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艾辉胜 余长林 +7 位作者 王丹红 郭梅 乔建辉 孙万军 张石 孙琪云 姚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CT)在治疗血液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NASCT治疗 33例HLA相合的血液病患者。男 2 0例 ,女 13例 ,中位年龄 36岁 (18~ 5 9岁 )。33例中急性白血病第 1次完全缓解期 (CR1 ) 11例 ,CR2~... 目的 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CT)在治疗血液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NASCT治疗 33例HLA相合的血液病患者。男 2 0例 ,女 13例 ,中位年龄 36岁 (18~ 5 9岁 )。33例中急性白血病第 1次完全缓解期 (CR1 ) 11例 ,CR2~ 34例 ,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未缓解期 3例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 4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7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2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各 1例。非清髓预处理方案 :白血病患者采用环磷酰胺 (CTX)、阿糖胞苷及CD3单克隆抗体 ,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达拉宾。SAA和MDS患者采用CTX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结果  33例均顺利渡过造血抑制期。平均移植后第 10 .5天 (移植后第 8~ 2 1天 )中性粒细胞计数 >0 .5× 10 9 L ,第 15天 (移植后第 10~ 30天 )血小板计数 >30× 10 9 L。 33例中供者细胞完全植入2 4例 (其中 13例于移植后 1~ 6个月由供受者嵌合性植入转为完全植入 ) ,稳定混合嵌合体 4例 ,移植排斥 5例。 33例中发生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各 7例 (2 1.2 % )。随诊 2~ 36个月 2 5例 (75 8% )仍存活。结论 NASCT简便安全 ,并发症少 ,疗效较好 ,为治愈血液病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血液病 临床观察 急性白血病
原文传递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细胞嵌合体形成及演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艾辉胜 余长林 +7 位作者 王丹红 郭梅 乔建辉 孙万军 张石 孙琪云 姚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 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造血细胞嵌合体的形成及演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治疗了 42例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合的血液病患者。男 2 6例 ,女 16例 ,中位数年龄 37岁 ( 18~ 5 9岁 )。非清髓预处理 ... 目的 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造血细胞嵌合体的形成及演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治疗了 42例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合的血液病患者。男 2 6例 ,女 16例 ,中位数年龄 37岁 ( 18~ 5 9岁 )。非清髓预处理 :白血病患者采用环磷酰胺 (CTX) ,阿糖胞苷及CD3 单克隆抗体 ,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达拉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用CTX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渡过造血抑制期并形成造血细胞嵌合体。 18例形成稳定的完全供者造血细胞嵌合体 (FDC) ,2 4例形成混合造血细胞嵌合体 (MC)。其中 15例逐渐转为FDC ,5例保持稳定嵌合状态 ,4例发生移植排斥。 42例中 10例 ( 2 3 8% )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 )。其中FDC者 8/ 18( 44 4% ) ,MC组 2 / 2 4,FDC者的aGVHD发生率明显高于MC患者 (P <0 0 5 )。 42例中 8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GVHD)。FDC者 4/ 18,MC者 4/ 2 4,FDC患者的cGVHD发生率高于MC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FDC患者和MC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最低值及恢复时间 ,存活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随访 2~ 43个月 ,仍存活 31例 ( 73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细胞嵌合体 形成 演变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卓刚 王欢 +4 位作者 戚新 廖爱军 矫德馨 李迎春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8-339,共2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后细胞成分的变化和药物对供者身体状况的近期影响。方法 对 18例健康PBSCT供者给予G CSF 5~ 10 μg/ (kg·d) ,4~ 5d ,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检... 目的 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后细胞成分的变化和药物对供者身体状况的近期影响。方法 对 18例健康PBSCT供者给予G CSF 5~ 10 μg/ (kg·d) ,4~ 5d ,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检测 ,临床观察用药后出现的毒副反应。结果 ①外周血白细胞在动员后 4~ 5d达峰值 ,动员后比动员前高 7~ 14倍 (P <0 0 1)。②细胞采集在动员后第 4~ 5天开始 ,两者单个核细胞 (MNC)和CD34+ 细胞值之间无明显差异。③本组供者不同性别和体重间 ,MNC值有显著差异性。④主要毒副反应为骨痛和肌痛、乏力等 ,采集细胞过程中出现口唇、四肢麻木。结论 对PBSCT供者应用G CSF 5~ 10 μg/ (kg·d) ,4~ 5d可有效动员MNC和CD34+ 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单个核细胞 检测 外周血 毒副反应
原文传递
氟达拉滨和非氟达拉滨预处理方案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梅 余长林 +7 位作者 王丹红 乔建辉 孙万军 张石 孙琪云 姚波 艾辉胜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13-415,共3页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 (Flud)和非Flud预处理方案在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用NAST治疗 36例HLA相合的血液病患者。预处理方案分为两组 :非Flud组 :阿糖胞苷、环磷酰胺、CD3 单克隆抗体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 (Flud)和非Flud预处理方案在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用NAST治疗 36例HLA相合的血液病患者。预处理方案分为两组 :非Flud组 :阿糖胞苷、环磷酰胺、CD3 单克隆抗体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菌素A和霉酚酸酯 ;Flud组 :在非Flud组基础上加用Flud。结果 Flud组 1 6例患者中 1 4例 (87.5 % )形成供者细胞完全植入 (FDC) ;非Flud组2 0例患者中 1 6例 (80 .0 % )形成FDC ,Flud组早期FDC率明显高于非Flud组 (P <0 .0 1 ) ,但两组最终FDC率和移植排斥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Flud组中 6例 (37.5 % )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非Flud组 4例 (2 0 .0 % )发生Ⅰ~Ⅳ度急性GVHD ,Flud组急性GVHD的发生率高于非Flud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Flud组 2例 (1 2 .5 % )、非Flud组 6例 (30 .0 % )发生慢性GVHD ,两组的慢性GVH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Flud组 3例 (1 8.7% )、非Flud组 3例 (1 5 .0 % )发生慢性间质性肺炎 (IP) ,两组IP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最低值和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Flud组 1 6例患者中仅 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2 第 2次完全缓解 (CR2 )患者在移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氟达拉滨 预处理方案 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条码微机网络在输血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石春元 徐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0-41,共2页
