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疏水表面微通道内水的传热特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善鹏 于志家 +3 位作者 刘兴华 秦福涛 孙相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65-2469,共5页
Liqui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n microchannels exhibits high efficiency.However,the large pressure drop causes much concern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Water flowing in hydrophobic tubes shows low pressure drop owing ... Liqui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n microchannels exhibits high efficiency.However,the large pressure drop causes much concern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Water flowing in hydrophobic tubes shows low pressure drop owing to the slippage on the tube walls.Super-hydrophobic/hydrophilic micro aluminum tubes of 0.68mm inner diameter were fabricated with a two step procedure of chemical etching and then surface chemical modification.A kind of micro-nanometric hierarchical structure was formed on the surface,which could trap air serving as the slip agent.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of deioned water flowing laminary in the super-hydrophobic/hydrophilic microchannels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ir-layer existing in the micro-nano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of th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decreased flow resistance evidently but decrease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nly a little,which was still higher than the superfici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hile considering the heat conduction of stationary nanolayer of air.It was supposed that eddy flow was generated in the micro-nano bubbles by the slip flow of water on the tube wall,which enhanced the heat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微通道 流动阻力 表面传热系数 滑移
下载PDF
基于含碳废弃物与煤共气化的碳循环概念及碳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臻 次东辉 +1 位作者 李文华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36,共7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耗国,煤炭的开发利用导致了大量CO_(2)排放,为助力煤炭的清洁转化利用,基于含碳废弃物与煤共气化的碳循环概念及碳减排潜力进行分析。计算了燃煤发电过程和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煤制甲醇生产过程CO_(2)的排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耗国,煤炭的开发利用导致了大量CO_(2)排放,为助力煤炭的清洁转化利用,基于含碳废弃物与煤共气化的碳循环概念及碳减排潜力进行分析。计算了燃煤发电过程和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煤制甲醇生产过程CO_(2)的排放,煤气化过程基于含碳废弃物与煤共气化提出了碳循环概念,利用气化炉协同处理各类含碳废弃物,实现跨系统的碳循环利用及原煤使用量下降,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碳减排技术。以百万吨级的煤直接液化项目为例,实施了碳循环后,液化油渣中50%的碳被固定在沥青产品中,减少CO_(2)排放量约58万t;以油渣萃余物替代约10%的煤制氢的气化原料煤,CO_(2)减排量约30万t;避免油渣萃余物直接燃烧产生的CO_(2)排放量约35万t,即每年可以实现CO_(2)减排量达123万t。若基于含碳废弃物与煤共气化的碳循环概念得以推广,2019年我国煤化工行业可节约原煤用量2 391万t,碳减排潜力约3 71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碳排放 碳循环 含碳废弃物
