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汉语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肖自辉 《语言文字应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06,共9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汉语方言学界开始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汉语方言调查。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海外汉语方言研究在若干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海外汉语方言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未来应在拓宽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强化应...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汉语方言学界开始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汉语方言调查。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海外汉语方言研究在若干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海外汉语方言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未来应在拓宽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强化应用研究、细化研究对象、规范实践操作,并探寻汉语方言、华语等海外汉语的语言变体之间的内部关联和整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华人 海外汉语方言 华语
下载PDF
时空流转与意象形塑:《枫桥夜泊》“钟声”的五山回响
2
作者 《外国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66,共24页
张继《枫桥夜泊》在选本、诗话和绘画的合力作用下,广泛传播于日本五山禅林。受历史语境的潜在影响,五山诗僧对此诗进行了大量的拟效与化用。他们既以多样的创作方式表达对张继“钟声”客愁意蕴的深切共鸣,又通过七绝结构的刻意布置形... 张继《枫桥夜泊》在选本、诗话和绘画的合力作用下,广泛传播于日本五山禅林。受历史语境的潜在影响,五山诗僧对此诗进行了大量的拟效与化用。他们既以多样的创作方式表达对张继“钟声”客愁意蕴的深切共鸣,又通过七绝结构的刻意布置形塑出“钟声”意象的抒情感染力。作为日本汉诗史上“钟声”意象书写的重要组成,五山诗僧的创作实践构成了《枫桥夜泊》里的“钟声”的异域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夜泊》 钟声 五山 客愁 七绝
原文传递
从“情”与“采”的角度比较刘勰与钟嵘诗学观之异同 被引量:1
3
作者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71-76,共6页
刘勰与钟嵘在"情"与"采"的诗学观上存在相似之处:都强调"情"重视"采",树立"情""采"结合的审美理想,都批判用"采"过度的浮艳文风,其共性体现出时代的共识与呼唤... 刘勰与钟嵘在"情"与"采"的诗学观上存在相似之处:都强调"情"重视"采",树立"情""采"结合的审美理想,都批判用"采"过度的浮艳文风,其共性体现出时代的共识与呼唤。同时,他们在"情"与"采"的诗学观上又有个性:刘勰更具传统性,钟嵘更明显地体现出新变的特征。从宏观视角看,《文心雕龙》与《诗品》既表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诗学思想的博大精深,也反映了文学自觉阶段里审美意识的解放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钟嵘 《文心雕龙》 《诗品》
原文传递
“以志统情”与“以情慰志”——试论《文心雕龙》与《诗品》的“情”“志”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7-103,共7页
《文心雕龙》《诗品》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双璧",刘勰与钟嵘的"情""志"观存在着明显的共性:重"情"兼重"志"。但在"情"与"志"的内涵上又有所区别:刘勰的&q... 《文心雕龙》《诗品》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双璧",刘勰与钟嵘的"情""志"观存在着明显的共性:重"情"兼重"志"。但在"情"与"志"的内涵上又有所区别:刘勰的"志"更具有浓厚的儒家传统诗教色彩,钟嵘的"情"更尊重生命的本性。由此,在"情"与"志"的关系处理上,呈现出"以志统情"与"以情慰志"的两种方式:刘勰将"志"作为诗的灵魂,是统一"情"的向度;钟嵘将"情"置于本原,是慰藉"志"的途径。两者的诗学观从不同角度彰显出抒情艺术在理论高度与文学批评上的自觉与发展,推动了中国抒情诗学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诗学
下载PDF
