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方式及算法对复烤烟片化学成分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发勇 吴涛 +5 位作者 汪显国 潘志玲 胡春华 黄浩 王家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8-684,共7页
【目的】降低复烤烟片化学成分变异系数,达到打叶复烤均匀性生产的目的,【方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配方的烟叶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仓库堆码控制方式及算法出库搭配的组合方法,设计对比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目的】降低复烤烟片化学成分变异系数,达到打叶复烤均匀性生产的目的,【方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配方的烟叶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仓库堆码控制方式及算法出库搭配的组合方法,设计对比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应用重量配比算法,仅完成配方混配,复烤烟片烟碱变异系数≥7.58%,降幅≥50.99%,糖碱比变异系数≥11.01%,降幅≥50.36%;工商交接时测定烟碱,应用“重量+烟碱”进行搭配出料混配,复烤烟片烟碱变异系数≥5.0%,降幅≥68.72%,糖碱比变异系数≥7.83%,降幅≥57.07%;工商交接时测定烟碱,按烟碱高、中、低分类入库堆码,再按照“重量+烟碱”算法搭配出库,复烤烟片烟碱变异系数≤3.51%,降幅≥80.76%,糖碱比变异系数≤6.10%,降幅≥77.80%。【结论】工商交接时测定烟碱,按烟碱高、中、低分类入库堆码,再按照“重量+烟碱”算法搭配出库,复烤烟片烟碱控制在≤3.5%范围内。该方法对总糖、还原糖、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的变异系数同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叶复烤 均质化 控制与算法 化学成分 派生值 变异系数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气井套管膨胀管补贴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屈青 +1 位作者 李杰 彭东峰 《化工管理》 2020年第14期93-94,共2页
近年来,在产建工程和后期生产中,发生气井套管损坏的概率也日益增大。气井套管膨胀管补贴技术具有具有补贴长度不受限制、密封性好、补贴后内通径大、强度高等特点,成为当前气井套损修复中的重要应用技术。文章就套管补贴加固技术的技... 近年来,在产建工程和后期生产中,发生气井套管损坏的概率也日益增大。气井套管膨胀管补贴技术具有具有补贴长度不受限制、密封性好、补贴后内通径大、强度高等特点,成为当前气井套损修复中的重要应用技术。文章就套管补贴加固技术的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就苏里格气田气井套管膨胀管补贴技术应用的流程、施工过程、修复效果予以了分析,并就这一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参数进行解析。实践证明,气井套管膨胀管补贴技术能够达成较好的修复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管补贴技术 气井 应用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3
作者 常鹏飞 +3 位作者 李明 鲁质成 王长坤 綦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与开颅血肿清除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差异。 方法分析70例血肿量在3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随机分为内镜组30例和开颅组40例。比较内镜组和开颅组患者在头皮切口、骨窗大小...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与开颅血肿清除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差异。 方法分析70例血肿量在3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随机分为内镜组30例和开颅组40例。比较内镜组和开颅组患者在头皮切口、骨窗大小、皮层切口、失血量、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颅内感染率、死亡率及Barthel指数的差异。 结果内镜组与开颅组头皮切口长度分别为(5.40±0.97)、(24.50±3.88)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10,P=0.000)。内镜组与开颅组骨窗大小分别为(12.5±2.2)、(63.3±12.3) 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20,P=0.000)。内镜组与开颅组皮层切口分别为(1.05±0.45)、(2.40±0.52)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85,P=0.000)。内镜组与开颅组失血量分别为(80.0±18.3)、(339.0±90.3)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50,P=0.000)。内镜组与开颅组手术时间分别为(0.96±0.31)、(4.35±0.57)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40,P=0.001)。内镜组与开颅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分别为(81.00±7.93)%、(92.40±6.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777,P=0.138)。内镜组及开颅组再出血率分别为7.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1.000)。内镜组及开颅组死亡率分别为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1.000)。内镜组及开颅组感染率分别10%、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0,P=0.723)。内镜组及开颅组Barthel指数分别为75.34±20.51、55.30±10.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0,P=0.000)。 结论对于出血量在3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预后良好,但血肿清除率较开颅手术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内镜 开颅手术 血肿清除率
原文传递
开颅与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110例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宋嘉懿 李明 +6 位作者 常鹏飞 刘立克 王立天 鲁质成 王长坤 綦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708,共2页
高血压丘脑出血是常见的出血性卒中,目前手术是治疗丘脑出血的方法之一,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我们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110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丘脑出血 微创穿刺引流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手术治疗 脑出血患者 出血性卒中
原文传递
