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移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对股骨头血供观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戚珊红 徐辉豪 +3 位作者 寿 夏春欢 何文浩 俞永林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术中对股骨头血供肉眼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9月,对96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60~85岁,作髋关节前方和外侧双切口,在直视下将骨折解剖复位,以空心螺钉内固定,同时利用克氏针在股骨头上复... 目的 探讨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术中对股骨头血供肉眼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9月,对96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60~85岁,作髋关节前方和外侧双切口,在直视下将骨折解剖复位,以空心螺钉内固定,同时利用克氏针在股骨头上复位时留下的钻孔,观察孔内的渗血情况,了解股骨头真实的血液供应.并随访治疗结果.结果 所观察到的股骨头渗血情况:65岁以下年龄组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受伤至手术时间2~7d组与7d以上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骨折类型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94).有或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使用髋关节前方和外侧双切口将骨折解剖复位,以三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移位股骨颈骨折术中对股骨头血供的直接肉眼观察有临床意义.观察结果支持对股骨颈骨折早期手术的观点,加深了骨折移位对股骨头血液供应影响程度的认识,有利于评估术后的预后.对65岁及以上的有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案,仍然可以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切开解剖复位内固定两者之间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移位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术 股骨头血供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下载PDF
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5
2
作者 戚珊红 徐辉豪 +2 位作者 寿 夏春欢 何文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1-02—2013—08采用髋前方和外侧双切口将骨折解剖复位,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46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70min,平均...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1-02—2013—08采用髋前方和外侧双切口将骨折解剖复位,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46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70min,平均60min;出血量50~200ml,平均100ml。46例均获得平均18.5(8-30)个月随访,42例骨折获得愈合。其中8例出现骨折端部分吸收,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0(20—40)周。4例出现股骨头部分坏死。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36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9.1%。结论应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可达到骨折复位精确、内固定牢靠、手术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股骨颈骨折 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 双切口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锁孔和锁钉杆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骨折断端的生物稳定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戚珊红 徐辉豪 +4 位作者 寿 夏春欢 何文浩 王少峰 沙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2期4137-4143,共7页
背景:随着交锁髓内钉的广泛使用,使骨折延迟愈合、交锁钉断裂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在此情况下,一种锁孔和锁钉杆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应运而生。目的:观察新设计的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和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稳定性的比... 背景:随着交锁髓内钉的广泛使用,使骨折延迟愈合、交锁钉断裂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在此情况下,一种锁孔和锁钉杆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应运而生。目的:观察新设计的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和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稳定性的比较。方法:应用8具两侧股骨骨折标本,分别采用8根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和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断端。实验组应用定制髓内钉远端瞄准微调装置配套安装器械锁钉,使用定制的直径4.3mm锁钉交锁固定;对照组应用常规的配套安装器械,常规的直径4.0mm锁钉交锁固定,给予两组股骨固定标本,分别记录测量两组股骨骨折断端左右、前后、旋转移位情况,来进行骨折固定稳定性比较。结果与结论:锁钉杆过渡配合髓内钉固定股骨中下段骨折,在10N受力的情况下,股骨骨折断端平均有左右移位1.22mm、前后移位1.2mm、旋转移位0.33mm;传统交锁髓内钉锁孔在10N受力的情况下,股骨骨折断端平均有左右移位3.26mm、前后移位3.37mm、旋转移位2.15mm,锁钉杆过渡配合髓内钉固定股骨骨折,骨折断端左右、前后、旋转移位明显小于传统交锁髓内钉,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可明显提高骨折断端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交锁髓内钉 锁定 瞄准器 导杆 压紧器 骨折 内固定 动力固定 静力固定 力学稳定性 临床应用 设计 研制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