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越赤道气流对南海季风及华东旱涝的影响 被引量:54
1
作者 施 宁 施丹平 严明良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5-414,共10页
应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和NOAA卫星接收的HIRS-Tb12等资料,研究了东半球夏季越赤道气流的气候学特征、越赤道气流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越赤道气流与海温场的联系、以及对华东地区旱涝的影响。得出:南非高压、南印度洋高压和澳大... 应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和NOAA卫星接收的HIRS-Tb12等资料,研究了东半球夏季越赤道气流的气候学特征、越赤道气流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越赤道气流与海温场的联系、以及对华东地区旱涝的影响。得出:南非高压、南印度洋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对越赤道气流的维持和强度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北太平洋海温场对越赤道气流的强弱也具有重要的影响:5、6月份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偏强,则南海季风爆发偏早:华东地区夏旱年越赤道气流显著偏强,雨涝年呈强弱相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赤道气流 南海季风 夏季 华东地区 旱涝灾害
下载PDF
2008年初我国南方雨雪低温天气的中期过程分析--Ⅰ:亚非副热带急流低频波 被引量:48
2
作者 布和朝鲁 纪立人 施宁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9-433,共15页
在中期时间尺度上分析了2008年1月10~16日我国南方雨雪过程特征及其可能机理,得到了以下结果:1)3个环流系统的演变过程相互匹配,共同造成了此次雨雪过程,它们分别为南支槽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形成和加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扩以及... 在中期时间尺度上分析了2008年1月10~16日我国南方雨雪过程特征及其可能机理,得到了以下结果:1)3个环流系统的演变过程相互匹配,共同造成了此次雨雪过程,它们分别为南支槽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形成和加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扩以及叶尼塞地区高压脊的东扩南侵;2)源自东北大西洋和西欧的Rossby波能量沿亚非副热带急流向下游传播,导致南支槽在我国南方地区形成和加深;3)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扩所对应的异常环流中心,其实质为副热带急流扰动,来自上游南支槽区的Rossby波能量频散是其形成维持的主要原因,它也受来自贝加尔湖地区及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区的Rossby波能量的影响;4)亚非副热带纬向基本流制约着其一系列异常环流中心的纬向联系,里海冷堆及异常中心的形成恰好对应着南支槽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加深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急流 ROSSBY波 南支槽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2008年初我国南方雨雪低温天气的中期过程分析--Ⅲ:青藏高原-孟加拉湾气压槽 被引量:40
3
作者 纪立人 布和朝鲁 +1 位作者 施宁 谢作威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6-458,共13页
针对2008年1月24日~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雨雪低温过程,分析了其中期演变特征及其可能机理。在亚非副热带地区,Rossby波能量从北非东北侧传播到东亚地区,引起青藏高原附近气压槽的加深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及北扩,并与亚洲北部的... 针对2008年1月24日~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雨雪低温过程,分析了其中期演变特征及其可能机理。在亚非副热带地区,Rossby波能量从北非东北侧传播到东亚地区,引起青藏高原附近气压槽的加深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及北扩,并与亚洲北部的高压脊配合,造成了这次较长时间的雨雪低温过程。东北大西洋和西欧的反气旋式异常环流为亚非副热带急流Rossby波与欧亚高纬度Rossby波活动的主要波源区。在对流层上层,贝加尔湖一带的高压脊在过程之前已形成,而在这次过程中缓慢减弱,来自上游Rossby波能量主要起抵消摩擦耗散的作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偏北位置上维持主要由来自青藏高原和孟加拉湾地区Ross-by波能量的注入所致。亚洲冷高压系统的强度、位置及形态决定了这次我国南方地区低温过程的重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低温过程 ROSSBY波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全球油气管道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3
4
作者 祝悫智 段沛夏 +4 位作者 王红菊 李秋扬 占传熙 施宁 张延萍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62-1266,共5页
全球油气资源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海上油气田、页岩气和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产量迅速增长,各地区油气资源产消形势不断变化,促进油气输送通道与区域配送管网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全球油气资源产消和贸易情况,总结全球在役油气管道现... 全球油气资源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海上油气田、页岩气和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产量迅速增长,各地区油气资源产消形势不断变化,促进油气输送通道与区域配送管网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全球油气资源产消和贸易情况,总结全球在役油气管道现状和新建管道建设情况,并探讨了油气管道建设发展趋势。未来油气管道建设将继续向拓展能源进出口通道、完善油气资源配送管网、优化输送网络的方向发展,天然气管网建设、海底管道和跨国管道将会是未来全球油气管道建设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能源 贸易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2008年初我国南方雨雪低温天气的中期过程分析--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 被引量:32
