯片杂交。经严格洗片后 ,用SanArray 30 0 0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 ,计算机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结果 在 40 96种基因中 ,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及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在所检测的 3例临床标本中 ,共有差异表达基因 12 8条。 结论 包括细胞凋亡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细胞骨架和运动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增生性瘢痕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CD4^+CD25^+T_(reg)细胞调节T细胞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峻松 吴军 +5 位作者 贺伟峰 陈希炜 解志杰 彭双发 代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881-1884,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Treg细胞表达介导抑制性共刺激分子CTLA4和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并设置Treg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共培养和分隔培养实验模型,分析Treg细胞对效应性T细胞形成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及各机制的主次要关系。方法对比分析Treg细胞与效... 目的 通过检测Treg细胞表达介导抑制性共刺激分子CTLA4和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并设置Treg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共培养和分隔培养实验模型,分析Treg细胞对效应性T细胞形成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及各机制的主次要关系。方法对比分析Treg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膜分子CTLAA4、CD28表达和细胞因子IL-10、TGF-β1分泌水平;以TransWell Milli-cell-PCF分隔培养槽分隔培养Treg细胞与不同淋巴细胞组成的反应体系,采用向共培养及分隔培养体系加入与不加入IL-10、TGF-β1抗体的阻断方法,检测Treg细胞对不同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效率。结果 Treg细胞分泌IL-10和TGF-β1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效应性T细胞,Treg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水平分别达到(380±36.3)pg/ml和(790±56.8)pg/ml,Treg细胞分泌IL-10和TGF-β1的浓度水平与效应性T细胞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共刺激分子CTLA4、CD28在Treg细胞和效应性T细胞膜表面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Treg细胞以表达CTLA4为主。Treg细胞对共培养体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效率明显高于分隔培养,通过分泌IL-10对效应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亦明显强于通过TGF-β1。结论细胞接触机制是Treg细胞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主要作用机制,而细胞因子机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接触机制
下载PDF
一种用于大鼠肾移植模型的肾血管体外结扎方法 被引量:25
4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2 位作者 方玉华 罗高兴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1年第2期82-84,共3页
为探讨以肾血管体外结扎取代肾移植受体大鼠原肾切除的可行性。对非移植组大鼠1 0只 ,间隔 2 0 d分别行左、右肾血管体外结扎 ,移植组大鼠 1 0只 ,肾移植术后 3~ 5 d体外结扎移植肾对侧原肾肾血管。结果发现非移植组大鼠结扎左侧肾血... 为探讨以肾血管体外结扎取代肾移植受体大鼠原肾切除的可行性。对非移植组大鼠1 0只 ,间隔 2 0 d分别行左、右肾血管体外结扎 ,移植组大鼠 1 0只 ,肾移植术后 3~ 5 d体外结扎移植肾对侧原肾肾血管。结果发现非移植组大鼠结扎左侧肾血管后均存活良好 ,结扎右侧肾血管后分别在 3~ 4d内死亡。移植组大鼠结扎原肾肾血管后 ,均存活良好。病理学检查显示两组大鼠原肾均呈广泛坏死。结果提示 ,肾血管体外结扎方法简便、效果可靠、创伤小 ,可取代肾移植受体大鼠原肾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大鼠 结扎 肾血管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大鼠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及鉴定 被引量:20
5
作者 贺伟峰 吴军 +6 位作者 罗高兴 黄赤兵 陈希炜 郑峻松 马兵 雷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79-881,共3页
目的 探讨诱导及纯化大鼠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的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特性及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方法。方法 应用重组大鼠rGM CSF、IL 4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前体细胞获得大量DCs,经标抗大鼠OX62单抗免疫磁珠... 目的 探讨诱导及纯化大鼠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的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特性及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方法。方法 应用重组大鼠rGM CSF、IL 4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前体细胞获得大量DCs,经标抗大鼠OX62单抗免疫磁珠分离纯化后的DCs经形态学观察、表型检测、功能学实验鉴定。结果 大鼠骨髓来源的DC在体外培养 12~ 14d后完全成熟 ,99 3 6%培养纯化后DC表达大鼠特异性表面标志OX62 ;典型的成熟大鼠DC形态上类似于小鼠和人类的DC ,表型为MHCⅡ + + ,OX62 + + ,FcγR(CD3 2 ) + / -,CD80 + / -,CD86+ + ,体外功能分析显示该DC能够强烈刺激MLR并有效递呈可溶性抗原OVA刺激初始型T细胞的增殖。