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莫地平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86
1
作者 费舟 徐如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大鼠落体致伤脑挫裂伤模型、Fura-2荧光探针Ca^(2+)检测法,发现脑皮质神经细胞突触体胞浆游离钙浓度,于伤后30分钟已显著增高为对照值之10倍,持续至伤后72小时。脑水肿亦随之发生,6小时达高峰。脑皮质活性... 采用大鼠落体致伤脑挫裂伤模型、Fura-2荧光探针Ca^(2+)检测法,发现脑皮质神经细胞突触体胞浆游离钙浓度,于伤后30分钟已显著增高为对照值之10倍,持续至伤后72小时。脑水肿亦随之发生,6小时达高峰。脑皮质活性钙调素含量在伤后6~48小时相应增高。论证脑伤后神经细胞钙超载是导致脑水肿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与临床应用钙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伤,取得良好效果,死亡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钙通道 钙调素 尼莫地平
原文传递
弥漫性轴索损伤 被引量:187
2
作者 贺晓生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60,共3页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useaxonalin-jury,DAI),是在特殊的外力机制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极差。本文对DAI近年来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useaxonalin-jury,DAI),是在特殊的外力机制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极差。本文对DAI近年来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一、生物力学机制脑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 病理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轴索内钙超载及钙拮抗剂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4
3
作者 贺晓生 +4 位作者 章翔 费舟 张剑宁 梁景文 杨利孙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轴索内Ca2 + 超载及Ca2 + 拮抗剂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 14只 ,分损伤组、用药组 (伤后立即静注尼莫通 )、对照组。用自制头颅瞬间侧向旋转装置 ,制作大鼠DAI模型。伤后 2~ 2 4小时取延髓组织 ,...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轴索内Ca2 + 超载及Ca2 + 拮抗剂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 14只 ,分损伤组、用药组 (伤后立即静注尼莫通 )、对照组。用自制头颅瞬间侧向旋转装置 ,制作大鼠DAI模型。伤后 2~ 2 4小时取延髓组织 ,行Ca2 + 电镜细胞化学处理 (草酸钾 -焦锑酸钾法 )和观察。结果  (1)损伤组神经轴索髓鞘板层断裂、间隙扩大 ,轴膜与髓鞘脱离 ,细胞器边聚 ,轴浆空泡形成 ,线粒体稀少。受损髓鞘内有大量细小钙颗粒 ,髓鞘损害程度与钙颗粒数量呈正相关 ;伤后晚期轴浆内可见粗大钙颗粒。神经元胞体及血管内皮细胞空泡化 ,也有钙颗粒沉着 ,内皮细胞管腔面出现微绒毛。 (2 )用药组轴索髓鞘损伤趋于局部 ,线粒体数量、形态、分布近于正常 ,髓鞘及轴浆钙颗粒罕见 ,神经元胞体及血管内皮细胞空泡变明显减轻。结论 DAI中轴索存在Ca2 + 超载 ,这是导致DAI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Ca2 + 拮抗剂尼莫通可改善D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钙拮抗剂 脑损伤
原文传递
神经细胞Ca^(2+)通道变化及对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外伤性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92
4
作者 徐如祥 +1 位作者 王伯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1-44,T001,共5页
本实验通过大鼠的脑损伤模型,检测了脑皮质神经元突触体胞浆中游离Ca^(2+)浓度([Ca^(2+)]i),研究神经细胞 Ca^(2+)通道变化对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外伤性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脑损伤后脑突触体胞浆中游离[Ca^(2+)]i显著升高,为对照... 本实验通过大鼠的脑损伤模型,检测了脑皮质神经元突触体胞浆中游离Ca^(2+)浓度([Ca^(2+)]i),研究神经细胞 Ca^(2+)通道变化对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外伤性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脑损伤后脑突触体胞浆中游离[Ca^(2+)]i显著升高,为对照值的10~16倍。Ca^(2+)超载使BBB通透性增高,加剧脑水肿。采用Ca^(2+)拮抗剂Nimodiipine 能阻断Ca^(2+)通道开放,降低BBB通透性,对脑水肿有显著治疗效果。氢溴酸山莨菪碱的治疗作用与Nimodipine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水肿 钙通道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脑微血管改变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99
5
作者 刘卫平 +4 位作者 章翔 李安民 梁景文 李兵 蒋晓帆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6-50,共5页
报道大鼠实验性脑损伤后早期,10分钟至24小时,大脑皮层微血管减少,并有“微无血管区”,微血管内可见微血栓形成,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提示微循环障碍脑缺血是产生外伤性脑水肿的重要病因因素,救治重型颅脑损伤要... 报道大鼠实验性脑损伤后早期,10分钟至24小时,大脑皮层微血管减少,并有“微无血管区”,微血管内可见微血栓形成,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提示微循环障碍脑缺血是产生外伤性脑水肿的重要病因因素,救治重型颅脑损伤要重视防治脑微循环障碍,纠正脑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微循环 脑缺血 形态学 大鼠