5
作者 施宁 布和朝鲁 +1 位作者 纪立人 王盘兴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445,共12页
针对2008年初1月17~23日我国南方地区雨雪低温过程,分析了其中期演变特征及其可能机理。这次过程中: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其前期异常状态的基础上,在对流层低层演变为“内凹外凸”结构,并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附近形成切变线,从而造成... 针对2008年初1月17~23日我国南方地区雨雪低温过程,分析了其中期演变特征及其可能机理。这次过程中: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其前期异常状态的基础上,在对流层低层演变为“内凹外凸”结构,并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附近形成切变线,从而造成了这次雨雪过程;2)在对流层上层,源自北非的Rossby波能量在副热带和中纬度地区向下游频散,同从乌拉尔山地区向南频散出的Rossby波能量在帕米尔高原及中亚地区汇合,共同引起该地区气压槽的加深。它使对流层低层西太平洋副高在其西部向内凹陷。另一方面,在对流层中层,Rossby波能量沿副热带急流传播,最终引起西太平洋副高向西南方向伸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内凹外凸”演变特征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上游地区的Rossby波活动,并非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异常活动;3)亚洲北部冷高压沿高原东侧伸入我国东部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区低温过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过程 ROSSBY波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及可能风险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会军 唐国利 +48 位作者 陈海山 吴绍洪 效存德 姜大膀 周波涛 孙建奇 段明铿 徐影 罗勇 杨晓光 王凡 康世昌 王毅 高清竹 左军成 张元明 魏伟 郑景云 王国庆 高学杰 李宁 刘传玉 曾晓东 鲍艳松 张弛 曾刚 孙博 黄艳艳 施宁 尹志聪 张杰 俞淼 陈活泼 祝亚丽 马洁华 燕青 郭东林 张颖 高雅 吴通华 刘慧 谭显春 尹云鹤 于仁成 黄海军 许艳 刘娜 战云键 任玉玉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水资源等都将面临着显著而复杂的变化,并且干旱、洪涝等多种气候灾害是“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水资源等都将面临着显著而复杂的变化,并且干旱、洪涝等多种气候灾害是“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沿线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灾害风险关乎“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实施及亚投行的投资安全。在此背景下,2016—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部实施了“‘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问题”咨询评议项目,项目针对该区域气候变化的事实、未来变化预估、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及带来的潜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开展了若干分析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项目组完成了有关进展报告四份,包括一份总报告和三份分报告。本文扼要地概括和介绍了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气候变化 预估 灾害 风险
下载PDF
梅雨期EAP事件的中期演变特征与中高纬Rossby波活动 被引量:29
7
作者 布和朝鲁 施宁 +2 位作者 纪立人 卫捷 陶诗言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揭示了梅雨期EAP(东亚/太平洋)事件的中期演变特征和中高纬Rossby波活动对它的作用.正负EAP事件的形成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反位相演变过程.在对流层上层,Rossby波能量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及亚洲急流区向下游频散,形成EAP事件中高纬度2个... 揭示了梅雨期EAP(东亚/太平洋)事件的中期演变特征和中高纬Rossby波活动对它的作用.正负EAP事件的形成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反位相演变过程.在对流层上层,Rossby波能量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及亚洲急流区向下游频散,形成EAP事件中高纬度2个异常中心的基本形态.在这一层,Rossby波能量也从中纬度异常中心向高纬度异常中心经向传播.在对流层中低层,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对流活动异常可形成EAP事件的副热带异常中心,Rossby波能量从这一中心的北界向北频散,有利于中纬度异常中心的维持和加强.Rossby波能量在对流层上层西风带背景环流中准纬向频散和在对流层中低层东亚夏季风环流中准经向频散,其对应的异常环流在东亚沿岸地区相互作用和相互锁定,形成正负EAP事件盛期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SBY波 中期过程 EAP型事件 梅雨期 亚洲急流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及厄尔尼诺年的环流背景 被引量:23
8
作者 施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8-14,共7页
本文应用1975—1983年OLR资料以及1980—1983年ECMWF7层资料,分析了长江中卞游春季连阴雨过程中热带和副热带系统的基本特征及与连晴过程的差异,着重讨论了厄尔尼诺年热带和副热带异常的环流背景以及对长江中下游过渡季节持续降水的影响... 本文应用1975—1983年OLR资料以及1980—1983年ECMWF7层资料,分析了长江中卞游春季连阴雨过程中热带和副热带系统的基本特征及与连晴过程的差异,着重讨论了厄尔尼诺年热带和副热带异常的环流背景以及对长江中下游过渡季节持续降水的影响,揭示了一些有意义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环流背景 春季 El-Nino年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的低纬环流及其低频振荡背景 被引量:20
9
