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相关毒力基因在抗菌药物中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胡龙华 +4 位作者 杭亚平 胡晓彦 俞凤 陈艳慧 钟桥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390-1393,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毒力基因exoS、exoU在抗菌药物中表达的差异性,以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毒力基因exoS、exoU在抗菌药物中表达的差异性,以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72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采用PCR法检测分离菌株T3SS特异性片段popB和相关毒力基因exoS、exoU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了解毒力基因表达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4种基因型exoS+/exoU-、exoS-/exoU+、exoS+/exoU+和exoS-/exoU-,分别为56.94%、26.39%、4.17%和12.50%,其中痰液、血液标本中检出率最高的基因型为exoS+/exoU-,分别为57.50%(23/40)和70.00%(7/10)。分析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的分离株中携带exoU基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携带exoS基因的耐药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携带exoU基因的总菌株为22株,其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5.45%、45.45%、50.00%、50.00%、40.91%和40.91%;携带exoS基因的总菌株为44株,其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4.55%、6.82%、4.55%、18.18%、11.36%和18.18%。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以exoS+/exoU-基因型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携带exoU基因时,显示出对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更高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Ⅲ型分泌系统 毒力基因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胡龙华 +3 位作者 杭亚平 俞凤 陈艳慧 钟桥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93,共6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能引起多部位急、慢性感染且难以用抗生素控制的机会致病菌,近年来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细菌将毒力因子精准输送至宿主细胞是其致病的关键,分泌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其中近期发现...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能引起多部位急、慢性感染且难以用抗生素控制的机会致病菌,近年来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细菌将毒力因子精准输送至宿主细胞是其致病的关键,分泌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其中近期发现的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在铜绿假单胞菌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和促进生物膜的形成等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着重对铜绿假单胞菌T6SS的结构组成、效应功能和调节机制等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Ⅵ型分泌系统 效应蛋白
原文传递
舒适护理在腰椎骨折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研讨
3
作者 侯丹 +1 位作者 黄莉 陈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73-0176,共4页
临床对腰椎骨折疾病实施医疗护理时,应用舒适护理进行配合的干预疗效评价。方法 对象是来本院就医的腰椎骨折患者,就医时间即2022.3-2024.3,纳入的对象总数即70例,分组讨论的准则是抽签,即对比组35例(常规护理)与试验组35例(舒适护理),... 临床对腰椎骨折疾病实施医疗护理时,应用舒适护理进行配合的干预疗效评价。方法 对象是来本院就医的腰椎骨折患者,就医时间即2022.3-2024.3,纳入的对象总数即70例,分组讨论的准则是抽签,即对比组35例(常规护理)与试验组35例(舒适护理),讨论不同护理方案对疼痛、睡眠、情绪、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焦虑与抑郁负性情绪评价、总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对比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比组满意度高,组间比对P<0.05,可见突出差异。结论 相比较常规护理措施,腰椎骨折患者的医护中更适合运用舒适护理方案,在减轻病痛、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此外,还能够减小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多数患者给予该护理模式较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腰椎骨折 常规护理 疼痛 舒适护理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龙华 +3 位作者 杭亚平 陈艳慧 钟桥石 胡晓彦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816-818,876,共4页
目的对我院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率变迁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8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送检标本采用VITEK-2Compact鉴定分析仪,VITEKMS质谱仪、Optochin试验及胆汁溶菌试验对细菌进行鉴定;用AS... 目的对我院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率变迁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8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送检标本采用VITEK-2Compact鉴定分析仪,VITEKMS质谱仪、Optochin试验及胆汁溶菌试验对细菌进行鉴定;用AST-GP68药敏卡及纸片扩散法对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用E-test进行青霉素补充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6软件分析临床特征和耐药性。结果共分离获得448株肺炎链球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63.17%),脓液标本(27.68%)和血液标本(3.79%);收集标本中儿童组(<14岁)、老年组(>60岁)和14~60岁组患者肺炎链球菌分离率分别为7.36%、51.79%和40.85%;此外,春冬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夏秋季,其中春、夏、秋、冬季检出率分别为30.14%、18.30%、18.97%和32.59%;分析药敏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红霉素的5年平均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5.48%、69.56%和90.66%,对左氧氟沙星(2.05%)、头孢曲松(9.97%)和美罗培南(13.47%)的5年平均耐药率较低,未发现泰利霉素、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依据非脑膜炎口服给药折点判读显示,我院近5年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25.00%,不同年份肺炎链球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差别。结论我院肺炎链球菌主要来源较广,以痰液为主,老年人为主要易感人群,感染好发于春冬季;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严重,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及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未发现泰利霉素、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 耐药性
