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旧汉口的跑马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肖志华
施裕文
-
出处
《湖北文史》
2003年第2期137-143,共7页
-
文摘
疯狂的世界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几年,每当春和景明或金风送爽的日子,在汉口东北郊的西商跑马场和北郊的华商、万国跑马场里万头攒动,人声鼎沸。马道上,一排十来个头戴圆形太阳帽,身穿五彩茄克,下穿白绫马裤,足蹬黄色深统马靴,背后注有与其坐骑同号数字的骑师,策驭着膘肥骨健、鞍缰齐全、金珠耀眼的红、白、灰、黑各色骏马各就各位,只见锦旗一挥,红尘高起。此时,马蹄奔腾之声,"
-
关键词
万头攒动
春和景明
政府保护
同号
数字的
前几
中国商人
票面金额
英租界
离弦之箭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二·七”惨案罪魁祸首赵继贤伏法记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1997年第1期7-12,共6页
-
文摘
血债血还解放初期,反革命势力猖狂,镇压反革命乃当务之急.1951年7月16日,武汉市人民法院在汉口江岸车站附近召开公判大会,公开审判了镇压‘二·七’罢工的罪魁祸首赵继贤.会场正中挂着“京汉铁路工人控诉‘二·七’惨案祸首赵继贤罪行大会”横幅,左边挂着林祥谦、施洋烈士遗像.右边挂着葛树贵、吴珍、刘寿真烈士遗像.到会的有武汉市各界代表和郑州、石家庄、长辛店、太原等地的铁路工人代表以及烈属代表等,约近万名.陪审员是李尔重、
-
关键词
京汉铁路
铁路工人
总工会
武汉市
林祥谦
张厚生
市人民法院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惨案
共产党员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要事见闻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喻育之
肖志华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11年第3期32-34,共3页
-
文摘
喻育之先生,武汉市政协第五、六届常委,曾任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参事。1993年去世,享年104岁。他亲历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知情内容非常丰富。1988年,曾写有《百岁自述》。本文是就喻老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经历,经过摘录、补充、整理成篇。其文字资料及图片由喻老的外孙女王采提供。
-
关键词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见闻
文字资料
-
分类号
F713.5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
-
题名袁世凯借刀杀人──武昌起义功臣张振武被杀案
- 4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0年第1期27-28,共2页
-
-
关键词
袁世凯
武昌起义
黎元洪
辛亥首义
功臣
竹山县
军政府
革命党人
军法处
都督府
-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为和平而奔走的爱国将领李明灏
- 5
-
-
作者
施裕文
-
机构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1999年第2期19-21,2,共4页
-
文摘
记叙了李明灏将军的军旅生涯,他始图热爱祖国,终于与蒋介石决裂,弃暗投明,为和平解放湖南建立了功绩,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努力.
-
关键词
爱国将领
蒋介石
毛泽东
国民党
李明
军用地图
周恩来
张治中
军政委员会
和平解放
-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武汉孙中山和黄兴铜像的来历
- 6
-
-
作者
施裕文
-
机构
中南政法学院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1999年第11期27-28,共2页
-
文摘
孙中山先生是受中外各界人士尊重的,在世界上是很有声望的,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和黄兴等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一起,领导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腐败的清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
-
关键词
孙中山
铸造铜像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文物保护
辛亥革命
武汉市
武汉长江大桥
中国历史
清王朝
中华民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陈铭枢与武汉
- 7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2年第2期11-13,共3页
-
文摘
陈铭枢在中国现代史上,可算是一位风云人物,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曾先后在武汉有过多次活动,他对武汉是有感情的。 陈铭枢,字真如。国民党陆军上将。曾任世称“铁军”
-
关键词
十九路军
蒋介石
国民党
国民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
陈济棠
中国现代史
武汉国民政府
唐生智
总政治部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中共“挚友”贺耀组
- 8
-
-
作者
萧志华
施裕文
-
出处
《湖北文史》
2001年第2期64-70,共7页
-
-
关键词
蒋介石
毛泽东
国民党
谢觉哉
周恩来
刘少奇
共产党人
军政委员会
甘肃省
重庆市
-
分类号
K29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蒋介石捕杀邓演达
- 9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0年第8期40-41,共2页
-
-
关键词
邓演达
蒋介石
黄埔军校
第三党
临时行动委员会
南京
汪精卫
蒋介石国民党
“九一八”事变
黄埔同学会
-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从国民党湖北省“末代”主席到走向新生之路的朱鼎卿
- 10
-
-
作者
施裕文
-
机构
武汉市检察院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1999年第3期17-19,共3页
-