作者 施宁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本文应用OLR资料以及ECMWF风场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过程的热带和副热带环流系统的特征及与连晴过程的差异。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春季东半球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及传播规律,得出了可能产生长江中下游连阴雨的... 本文应用OLR资料以及ECMWF风场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过程的热带和副热带环流系统的特征及与连晴过程的差异。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春季东半球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及传播规律,得出了可能产生长江中下游连阴雨的低频振荡的背景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阴雨 低纬环流 振荡
下载PDF
中高纬Rossby波活动对盛夏东亚/太平洋事件中期演变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施宁 布和朝鲁 +1 位作者 纪立人 王盘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7-1100,共14页
在中期时间尺度上探讨了Rossby波活动对盛夏东亚太平洋(EAP)事件的影响。正负EAP事件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反位相过程,但这一时期的气候平均流波导结构决定了两者在Rossby波能量频散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对流层中上层,源自上游东北... 在中期时间尺度上探讨了Rossby波活动对盛夏东亚太平洋(EAP)事件的影响。正负EAP事件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反位相过程,但这一时期的气候平均流波导结构决定了两者在Rossby波能量频散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对流层中上层,源自上游东北大西洋或东欧平原的Rossby波能量经巴尔喀什湖附近向东北方向频散,它对东北亚异常中心的形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由于盛夏东亚急流位置偏北,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成为波导区,Rossby波能量从贝加尔湖附近向该波导区频散,形成了EAP事件的东亚中纬度异常中心。在EAP事件的三个异常中心中,东北亚异常中心最先形成,西太平洋副热带异常中心则最后出现。在对流层上下层波导结构有明显差异,它导致了Rossby波能量在东亚沿岸中高纬地区的反向经向传播特征。在负事件的对流层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异常中心和中纬度两个异常中心间的经向Rossby波链接较为明显。在东亚地区,盛夏月平均尺度上EAP型的Rossby能量频散特征与中期EAP事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P事件 中期过程 ROSSBY波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管道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技术现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白路遥 施宁 +4 位作者 伞博泓 李亮亮 马云宾 时建辰 蔡永军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8-372,378,共6页
随着油气管网规模逐渐扩大,对长输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识别与监测有利于提高管道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可靠性。通过分析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方面的应用思路,以及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内外油气管道行业的案例,总结了卫星遥感... 随着油气管网规模逐渐扩大,对长输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识别与监测有利于提高管道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可靠性。通过分析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方面的应用思路,以及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内外油气管道行业的案例,总结了卫星遥感技术在管道行业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历程。结合目前卫星遥感对地监测识别方法与原理,探讨了未来卫星遥感在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利用雷达卫星遥感地表位移监测技术与管体变形监测技术相结合进行管土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为深入开展智慧管道应用实践提供技术支持。(表2,参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卫星遥感 地质灾害 识别与监测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春季热带地区OLR低频振荡及其与长江中下游连阴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施宁 朱盛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3-62,共10页
本文应用NOAA卫星接收的1975—1983年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研究了春季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得出东半球热带地区盛行周期为30天左右的低频振荡,这种振荡最显著的区域在0—10°S、70—90°E的印度洋地区。文章阐述了过渡... 本文应用NOAA卫星接收的1975—1983年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研究了春季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得出东半球热带地区盛行周期为30天左右的低频振荡,这种振荡最显著的区域在0—10°S、70—90°E的印度洋地区。文章阐述了过渡季节这种低频振荡的经向和纬向传播特征。 本文还进一步指出,在热带低频振荡的不同阶段,ITCZ、北半球副热带以及西风带环流系统也呈现出显著的周期变化,并查证了低频振荡作为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和连晴过程的背景事实。因此本研究工作也为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和连晴天气的中、长期可预报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背景和较为长远的时间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OLR 低频振荡 连阴雨
下载PDF
