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骚》的分段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施仲 周建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44-50,共7页
历代学者对《离骚》进行分段,主要有音韵的形式、赋比兴的手法、卒章显志的体制、回环复沓的特点、虚实的运用、构篇的类型、时空的变换、角色的转换、祭祀的模式等九种方法。本文逐项加以概述,以明《离骚》分段研究之历史。
关键词 离骚 结构 分段
下载PDF
屈复《楚辞新注》中的“遗民情结” 被引量:4
2
作者 施仲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5,共7页
从历史角度来看,屈复并没有经历明清易代的过程,彻彻底底是一个"清朝人"。然而,在屈复的著作中,却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明朝"遗臣行人"的感伤情志和心理特征,即"遗民情结"。屈复在其晚年所作《楚辞... 从历史角度来看,屈复并没有经历明清易代的过程,彻彻底底是一个"清朝人"。然而,在屈复的著作中,却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明朝"遗臣行人"的感伤情志和心理特征,即"遗民情结"。屈复在其晚年所作《楚辞新注》中流露出强烈的"遗民情结"。他自发把注疏《楚辞》,作为一种纾解自我"遗民情结"的途径与方式,并当作寄托个人"遗民情志"的特殊载具。文中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一种与屈原异代同心、感同身受的"黍离之悲",这是屈复"遗民心境"的写照与感触;而屈复所高度肯定、钦慕推崇的忠君忧国的"屈原之志",更是"精神遗民"屈复自我激励、砥砺志节的信念和精神支柱。《楚辞新注》中强烈浓厚的"遗民情结",使它染有屈复独立特行的个人色彩,在清代众多楚辞注疏中显得含蓄深沉、情志高远、极富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屈复 楚辞新注 遗民情结
下载PDF
《论语》中“异端”研究史考辨 被引量:3
3
作者 施仲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7,共7页
"异端"研究,在论语学史上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课题。概而言之,"异端"主要有"他技"、"小道"、"诸子百家"、"邪说"、"两端"、"不正确的议论"等六种... "异端"研究,在论语学史上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课题。概而言之,"异端"主要有"他技"、"小道"、"诸子百家"、"邪说"、"两端"、"不正确的议论"等六种不同解释。这六种不同解释分别代表着汉代、魏晋、南北朝、宋代、清代、当代等六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异端"研究成果。比较而言,"两端"说更为接近孔子本意。可以说,围绕"异端"而形成的争鸣乃是各个时代文化思潮和价值取向的缩影,亦是历代研究者探索真理、改造社会和安顿自身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异端 两端
下载PDF
《离骚》中“美人”之新论 被引量:3
4
作者 施仲 周建忠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50,111-112,共8页
在《离骚》中,屈原有意识地塑造了一个贯穿全篇始终的他者——"美人"形象,并将自我放在与他者的矛盾中进行书写。《离骚》中的"美人"当为美丽的女子,并且被赋予了特有的政治寓意。屈原所求的美女因身份地位的不同,... 在《离骚》中,屈原有意识地塑造了一个贯穿全篇始终的他者——"美人"形象,并将自我放在与他者的矛盾中进行书写。《离骚》中的"美人"当为美丽的女子,并且被赋予了特有的政治寓意。屈原所求的美女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分为上女和下女,前者代表国君,后者代表贤臣。屈原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书写宓妃、佚女、二姚三个女子,是因为她们各自代表着楚国的三类不同人物,即宓妃喻指隐逸之士,佚女喻指仕于他国之士,二姚喻指待用之士。而《离骚》"美人"形象的生成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南方的巫术文化,一是北方的中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他者 美人 意蕴 原因
下载PDF
清诗话中的楚辞评论 被引量:2
5
作者 施仲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7,共6页
在清诗话中,有着数量惊人的楚辞评论。然而,学术界至今还没有论及清诗话究竟是如何评论楚辞的。清诗话在楚辞文体之归属、楚辞内容之评析、楚辞艺术之探研、楚辞范式之确立、楚辞影响之追踪等方面均有大量可资借鉴的见解。可以说,清诗... 在清诗话中,有着数量惊人的楚辞评论。然而,学术界至今还没有论及清诗话究竟是如何评论楚辞的。清诗话在楚辞文体之归属、楚辞内容之评析、楚辞艺术之探研、楚辞范式之确立、楚辞影响之追踪等方面均有大量可资借鉴的见解。可以说,清诗话中的楚辞评论在楚辞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话 楚辞 屈原
下载PDF
左思《咏史》诗情感特征与艺术手法之浅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施仲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4-16,共3页