下载PDF
水煤浆气流床的气化能效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兵 彭宝仔 +1 位作者 刘臻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6,共5页
以神木煤为原料,在设定的操作工况下对5种不同类型的水煤浆气化炉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喷嘴类型、气化炉壁面条件、合成气水激冷及废锅等余热回收装置对气化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氧煤比(氧气与煤的质量比)、比氧耗、比煤耗、冷... 以神木煤为原料,在设定的操作工况下对5种不同类型的水煤浆气化炉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喷嘴类型、气化炉壁面条件、合成气水激冷及废锅等余热回收装置对气化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氧煤比(氧气与煤的质量比)、比氧耗、比煤耗、冷煤气效率、热效率等指标进行了气化能效比较.结果表明:5种水煤浆气化的比煤耗在540kg煤/1 000m^3(CO+H_2)~560kg煤/1 000m^3(CO+H_2)之间,比氧耗在360m^3O_2/1 000m^3(CO+H_2)~380m^3O_2/1 000m^3(CO+H_2)之间,多喷嘴气化的比煤耗和比氧耗较单喷嘴气化的比煤耗和比氧耗低,碳转化率及冷煤气效率则高约2%;水冷壁炉用于低灰熔点煤,蒸汽产量较少,气化能效指标与热壁炉的气化能效指标相近;废锅可增加气化过程8%~15%的热效率;单辐射废锅较辐射-对流废锅易维护,投资低,且可回收90%以上全废锅的回收热量,是煤气化技术进一步节能增效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热回收 比氧耗 比煤耗 冷煤气效率 热效率
下载PDF
平焰型粉煤气化炉热态流场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冯子洋 刘臻 +3 位作者 管清亮 安海泉 彭宝仔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57-664,共8页
目前已有的气流床干粉气化技术所用的工艺烧嘴多为同轴射流形式(氧包煤或煤包氧),射流火焰较长,需要匹配较大高径比的气化炉燃烧室,为保障碳转化率与有效气(CO+H 2)含量,要求其设计的平均停留时间约为4~6 s(按粗合成气计算),这同时需要... 目前已有的气流床干粉气化技术所用的工艺烧嘴多为同轴射流形式(氧包煤或煤包氧),射流火焰较长,需要匹配较大高径比的气化炉燃烧室,为保障碳转化率与有效气(CO+H 2)含量,要求其设计的平均停留时间约为4~6 s(按粗合成气计算),这同时需要较大的燃烧室容积去满足要求,因此导致气化炉单体反应器的体积普遍较大,造价较高。为降低气化炉的投资成本,提出了一种顶置平焰型气化烧嘴的气化技术,该技术通过顶置3个烧嘴单元,将传统工艺烧嘴的单一烛形火焰变为较短的平面火焰,降低了火焰长度并提高了径向的反应空间。同时,平焰烧嘴的每个烧嘴单元均为中心1路煤线配合外围3路氧线的对撞流设计,在强化反应速率的同时降低平均停留时间,从而减小设备体积需求。利用CFD模拟软件Fluent分别建立平焰烧嘴和传统顶置同轴射流形式的单烧嘴气化炉三维模型,基于涡耗散概念模型(EDC)的方法对不同烧嘴形式气化炉内的燃烧与气化过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包括流场分布、温度分布、平均停留时间、碳转化率等关键特征。结果发现,相比传统单烧嘴,由于3烧嘴单元射流场所拥有的大卷吸率(平焰烧嘴卷吸率Kvmax=3.2,单烧嘴Kvmax=1.3)有助于粉煤颗粒与氧气在燃烧室内的弥散混合,因此平焰型烧嘴的火焰长度降低,炉温分布更加均匀,温度峰值由单烧嘴的2400 K降低至平焰烧嘴的1950 K。更充分的颗粒弥散以及更均匀的温度分布有助于气化炉燃烧室容积的有效利用,同时撞击流形式的烧嘴单元所带来的撞击流可以更快地实现粉煤与气化剂的湍流混合,增加气化反应速率(距离烧嘴0.5 m碳转化率:平焰烧嘴=95.1%,单烧嘴=77.0%)。这些优势可以带来更小的气化炉设计体积或同比更高的处理量。将模拟结果与3 t/d的干粉中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于烧嘴及炉体的优化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平焰烧嘴 对撞流 模拟 FLUENT 实验
下载PDF
煤质在线分析技术进展及在煤气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安海泉 刘臻 +4 位作者 冯子洋 彭宝仔 李烨 孙凯蒂 《煤化工》 CAS 2020年第5期45-49,共5页
煤质在线分析技术是一种煤质智能化、快速化分析手段,是未来大型煤气化技术智能化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总结归纳了现有的主流煤质在线分析技术与应用,并从测量精度、系统复杂程度、安全性、技术成熟度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结合大型... 煤质在线分析技术是一种煤质智能化、快速化分析手段,是未来大型煤气化技术智能化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总结归纳了现有的主流煤质在线分析技术与应用,并从测量精度、系统复杂程度、安全性、技术成熟度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结合大型煤气化技术对煤质在线测量高精度、多参数、低成本、高安全性的要求,认为现有的LIBS法、智能人工射线吸收法和PFTNAA法是比较合适的分析方法,但仍有不足。采用在线分析技术与离线大数据分析技术耦合,是未来大型煤气化技术煤质分析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在线分析 煤气化 大数据 智能化