文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湖北省政府由恩施迁回武汉,直到武汉解放,不到4年时间,“省主席”像走马灯似的,任期时间都很短,先后有王东原、万耀煌、张笃伦、朱鼎卿4人干过此职,时间最短的要算“末代”省主席朱鼎卿.为时不到两个月就惨败而逃,垮台西窜,组建军队,与我军对抗,败逃至川东,在四川金堂,绝路逢生,率部起义,走向光明……
-
关键词
国民党
湖北省
蒋介石
补给区
军用物资
解放军
武汉市
新生
部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
-
分类号
K26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从“小南京”到“小蓝鲸”
- 11
-
-
作者
施裕文
乃心
-
出处
《光彩》
1999年第10期26-29,共4页
-
-
关键词
小蓝鲸
刘国梁
餐饮业
服务小姐
南京
孙子兵法
管理理念
员工
餐饮店
亚健康状态
-
分类号
F279.2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武汉解放后的首次反谍战
- 12
-
-
作者
曹策荫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9年第7期39-41,共3页
-
文摘
“海外赤子”
1951年,我们都还是年轻的公安人员。一天,获得一份情报,公安机关分别在上海、武汉破获了两起美蒋特务案件。据落网的特务分子胡能群和潘金玉交代:有一个叫张炳芹的“万能情报员”受台湾“大陆行动委员会”派遣,潜入了大陆,但去向不明。为此,上级公安机关经过分析研究,
-
关键词
武汉
解放后
公安机关
公安人员
情报员
委员会
特务
大陆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I207.2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三个湖北汉奸省长的下场
- 13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3年第2期31-33,共3页
-
文摘
1938年10月25日这天,风雨凄凄,日寇铁骑冲入武汉。从此,这座历史名城,遭受了整整7年的蹂躏和苦难。就在这7年中,先后有3个“湖北佬”充当汉奸卖国贼,当上了日伪政权的湖北省省长。
-
关键词
日伪政权
计国桢
何佩镕
杨揆一
叶蓬
湖北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北伐和抗日著名战将黄琪翔
- 14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1999年第4期20-23,共4页
-
文摘
(一)北伐战将黄琪翔,字御行,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广东梅县水车墟木莲塘村人,生于1898年7月17日.黄家祖辈世代务农,由于家计艰难,其父黄富霖被迫远渡印尼谋生,其母刘桂伍居家操业.
-
关键词
蒋介石
集团军
国民党
临时行动委员会
司令部
保定军校
张发奎
中国共产党领导
福建人民政府
抗日
-
分类号
K2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抗战初期的湖北省主席黄绍竑
- 15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1999年第5期28-30,共3页
-
文摘
黄绍竑,号季宽,新桂系的三大巨头之一.陆军上将.曾任国民党政府内政部长、浙江和湖北政府主席、监察院副院长、北平军分会参谋长、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要职.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代表,赴北平参加和谈,为谋求和平奔走呼号,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和谈破裂后,飞抵香港,同龙云等44位国民党上层人士在香港发表声明,与国民党政府公开决裂.随后,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关键词
李宗仁
抗战初期
蒋介石
国民党政府
湖北省
副总统
广西
阎锡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中共特工首脑顾顺章被捕叛变革命始末
- 16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
-
-
关键词
国民党
政治局候补委员
徐恩曾
蒋介石
中央机关
共产党
周恩来
中共中央
武汉
传记文学
-
分类号
K2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革命先烈纪念地──铭新街
- 17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0年第3期47-48,共2页
-
-
关键词
革命先烈
军法处
司令部
国民党
共产党员
向警予
反动派
判决书
革命青年
镇压革命
-
分类号
K2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万里征途进武汉
- 18
-
-
作者
谢滋群(口述)
刘家谷(记录
施裕文(记录)
-
机构
武汉市公安总局局长
武汉市委书记
武汉市人大主任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8年第7期42-43,共2页
-
文摘
时间如江水奔流,转眼之间,南下来武汉已半个世纪了。翻开我的一本本工作笔记,那微微发黄的纸页上.用各色墨水写的工作记录,虽然有些字迹已经变得模糊了,但历历往事如在眼前。记忆的绸带极其清晰地将自己带到那铁马金戈、战火纷飞的年代,带到那中国革命取胜的重要转折关头——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以后.我东北野战军大举入关.
-
关键词
武汉
万里
工作记录
辽沈战役
中国革命
野战军
-
分类号
E297.4
[军事—军事理论]
G216.3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国学大师黄侃的“三怕”
- 19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0年第5期35-35,共1页
-
-
关键词
国学大师
黄侃
章太炎
《文心雕龙》
湖北革命党人
国民政府
辛亥革命
民主革命家
学术贡献
《文选》
-
分类号
K8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五一六”我们去照像
- 20
-
-
作者
施裕文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9年第4期46-46,共1页
-
文摘
1949年5月,15岁的我在汉口市复兴区中心小学(今江岸区新村小学)就读。16日这天,我们在学校进步老师的指导下,扭着秧歌到岱家山、长湖地、头道街等地,兴高采烈地迎接四野先头部队进城。解放军进城后,我又以校学生会主席的名义,组织了本校50余人的学生宣传队,走大街穿小巷,进行宣传。每到一处,我都进行演讲宣传,
-
关键词
中心小学
学生会
江岸区
复兴区
汉口市
解放军
老师
学校
-
分类号
G62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4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