下载PDF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特点及KL-6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艳慧 钟桥石 +6 位作者 杭亚平 肖艳萍 曹星卫 朱鸿英 罗红 胡龙华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耶氏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患者的流行趋势、临床特征、血清学标志物,为PJP患者的早预防、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3所综合性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PJP的49例住... 目的分析本地区耶氏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患者的流行趋势、临床特征、血清学标志物,为PJP患者的早预防、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3所综合性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PJP的49例住院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报告、预后等。结果49例PJP患者绝大多数HIV阴性(89.8%),且以中年男性为主。AIDS、肾脏疾病(47.7%)和结缔组织疾病(29.6%)为PJP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干咳(83.7%)、白色黏痰,发热(79.6%)为主,其次为呼吸困难。PJP患者以低剂量/短时间(<3个月)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为特征。85%以上PJP患者实验室指标超过参考范围的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氧分压、乳酸脱氢酶和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结论HIV阴性患者感染PJ逐渐增多,肾脏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是其主要危险因素,LDH、BG和KL-6可作为PJP患者的重要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氏肺孢子菌 肺炎 HIV 涎液化糖链抗原-6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检测及传播机制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俞凤 胡龙华 +3 位作者 蒋沁炆 钟桥石 陈艳慧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7期36-39,共4页
目的检测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并探讨其传播机制。方法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大肠埃希菌3株,分别编码为DC10、DC44、DC52。用PCR法扩增筛查DC10、DC44、DC52的耐药基因,对扩增产物测序确定基因型别;通过接合... 目的检测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并探讨其传播机制。方法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大肠埃希菌3株,分别编码为DC10、DC44、DC52。用PCR法扩增筛查DC10、DC44、DC52的耐药基因,对扩增产物测序确定基因型别;通过接合实验得到DC10、DC44、DC52与耐叠氮钠的大肠埃希菌J53的接合子,对接合子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确定DC10、DC44、DC52的基因序列型(ST型),并利用e BURST软件进行亲缘性分析。结果 DC10、DC44、DC52中bla NDM基因均阳性,其它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均阴性。经测序确认DC10、DC52均携带bla NDM-1基因,其中DC52同时携带bla TEM-1基因; DC44携带bla NDM-3基因,同时携带bla TEM-1基因和bla CTX-M-15基因。DC10、DC44、DC52均与J53接合成功,接合子为大肠埃希菌。接合子除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敏感外,对β-内酰胺酶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耐药,接合子均含有与DC10、DC44、DC52相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DC10的MLST分型为ST744、DC44为ST7219、DC52为ST167。ST744和ST167同属于CC10克隆群,ST7219属于CC131克隆群。结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为bla NDM基因,耐药基因bla NDM均能通过质粒水平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基因 大肠埃希菌 碳青霉烯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qnr基因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沁炆 俞凤 +6 位作者 陈艳慧 许秀华 肖艳萍 曹星卫 钟桥石 胡龙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478-480,共3页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3月临床分离的129株CRK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qnr基因,并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 129株CRKP中,98株检出qnr基因,绝大多...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3月临床分离的129株CRK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qnr基因,并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 129株CRKP中,98株检出qnr基因,绝大多数为qnrS(75.2%,97/129),仅一株为qnrB,未检出qnrA。结论 qnr基因普遍存在CRKP当中,以qnrS为主。携带qnrS基因是CRKP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CRKP 喹诺酮耐药 QNR基因
下载PDF
两株泛耐药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耐药机制及临床感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俞凤 胡龙华 +7 位作者 陈艳慧 钟桥石 杭亚平 蒋沁炊 许秀华 张楠 胡晓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1期97-101,共5页
目的 研究两株泛耐药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感染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16年10-11月该院临床分离到的两株泛耐药雷氏普罗威登斯菌,采用Vitek 2 compact 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用E-test法测定亚胺培南的MIC值,用改良碳... 目的 研究两株泛耐药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感染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16年10-11月该院临床分离到的两株泛耐药雷氏普罗威登斯菌,采用Vitek 2 compact 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用E-test法测定亚胺培南的MIC值,用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法)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检测碳青霉烯酶、ESBLs、AmpC酶、喹诺酮类等19种耐药基因并测序确定基因型;采用接合实验和S1-PFGE分析质粒特征。 结果 两株实验菌株对检测的16种抗菌药物中仅菌株N339对替加环素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mCIM试验阳性,两株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均同时携带blaNDM-1和blaPER-4基因,未检测到其他耐药基因,菌株N339接合成功,使结合子获得相似的耐药表型;S1-PFGE分析表明两株菌均含有两个相同大小( 200~ 300 kb)的质粒。 结论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质粒同时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NDM-1和超广谱β内酰胺PER-4基因是导致其广泛耐药的主要原因,且能通过质粒转移,应引起高度重视。首次发现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同时携带NDM-1和PER-4两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NDM-1 PER-4