下载PDF
煤质对水煤浆气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宝仔 +4 位作者 刘臻 孙凯蒂 李烨 安海泉 冯子洋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8-494,共7页
煤质与气流床气化炉的匹配性至关重要,其不但影响气化炉的运行条件,也影响气化性能。选择了10种来自新疆和陕西北部的煤样进行了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灰组成分析、灰熔点分析以及成浆性测试,并筛选出适合水煤浆气化的煤样。同时借助Aspe... 煤质与气流床气化炉的匹配性至关重要,其不但影响气化炉的运行条件,也影响气化性能。选择了10种来自新疆和陕西北部的煤样进行了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灰组成分析、灰熔点分析以及成浆性测试,并筛选出适合水煤浆气化的煤样。同时借助Aspen Plus软件对适合水煤浆气化的煤样在相同的煤浆浓度、碳转化率及操作压力条件下开展煤质对水煤浆气化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煤中灰含量越高,冷煤气效率和有效气含量越低,比氧耗和比煤耗越高;煤中O/C质量比和H/C质量比的增加也会导致冷煤气效率和有效气含量降低,比氧耗和比煤耗增加。因此,从水煤浆气化经济性考虑,建议水煤浆气化煤质灰含量质量分数小于9.0%,煤中O/C质量比小于0.173,H/C质量比小于0.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 水煤浆 比氧耗 比煤耗 冷煤气效率
原文传递
煤及配煤黏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鲍金源 冯长志 +3 位作者 淡树林 刘臻 安海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124,共7页
煤灰的黏温特性对气流床气化过程的稳定排渣有重要影响,使用高温旋转黏度计Theta研究了西湾煤、小保当煤及二者混煤的黏温特性,结合灰组分的三元相图分析,确定了适合气流床气化技术的配煤比例。结果显示,西湾煤灰渣为结晶渣,当温度低于... 煤灰的黏温特性对气流床气化过程的稳定排渣有重要影响,使用高温旋转黏度计Theta研究了西湾煤、小保当煤及二者混煤的黏温特性,结合灰组分的三元相图分析,确定了适合气流床气化技术的配煤比例。结果显示,西湾煤灰渣为结晶渣,当温度低于临界温度T_(c)后,灰渣黏度急剧上升,造成排渣困难。在西湾煤中加入小保当煤,灰渣的酸碱比和硅铝比逐渐降低,灰成分由黄长石向钙长石转变,灰渣形态由结晶渣向玻璃渣转变,最佳硅铝比在2.35~2.97、酸碱比在1.05~2.08、钙铁比在0.70~1.98。随着混煤中小保当煤的质量分数超过30%,灰渣在黏度为2.5~25.0 Pa·s对应的温差高于100℃,且渣型变化趋于稳定。同时,气化工艺要求灰渣的临界温度T_(c)不在灰渣黏度2.5~25.0 Pa·s对应的温度区间,以便确保排渣稳定,因此适合气流床气化应用的混煤中西湾煤与小保当煤质量比为3∶7或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分 黏温特性 硅铝比 酸碱比 混煤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煤气化过程模拟研究
8
作者 安海泉 +3 位作者 刘臻 李烨 孙凯蒂 彭宝仔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54-3561,共8页
建立煤气化模型是研究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为解决当前气化机理模型在变工况条件下存在残差较大,模型单次运行只能模拟一个工况,无法连续运行来表征气化炉长周期运行状态的问题,首先利用流程模拟软件Unisim,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榆林化工... 建立煤气化模型是研究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为解决当前气化机理模型在变工况条件下存在残差较大,模型单次运行只能模拟一个工况,无法连续运行来表征气化炉长周期运行状态的问题,首先利用流程模拟软件Unisim,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3 000 t/d水煤浆气化炉为对象,建立了基于反应动力学的气化炉单工况机理模型,并基于ActiveX技术开发了气化炉的长周期机理模型,然后建立了机理模型并联BP神经网络模型的混合模型,对混合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验证与分析,最后对混合模型在气化指标预测和气化性能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工况机理模型对气化温度和合成气组成的模拟误差小于5%;长周期机理模型可以预测气化炉温的变化趋势,模拟值与运行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822,但是模拟值的波动较大,气化温度模拟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是运行值的3.8倍;气化混合模型的模拟精度比机理模型有着显著提高,其模拟值与运行值的变化趋势吻合良好,气化温度及合成气组成的误差小于2%;在更换工况后混合模型仍然有较高的准确性,模拟误差由之前的2%增大至4%以内。