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体外大量扩增大鼠骨髓DC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分离 纯化 树突状细胞 异种移植 免疫耐受 培养粘附法 免疫磁株分离法 细胞移植 形态学 功能学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静脉吻合技术用于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2 位作者 罗高兴 陈希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66-667,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大鼠肾移植静脉吻合方法。方法 以封闭群Wistar大鼠作为供、受体 ,将供体左肾与远近下腔静脉一并摘取 ,从腔静脉远端向近端插入支架管并伸入受体左肾静脉内 ,在支架管支撑下缝合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 ;...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大鼠肾移植静脉吻合方法。方法 以封闭群Wistar大鼠作为供、受体 ,将供体左肾与远近下腔静脉一并摘取 ,从腔静脉远端向近端插入支架管并伸入受体左肾静脉内 ,在支架管支撑下缝合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 ;按常规行动脉吻合及尿路重建。结果  2 6例静脉吻合均在 5 5~ 6mim内顺利完成 ,肾静脉吻合口即时通畅率达 10 0 % ,术后病理检查未发现吻合口血栓形成。结论 新的静脉吻合方法简便、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吻合 大鼠 肾移植
下载PDF
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珍祥 吴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3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波形蛋白是中等纤维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程度及对瘢痕增生与挛缩的作用。方法 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作为研究标本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 ,... 目的 波形蛋白是中等纤维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程度及对瘢痕增生与挛缩的作用。方法 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作为研究标本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 ,选择波形蛋白的基因特异片段 ,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同时 ,将各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 ,制成成纤维细胞爬片 ,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波形蛋白基因在 3个月 ,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 9个月 ,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 ,阳性细胞比例也高于 9个月 ,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结论 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 ,而波形蛋白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 ,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蛋白 增生性瘢痕 基因表达 细胞骨架基因
原文传递
人CTLA-4胞外区cDNA的克隆及Ig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军 +5 位作者 姜庆 王锡华 李彦 刘志刚 张宁 肖光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34-837,共4页
目的 克隆人CTLA 4胞外区cDNA、构建人CTLA 4胞外区与人免疫球蛋白IgG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为研究CTLA 4 Ig融合蛋白及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从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和PMA活化的健康中国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 ,扩增人CTLA 4基因... 目的 克隆人CTLA 4胞外区cDNA、构建人CTLA 4胞外区与人免疫球蛋白IgG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为研究CTLA 4 Ig融合蛋白及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从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和PMA活化的健康中国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 ,扩增人CTLA 4基因胞外区cDNA片段 ,经HindⅢ +BclⅠ双酶切后定向插入Ig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结果 从活化人T细胞中扩增出人CTLA 4胞外区cDNA片段 ,并将其正确插入Ig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成功构建了CTLA 4 Ig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预期设计相符 ;CTLA 4基因胞外区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克隆了人CTLA 4胞外区cDNA片段 ,构建了CTLA 4 Ig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CTLA 4 Ig融合蛋白、探讨其在实验室及临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 融合蛋白 基因表达 CDNA 克隆
下载PDF
基因重组融合蛋白B7-CD28共刺激阻断剂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5 位作者 罗高兴 张琳 陈希伟 周立新 贺伟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53-555,共3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融合蛋白B7 CD2 8共刺激阻断剂CTLA 4Ig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方法 肾移植术后第 2天每只用药组大鼠腹腔内注射CTLA 4Ig 0 5mg ,观察移植肾存活时间 ;术后第 2 0天 ,测定受体对供体及无关大鼠的单向混合淋巴...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融合蛋白B7 CD2 8共刺激阻断剂CTLA 4Ig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方法 肾移植术后第 2天每只用药组大鼠腹腔内注射CTLA 4Ig 0 5mg ,观察移植肾存活时间 ;术后第 2 0天 ,测定受体对供体及无关大鼠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并观察移植肾病理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用药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4 2 6± 6 4)d ,(8 2± 1 2 )d ,P <0 0 0 1) ]。术后第 2 0天 ,用药组移植肾仅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受体对供体的ML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5 832± 6 74)cpm、(134 86± 2 16 6 )cpm ,P <0 0 0 1) ],而受体对无关大鼠的MLR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CT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依赖细胞细胞毒性 动物实验 基因重组融合蛋白 B7-CD28共刺激阻断剂