夏季欧亚中高纬环流持续异常事件的Rossby波传播特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潘婕 布和朝鲁 +4 位作者 纪立人 施宁 王盘兴 张庆云 彭京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5-628,共14页
利用西风波导结构以及波作用通量,探讨了夏季欧亚一类中高纬持续异常环流所对应的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特征。中高纬度对流层上层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弱波导,Rossby波能量频散过程基本上与该弱波导结构一致。Rossby波传播特征在不同时期以... 利用西风波导结构以及波作用通量,探讨了夏季欧亚一类中高纬持续异常环流所对应的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特征。中高纬度对流层上层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弱波导,Rossby波能量频散过程基本上与该弱波导结构一致。Rossby波传播特征在不同时期以及两种环流型(E型和C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在梅雨前期,与E型环流对应,Rossby波从南欧气旋式异常环流中心传播到乌拉尔山正高度异常中心,并且波作用通量在乌拉尔山西侧辐合,形成该地区正高度异常环流。乌拉尔山持续异常中心东侧重新激发出Rossby波,并传播至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维持对应的异常环流。与C型异常环流对应,Rossby波活动非常活跃。该型三个活动中心呈现高纬-中纬-高纬的分布特征,这与波导结构密切相关。(2)在梅雨期,Rossby波的传播对两类持续异常环流的作用更加明显,其传播路径基本上在处于极区和偏向中纬度一侧的两个"波障碍区"之间的带状西风波导区中。Rossby波从乌拉尔山活动中心向东传播,最终形成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的持续异常环流。在C型维持过程中则还存在另一种强迫因子。在C型中,Rossby波从乌拉尔山活动中心向中纬度传播,并在亚洲急流中向东传播至东亚地区。(3)在后汛期,在欧亚大陆上纬向"波障碍区"的增加使得Rossby波活动减弱。E型异常环流型的鄂霍次克海活动中心向东扩展到北太平洋,但来自上游的Rossby波传播只作用于该活动中心的西北侧部分。C型中Rossby波的传播在乌拉尔山活动中心地区变弱。在夏季各个时期,E和C型持续异常环流对应着不同位相的EAP(或PJ)型,但并没有Rossby波从中纬度向北传播至鄂霍次克海地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SBY波 持续异常 波导
下载PDF
夏季南亚高压的一组环流指数及其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延聪 王盘兴 +3 位作者 周国华 李丽平 王蕊 施宁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2-838,共7页
用NCEP/NCAR100 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定义了6、7、8月逐月南亚高压的面积(S)、强度(P)、中心位置(λc,φc)3种环流指数,求出了它们1948—2007年的60a序列。用它们对夏季南亚高压气候及异常特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南亚... 用NCEP/NCAR100 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定义了6、7、8月逐月南亚高压的面积(S)、强度(P)、中心位置(λc,φc)3种环流指数,求出了它们1948—2007年的60a序列。用它们对夏季南亚高压气候及异常特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6月气候强度最弱、面积最小,中心位于尼泊尔西南边界;7月最强、最大,中心位于巴基斯坦北部;8月较7月略减弱、减小,但较6月强、大,中心位于印度北部。(2)南亚高压各月强度、面积异常作年际准同步变化,故异常分析中P′可代表S′;P′有季内一致性,同年6、7、8月P′同号率达41/60。(3)南亚高压6、7、8月强度的慢变分量小波功率谱在20世纪70年代末前后均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故P′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4)南亚高压历年各月的中心位置分布区域作准纬向分布,其经(纬)向延伸范围与该月气候强度成正(反)比;中心位置异常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南亚高压环流指数 面积 强度 中心位置
下载PDF
盐城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陆海燕 郑建丽 +4 位作者 姚艳 杨梦云 姚水生 施宁 陆晶晶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的意义,初步了解江苏省盐城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率及病种分布情况。方法对盐城市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有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在出生72h后充分哺乳,由专业医务人员采集足跟血...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的意义,初步了解江苏省盐城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率及病种分布情况。方法对盐城市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有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在出生72h后充分哺乳,由专业医务人员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样本,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和非衍生化实验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酰基肉碱、琥珀酰丙酮等指标,筛查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等27种疾病,对可疑结果进行复检和召回复查,对高度可疑结果进行确诊和跟踪随访。结果共筛查新生儿78904例,其中可疑阳性693例(0.9%),确诊18例,发病率1/4384。其中高苯丙氨酸血症10例,发病率1/7890;高脯氨酸血症3例,发病率1/26301;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瓜氨酸血症I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各1例,发病率分别为1/78904,此外发现有明显生化表现的高苯丙氨酸血症致病突变携带者2例和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致病突变携带者1例。结论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筛查可及时发现遗传代谢病患儿,具有一次检测同时筛查多种疾病的特点,这对降低本地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串联质谱 新生儿筛查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宁苏扬地区500多年来的旱涝趋势及近期演变特征 被引量:15
