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花敖包特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来自锆石和锡石U-Pb年龄的约束
1
作者 陈公正 武广 +4 位作者 李振祥 杨飞 李士辉 慧能 李英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1-1790,共20页
花敖包特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二叠系寿山沟组的断裂中,部分矿体呈囊状产于寿山沟组与华力西期蛇绿岩的接触带中。矿体主要包括银铅锌锑矿体、锡铜矿体、铜铅锌矿体、锡矿体和银矿体。花敖包特矿床... 花敖包特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二叠系寿山沟组的断裂中,部分矿体呈囊状产于寿山沟组与华力西期蛇绿岩的接触带中。矿体主要包括银铅锌锑矿体、锡铜矿体、铜铅锌矿体、锡矿体和银矿体。花敖包特矿床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分别为石英-锡石-毒砂-黄铁矿阶段(Ⅰ阶段)、石英-绢云母-锡石-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闪锌矿-黝铜矿阶段(Ⅱ阶段)、石英-绢云母-萤石-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辉锑矿-含银硫盐矿物阶段(Ⅲ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辉银矿-深红银矿阶段(Ⅳ阶段)。对花敖包特矿区2件次流纹岩样品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135.4±0.8Ma和134.8±0.8Ma的年龄。对成矿Ⅰ阶段锡矿石和Ⅱ阶段锡铜矿石进行了LA-ICP-MS锡石U-Pb定年,分别获得136.3±2.0Ma和134.3±1.7Ma的加权平均年龄。定年结果表明,花敖包特矿床次流纹岩、锡矿体和锡铜矿体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尽管二者形成时间相近,但脉体穿切关系及矿化分带特征均表明次流纹岩并非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本文认为,花敖包特矿床真正的成矿地质体为隐伏于矿区深部的次火山岩钟,其矿床成因类型为与次火山岩相关的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锡石U-Pb定年 花敖包特银多金属矿床 大兴安岭南段
下载PDF
花敖包特银铅锌矿隐爆角砾岩-次流纹岩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胜金 朴丽丽 +3 位作者 宓奎峰 慧能 张小奇 颜宇航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10期137-139,143,共4页
内蒙古花敖包特银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银多金属成矿带典型矿床之一,对该矿床隐爆角砾岩-次流纹岩的岩石学特征、蚀变特征、岩体产状、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质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该矿床矿体与早白垩世隐爆角砾岩-次... 内蒙古花敖包特银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银多金属成矿带典型矿床之一,对该矿床隐爆角砾岩-次流纹岩的岩石学特征、蚀变特征、岩体产状、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质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该矿床矿体与早白垩世隐爆角砾岩-次流纹岩体空间关系密切,成因与隐爆-次火山作用有关;2该矿床应为与隐爆角砾岩-次火山岩系统有关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次火山热液矿床,矿床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根据上述分析可进一步认为,对区内隐爆角砾岩-次流纹岩进行识别勘查有利于在矿床深部及外围开展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次流纹岩 银铅锌矿床 岩石学特征 地质意义 隐爆-次火山作用
下载PDF
简析同位素测年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学员 周富华 慧能 《西部资源》 2016年第6期26-29,共4页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是现代矿床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仅简单地介绍了U—Pb法、Rb—Sr法、Sm—Nd法、K—Ar法、Re—Os法等几种同位素测年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认为要尽可能地采取不同的测定方法,以地质为基础,才能获得有地质意义的年龄数据...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是现代矿床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仅简单地介绍了U—Pb法、Rb—Sr法、Sm—Nd法、K—Ar法、Re—Os法等几种同位素测年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认为要尽可能地采取不同的测定方法,以地质为基础,才能获得有地质意义的年龄数据,做出有科学意义的地质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测年 U—Pb法 Rb—Sr法 Sm—Nd法 K—Ar法 Re—Os法
下载PDF
滇西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沉积物源分析及盆地形成和演化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慧能 李艳军 徐学员 《西部资源》 201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滇西思茅盆地位于澜沧江断裂带和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之间,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在构造上处于冈瓦纳与欧亚两大构造域的过渡地带,其形成发展与古特提斯的演化、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和俯冲消亡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 滇西思茅盆地位于澜沧江断裂带和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之间,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在构造上处于冈瓦纳与欧亚两大构造域的过渡地带,其形成发展与古特提斯的演化、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和俯冲消亡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的沉积物分析表明,滇西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物源为盆地西侧的澜沧江造山带。结合构造背景,认为盆地的形成经历了碰撞后裂谷阶段、陆内坳陷阶段、复合型前陆盆地阶段和走滑拉分盆地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盆地 沉积物源分析 砂岩 Gazzi-Dickinson点统计法 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