鉴于现代输血的复杂性,手工管理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冒名顶替献血、淘汰供血员再次献血、一人多卡短期内多次献血和手工抄写易出现笔误等,常影响供血工作,甚至影响患者的输血安全和供血员身体健康。我们于1991年1月应用计算机对... 鉴于现代输血的复杂性,手工管理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冒名顶替献血、淘汰供血员再次献血、一人多卡短期内多次献血和手工抄写易出现笔误等,常影响供血工作,甚至影响患者的输血安全和供血员身体健康。我们于1991年1月应用计算机对供血员献血的全过程及库存血的流通进行管理,将血库不同工作窗口的信息,通过条码采集并建成微机网络管理系统,使原来较难控制的输血管理程序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码 计算机网络 输血 医院管理
下载PDF
形态学分型困难的白血病24例免疫分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英慧 马东初 +3 位作者 蔺迪 于卉影 陆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24例临床形态学诊断困难的急慢性白血病进行快速、有效地免疫分型,以指导临床化疗.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分型根据抗体积分系统,并与FAB分型进行比较.结果:①9例临...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24例临床形态学诊断困难的急慢性白血病进行快速、有效地免疫分型,以指导临床化疗.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分型根据抗体积分系统,并与FAB分型进行比较.结果:①9例临床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FCM免疫分型确诊为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②5例临床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的患者经FCM免疫分型确诊1例为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且1例伴红系异常改变;1例为未分化型白血病;1例为淋巴细胞白血病B,T双表达;③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FCM免疫分型确诊2例为髓系白血病;3例为红白血病(M6);④1例MDS伴骨髓纤维化经FCM免疫分型确诊为M6;⑤4例疑似粒-淋双表型白血病经FCM免疫分型确诊为粒-淋双表型白血病.免疫分型与FAB分型的符合率为79.2%.结论:流式细胞仪多参数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可以弥补FAB分型的不足,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并为白血病治疗措施的个体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免疫分型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检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嵌合体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琪云 贾蜀琼 +2 位作者 姚波 艾辉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14-715,共2页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多态性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嵌合体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血型血清学检测在急性白血病病人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海林 +7 位作者 徐敏 杨小红 刘卫 任国忠 陆岩 许国岩 吕乃武 曹艳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57-560,共4页
为了探讨ABO血型不合的急性白血病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方法检测供、受者ABO和MN血型 ,用DianaGelphenotypeRh卡检测Rh血型。移植后观察受者血型和红细胞凝集素效价变... 为了探讨ABO血型不合的急性白血病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方法检测供、受者ABO和MN血型 ,用DianaGelphenotypeRh卡检测Rh血型。移植后观察受者血型和红细胞凝集素效价变化以及用STR PCR方法监测供者细胞植入情况。结果显示 ,4例受者中 2例供者细胞混合嵌合伴血型嵌合 ,其中 1例在移植后 1 0 0天转为完全嵌合 ,血型亦转为供者型。另 2例受者细胞呈供、受混合嵌合体 ,但血型未见转变 ,其中 1例在移植后 1 54天出现移植排斥。红细胞凝集素效价检测显示 ,受者红细胞凝集素效价高者 ,供者细胞植入率低 ,血型不易嵌合。反之 ,效价低者 ,供者细胞植入率高 ,血型易嵌合。结论 :在非清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中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可间接反映移植效果 ,协助确定临床预处理方案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的强度 ,估计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血清学检测 急性白血病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白血病合并症—深部霉菌病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素芬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407-408,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霉菌病
原文传递
三氧化二砷粉针剂与水针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骆洪山 肖君波 +2 位作者 聂艳 赵晓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期69-70,73,共3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粉针剂与水针剂分别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并将两种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沈阳市201医院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均为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8例(粉针剂组)采取三氧化...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粉针剂与水针剂分别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并将两种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沈阳市201医院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均为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8例(粉针剂组)采取三氧化二砷粉针剂治疗,并与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9月采用三氧化二砷水针剂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2例(水针剂组)作对照。记录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的时间、早期DIC出血发生人数、分子遗传学缓解的指标、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早期DIC出血发生人数、分子遗传学缓解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达到CR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除球结膜充血、心电图改变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氧化二砷粉针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三氧化二砷水针剂总体差别不是很大,但达CR时间缩短,不良反应要明显减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纳维雅 粉针剂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霉酚酸酯和非霉酚酸酯方案预防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比较
11
作者 郭梅 余长林 +7 位作者 王丹红 乔建辉 孙万军 孙琪云 姚波 张石 艾辉胜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34-435,共2页
关键词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霉酚酸酯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