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性腹膜炎和癌性腹膜炎的各种CT征象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焕杰 李梅红 +3 位作者 钟锦建 李授运 郑雯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793-2795,共3页
目的:比较结核性腹膜炎(TBP)和癌性腹膜炎(CP)的各种CT征象,探讨各种CT征象对两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及综合手段证实的TBP和CP患者资料,66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种CT征象在2种... 目的:比较结核性腹膜炎(TBP)和癌性腹膜炎(CP)的各种CT征象,探讨各种CT征象对两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及综合手段证实的TBP和CP患者资料,66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种CT征象在2种病变中的发生率,并和病理、临床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6例中,30例为TBP,36例为CP。TBP组中CT正确诊断16例,漏诊4例(漏诊率为13.3%),误诊10例(误诊率为33.3%)。CP组中CT正确诊断26例,漏诊6例(漏诊率为16.7%),误诊4例(误诊率为11.1%)。各种CT征象中,(1)腹腔原发肿瘤病灶或肝脏转移、门静脉癌栓只出现在CP组,腹腔淋巴结钙化只出现在TBP组。(2)TBP组小网膜囊积液、腹腔淋巴结肿大、肠系膜小点状/污垢样密度影、大网膜增厚/粘连/饼状网膜改变、小肠壁增厚/肠管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20.0%(6/30)、40.0%(12/30)、60.0%(18/30)、63.3%(19/30)和23.3%(7/30),CP组分别为41.7%(15/36)、44.4%(16/36)、47.2%(17/36)、63.9%(23/36)和11.1%(4/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TBP组大量腹水、中少量腹水、高密度腹水、壁腹膜光滑增厚、壁腹膜不规则、结节状增厚、肿大淋巴结环形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23.3%(7/30)、66.7%(20/30)、50.0%(15/30)、40.0%(12/30)、13.3%(4/30)和23.3%(7/30),CP组分别为61.1%(22/36)、19.4%(7/36)、25.0%(9/36)、2.8%(1/36)、66.7%(24/36)和2.8%(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认识TBP和CP的各种CT征象对两种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 癌性腹膜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结核性和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焕杰 李梅红 +3 位作者 钟锦建 李授运 郑雯君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7期811-812,共2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TBP)和癌性腹膜炎(CP)的影像特征,提高对两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搜集28例TBP和33例CP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综合手段证实诊断。通过对壁腹膜形态的观察,结合腹部其他伴发CT征... 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TBP)和癌性腹膜炎(CP)的影像特征,提高对两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搜集28例TBP和33例CP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综合手段证实诊断。通过对壁腹膜形态的观察,结合腹部其他伴发CT征象对诊断结论进行修正,采用操作者特性曲线(ROC曲线)验证本方法。结果根据壁腹膜改变,诊断TBP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4.3%、72.7%、68.9%。结合腹部其他伴发征象修正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0%、81.8%、78.7%。经ROC曲线分析,2位医师各自2次阅片的曲线下面积(Az)明显不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应用以壁腹膜改变为基础,以腹部其他伴发征象为补充的CT诊断方法判定TBP和CP,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 腹膜肿瘤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