原文传递
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异种移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郑峻松 吴军 +4 位作者 马兵 罗高兴 贺伟峰 陈希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62-764,共3页
目的 探索重组腺病毒载体 (Recombinantadenovirus ,rAdv)介导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异种移植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 ,转染猪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 ,以猪表皮细胞匀浆液为刺激原 ,观察DC递呈猪... 目的 探索重组腺病毒载体 (Recombinantadenovirus ,rAdv)介导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异种移植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 ,转染猪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 ,以猪表皮细胞匀浆液为刺激原 ,观察DC递呈猪表皮抗原刺激人T细胞增殖、活化及信号转导的影响 ;同时 ,以CTLA4Ig rAdv转染小鼠DC细胞 ,观察该DC膜表面分子CD40、CD80表达。结果 CTLA4Ig转染DC能显著抑制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P <0 .0 1)和T细胞肌醇磷脂信号系统转导活性 ,IL 2分泌亦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5 ) ;转染CTLA4Ig的小鼠DC膜表面分子CD80表达降低 (P <0 .0 5 )。结论 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能诱导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IG 异种移植 免疫耐受 信号转导 皮肤移植
下载PDF
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相关细胞骨架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兵 吴军 +5 位作者 王珍祥 贺伟峰 朱瑾 罗高兴 陈希炜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筛选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细胞骨架相关基因 ,并探讨其在瘢痕挛缩产生中的作用。 方法 以包含 4 0 96种人类基因的基因芯片研究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相关细胞骨架基因表达 ;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其中一条基因在烧伤后... 目的 筛选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细胞骨架相关基因 ,并探讨其在瘢痕挛缩产生中的作用。 方法 以包含 4 0 96种人类基因的基因芯片研究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相关细胞骨架基因表达 ;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其中一条基因在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定位分布表达。 结果 在 3例临床标本中 ,共找到瘢痕相关细胞骨架基因 13条 ,均表达上调。在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 ,表达人成纤维细胞肌原蛋白基因的细胞明显增多。 结论 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就发生了多种细胞骨架相关基因表达上调 ,这可能是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挛缩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并发症 增生性瘢痕 基因 基因芯片 细胞骨架 防治
原文传递
CTLA4Ig基因表达对鼠皮肤移植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世昕 吴军 +5 位作者 卞修武 罗高兴 贺伟峰 黄赤兵 周立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59-761,共3页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CTLA4Ig腺病毒后在大鼠体内的表达和对同种异体移植皮肤存活的影响 ,以及该载体应用的安全性 ,为该基因治疗方法在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供体SD大鼠皮肤移植前 1周 ,用腺病毒作载体将CTLA4I...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CTLA4Ig腺病毒后在大鼠体内的表达和对同种异体移植皮肤存活的影响 ,以及该载体应用的安全性 ,为该基因治疗方法在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供体SD大鼠皮肤移植前 1周 ,用腺病毒作载体将CTLA4Ig导入Wistar大鼠体内 ,用蛋白质斑点印迹实验检测血清中CTLA4Ig的表达 ,用腺病毒荧光抗体检测腺病毒在脏器的分布。同时还观测了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及移植物生存时间。结果 CTLA4Ig腺病毒在肝、脾、心、肺、肾均有明显分布 ,但实质细胞均未见严重损伤性改变。CTLA4Ig基因能在血清中的表达高峰时间一般在 7d左右 ,移植皮肤的生存显著长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从静脉注射导入的CTLA4Ig基因能在大鼠体内表达并对同种移植的排斥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CTLA4IG 皮肤移植 大鼠
下载PDF
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4 位作者 方玉华 罗高兴 贺伟峰 陈渝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82-683,共2页