左思的《咏史》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咏史诗,而是颇有深意的咏怀诗。所咏之怀包括两个元素:叹穷和言志。诗人从三个维度抒写困穷处境:对造成困穷处境原因的辩白、对摆脱困穷处境的期待、对身陷困穷处境的超脱;从三个层面表现人生志趣:立... 左思的《咏史》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咏史诗,而是颇有深意的咏怀诗。所咏之怀包括两个元素:叹穷和言志。诗人从三个维度抒写困穷处境:对造成困穷处境原因的辩白、对摆脱困穷处境的期待、对身陷困穷处境的超脱;从三个层面表现人生志趣:立功扬名、著书立说、隐居高蹈。叹"穷"和言"志"共同构建了真实的心灵史,因而使诗歌不仅有对"穷"的不平之气,更有一种壮逸之气,而这种壮逸之气不仅包括立功扬名、著书立说的雄壮之气,也包括隐居高蹈的超逸之气。由于巧妙地运用赋、议论、对比等艺术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思 《咏史》 叹穷 言志
下载PDF
论钱澄之《屈诂》中的儒道互补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施仲 周建忠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6,共8页
钱澄之的《屈诂》中有着儒道互补的复杂思想。一方面,《屈诂》中充溢着浓厚的致君尧舜、中兴南明的儒家精神。这种儒家精神首先表现在对屈原“美政理想”的推崇,钱澄之以此寓托曾经中兴南明政治理想的自我期待;儒家精神同时也表现在对... 钱澄之的《屈诂》中有着儒道互补的复杂思想。一方面,《屈诂》中充溢着浓厚的致君尧舜、中兴南明的儒家精神。这种儒家精神首先表现在对屈原“美政理想”的推崇,钱澄之以此寓托曾经中兴南明政治理想的自我期待;儒家精神同时也表现在对屈原“家国情怀”的宣扬,其中包含着其浓厚强烈的“疆土意识”、拳拳殷切的“治国意识”和低徊流转的“忧国意识”。另一方面,《屈诂》中的道家思想,则表现在其中“以藏为用”的思想和因循“时”势的观念。钱澄之《屈诂》中这种儒道互补的思想是晚年时期的钱澄之,其儒道思想互相排斥、又互相调补的复杂文人心理结构在文学创作中的外在表现;是其作为清初重要遗民之难以言说而又处于不断变动过程中的遗老情志与心态的婉曲抒发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澄之 《屈诂》 儒家精神 道家思想 儒道互补
下载PDF
《齐物论》中“吾丧我”之新论 被引量:2
8
作者 施仲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吾丧我”是《齐物论》一篇的题眼,在前人阐释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吾丧我”的要义原指“遗形忘心”的状态,其内涵为“两行”,其方法为“以明”和“物化”,其境界为“无己”。
关键词 《齐物论》 吾丧我 内涵 方法 境界
下载PDF
刘熙载楚辞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施仲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9-183,共5页
刘熙载在研究楚辞时,运用了以意逆志法、多重比较法、举借概括法等方法,从而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文学批评法。
关键词 刘熙载 楚辞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楚辞学的形成因由和发展态势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建忠 施仲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楚辞学的形成因由"的探析来揭示楚辞学必然发生,进而通过对"楚辞学的发展态势"的预测来把握楚辞学未来走向。本文认为,楚辞研究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楚辞学,主要是政治上两种理念的较量、文学... 本文通过对"楚辞学的形成因由"的探析来揭示楚辞学必然发生,进而通过对"楚辞学的发展态势"的预测来把握楚辞学未来走向。本文认为,楚辞研究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楚辞学,主要是政治上两种理念的较量、文学上两种力量的碰撞、学术上两种类型的交叉、阐释上两种视域的叠合、民俗上两种内涵的渗透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而楚辞学的未来走向,主要是围绕传统文献、出土文献、海外文献、学术史深化、信息化工程等方面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学 成因 传统文献 信息化工程 楚辞研究 出土文献 学术史 文学
原文传递
吴世尚《楚辞注疏》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就 被引量:2
11
作者 葛鑫 施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8-37,共10页
在楚辞学史上,吴世尚的《楚辞注疏》是清代一部颇具注疏特色及学术价值的楚辞著作。吴世尚从儒道并阐、时文分析、诗艺品鉴等多重角度对楚辞文本进行解读,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在评析文本义理时,他既以儒解骚,又以庄论骚,指出楚辞的... 在楚辞学史上,吴世尚的《楚辞注疏》是清代一部颇具注疏特色及学术价值的楚辞著作。吴世尚从儒道并阐、时文分析、诗艺品鉴等多重角度对楚辞文本进行解读,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在评析文本义理时,他既以儒解骚,又以庄论骚,指出楚辞的核心在于"君臣大义",《招魂》一篇实际上是屈原自招其魂。同时,他将时文的程式技巧运用到对结构章法的评点中,不仅为《离骚》重新划分段落,指出其中"梦幻"式的叙事手法,也指出《湘君》《湘夫人》与"二司命"属于前后相属、两两相对的结构。另外,他还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对楚辞作品中的构思技巧进行揭示,指出了屈原创作《天问》时的"畏秦心理"和宋玉创作《九辩》时的"交映"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研究 吴世尚 《楚辞注疏》 儒道并采 时文分析 诗艺品鉴
下载PDF
自我的觉醒:论《离骚》的“灵均”形象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仲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22-29,共8页