原文传递
严重脑损伤后的急性上消化道病变 被引量:99
6
作者 张小鹏 章翔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2年第1期38-40,共3页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上消化道病变临床十分多见,它包括粘膜糜烂、粘膜下出血、溃疡形成及出血性胃炎等.颅脑伤后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常常表明患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目前对这种严重颅脑伤激发的急性上消化道病变的发病机理尚有不同...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上消化道病变临床十分多见,它包括粘膜糜烂、粘膜下出血、溃疡形成及出血性胃炎等.颅脑伤后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常常表明患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目前对这种严重颅脑伤激发的急性上消化道病变的发病机理尚有不同意见,诊断、治疗亦颇感困难.本文对有关文献作一综述并简要介绍病理改变、预防、诊断及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胃粘膜病变 病理
原文传递
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丹参治疗作用 被引量:76
7
作者 张剑宁 +2 位作者 章翔 上官学芬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通过大鼠脑损伤模型,观察丹参对外伤性脑水肿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丹参治疗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Casson屈服值均明显低于脑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同时丹参治疗组脑组织水、Ca(2+)、... 通过大鼠脑损伤模型,观察丹参对外伤性脑水肿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丹参治疗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Casson屈服值均明显低于脑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同时丹参治疗组脑组织水、Ca(2+)、Na+含量以及脑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坏死数也较脑损伤组显著降低。提示丹参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拮抗Ca(2+)、Na+聚积而发挥其对脑水肿和继发性脑损害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水肿 血液流变学 丹参
原文传递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致伤装置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68
8
作者 贺晓生 +4 位作者 章翔 费舟 张剑宁 梁景文 杨利孙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研制和应用脑弥漫轴索损伤(DAI)致伤装置.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头颅旋转致伤装置,保证其可使动物头颅于瞬间旋转特定角度(15°~90°),仅以大鼠为对象进行力学、行为及病理效应评价.结果:①力学参数测定(... 目的:研制和应用脑弥漫轴索损伤(DAI)致伤装置.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头颅旋转致伤装置,保证其可使动物头颅于瞬间旋转特定角度(15°~90°),仅以大鼠为对象进行力学、行为及病理效应评价.结果:①力学参数测定(以体重210g大鼠转90°为例),旋转角速度为80127rad/s,角加速度2044×105rad/s2,用时约2ms;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均大于Margulies提出的DAI的外力阈值.②行为及病理观察表明旋转后大鼠符合DAI特征.结论:本装置可用于制作大鼠DA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致伤装置
下载PDF
大鼠头颅瞬间旋转致脑弥漫轴索损伤的形态学观察与机理探讨 被引量:63
9
作者 贺晓生 +4 位作者 章翔 费舟 张剑宁 梁景文 杨利孙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头颅瞬间旋转引起脑神经轴索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并探讨其机理。方法:SD大鼠21只(对照组3只,损伤组18只)。采用自制头颅旋转致伤装置,将损伤组大鼠头颅于3ms内在冠状面绕脑中心右向旋转90°造成剪力伤... 目的:观察大鼠头颅瞬间旋转引起脑神经轴索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并探讨其机理。方法:SD大鼠21只(对照组3只,损伤组18只)。采用自制头颅旋转致伤装置,将损伤组大鼠头颅于3ms内在冠状面绕脑中心右向旋转90°造成剪力伤,于伤后6、12、24、72、144小时分批处死动物制脑切片,行镀银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轴索变化。结果:伤后即刻大鼠均意识丧失。3只15分钟内死亡,肉眼亦见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其余存活大鼠在伤后6至144小时,肉眼见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光镜下见脑干、胼胝体、大脑脚等部的神经轴索有程度不同的肿胀、断裂、轴缩球形成等征象,以脑干纵行纤维受损最重并伴纤维束间点状出血。延髓和中脑的上述变化分别在伤后6及24小时最重。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头颅瞬间旋转脑弥漫轴索损伤模型,表明剪力可引起轴索损伤,脑微血管变化是加重轴索损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轴索损伤 动物模型 形态学 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特点与救治经验(附366例总结) 被引量:67
10