随着氧煤比从480增加至498 Nm^(3)/m^(3),混合模型计算的气化温度由1 160℃升高至1 306℃,合成气中CO_(2)摩尔分数由18.6%升高至19.9%,CO摩尔分数由42.6%降低至42%,H2摩尔分数由37.7%降低至36.8%,该变化趋势与机理模型保持一致,但是混合模型对机理模型有着明显的修正作用,其中对气化温度修正约38℃,对合成气中CO、CO_(2)、H2的摩尔分数分别修正了-1%、-0.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混合模型 Unisim 神经网络 ACTIVEX
下载PDF
先进控制技术在超大型水煤浆气化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90-196,共7页
煤气化过程由于煤质波动、反应系统复杂及仪表测量滞后,难以及时反映气化炉实时运行状况,使得气化炉运行存在操作保守、响应滞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将先进控制技术(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Technology)应用在气化炉上,有助于实现... 煤气化过程由于煤质波动、反应系统复杂及仪表测量滞后,难以及时反映气化炉实时运行状况,使得气化炉运行存在操作保守、响应滞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将先进控制技术(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Technology)应用在气化炉上,有助于实现气化过程的卡边操作,提高装置的运行平稳率并优化空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榆林化工公司3000 t/d水煤浆气化炉已开车成功,完备的测量仪表和可靠的DCS系统使其具有作为先进控制技术实施的基础。以榆林化工公司的超大型水煤浆气化炉作为智能工厂开发实践的切入点,从提高煤气化装置的自控投用率、气化炉数字孪生、多变量协同约束控制3方面介绍先进控制技术在煤气化装置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通过回路整定软件PID-GO对1号气化炉系统的35条控制回路进行PID整定,气化装置的优良投用率由44%提高至84%以上,自控投用率由65%提高至91%以上;通过Unisim建立了稳态和动态数字孪生模型。通过稳态模型计算的合成气温度、粗合成气流量及主要气体组分均能与运行值吻合,模拟相对误差小于5%,动态模型捕捉到煤浆流量在1 min内由140 m^(3)/h降至100 m^(3)/h,出现气化温度由1276℃升高至1461℃的短时间超温现象;在仿真平台上实现了多变量协同优化软件PD-Master与Unisim模型的动态链接,通过PD-Master的滚动优化,气化炉的优化变量均达到了既定目标,氧煤比、气化炉温、合成气流量及有效气含量计算值与目标值误差在2.2%以内,其中权重最高的变量C_(V1)和C_(V2)的计算偏差分别为-0.06%和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控制 煤气化 PID整定 数字孪生
下载PDF
壳牌工业气化炉煤液化残渣萃余物共气化过程CFD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烨 冯子洋 +4 位作者 刘臻 安海泉 孙凯蒂 周玲妹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1,共10页
煤液化残渣萃余物作为煤直接液化过程产生的残渣经进一步萃取回收后剩余的固态残余物质,其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整个直接液化工艺的经济性与环保性。以共气化的方式利用煤液化残渣萃余物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办法,但现阶段针对其气化特性... 煤液化残渣萃余物作为煤直接液化过程产生的残渣经进一步萃取回收后剩余的固态残余物质,其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整个直接液化工艺的经济性与环保性。以共气化的方式利用煤液化残渣萃余物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办法,但现阶段针对其气化特性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尚无可实际参照的工业应用案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煤制油厂壳牌气化炉为应用对象,采用PDF双组分模型结合湍流-化学反应算法,对煤直接液化残渣萃余物在工业气化炉上的气化行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针对所关心的工业气化炉运行重点问题如烧嘴附近炉温分布、炉膛内流场温度场分布、合成气组分等相关信息进行了掺混萃余物气化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掺混10%(质量分数)煤液化残渣萃余物气化时,气化炉炉膛内的流场可基本保持稳定,但受掺混影响炉膛平均温度较不掺混萃余物时有所降低,且降温多集中在气化炉中下部,同时所生产的合成气中CO比例也有所上升。较低比例掺混煤直接液化残渣萃余物进行共气化在实际工业应用中是切实可行的,但由于中下部炉膛温度关系到气化炉液态排渣的稳定性,在实际运行时需重点关注残渣萃余物掺混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萃余物 数值模拟 共气化 CFD建模 固废利用 气流床气化炉