诗中“诗”与日本五山诗僧的社交世界——五山前期汉诗转型的一种文本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58-168,共11页
日本五山前期汉诗既承续了平安时代的文学传统,又在创作环境及主体的转变下开创出五山汉诗之高峰,蕴含着转型的发生。五山诗僧对诗中“诗”的书写可作为观察这一转型的有效窗口,折射出三大维度的变化:一是由自我到他者的“诗人”形象塑... 日本五山前期汉诗既承续了平安时代的文学传统,又在创作环境及主体的转变下开创出五山汉诗之高峰,蕴含着转型的发生。五山诗僧对诗中“诗”的书写可作为观察这一转型的有效窗口,折射出三大维度的变化:一是由自我到他者的“诗人”形象塑造的转移;二是诗轴编纂风尚与诗禅互通思想下,关于诗歌的称赞、品评成为突出的社交话题;三是隔空对话时对“诗”之媒体角色的新书写。由此共同映现出诗僧间密切的社交往来,推动着中世汉诗创作向社会生活的渗透,而五山诗僧社交世界与“诗”世界的双向互动,又凝结着日本五山前期整个诗歌世界的开拓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中“诗” 五山汉诗 五山前期 社交 转型
下载PDF
转向与超越:北宋诗学语言观念下的“换骨夺胎”
6
作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8-226,共9页
“换骨夺胎”作为北宋诗学语言学转向下的写作策略,相比梅尧臣“意新语工”式的创作追求,“换骨”“夺胎”二法淡化对“意新”的自创,关注诗歌语言本体。以“造语”与“形容”的表达艺术,或改变诗句的语言风格,或增强对诗意的修饰,最终... “换骨夺胎”作为北宋诗学语言学转向下的写作策略,相比梅尧臣“意新语工”式的创作追求,“换骨”“夺胎”二法淡化对“意新”的自创,关注诗歌语言本体。以“造语”与“形容”的表达艺术,或改变诗句的语言风格,或增强对诗意的修饰,最终实现诗句由“言”及“意”的提升。而句法层面之超越,既是“换骨夺胎”生成时的内在规范,亦成为接受语境中绝大多数宋人认可此诗法的内在标准。由此,从北宋诗学语言观念的视域观照“换骨夺胎”,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解释“意”或“语”因袭的新貌,这同时构成回归历史语境探究二法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诗学 换骨 夺胎 语言
下载PDF
论欧阳修《秋声赋》的多重意蕴及艺术新变
7
作者 《天中学刊》 2022年第6期47-52,共6页
欧阳修《秋声赋》作为秋赋系列的经典之作,与其丰富的意蕴存有密切关联,且在悲秋情怀、生命感怀、壮志难酬与哲人之思四重内涵的表现上都体现出欧赋的创作新意。同时,《秋声赋》的多重意蕴相互生发、相互交融,共同营造出深广的意涵空间。
关键词 《秋声赋》 欧阳修 意蕴 新变
下载PDF
开展海上丝路国家语言国情的调查研究
8
作者 肖自辉 《保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8-56,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我国语言学者和语言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挑战,从语言种类、语言人口、语言分布等基本指标的描述表明,开展海上丝路国家语言国情调研,对于促进语言学习与交流、文化尊重与理解、实现民心相通,有重要的现...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我国语言学者和语言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挑战,从语言种类、语言人口、语言分布等基本指标的描述表明,开展海上丝路国家语言国情调研,对于促进语言学习与交流、文化尊重与理解、实现民心相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上丝路国家语言国情调查研究应完成两大任务,一是各国家和民族及族群社会语言生活的调查研究,二是各国大小语种样本的全面采集记录;具体实施则应走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大到小、由面到点的工作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语言国情 语言战略
下载PDF
论唐诗中雁意象士人思乡情结的表现情境 被引量:1
9
作者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24-27,共4页
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符号化了的重要意象。古人在物我相亲的体验过程中,赋予了雁多重人格化的象征意义,其中思乡情结是雁意象最为常见的内涵之一。文章以唐诗为研究领域,以士人为思乡主体,尝试从物我时空的角度,对这一情结的表现情... 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符号化了的重要意象。古人在物我相亲的体验过程中,赋予了雁多重人格化的象征意义,其中思乡情结是雁意象最为常见的内涵之一。文章以唐诗为研究领域,以士人为思乡主体,尝试从物我时空的角度,对这一情结的表现情境进行归类、比较,梳理出四种思乡情境间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 情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