目的 构建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重组的腺病毒载体。 方法 将CTLA4IgcDNA插入腺病毒表达质粒 ;将重组质粒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共转染 2 93细胞 ,产生重组腺病毒 ;采用dot ELISA和PCR法筛选并获得CTLA4Ig阳性表达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目的 构建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基因重组的腺病毒载体。 方法 将CTLA4IgcDNA插入腺病毒表达质粒 ;将重组质粒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共转染 2 93细胞 ,产生重组腺病毒 ;采用dot ELISA和PCR法筛选并获得CTLA4Ig阳性表达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同源重组后 ,以dot ELISA法筛选到 2个 2 93细胞的CTLA4Ig蛋白阳性表达空斑 ,PCR证实为含CTLA4Ig基因和腺病毒基因的重组体AdvCTLA4Ig。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CTLA4Ig基因重组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vCTLA4I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阻断剂 CTLA4IG 基因重组 器官移植 腺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免疫耐受
下载PDF
以酵母双杂交系统从成人肝cDNA文库中筛选与研究P311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序列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顺宗 吴军 +6 位作者 贺伟峰 陈希炜 马兵 罗高兴 丁华野 Peter M.Larsen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增生性瘢痕相关新候选蛋白P311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P311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以回复性杂交试验排除假阳性,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增生性瘢痕相关新候选蛋白P311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P311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以回复性杂交试验排除假阳性,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355个克隆,经过测序和验证,最终确认8个克隆基因。结论获得的8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与P311的作用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P311 增生性瘢痕 纤维化
下载PDF
细胞因子及胸腺微环境影响T_(reg)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峻松 吴军 +4 位作者 贺伟峰 陈希炜 解志杰 彭双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885-1887,共3页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体系添加细胞因子和在体细胞因子胸腺注射的方法,探索扩增低比例低增殖活性的Treg细胞的有效体内外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作为诱导剂,分析二因子体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有效性及最适浓度,同时...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体系添加细胞因子和在体细胞因子胸腺注射的方法,探索扩增低比例低增殖活性的Treg细胞的有效体内外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作为诱导剂,分析二因子体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有效性及最适浓度,同时以二因子胸腺注射的方法,分析在成年鼠体内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可能性。结果 150 ng/mlIL-10浓度能够明显诱导Treg细胞增殖,经48、96、144 h诱导后,其增殖比例分别达到10%、18%和20%,而TGF-β1的使用浓度需达到300ng/ml;IL-10胸腺注射后同样可提高Treg细胞的比例[第7天(5.50±1.38)%,P<0.05;第10天(6.65±2.54)%,P<0.01];TGF-β1诱导后第5天的比例为(5.19±1.69)%,较对照组也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培养体系添加诱导因子增殖的方法是扩增低比例低增殖活性Treg细胞的首选方法,IL-10体内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效能均强于TGF-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因子 胸腺
下载PDF
双向电泳-质谱法寻找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相关蛋白 被引量:8
16
作者 柏干苹 周丽娜 +5 位作者 贺伟峰 罗高兴 陈烯伟 方勇飞 吴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6-728,共3页
目的建立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浆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分析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寻找RA疾病相关蛋白,以阐明RA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two-di... 目的建立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浆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分析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寻找RA疾病相关蛋白,以阐明RA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结果获得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592和563,匹配率分别为89%和87%,通过比较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24,选取15个点进行质谱鉴定,成功鉴定7个蛋白质,其中6个蛋白质表达上调。结论两者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阐明RA的发病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浆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的MACS分选和纯度鉴定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峻松 吴军 +5 位作者 罗高兴 解志杰 彭双发 朱瑾 陈希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59-660,共2页