下载PDF
神华煤气化技术研发平台的开发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宝仔 刘臻 +7 位作者 李文华 巩志坚 杜万斗 刘兵 管清亮 冯子洋 索娅 《神华科技》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煤气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核心技术,建立煤气化技术研发平台是增强煤气化技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阐述煤气化技术开发对于神华集团的重要性,以及神华煤气化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对该平台的功能和运作方面... 煤气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核心技术,建立煤气化技术研发平台是增强煤气化技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阐述煤气化技术开发对于神华集团的重要性,以及神华煤气化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对该平台的功能和运作方面进行简要陈述。最后,结合神华现有的煤气化研发基础,对该平台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研发 平台 煤炭清洁利用
下载PDF
平焰型粉煤气化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臻 彭宝仔 +8 位作者 管清亮 冯子洋 刘兵 索娅 崔鑫 黄峰 安海泉 李文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1-56,共6页
介绍了开发的平焰型粉煤气化技术及其在一套3 t/d煤气化实验装置的实验运行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平焰型煤气化技术在气化性能指标及气化炉内温度分布等方面比传统的顶置单烧嘴气化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实验装置运行稳定。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 介绍了开发的平焰型粉煤气化技术及其在一套3 t/d煤气化实验装置的实验运行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平焰型煤气化技术在气化性能指标及气化炉内温度分布等方面比传统的顶置单烧嘴气化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实验装置运行稳定。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对平焰型气化炉内的流场特点进行了分析,揭示平焰型烧嘴能够提高湍流强度,从而增加煤粉颗粒和氧化剂之间的湍流混合,提升气化过程的整体反应速率。初步的实验结果和计算分析验证了平焰型气化技术的可行性,具备工程放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焰型粉煤气化 烧嘴 实验装置 流场
下载PDF
煤粉高压密相输送装置建设与调试 被引量:2
13
作者 管清亮 +4 位作者 巩志坚 冯子洋 彭宝仔 索娅 刘臻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7年第2期68-72,共5页
为研究干煤粉气化炉供煤系统的工作特性,包括煤粉高压状态下的输送规律、压降阻力特性及输送稳定性,建立了一套发送罐最大工作压力为6 MPa的煤粉高压密相输送实验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主要系统、调试过程,论述了该装置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气化炉 密相输送 接收罐 发送罐 煤粉流量计 调试
下载PDF
煤粉高压密相输送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清亮 +5 位作者 刘臻 冯子洋 索娅 彭宝仔 刘兵 李文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F05期77-80,共4页
煤粉高压密相输送特性是煤粉输送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基础。在实验装置上实现了背压1.0~4.0MPag,最高煤粉浓度640kg/m^3的煤粉高压密相输送,获得了一种高挥发分烟煤煤粉的输送规律,分析了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输送压差... 煤粉高压密相输送特性是煤粉输送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基础。在实验装置上实现了背压1.0~4.0MPag,最高煤粉浓度640kg/m^3的煤粉高压密相输送,获得了一种高挥发分烟煤煤粉的输送规律,分析了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输送压差一定,随着表观气速的减小,开始煤粉浓度缓慢增加而气固速度差迅速减小,然后煤粉浓度迅速增加而气固速度差变化缓慢。两个过程之间的转变在临界气速或者大于临界气速时发生,可能预示着管内流动形态的转变(如水平管中煤粉沉积),而且输送背压越低,煤粉流量越小,这种转变就越明显。在输送总压差一定的条件下,煤粉质量流量随着管径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相输送 煤粉 高压 管径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煤粉高压气力输送压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索娅 +2 位作者 冯子洋 彭宝仔 刘臻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8年第2期62-67,共6页