作者 章翔 +5 位作者 付洛安 吕永禄 杨开军 张世忠 张志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本文报告36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Glasgow 昏迷计分均在8分以下。男271例,女95例。年龄1.1月~15岁。闭合性颅脑损伤274例(74.9%);开放性颅脑损伤92例(25.1%)。108例(29.5%)合并颅内血肿。全组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本文报告36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Glasgow 昏迷计分均在8分以下。男271例,女95例。年龄1.1月~15岁。闭合性颅脑损伤274例(74.9%);开放性颅脑损伤92例(25.1%)。108例(29.5%)合并颅内血肿。全组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及局灶神经征,癫痫发生率为21.3%。对有广泛脑挫裂伤、脑肿胀和颅内血肿及颅骨凹陷骨折的288例采用手术治疗,余78例脑损伤较局限,行保守治疗。300例(81.96%)恢复良好;3例重残;63例(17.22%)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儿童 血肿 脑挫伤
原文传递
救治1,33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 被引量:53
11
作者 +5 位作者 章翔 李安民 吕永禄 袁顺书 孙云岗 蒋先明 《创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共3页
作者报道31年收治的1,336例重型颅脑损伤.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治愈与好转率达81.21%。死亡率为17.66%,效果满意。本文介绍对本病的救治经验。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实验性脑损伤后心房肽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6
12
作者 张志文 章翔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545-547,共3页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了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及血浆中心房肽(ANP),血管紧张素ll(ANGII)含量变化,同时检测脑含水量。结果表明:脑损伤后脑组织ANP含量减少,血浆ANP于伤后6小时减少,48~72小时增多;而...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了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及血浆中心房肽(ANP),血管紧张素ll(ANGII)含量变化,同时检测脑含水量。结果表明:脑损伤后脑组织ANP含量减少,血浆ANP于伤后6小时减少,48~72小时增多;而脑组织和血浆ANGⅡ明显高于正常或假手术对照组。结果提不:脑组织、血浆ANP减少、ANGII增多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利尿肽 脑水肿 脑损伤
原文传递
脑血管疾病外科治疗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3
作者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5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文章综述了第十届国际神经外科大会论文及近年文献,概要介绍脑动脉瘤、脑动脉畸形高血压脑出血及脑缺血性疾病外科治疗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脑微血管三维构型和超微结构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万琪 +1 位作者 章翔 李安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通过血管铸型方法观察急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脑微血管三维结构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脑损伤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显著变性,脑微血管痉挛,小动脉、毛细血管断裂以及出现多处无毛细血管区。本实验证实,脑损伤以后... 通过血管铸型方法观察急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脑微血管三维结构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脑损伤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显著变性,脑微血管痉挛,小动脉、毛细血管断裂以及出现多处无毛细血管区。本实验证实,脑损伤以后,发生明显的脑微血管系统出血性和缺血性改变,病灶区血液循环障碍。这些发现有力地支持继发性脑损害血管源性机制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微循环 超微结构 三维构型
原文传递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肿瘤性成人脑积水 被引量:43
15
作者 章翔 +5 位作者 刘卫平 付洛安 李安民 高国栋 张世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0-282,321,共3页
报告6年来采用 VPS 治疗25例 NTAHC。年龄18~55岁,平均34.5岁,男16、女9例。均采用硅橡胶脑室-腹腔分流装置行分流术,21例(84%)获恢复效果,仅1例 Wernick's 脑病患者于术后第52天因肺部感染死亡。作者认为,对各种原因所致的成人脑... 报告6年来采用 VPS 治疗25例 NTAHC。年龄18~55岁,平均34.5岁,男16、女9例。均采用硅橡胶脑室-腹腔分流装置行分流术,21例(84%)获恢复效果,仅1例 Wernick's 脑病患者于术后第52天因肺部感染死亡。作者认为,对各种原因所致的成人脑积水,均可考虑以本法治疗。这是因为该手术较之其它类型手术(如脑室-心房分流术等)更易于操作,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 手术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伤病人脑脊液钙调素、血栓素B_2含量的变化及尼莫地平的临床作用 被引量:36
16
作者 费舟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6-78,共3页
