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1
作者 耿兆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75,共5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依德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当下的法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只重应试教育,轻品德教育的传统模式,把品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提升到同样的水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依德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当下的法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只重应试教育,轻品德教育的传统模式,把品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提升到同样的水平,二者共同推进,德育并举,为法治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意识 依法治国 道德教育
下载PDF
我国土地征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洪超 王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6,共5页
土地的资源属性表明,土地征用必然涉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改变,涉及被征地者环境权的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缺位影响土地被征用人的环境利益,因此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土地征用生态补偿... 土地的资源属性表明,土地征用必然涉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改变,涉及被征地者环境权的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缺位影响土地被征用人的环境利益,因此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土地征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应当遵循公平、正义、效率、完全补偿等原则,并且通过制度化设计才能解决被征地者受损的环境利益,从而规范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用 生态补偿 环境 机制
下载PDF
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黄锡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102,共6页
在对政府职能转变路径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政府职能转变经历由代替市场发展产业到扶持市场发展产业再到引导市场发展产业的路径,该路径主要通过动力转换机... 在对政府职能转变路径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政府职能转变经历由代替市场发展产业到扶持市场发展产业再到引导市场发展产业的路径,该路径主要通过动力转换机制、政策引导机制和平衡协调机制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但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导致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政府方面存在行政化阻滞和主观化风险的挑战、在市场方面存在自发性困境和垄断化风险的挑战、在社会组织方面存在主体性缺失和边缘化风险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建立并实施"政府宏观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与社会自主配合"的多元治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变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政府与市场
下载PDF
影子银行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异化效应及应对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洪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101,共6页
2018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其中影子银行的大量出现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最终效果产生了异化。在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特殊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最终目标的异化效应。由于影... 2018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其中影子银行的大量出现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最终效果产生了异化。在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特殊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最终目标的异化效应。由于影子银行具有"银行的影子""非典型性脱媒""剪刀差式风险"等三大特征,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的传统操作工具和操作目标发生异化,并使得货币供给量的传统中介目标失效,同时也使利率这一新中介目标的效力得以提升。但是,由于信贷配给下的利率双轨制、土地垄断下的收益双轨制和监管缺失下的体系双轨制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导致资金脱实向虚、资产泡沫不断膨胀、金融风险持续累积,最终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异化。为了改善货币政策的效果,需要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和完善配套制度建设等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货币供给总闸门 流动性合理充裕
下载PDF
能源环境问题的时代拷问 被引量:2
5
作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22-123,共2页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开启工业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能源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是过度生产和消费、能源生态利益在能源经济中被弱化、缺乏有效的能源环境监管政策等。化解能源环境问题需要建立能源环境标准体系、完善能...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开启工业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能源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是过度生产和消费、能源生态利益在能源经济中被弱化、缺乏有效的能源环境监管政策等。化解能源环境问题需要建立能源环境标准体系、完善能源生态补偿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环境 监管
下载PDF
产权视角下企业环保信息披露的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96-99,共4页
国有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与其环保信息披露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且国有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其环保信息的披露工作,而国有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天然联系则使得政府环保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环保信息披露工作,但社会环境的改善对... 国有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与其环保信息披露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且国有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其环保信息的披露工作,而国有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天然联系则使得政府环保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环保信息披露工作,但社会环境的改善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环保信息披露影响不显著。财务绩效越好的非国有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披露环保信息,但是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则降低了披露的积极性,而政府环保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环保投入,社会环境的改善则可以显著激励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环保信息披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信息披露 产权
下载PDF
能源利益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研究——基于农村、农业和农民能源利益保障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爽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7-92,共6页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物质保障。能源供需矛盾、能源贫困、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背后映射出的是能源利益的分配不公。我国能源利益分配在农业与工业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农民与居民之间存在不平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物质保障。能源供需矛盾、能源贫困、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背后映射出的是能源利益的分配不公。我国能源利益分配在农业与工业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农民与居民之间存在不平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对我国能源利益分配不公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能源利益分配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的价值定位进行分析,尝试从法律制度供给公平的角度去关注用能弱势行业、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探索构建我国能源利益公平分享的法律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益 弱势群体 公平 法律机制
下载PDF
温室气体减排立法及其与相邻法律关系
8
作者 马洪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108,160,共6页
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涉及到"汇""源""库"三维度囊括了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折射到环境保护法领域,其与能源法、环境管理法、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为此,制定专门性温室... 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涉及到"汇""源""库"三维度囊括了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折射到环境保护法领域,其与能源法、环境管理法、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为此,制定专门性温室气体减排立法,必须处理好与相邻法律之间的关系。即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前提下,结合现行立法的具体规定,制定具有前瞻性、国际视野和可持续性的法律。进而帮助政府缓解减排压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 立法 协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