下载PDF
土地戈登菌致血流感染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艳华 钟桥石 +5 位作者 杭亚平 陈艳慧 肖艳萍 曹星卫 胡龙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5-437,共3页
土地戈登菌(Gordonia terrae)是一种需氧、无动力、生长缓慢的革兰阳性杆菌,弱抗酸染色阳性,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医院环境中[1]。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有关土地戈登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可引起脓肿、腹膜炎、血流感染和... 土地戈登菌(Gordonia terrae)是一种需氧、无动力、生长缓慢的革兰阳性杆菌,弱抗酸染色阳性,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医院环境中[1]。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有关土地戈登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可引起脓肿、腹膜炎、血流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疾病[2]。本文报道1例白血病化疗期间发热的患者,其血培养中分离出土地戈登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戈登菌 血流感染 白血病
下载PDF
2株不同序列分型耐黏菌素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星卫 肖艳萍 +5 位作者 钟桥石 杭亚萍 陈艳慧 刘艳华 胡龙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2株黏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及检测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并检测菌株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三维试验检测菌株是否产AmpC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 目的探讨2株黏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及检测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并检测菌株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三维试验检测菌株是否产AmpC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黏菌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PCR及测序检测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分子分型和同源性;接合试验和S1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对菌株的质粒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株菌均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对黏菌素耐药,其中N408对头孢类药物耐药;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显示2株菌均携带mcr-1基因,且N408和N433分别携带blaCIT和blaTEM-1基因;2株菌质粒接合试验均成功,接合子均检测到mcr-1基因;MLST分析显示N408为ST453型,N433为ST8900型,PFGE显示为不同条带。S1-PFGE显示N408有2个质粒,N433有1个质粒。结论本地区已出现携带mcr-1基因黏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且可通过质粒在不同菌株间水平播散,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加强此类菌株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黏菌素耐药 mcr-1 质粒接合
下载PDF
臭氧对萝卜胚胎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王静 王勋陵 +1 位作者 张炳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8-299,共2页
将处于生殖期的萝卜进行臭氧熏气处理,观察其胚胎发育及细胞内贮藏物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对其胚胎发育前期有促进作用,而后又有抑制作用;与胚胎发育关系紧密的珠心,珠被细胞内的贮藏物淀粉和油滴,在早期胚时期其数量上显著增多,合点端... 将处于生殖期的萝卜进行臭氧熏气处理,观察其胚胎发育及细胞内贮藏物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对其胚胎发育前期有促进作用,而后又有抑制作用;与胚胎发育关系紧密的珠心,珠被细胞内的贮藏物淀粉和油滴,在早期胚时期其数量上显著增多,合点端核型胚乳形成也提前4d 左右,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未见因臭氧熏气而出现的畸形胚及多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萝卜 胚胎发育
下载PDF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对血培养结果的预测价值研究
12
作者 蒋蓝欣 胡龙华 +2 位作者 张倩 羊玉林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096-1098,1101,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BNP)三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血培养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血培养共342例,其中血培养阳性164例,血培养阴性178例,主要分析...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BNP)三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血培养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血培养共342例,其中血培养阳性164例,血培养阴性178例,主要分析患者PCT、CRP及BNP的检测结果,比较血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三项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血培养阳性组患者的PCT、CRP及BNP水平均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P<0.001)。在病原体种类与患者PCT、CRP和BNP结果的比较中,发现真菌感染组结果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此外,革兰阴性菌感染组结果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患者的PCT、CRP、BNP结果对血培养阳性预测的AUC分别为0.865,0.751,0.767。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79,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果。结论患者PCT、CRP、BNP的检测结果对血培养阳性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PCT的预测符合率最高,三者联合检测更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对血培养的阳性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B型脑钠肽 血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