男女各年龄段体重指数与腰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润栓 刘欢 +4 位作者 吴站蓉 宋风华 董大伟 赵琳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研究男女各年龄段体重指数与腰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骨量的8 157例健康体检者数据进行研究,按性别分7个年龄段分析体重指数与腰椎部位双能X线骨密... 目的研究男女各年龄段体重指数与腰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骨量的8 157例健康体检者数据进行研究,按性别分7个年龄段分析体重指数与腰椎部位双能X线骨密度值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各年龄段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体重指数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男性40岁以后,女性30岁以后,各年龄层体重指数与腰椎骨密度均呈现正相关关系(P值均<0.01);30岁以下男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各年龄层骨量正常组的BMI值均较骨量减少组的BMI值高。结论40岁以上男性和30岁以上女性,体重指数与腰椎骨密度之间具有正相关性;40岁以上男性和更年期以后女性,为预防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按照现行体重判断标准,可适当超重,建议男性保持在(26~27)kg/m^2之间,女性在(25~26)kg/m^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密度 体重指数 相关性
原文传递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广西社会科学》 2001年第1期131-133,共3页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 ,规模迅速扩大 ,质量继续提高 ;教育结构、培养目标、投资体制呈现多层次、多元化趋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将继续深化 ,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 中国 办学规模 教育资源配置 办学体制 政府投入 教育质量
下载PDF
Sasobit温拌剂对高黏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范维玉 +2 位作者 赵品晖 吕小博 王体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8,共8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MA)考察Sasobit对高黏沥青流变性能和常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asobit表现出优越的降黏效果,随着Sasobit掺量的增加,高黏沥青135℃和180℃条件下的黏度显著降低;温度为60℃条件下的黏度和软化点升高,针入度和延...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MA)考察Sasobit对高黏沥青流变性能和常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asobit表现出优越的降黏效果,随着Sasobit掺量的增加,高黏沥青135℃和180℃条件下的黏度显著降低;温度为60℃条件下的黏度和软化点升高,针入度和延度降低;在测定的温度和频率范围内,随着Sasobit掺量的增加,高黏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活化能以及温度敏感性增加;在温度为30~60℃内,Sasobit的加入使得高黏沥青的储存模量G′、损失模量G″和车辙因子G*/sinδ均高于原样沥青,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差异性越来越小;随着Sasobit掺量的增加,高黏沥青的零剪切黏度η0和恢复率R增加,而不可恢复蠕量Jnr减小,高温抗车辙性能得到改善;随着Sasobit掺量的增加,蠕变劲度模量S增加而蠕变曲线的斜率m减小,高黏沥青的低温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沥青 温拌 流变性能 活化能
下载PDF
钢桥面铺装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体宏 +2 位作者 李纯 李剑新 张生泉 《石油沥青》 2020年第1期46-49,共4页
钢桥面铺装是目前国内外道路工程领域以及路面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相比于普通的道路铺装,钢桥面铺装要复杂的多。桥面铺装层必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冲击、耐磨等力学性能,同时也要求铺装材料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好及耐久... 钢桥面铺装是目前国内外道路工程领域以及路面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相比于普通的道路铺装,钢桥面铺装要复杂的多。桥面铺装层必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冲击、耐磨等力学性能,同时也要求铺装材料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好及耐久性优良等特性。国内桥面沥青铺装技术主要有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环氧沥青混凝土以及ERS铺装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环氧沥青混凝土 ERS
下载PDF
沥青常规指标与PG分级指标的关联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凌波 +2 位作者 康剑翘 范维玉 罗辉 《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研究了沥青针入度、60℃动力黏度、软化点、当量软化点与车辙因子G*/sinδ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入度与蠕变劲度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针入度、软化点和当量软化点的对数值与车辙因子G*/sinδ的对数值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针入度对... 研究了沥青针入度、60℃动力黏度、软化点、当量软化点与车辙因子G*/sinδ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入度与蠕变劲度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针入度、软化点和当量软化点的对数值与车辙因子G*/sinδ的对数值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针入度对数值与蠕变劲度S对数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60℃动力黏度与车辙因子G*/sinδ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针对南美高硫原油生产的沥青,针入度与G*/sinδ之间的关联关系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常规指标 PG分级 关联关系 针入度 车辙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线性振幅扫描试验评价沥青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水文 +2 位作者 张蓉 张晓华 袁野 《石油沥青》 2018年第2期27-33,共7页
针对LAS试验疲劳失效判定等问题,采用13种沥青,对疲劳失效点、沥青老化、应变速率、应变扫描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用于基质沥青疲劳试验失效判定的相位角、虚应变能并不适用改性沥青,应采用PAV老化后的试验进行试验;应力峰值失... 针对LAS试验疲劳失效判定等问题,采用13种沥青,对疲劳失效点、沥青老化、应变速率、应变扫描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用于基质沥青疲劳试验失效判定的相位角、虚应变能并不适用改性沥青,应采用PAV老化后的试验进行试验;应力峰值失效点反应沥青真实疲劳现象,可减小样品间的误差;沥青疲劳试验结果依赖于应变速率,AASHTO TP 101采用的标准速率缺乏合理依据;应变扫描范围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评价改性沥青应采用0.1%~70%应变扫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试验 疲劳失效 应变速率 应变扫描范围 应力峰值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沥青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洁琼 马庆丰 +4 位作者 袁洪福 宋春风 谢锦春 李效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2-675,共4页