为研究煤粉高压气力输送的管道压降,对Aspen plus中气力输送模型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首先用Aspen Plus对纯气相压降进行了模拟计算,回归出气相摩擦因子,气相压降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0%以内,然后在气相压降计算准确的基础上,对... 为研究煤粉高压气力输送的管道压降,对Aspen plus中气力输送模型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首先用Aspen Plus对纯气相压降进行了模拟计算,回归出气相摩擦因子,气相压降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0%以内,然后在气相压降计算准确的基础上,对DN10 mm、DN15 mm及DN25 mm三种不同管径的气固两相流压降进行模拟计算,回归出颗粒摩擦系数,气/固两相压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在30%以内,最后对输送压力(g)为7 MPa的超高压气/固两相流压降进行了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数值计算 气体输送器 压力 压力降
下载PDF
顶置七喷嘴气化炉冷态速度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宝仔 刘臻 +2 位作者 管清亮 李文华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51-55,共5页
为研究顶置七喷嘴气化炉流场情况,基于相似准则设计并模拟工业规模干粉气化炉条件,采用激光多普勒动态分析仪(PDA)在高4 000 mm、直径800 mm的模型炉中测定了顶置七喷嘴的速度场分布,并与单喷嘴速度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喷嘴偏向于... 为研究顶置七喷嘴气化炉流场情况,基于相似准则设计并模拟工业规模干粉气化炉条件,采用激光多普勒动态分析仪(PDA)在高4 000 mm、直径800 mm的模型炉中测定了顶置七喷嘴的速度场分布,并与单喷嘴速度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喷嘴偏向于中心射流,而顶置七喷嘴轴向速度沿径向分布速度剪切小,更倾向于平推流,且顶置七喷嘴中心轴向速度衰减快,颗粒不易"短路"。此外,相比单喷嘴而言,顶置七喷嘴回流区域更小且中心气固混合效果更好。而通过计算出的回流比结果表明,顶置七喷嘴在喷嘴出口附近的回流比较高,能有效促进气化剂与燃料的混合,提高气化碳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冷态 顶置七喷嘴 速度分布 回流比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半焦制浆及气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4年第12期61-65,共5页
为考察半焦替代原煤进行水焦浆气化的适应性,参考现有工业数据,建立水煤浆制备与气化工艺的集成模型,针对神木某半焦及原煤,通过实验研究确定半焦及原煤的成浆性,利用经过修正及验证的Aspen Plus模型,将成浆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分别对半... 为考察半焦替代原煤进行水焦浆气化的适应性,参考现有工业数据,建立水煤浆制备与气化工艺的集成模型,针对神木某半焦及原煤,通过实验研究确定半焦及原煤的成浆性,利用经过修正及验证的Aspen Plus模型,将成浆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分别对半焦及原煤的气化工艺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Aspen Plus模型能够准确模拟气流床气化过程,计算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同等制浆条件下,半焦成浆性高出原煤成浆性约7个百分点,水焦浆气化的粗合成气中有效气体积分数达到88.4%,冷煤气效率为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水焦浆 煤气化 计算机应用 流程计算
下载PDF
500t/d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炉模拟及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海泉 +2 位作者 冯子洋 刘臻 李烨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2,共6页
