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好源 黄哲元 +7 位作者 陈峰嵘 黄建明 龚灏 徐天睿 简国坚 王博文 陈瑞松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15例多节段(≥3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或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均接受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融合+前... 目的探讨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15例多节段(≥3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或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均接受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固定术。男9例,女6例;年龄51-80岁,平均56岁。术中对C4、C6椎体行次全切,在保留C,椎体基础上切除其后缘增生骨赘、突出的椎间盘和(或)骨化的后纵韧带,在C3-5和C5-7。进行结构性植骨,以c,椎体为中间固定椎体行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摄X线片和三维CT重建评估融合程度;同时行MR检查,以观察脊髓减压程度和脊髓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9-42个月随访,平均26.7个月。15例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3.44±2.81)分改善至术后(16.16±2.19)分。颈椎序列由术前1.16°±11.74°改善至术后即刻14.36°±7.85°,末次随访时为12.92°±6.17°。术后声嘶2例,吞咽困难1例。结论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结合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可靠。保留C5椎体提供了额外的把持力、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跨多节段植骨内固定而导致的内固定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骨化 后纵韧带 脊髓压迫症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两种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辉 孙云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5期618-619,共2页
2015年5月~2017年3月,我科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 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30例, 男8例, 女22例,年龄55~86岁。病程1 d~... 2015年5月~2017年3月,我科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 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30例, 男8例, 女22例,年龄55~86岁。病程1 d~3个月。17例有外伤史,13例无明显诱因发病。均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单椎体18例,2个椎体7例,3个椎体5例。行PVP 18例,行PKP 1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器械失效后翻修一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哲元 刘好源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后器械失效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 目的探讨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后器械失效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为85岁男性,因摔倒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4 d入院。髋部X线检查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术后复查髋部X线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装置位置好。术后4个月复查,查体见左下肢肢体短缩及外旋畸形,髋部X线片示左髋内翻,骨折局部塌陷。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未遵医嘱,术后1个月即下地负重。术后9个月再次复查左髋部X线示内固定失效,故再次收入院行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恢复好。结论 PFNA内固定适于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但仍需避免过早负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质疏松 内固定器
下载PDF
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治疗与分型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哲元 +9 位作者 刘好源 陈峰嵘 黄建明 龚灏 徐天睿 简国坚 王博文 陈瑞松 王俊 叶志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99-1205,共7页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损伤特点、分型及治疗。方法:对32例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胸骨骨折部位、胸椎损伤节段及类型、脊髓损伤程度及其他合并伤等资料均作为相关信息列入分析...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损伤特点、分型及治疗。方法:对32例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胸骨骨折部位、胸椎损伤节段及类型、脊髓损伤程度及其他合并伤等资料均作为相关信息列入分析。其中压缩骨折13例,骨折脱位13例,爆裂骨折5例,爆裂脱位1例。完全性神经损伤6例,不完全性神经损伤13例,无神经损害13例。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22例。根据相关治疗结果归纳总结分型方案。结果:随访10~103个月。损伤原因以交通伤和坠落伤为主,32例均合并多发创伤或多发骨折。6例完全性神经损伤病例病情均无改善;13例无神经损伤中有1例出现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其余无病情加重,但其中5例仍有胸背局部疼痛;13例不完全性神经损伤中有3例神经功能恢复正常,5例有改善,5例无变化。结论:胸椎骨折伴胸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为致伤暴力强大,脊柱骨折、脊髓损伤严重,多合并多发伤;新的分类方法更适用于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胸椎第4柱的存在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折 胸骨骨折 胸廓环
下载PDF
股骨髋臼撞击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好源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221-224,共4页
股骨髋臼撞击症是指由于股骨近端形状异常导致股骨头颈结合部与髋臼边缘发生撞击。如果不早期干预,会导致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近年来,股骨髋臼撞击症发生率有所增加,国内外对其诊断及临床治疗报道逐渐增多,有明确的临床特征、影像学... 股骨髋臼撞击症是指由于股骨近端形状异常导致股骨头颈结合部与髋臼边缘发生撞击。如果不早期干预,会导致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近年来,股骨髋臼撞击症发生率有所增加,国内外对其诊断及临床治疗报道逐渐增多,有明确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以及诊断治疗方法。现将该症近年的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股骨髋臼撞击症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预防唑来磷酸所致发热反应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天睿 刘好源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预防唑来磷酸导致发热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使用密固达(唑来磷酸注射液100 ml:5mg,诺华制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使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诺华制药)和对照组(未使用双氯芬酸钠组),分别于用药后1、2、4、6...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预防唑来磷酸导致发热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使用密固达(唑来磷酸注射液100 ml:5mg,诺华制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使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诺华制药)和对照组(未使用双氯芬酸钠组),分别于用药后1、2、4、6、8、10、12、24、48 h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热的程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加。结论双氯芬酸钠用于预防唑来磷酸所致的发热反应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唑来磷酸 发热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