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环太湖地区生态网络构建与空间冲突识别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德超 +1 位作者 王祖静 余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8-787,共10页
快速城市化导致的生境破碎化问题日益严重,构建生态网络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环太湖地区为例,基于2017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生成生态源地... 快速城市化导致的生境破碎化问题日益严重,构建生态网络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环太湖地区为例,基于2017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生成生态源地、潜在生态廊道、缓冲区,将该生态网络与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叠加,研判用地冲突情况。结果表明,苏州环太湖生态网络面积为100965.79 hm^2,其中生态源地占35.72%,生态廊道占5.82%,生态缓冲区占58.46%;16块生态源地均为大型林地、水域或湿地,总体呈现“西山东水”的格局,源地间连通性差,东南部破碎化明显;潜在生态廊道有105条,其中极重要廊道12条,东南部廊道密度高于西北部,西北部廊道宽度大于东南部;东部生态缓冲区普遍大于西部;城镇空间与生态网络的冲突呈现从主建成区向外围逐步减弱的特点,古城与生态廊道的冲突更为激烈,建成区边缘对缓冲区侵占更多,故古城应结合城市更新,修复骨干水系和绿化,疏通重要生态廊道,协同治理城南街道等,打通城区东西极重要廊道的最后1 km,复壮“四角山水”的西南绿楔。该研究可为环太湖生态安全和空间规划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生态缓冲区 空间管制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下载PDF
基于Phillips滞留模型的洪泽湖生态缓冲带边界划定
2
作者 刘丁午 +1 位作者 杨洋 朱晓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5,共9页
生态缓冲带在统筹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面源污染阻控为目标,利用Phillips滞留模型,结合Sentinel-2卫星数据,对洪泽湖生态缓冲带边界进行划定,并通过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比较未划定、固定和非固定宽度缓冲带对生态环... 生态缓冲带在统筹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面源污染阻控为目标,利用Phillips滞留模型,结合Sentinel-2卫星数据,对洪泽湖生态缓冲带边界进行划定,并通过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比较未划定、固定和非固定宽度缓冲带对生态环境的贡献。结果表明:(1)洪泽湖生态缓冲带宽度集中分布在2~60 m,其占比为85.50%,且在该区间内分布较均匀。(2)参考《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将湖滨带分为植被良好型、农田型、养殖塘型、村落型、城镇型和河口型6种类型,并分别提出57.62、34.05、32.79、40.18、38.99和22.99 m的优化生态缓冲带宽度值。(3)单一地表覆盖类型构建下,非固定宽度生态缓冲带对洪泽湖湖滨带生态风险具有降低作用,而固定宽度缓冲带的生态风险却有所提升。影响洪泽湖生态缓冲带缓冲效率的关键因子为坡度和土壤条件,因此地方政府划定缓冲带时应适当进行地形调整和土壤改良,优先考虑非固定宽度的缓冲带划定,并在确定固定宽度时及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生态缓冲带 Phillips滞留模型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环太湖区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喻璇 陈德超 +1 位作者 范金鼎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03,共9页
以环太湖区县1980年、200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采用当量因子法、景观格局指数、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太湖沿岸五公里景观格局演变趋势,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景观格局的耦合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四十年来,研究区景... 以环太湖区县1980年、200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采用当量因子法、景观格局指数、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太湖沿岸五公里景观格局演变趋势,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景观格局的耦合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四十年来,研究区景观类型呈现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连通性降低,景观格局趋向复杂化,景观结构稳定性减弱。耕地破碎且形状趋于复杂,建设用地面积快速增长并呈大面积连片分布态势。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降低趋势,水域景观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贡献最大。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明显,其中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标、蔓延度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演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五公里缓冲区 太湖
原文传递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潜力评价——以苏州震泽镇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宇宁 赵宇屹 +2 位作者 张一秀 柳玉梅 《价值工程》 2019年第23期11-15,共5页
伴随着特色小镇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开始面临发展定位同质化、模式单一化等问题,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然成为业界热点。产业作为特色小镇的核心,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有利于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对特色小镇产业发... 伴随着特色小镇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开始面临发展定位同质化、模式单一化等问题,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然成为业界热点。产业作为特色小镇的核心,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有利于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对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苏州市震泽镇作为案例地区对其产业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试图量化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进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特色小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