在《离骚》中,屈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灵均"形象。"灵均"形象的塑造背景,主要体现在国家危机、社会思潮、政治困境、身体焦虑等四个方面。"灵均"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哭己不... 在《离骚》中,屈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灵均"形象。"灵均"形象的塑造背景,主要体现在国家危机、社会思潮、政治困境、身体焦虑等四个方面。"灵均"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哭己不幸的失意者形象,而且还是一个歌己不屈的反抗者形象。只有当这两种形象共同存在时,他才是屈原自我形象的完整投影。如果说前者形象引发了后世文人对屈原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与同情,那么后者形象才真正引起了后世文人对屈原的不屈精神产生崇拜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自我 灵均 失意者 反抗者
下载PDF
以己注骚,以骚注己——论谢济世《离骚解》的“感遇情结”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仲 张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谢济世的《离骚解》在清代纷繁的楚辞注疏中不同于其他众多注本,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个性色彩,始终萦绕着浓郁而独特的"感遇情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谢济世"以己注骚",用自己的忠贞之心为独特的注疏视角... 谢济世的《离骚解》在清代纷繁的楚辞注疏中不同于其他众多注本,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个性色彩,始终萦绕着浓郁而独特的"感遇情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谢济世"以己注骚",用自己的忠贞之心为独特的注疏视角,所见所得颇具独特创见,既由己推人,断定且坚信凭屈原忠义大节,定不能背君而"去国",并以此作为解读《离骚》的推理前提和论证依据;又"落实"文本注疏,以"现实化"的内容和形式,解读《离骚》"超现实"的想象。另一方面,谢济世"以骚注己",这种解读方式有着特定而深厚的形成机制;"以骚注己"具体表现在谢济世通过注解《离骚》,感怀自身坎坷"身世",表达爱国怀忠情志,并隐喻自身对于现实政治和出路的思索与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济世 《离骚解》 楚辞 《离骚》 感遇情结
下载PDF
顾倬师范生培养路径与实践研究
14
作者 施仲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17,共6页
无锡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顾倬,以非凡的能力、先进的理念、成功的经验、卓越的成绩,在无锡乃至江苏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尤其注重师范生培养,办学过程中改革学制课程、注意研究教材、重视品德教育、培养知识技能、倡导体育运... 无锡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顾倬,以非凡的能力、先进的理念、成功的经验、卓越的成绩,在无锡乃至江苏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尤其注重师范生培养,办学过程中改革学制课程、注意研究教材、重视品德教育、培养知识技能、倡导体育运动、造就农村师资,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推动了无锡乃至江苏地区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精深造诣、突出成就、卓越贡献、崇高声望的杰出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倬 师范生 培养路径 实践
下载PDF
屈复《楚辞新注》注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仲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0-75,共6页
屈复《楚辞新注》以其鲜明的注疏特色,在清代诸家楚辞注本中显得不落窠臼而独树一帜。《楚辞新注》有着"知人论世"的注疏特色,在正文注疏楚辞之前,编选有关屈原生平际遇和思想的三段文献材料,还原再现屈原的创作视域和原意,... 屈复《楚辞新注》以其鲜明的注疏特色,在清代诸家楚辞注本中显得不落窠臼而独树一帜。《楚辞新注》有着"知人论世"的注疏特色,在正文注疏楚辞之前,编选有关屈原生平际遇和思想的三段文献材料,还原再现屈原的创作视域和原意,使得读者在初读《楚辞》之前,对于屈原和他创作的社会历史环境,都有所了解和认识,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批评导向和情感基调。同时,《楚辞新注》又有着"去繁就简"的注疏特色,它对于楚辞字词、名物等的注解,往往简明概要,并不深究、不做繁复枯燥的整理工作,更不以此为注疏的重点;对于文句的注解,往往能贯穿上下文,将文本浓缩、拈定至几个词甚至是一个字,如线贯穿,以此诠释和探析《楚辞》篇章结构之精妙、立意之精深,做到提纲挈领、微旨精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屈复 楚辞新注 知人论世 去繁就简
下载PDF
《九歌·山鬼》中“山鬼”之新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培培 施仲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9-86,共8页
