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康复疗效及脑网络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娇阳 +2 位作者 范文天 陈碧华 金丽丽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5期407-409,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康复疗效及脑网络机制研究。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tDCS治...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康复疗效及脑网络机制研究。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tDCS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根据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表Barthel指数(B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评估患者治疗情况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脑网络机制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5.6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和下肢FMA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0、1.13、0.12,P均>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上肢和下肢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38、35.46、2.73,P均<0.05)。结论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行tDCS能明显降低患者肢体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改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部分脑网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脑卒中 肌张力增高 康复疗效 脑网络 机制
下载PDF
不同时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747-748,共2页
急性脑梗死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尤其是早期康复训练的介入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本文选取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2例,分为两组,在不同... 急性脑梗死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尤其是早期康复训练的介入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本文选取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2例,分为两组,在不同时间内开始康复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偏瘫患者 康复治疗 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训练 中老年人 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
下载PDF
运动训练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45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笑益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6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偏瘫 脑卒中 运动训练 针灸疗法
下载PDF
射频热疗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玮华 +1 位作者 许海舰 郑鑫焱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3期55-56,共2页
目的评价体外射频热疗与特拉唑嗪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选择BPH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体外射频热疗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观察组)和特拉唑嗪单独治疗(对照组),疗程6个月。记录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 目的评价体外射频热疗与特拉唑嗪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选择BPH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体外射频热疗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观察组)和特拉唑嗪单独治疗(对照组),疗程6个月。记录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经腹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RU)。结果两组治疗后IPSS、RU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IPS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4%)显著高于对照组(62%)(P<0.05)。结论体外射频热疗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可有效改善BPH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射频热疗 特拉唑嗪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下载PDF
运动训练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笑益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6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运动训练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运动疗法,治疗30d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采用简式Fug...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运动训练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运动疗法,治疗30d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功量表(FMMS)评分、修订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0.05),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运动训练联合针灸疗法更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脑卒中 运动训练 针灸疗法
下载PDF
tDCS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康复疗效及脑网络机制研究
6
作者 赵娇阳 +2 位作者 范文天 陈碧华 金丽丽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S0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康复疗效及脑网络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的40例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康复疗效及脑网络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的40例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为常规康复治疗+tDCS治疗,干预4周后对比两组干预效果,根据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fMRI评估患者治疗情况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脑网络机制的干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各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MAS量表低于对照组,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I具有明显改善。结论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行tDCS能明显降低患者肢体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除此之外还可改善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部分脑网络机制,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卒中 肌张力增高 康复疗效 脑网络 机制
下载PDF
针灸结合火罐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30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4期289-289,共1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慢性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晨僵及全身性疲劳。笔者采用背部腧穴针刺,结合火罐治疗FS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系2005...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慢性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晨僵及全身性疲劳。笔者采用背部腧穴针刺,结合火罐治疗FS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系2005年2月~2009年3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针灸 火罐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