沥青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路用性能和公路寿命。其中蜡含量、软化点和针入度是沥青三大重要指标,其分析过程繁冗耗时。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沥青性质检测方法。实验共收集了220个已依照标准方法JTJ052-2000获得蜡含量、软化点和针入度标... 沥青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路用性能和公路寿命。其中蜡含量、软化点和针入度是沥青三大重要指标,其分析过程繁冗耗时。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沥青性质检测方法。实验共收集了220个已依照标准方法JTJ052-2000获得蜡含量、软化点和针入度标准值的沥青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其红外光谱定量模型,交互验证标准偏差(SECV)分别为0.13,0.88,3.18,预测标准偏差(SEP)分别为0.14,1.06,3.90,小于标准方法的再现性偏差,任意选取不同厂家所生产的3个样品进行重复性测试,均满足标准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好、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可显著提高沥青的分析效率,在沥青质量检测与评价领域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沥青 PLS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早期扩大预测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哲浩 李明 +1 位作者 綦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9期1673-1675,共3页
自发性脑出血(sICH),是指非外伤(Non-traumatic)引起的颅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所致的脑出血[1-3]。自发性脑出血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3%-30%,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3-7]。血肿的扩大是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发生神经功能... 自发性脑出血(sICH),是指非外伤(Non-traumatic)引起的颅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所致的脑出血[1-3]。自发性脑出血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3%-30%,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3-7]。血肿的扩大是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情发生进展和预后不良的关键性因素[8]。既往理论认为:自发性脑出血的血肿形成是一短暂的过程[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血肿形成 预测诊断 早期 脑出血患者 神经功能恶化 脑出血急性期 自发性破裂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76-577,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6月40例ASAⅡ级,年龄35~60岁,原发性高血压1~2级,无其他合并症,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6月40例ASAⅡ级,年龄35~60岁,原发性高血压1~2级,无其他合并症,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P组)和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组(FI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气腹前后的HR、SBP和DBP的变化,以及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RP组相比,FI组气腹前后HR、SBP、DBP波动较大(P均<0.05)。RP组苏醒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I组(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苏醒迅速,明显优于传统的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胆囊切除术 经腹腔镜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静脉麻醉 靶控输注
原文传递
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广西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对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 ,构建大众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现代远程教育 发展 互联网 信息技术 中国
下载PDF
3种麻醉方案对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免疫抑制情况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上腹部开放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每组各30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荧光...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上腹部开放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每组各30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麻醉前和术后6,24,72 h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计算CD4^+/CD8^+比值.结果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72 h 3组患者CD4^+、CD4^+/CD8^+、Th1/Th2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麻醉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患者CD4^+,CD4^+/CD8^+,Th1/Th2术后72 h内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幅度明显小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免疫抑制程度较低,有利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拔管,进而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案 上腹部手术 肺部感染 免疫抑制
下载PDF