《山鬼》是《楚辞·九歌》中的名篇。"山鬼"原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她既是山中之女鬼,另一方面在她身上又有着人间女巫的影子。结合"山鬼"的性别与爱情,论证出《山鬼》一诗的抒情主人公为"山鬼"自身。... 《山鬼》是《楚辞·九歌》中的名篇。"山鬼"原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她既是山中之女鬼,另一方面在她身上又有着人间女巫的影子。结合"山鬼"的性别与爱情,论证出《山鬼》一诗的抒情主人公为"山鬼"自身。以"诗是情感的外化"为中心,探索作为综合体而存在的"山鬼"形象有屈原自身的影子,"山鬼"寻求心上人实则影射屈原求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鬼 原型 女鬼 屈原
下载PDF
论《楚辞新注求确》的注疏方式和学术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琰 施仲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7-123,共7页
在楚辞学史上,胡濬源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楚辞学者。目前,学术界尚未对胡濬源《楚辞新注求确》的注疏方式和学术贡献作全面的专题论述。胡濬源在注疏楚辞时,并没有刻意追求字句训诂、名物考证,而是奉行以寻求"通节旨、脉络"为主... 在楚辞学史上,胡濬源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楚辞学者。目前,学术界尚未对胡濬源《楚辞新注求确》的注疏方式和学术贡献作全面的专题论述。胡濬源在注疏楚辞时,并没有刻意追求字句训诂、名物考证,而是奉行以寻求"通节旨、脉络"为主的治学宗旨,采取了别具一格的楚辞注疏方式,即"求楚辞于注家""求楚辞于史传""求楚辞于本辞",分别从学术家的眼光、史学家的精神、文学家的意识,来对楚辞作品的创作时地、作者归属、文体属性、主旨大意、词句寓意、脉络章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作出了较大的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濬源 《楚辞新注求确》 注疏方式 学术贡献 清代
下载PDF
《离骚》名物表现手法之新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仲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63-70,共8页
在《离骚》中,屈原匠心独运地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将自然环境中的草木鸟兽与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人世间存在的真实事物与神灵间幻想的虚幻事物极其巧妙地组合在一块,从而建构出一个五光十色、摇曳多姿的名... 在《离骚》中,屈原匠心独运地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将自然环境中的草木鸟兽与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人世间存在的真实事物与神灵间幻想的虚幻事物极其巧妙地组合在一块,从而建构出一个五光十色、摇曳多姿的名物世界。尽管《离骚》名物的表现手法颇为复杂,切不可不加分辨而统言之,但若仔细寻绎,却仍能理出头绪。概而言之,《离骚》名物有四种表现手法,即纯赋法、纯比法、纯兴法、赋中兼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名物
下载PDF
论儿岛献吉郎的楚辞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仲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41-149,共9页
儿岛献吉郎于楚辞研究,不发空论,不纯谈义理,研究视角注重实际,对楚辞的文体属性、篇目数量、文法特色、创作时地、作者意旨等具体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地比较、引申和归纳,于细微处抉微发隐,或辨析、或诠释、或考证,据此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儿岛献吉郎于楚辞研究,不发空论,不纯谈义理,研究视角注重实际,对楚辞的文体属性、篇目数量、文法特色、创作时地、作者意旨等具体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地比较、引申和归纳,于细微处抉微发隐,或辨析、或诠释、或考证,据此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开创出一条楚辞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儿岛献吉郎 楚辞
下载PDF
论刘梦鹏《屈子章句》之注疏体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婷婷 施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8-25,共8页
刘梦鹏《屈子章句》是清代杰出楚辞学著作之一,其注疏体例别具一格。然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刘氏之《屈子章句》论及极少,而能宏观系统作研究的则更为付诸阙如。其注疏体例的特色主要表现在篇章次第、注释编撰、征引典籍三个视阈。于篇目... 刘梦鹏《屈子章句》是清代杰出楚辞学著作之一,其注疏体例别具一格。然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刘氏之《屈子章句》论及极少,而能宏观系统作研究的则更为付诸阙如。其注疏体例的特色主要表现在篇章次第、注释编撰、征引典籍三个视阈。于篇目次第上,简要阐述《屈子章句》之篇目编排,继而点出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之变动。于注释编撰上,通过列举刘氏《屈子章句》的注释,且联系他注,综合概括其注疏训诂方式之凝练、简扼。于征引典籍上,以援引几例来演绎推理出其征广引博,兼采众说之注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子章句》 体例 篇目次第 注释编撰 征引典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