16
作者 施宁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34,共7页
本文采用小波分析等多种统计技术研究了宁苏扬地区1470—1995年间旱涝变化的趋势。500多年可划分为差异显著的6个旱涝气候阶段,进一步还揭示出了在各个旱涝阶段内低频振荡的周期和振幅的不同的特征以及最近一个阶段的旱涝演变特征。
关键词 旱涝等级 突变和渐变 小波分析 近期演变特征
下载PDF
中国大范围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的一类平流层前兆信号 被引量:15
17
作者 施宁 布和朝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0-220,共11页
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中国大范围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EPECE)的平流层前兆信号及其对对流层环流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个EPECE中,有17个EPECE具有一类共同的平流层前兆信号:(1)在EPECE发生前10天左右,在巴伦... 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中国大范围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EPECE)的平流层前兆信号及其对对流层环流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个EPECE中,有17个EPECE具有一类共同的平流层前兆信号:(1)在EPECE发生前10天左右,在巴伦支海一带的100 hPa位势高度场呈现较强的正距平特征;(2)随后,该正异常环流逐渐向东移动,并在EPECE发生的前5天左右,使贝加尔湖西北侧200 hPa纬向风显著减弱.本文据此提出了关于EPECE平流层前兆信号的两个判别条件,并以这两个判别条件对1949~2009年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所有逐日低频场进行了后查和检验.结果表明,上述两个判别条件对EPECE的发生日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本文进一步通过位涡(PV)反演探讨了平流层前期异常环流如何影响EPECE发生的物理机制.分析表明,巴伦支海附近的平流层中低层PV异常有利于该地区对流层中上层正高度异常的维持,后者强度的25%来源于前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信号 大范围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 位涡反演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埋地悬空管道结构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白路遥 施宁 +3 位作者 李亮亮 马云宾 蔡永军 姬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2,59,共6页
为了计算埋地悬空管道的可靠度,基于蒙特卡洛统计模拟法,结合受力特征,建立了埋地悬空管道结构可靠度计算模型并计算了某黄土湿陷区埋地悬空管道的可靠度。为了描述不同影响因素对管道可靠度的影响程度,从管道失效概率的角度定义了参数... 为了计算埋地悬空管道的可靠度,基于蒙特卡洛统计模拟法,结合受力特征,建立了埋地悬空管道结构可靠度计算模型并计算了某黄土湿陷区埋地悬空管道的可靠度。为了描述不同影响因素对管道可靠度的影响程度,从管道失效概率的角度定义了参数的敏感性指标,对管道设计中经常涉及的管道外径、壁厚、埋深、悬空长度、屈服强度、温度差、管道内压7个随机变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讨论了参数的变化对管道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埋地悬空管道可靠度计算模型能够对埋地悬空管道的可靠度进行计算;管道的悬空长度对可靠性影响程度最大,最大程度减小管道的悬空长度,适当减小管道埋深,降低管道内压,增大管道壁厚和屈服强度,有助于提高管道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法 埋地悬空管道 结构可靠度 敏感性分析 黄土湿陷
下载PDF
我国冬季极端低温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索朗塔杰 施宁 +1 位作者 王艺橙 张东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5-1140,共16页
前人在研究极端气温时,大多关注其长期变化趋势,而对其年代际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1961~2016年全国839个台站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重点分析了我国冬季极端低温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本文采用谐波分解提取了... 前人在研究极端气温时,大多关注其长期变化趋势,而对其年代际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1961~2016年全国839个台站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重点分析了我国冬季极端低温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本文采用谐波分解提取了每个台站冬季极端低温指数前四波分量,将其作为年代际变化分量,并将其累计方差贡献大于25%的台站认为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的台站。结果表明:呈明显年代际变化的台站主要位于长江以北地区、新疆北部以及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其中,长江以北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的年代际变化在1979年后较为一致,据此可将1979年之后的时段大致划分为前冷期(1979~1986年)、暖期(1987~2007年)和后冷期(2008~2016年)三个时期。上述两个地区的冬季极端低温指数的年代际变化与东大西洋/西俄罗斯遥相关型联系在一起,该遥相关型的年代际变化对应着乌拉尔山阻塞型环流频次和东亚大槽强度的年代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指数 年代际变化 环流异常
下载PDF
江苏省近50a夏季旱涝分布特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吕军 张静 +2 位作者 施宁 陶玫 胡洛林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7-471,共5页
将江苏省夏季降水进行EOF分析 ,通过研究降水时空分布的演变特征 ,对江苏省夏季典型旱涝年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近二十多年来 ,全省性的旱涝年相对减少 ,而南北旱涝相反的年份开始增多。此外 ,通过研究前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特征 。
关键词 EOF 旱涝 副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