Mg-Al LDHs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抗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伟飞 李玉环 +3 位作者 徐松 田翠芳 余剑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将镁铝基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 LDHs)与基质沥青熔融共混,制备了Mg-Al LDHs改性沥青。采用薄膜烘箱试验(TFOT)和紫外光老化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掺量的Mg-Al LDHs对沥青短期热氧老化和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Al LDHs可有效抑... 将镁铝基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 LDHs)与基质沥青熔融共混,制备了Mg-Al LDHs改性沥青。采用薄膜烘箱试验(TFOT)和紫外光老化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掺量的Mg-Al LDHs对沥青短期热氧老化和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Al LDHs可有效抑制沥青在TFOT和紫外光老化过程中软化点和粘度的增加,显著提高沥青延度保留率,减小其质量变化,有效改善了沥青抗短期热氧老化和紫外光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S 沥青 热氧老化 紫外老化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光谱法的SBS改性沥青紫外老化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慧 +2 位作者 王子立 李永振 樊亮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12-15,18,共5页
通过自主研发设计紫外老化实验箱模拟沥青室外老化环境并选择市面常用几种添加剂制备样品,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其对沥青紫外老化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沥青发生紫外老化过程各组分及官能团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沥青老化程度的加深,9... 通过自主研发设计紫外老化实验箱模拟沥青室外老化环境并选择市面常用几种添加剂制备样品,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其对沥青紫外老化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沥青发生紫外老化过程各组分及官能团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沥青老化程度的加深,966 cm^(-1)处C=C伸缩振动峰吸收面积逐渐减小,1032 cm^(-1)处亚砜基S=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面积先增大后减小,1700 cm^(-1)处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面积增大;添加剂能够很大程度上减缓沥青紫外老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SBS改性沥青 紫外老化
下载PDF
紫外光吸收剂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光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子立 +1 位作者 李永振 樊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8-150,153,共4页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沥青能产生光老化作用,为改进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采用添加抗紫外剂的方法,通过考察软化点、黏度和流变性能对其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沥青抗紫外老化的工艺。结果表明:紫外光吸收剂可以改善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沥青能产生光老化作用,为改进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采用添加抗紫外剂的方法,通过考察软化点、黏度和流变性能对其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沥青抗紫外老化的工艺。结果表明:紫外光吸收剂可以改善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并提高沥青的抗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吸收剂 紫外老化 流变性能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炼钢车间天车调度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安军 +2 位作者 刘成 冯凯 李稷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3,共7页
针对炼钢车间天车任务产生的动态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炼钢车间天车调度方法。首先,基于强化学习将天车调度问题转化为对天车操作动作序列的求解,采用DQN(Deep Q-network)算法构建动作价值网络模型进行求解;然后,以某... 针对炼钢车间天车任务产生的动态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炼钢车间天车调度方法。首先,基于强化学习将天车调度问题转化为对天车操作动作序列的求解,采用DQN(Deep Q-network)算法构建动作价值网络模型进行求解;然后,以某钢厂出钢跨天车调度为研究对象,以任务完成总时间最短为目标,介绍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天车调度方法的具体设计;最后,采用实际数据对天车动作价值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与目前现场广泛使用的基于固定分区的天车调度方案进行仿真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天车调度方法在任务完成总时间上减少了11.52%,提高了天车任务的完成效率,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化性,为天车调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车调度 深度强化学习 DQN 炼钢厂 仿真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空调房间压差值与风量平衡设计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魏林滨 李向前 +2 位作者 杨娇娇 李琪 《暖通空调》 2019年第10期44-50,20,共8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是提升我国居住建筑节能水平和室内环境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国内目前工程设计实践较少,现有工程的通风系统存在一定问题。在国内外标准的基础上,通过2个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和性能实测数据,采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是提升我国居住建筑节能水平和室内环境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国内目前工程设计实践较少,现有工程的通风系统存在一定问题。在国内外标准的基础上,通过2个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和性能实测数据,采用建筑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的空气渗漏量模型,分析了其空调房间与室外或走廊等相邻区域的压差值,以及新风系统风量平衡的设计应用,探讨了现行标准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空调房间压差值和风量平衡设计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被动式建筑 超低能耗 压差 风量平衡 通风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