目的 建立CD4+ CD2 5 + 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TCells ,Treg)的磁珠 (MACS)分选方法 ,并对分选结果进行纯度鉴定。方法 采用T细胞纯化柱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 ,以抗 CD8 FITC抗体和抗FITC标记磁珠相结合的阴性选择法剔除CD8+ T细... 目的 建立CD4+ CD2 5 + 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TCells ,Treg)的磁珠 (MACS)分选方法 ,并对分选结果进行纯度鉴定。方法 采用T细胞纯化柱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 ,以抗 CD8 FITC抗体和抗FITC标记磁珠相结合的阴性选择法剔除CD8+ T细胞 ,再以抗 CD2 5 FITC抗体和抗FITC标记磁珠相结合的阳性选择法选出CD2 5 + T淋巴细胞 ;以FACS流式细胞法检测分选的CD4+ CD2 5 + 调节性T细胞纯度。结果 MACS磁珠分选法能够成功分选出CD4+ CD2 5 + 调节性T细胞 ,分选平均纯度达到73 % ,分选细胞活力为 95 %。结论 MACS磁珠分选法能够分选出高纯度的Treg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MACS磁珠分选 移植排斥反应 FACS流式细胞法 纯度鉴定 动物实验
下载PDF
CTLA4 Ig在诱导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庆 方玉华 +4 位作者 吴军 靳凤烁 李黔生 罗高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 ,探讨CTLA4Ig在免疫抑制和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 ,供体分别为DBA/2和 6 15新生鼠心脏 ,受体为BALB/c小鼠 ,移植后分别予以CTLA4Ig 0 .1、1、5mg·kg-1·d-1,治疗 1...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 ,探讨CTLA4Ig在免疫抑制和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 ,供体分别为DBA/2和 6 15新生鼠心脏 ,受体为BALB/c小鼠 ,移植后分别予以CTLA4Ig 0 .1、1、5mg·kg-1·d-1,治疗 1周 ,观察不同剂量CTLA4Ig对新生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 ;BALB/c小鼠首次移植 2周后再次移植DBA/2或 6 15新生鼠心脏 ,观察CTLA4Ig对再次移植心脏存活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TLA4Ig 0 .1mg·kg-1·d组 ,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不能延长 ,CTLA4Ig 1mg·kg-1·d和 5mg·kg-1·d-1组能显著延长心脏的存活时间 ,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再次移植 6 15心脏各组 ,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均无显著延长 ,而再次移植DBA/2新生鼠心脏 ,CTLA4Ig 1mg·kg-1·d-1和 5mg·kg-1·d-1组 ,其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仍然能显著延长 (P <0 .0 1)。结论 CTLA4Ig能延长新生鼠心脏移植存活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心脏移植 CTLA4IG 小鼠
下载PDF
间接抗原递呈途径在表皮细胞免疫原性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希炜 吴军 +7 位作者 罗高兴 罗奇志 王锡华 贺伟峰 马兵 王儒鹏 唐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间接抗原递呈途径在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表皮细胞免疫原性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表皮细胞 (HEC)、异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和单个核细胞 (PBM ,含单核细胞 )。采用人源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A4Ig)腺病... 目的 探讨间接抗原递呈途径在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表皮细胞免疫原性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表皮细胞 (HEC)、异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和单个核细胞 (PBM ,含单核细胞 )。采用人源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A4Ig)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HEC ,观察CTLA4Ig的表达情况。未转染及已转染的HEC中 ,均加入异体PBL或PBM共培养 ,并以单独培养的PBL或PBM为对照。应用氚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 3H TdR)掺入法 ,测定各培养体系中PBL、PBM增殖情况。 结果 CTLA4Ig腺病毒表达载体能成功转染HEC并使其表达相应蛋白。未转染的HEC能刺激异体PBL轻度增殖 (P <0 .0 5 ) ,以及含单核细胞的异体PBM明显增殖 (P <0 .0 1) ;经CTLA4Ig基因修饰的HEC刺激PBL、PBM后 ,两者的增殖反应明显减弱 (P <0 .0 5 )。 结论 间接抗原递呈途径在HEC免疫原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TLA4Ig能明显抑制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抗原递呈途径 表皮细胞免疫原性 实验研究 体外培养 烧伤 治疗
原文传递
小鼠股骨临界骨缺损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靳慧勇 侯天勇 +5 位作者 罗飞 李志强 常正奇 边巴罗布 许建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31-233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简便易行的标准化小鼠股骨临界骨缺损模型。方法测量小鼠股骨的解剖参数。将30只2~3月龄FVB/N品系的小鼠分成3组,每组10只,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内固定物固定后分别制备长度为1、2 mm和2.5 mm的股骨干中段骨... 目的建立一种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简便易行的标准化小鼠股骨临界骨缺损模型。方法测量小鼠股骨的解剖参数。将30只2~3月龄FVB/N品系的小鼠分成3组,每组10只,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内固定物固定后分别制备长度为1、2 mm和2.5 mm的股骨干中段骨和骨膜缺损模型,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的方法来观察骨缺损的愈合进程。结果术后3个月通过X线片和组织学检查证实1 mm的缺损可以通过自身修复机制完成骨缺损的愈合,而2、2.5 mm的缺损则无法自行愈合,建模成功率为89.7%。结论通过自行设计的内固定物构建的小鼠股骨缺损模型,在不填充植骨材料的情况下,2 mm以上的骨缺损不能自行愈合,符合临界骨缺损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临界骨缺损 组织工程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