煤气化过程模拟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反映煤气化过程和效果的方法,在降低实验成本,优化运行参数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根据煤气化反应动力学,使用UniSim软件建立了500 t/d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炉模型,并根据3种物料的实验运行结果对模型... 煤气化过程模拟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反映煤气化过程和效果的方法,在降低实验成本,优化运行参数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根据煤气化反应动力学,使用UniSim软件建立了500 t/d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炉模型,并根据3种物料的实验运行结果对模型进行校核和优化。结果显示:经过校核动力学参数的优化模型(OGM)能够更好地模拟气化过程,有效气成分、冷煤气效率、气化温度和合成气流量等关键参数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3%,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5%。在此基础上,对气化过程进行了优化模拟,提出了工艺参数的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模拟 UniSim
下载PDF
复杂原料气化技术应用进展及展望
19
作者 安海泉 刘臻 +5 位作者 冯子洋 彭宝仔 刘兵 索娅 李文华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8年第12期1-7,共7页
生物质、石油焦、煤液化油渣、污泥、城市垃圾等复杂原料的气化应用可以降低煤气化技术中煤炭的使用量,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高含碳能源的梯级化利用,减少有毒废弃物的排放,是未来煤气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总结和归... 生物质、石油焦、煤液化油渣、污泥、城市垃圾等复杂原料的气化应用可以降低煤气化技术中煤炭的使用量,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高含碳能源的梯级化利用,减少有毒废弃物的排放,是未来煤气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总结和归纳了目前复杂原料的气化技术研究现状,结果显示,目前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应用过程中体现出能源利用率较低、气化稳定性差、易产生二次污染物等共性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混配复杂原料大型气流床气化的应用方向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气化原料 气流床气化 混配比 述评
下载PDF
掺混煤液化残渣萃余物对煤粉加压输送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安海泉 +3 位作者 刘臻 李烨 冯子洋 彭宝仔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9-1186,共8页
将煤液化残渣萃余物(以下简称萃余物)掺混到煤粉中进行共气化是萃余物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方式,实现萃余物与煤共气化首先要保证该混合物料的加压密相输送过程的稳定及可控。为研究萃余物掺混到煤粉后的加压密相输送规律,针对某气化... 将煤液化残渣萃余物(以下简称萃余物)掺混到煤粉中进行共气化是萃余物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方式,实现萃余物与煤共气化首先要保证该混合物料的加压密相输送过程的稳定及可控。为研究萃余物掺混到煤粉后的加压密相输送规律,针对某气化装置的原料煤粉及该煤粉掺混20%萃余物的混合粉体,首先采用HR指数和FF函数表征方法对两种粉体的流动性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粉体的扫描电镜照片来分析颗粒微观结构对粉体流动性的影响,然后在25 mm内径输送管道中,进行背压(接收罐压力)4和2 MPa的加压密相输送实验研究,获取粉体质量流量和质量浓度随表观气速变化的输送操作规律,最后以粉体质量流量和水平直管段压差的平均波动和最大波动幅度作为输送稳定性的评价标准,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掺混萃余物对粉体输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R指数和FF函数表征方法均说明掺混20%萃余物会导致粉体的流动性变差;在相同表观气速下,高背压4 MPa下掺混20%萃余物对粉体输送过程的质量流量影响较小,而低背压2 MPa下掺混20%萃余物则会导致粉体输送的质量流量降低;在低表观气速区,掺混20%萃余物会导致输送过程中的粉体质量浓度降低,当表观气速增大至临界气速后,输送混合粉体和煤粉时管道内颗粒的质量浓度相近;当表观气速低于4 m/s时,掺混20%萃余物的粉体输送稳定性不如煤粉,当表观气速增大至4 m/s后,混合粉体的输送稳定性提高至煤粉输送同一水平,其质量流量平均波动幅度小于4%,最大波动幅度小于15%,水平直管段压差平均波动幅度小于8%,最大波动幅度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 萃余物 密相输送 流动性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