在40例重型颅脑伤病人,于伤后24小时内、3天及7天检测脑脊液钙调素(CaM)及血栓素B2(TXB2)含量,探讨二者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及尼莫地平(Nim)的临床作用。结果:CaM与TXB2含量在伤后增高,CaM含量... 在40例重型颅脑伤病人,于伤后24小时内、3天及7天检测脑脊液钙调素(CaM)及血栓素B2(TXB2)含量,探讨二者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及尼莫地平(Nim)的临床作用。结果:CaM与TXB2含量在伤后增高,CaM含量在伤后24小时内最高;TXB2含量在伤后第3天增高最显著。脑挫裂伤或合并脑挫裂伤者CaM及TXB2含量高于硬脑膜外血肿者相应值。Nim治疗后,CaM含量在伤后第3天开始降低,至第7天恢复正常;TXB2含量在伤后第3及第7天已恢复正常。疗效优于未用Nim治疗者。提示重型颅脑伤后,神经细胞内Ca2+超载与膜磷脂代谢紊乱是引起继发性脑损害的关键因素,Nim对颅脑损伤的救治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钙调素 血栓素B2
原文传递
重型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4
17
作者 杨利孙 章翔 +2 位作者 付洛安 费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脑氧代谢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重型脑损伤 15例 ,对照组 10例。通过颈内静脉插管采血 ,观察颈静脉血氧饱和度 (Sj O2 )、脑氧摄取 (CEO2 )和脑动静脉氧差 (AVDO2 ) ,并分析其与颅内压的关系。结果 :伤后第 1日 ...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脑氧代谢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重型脑损伤 15例 ,对照组 10例。通过颈内静脉插管采血 ,观察颈静脉血氧饱和度 (Sj O2 )、脑氧摄取 (CEO2 )和脑动静脉氧差 (AVDO2 ) ,并分析其与颅内压的关系。结果 :伤后第 1日 Sj O2 下降 ,CEO2 和 AVDO2 升高。伤后第 2、3和 4日 Sj O2 升高 ,CEO2 和 AVDO2 下降。颅内压轻、中度增高时 ,Sj O2 升高 ,CEO2 和 AVD结论 :重型脑损伤后 2 4小时内存在脑缺氧、缺血 ,伤后第 2~ 4日为脑氧合过度、脑充血。伤后颅内压重度增高伴随脑缺氧、缺血 ,但轻、中度颅内压增高不一定引起脑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氧代谢 颅内压
下载PDF
对冲性额颞部脑挫裂伤合并血肿手术治疗方法改进 被引量:36
18
作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5-56,共2页
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很高,手术治疗在颅脑损伤的急救中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颅脑损伤中80%以上病例有脑挫裂伤,多数因对冲伤所致。枕部着力致伤时,常引起对应的一侧或两侧额颞部脑挫裂伤合并血肿,伤情极危重。手术处理对冲性额颞部脑挫裂... 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很高,手术治疗在颅脑损伤的急救中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颅脑损伤中80%以上病例有脑挫裂伤,多数因对冲伤所致。枕部着力致伤时,常引起对应的一侧或两侧额颞部脑挫裂伤合并血肿,伤情极危重。手术处理对冲性额颞部脑挫裂伤合并血肿,有时在术中遇到挫裂、郁血的脑组织由切口处膨出并有散在的脑出血,止血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肿 手术 脑挫裂伤
原文传递
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面神经功能保护 被引量:34
19
作者 章翔 张剑宁 +10 位作者 费舟 傅洛安 刘卫平 顾建文 吴景文 王占祥 贺晓生 宋少军 陈义军 郭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提高大型听神经瘤(LAN)的手术切除效果及对面神经的功能保护。方法作者分析了230例LAN(直径>30mm)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特征。本组均经CT或MRI扫描诊断,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瘤行切除术。结果18... 目的 探讨提高大型听神经瘤(LAN)的手术切除效果及对面神经的功能保护。方法作者分析了230例LAN(直径>30mm)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特征。本组均经CT或MRI扫描诊断,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瘤行切除术。结果186例(80.9%)获全切除,33例(14.3%)次全切除,余11例(4.8%)为部分切除,术后3例(1.3%)死亡。术中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2.6%(190例)。203例经长期随访观察(平均3.8年),其中191例(94.1%)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LAN,使面神经获得了较好的解剖学保留与功能保存,对>30mm直径的听神经瘤,作者推荐应用该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切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神经功能 听神经瘤 外科手术 面神经保护 手术方法 LAN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刺激蓝斑对外伤性脑水肿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剑宁 +1 位作者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3-85,共3页
本文采用大鼠脑损伤模型,通过刺激或损毁蓝斑,研究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对外伤性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脑损伤后刺激蓝斑强化中枢NE能神经元兴奋,可明显加重脑水肿;相反,预先损毁蓝斑,消除中枢NE能... 本文采用大鼠脑损伤模型,通过刺激或损毁蓝斑,研究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对外伤性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脑损伤后刺激蓝斑强化中枢NE能神经元兴奋,可明显加重脑水肿;相反,预先损毁蓝斑,消除中枢NE能神经元兴奋,则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和脑水肿明显减轻。提示脑损伤后中枢NE能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是外伤性脑水肿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水肿 蓝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