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三种治疗方法比较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炎 瞿兴崇 +1 位作者 刘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38,共2页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经皮微创克氏针固定及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8例,从临床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经济方面对治疗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经皮微创克氏针固定及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8例,从临床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经济方面对治疗结果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经皮微创组临床功能及并发症明显少于手法复位组(P<0.01);开放复位组费用多于手法复位组及经皮微创固定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理想,综合评价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与Bryant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炎 瞿新丛 +3 位作者 刘祥 潘晓辉 丰峰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Bryant牵引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小儿股骨干骨折38例,采用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及Bryant牵引两种方法治疗。桥式钢丝夹板组21例中男1... 目的:回顾性研究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Bryant牵引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小儿股骨干骨折38例,采用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及Bryant牵引两种方法治疗。桥式钢丝夹板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8个月~5.3岁,平均(2.3±0.6)岁;按骨折部位分类,股骨上1/3骨折5例,中1/3骨折9例,下1/3骨折7例。Bryant牵引组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0个月~3.2岁,平均(2.2±0.4)岁;按骨折部位分类,股骨上1/3骨折4例,中1/3骨折10例,下1/3骨折3例。对两组临床功能、X线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桥式钢丝夹板组与Bryant牵引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6.0±0.3)、(6.2±0.4)周,负重时间分别为(6.1±1.0)、(6.4±1.2)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桥式钢丝夹板组软组织并发症3例,Bryant牵引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临床疗效标准,桥式钢丝夹板组优17例,良3例,可1例,Bryant牵引组优12例,良4例,可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及传统Bryant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与Bryant牵引相比,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具有操作简单、护理方便、疗效安全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外固定器 牵引术 儿童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内翻畸形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炎 瞿新丛 +3 位作者 易成腊 刘祥 潘晓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发生膝内翻畸形的原因及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3年2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187例患者,其中29例发生膝内翻畸形。提取29例病例连续16~21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X线片资料,分析膝内翻的成因...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发生膝内翻畸形的原因及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3年2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187例患者,其中29例发生膝内翻畸形。提取29例病例连续16~21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X线片资料,分析膝内翻的成因。[结果]造成膝内翻的原因有:内固定欠稳固9例,未植骨或植骨不充分6例,关节面复位不平整4例,膝关节周围韧带未修复3例,负重过早与固定因素并存者1例,与植骨因素并存者4例,单纯负重过早2例。[结论]内固定方式、骨缺损处理、膝关节周围韧带的修复、关节面的复位程度及下地负重时间是决定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膝内翻畸形的主要因素。骨折粉碎程度是术后膝内翻发生的基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膝内翻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与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正格 瞿兴崇 +1 位作者 刘祥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4期463-464,共2页
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科应用锁定钢板与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48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笔者对手术情况、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疗效.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锁定钢板 股骨髁支撑钢板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两种尺神经前置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周炎 丰峰 +4 位作者 瞿新丛 刘祥 潘晓辉 许来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比较尺神经皮下前置及肌下前置两种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39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其中20例采用尺神经皮下前置(皮下前置组),19例采用尺神经肌下前置(肌下前置组)... 目的比较尺神经皮下前置及肌下前置两种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39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其中20例采用尺神经皮下前置(皮下前置组),19例采用尺神经肌下前置(肌下前置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肌下前置组17例(89.5%)发生尺神经卡压症状缓解后突然加重,1例(5.3%)肘部瘢痕增生;皮下前置组10例(50.0%)出现触碰肘前内侧皮肤时手部尺侧麻木;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2,P=0.002)。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手部握力,拇、环指及拇、小指捏力,以及小指末节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皮下前置组获优5例,良12例,可1例,差2例;肌下前置组获优6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46,P=0.734)。参照患者源性功能调查表上肢功能评定表评定:皮下前置组为(22±7)分,肌下前置组为(19±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4,P=0.161)。结论尺神经皮下前置及肌下前置两种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均可达到良好疗效,其中尺神经肌下前置法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皮下前置术 尺神经肌下前置术
原文传递
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治疗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 被引量:9
6
作者 周炎 刘世清 +3 位作者 陈振兵 瞿新丛 潘晓辉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治疗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12例。骨折按照AO分型:C2型4例,C3型8例。其中合并桡神经损伤3例,尺神经损伤1例。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肱骨远端... 目的探讨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治疗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12例。骨折按照AO分型:C2型4例,C3型8例。其中合并桡神经损伤3例,尺神经损伤1例。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肱骨远端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术。结果术后全部患者获得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前3例桡神经损伤及1例尺神经损伤患者分别于术后2~3个月内完全恢复。术后1例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2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伸直(12.7±5.5)°,屈曲(100.5±13.2)°,旋前(70.9±5.3)°,旋后(68.7±6.1)°。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1.5±7.2)分,其中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3.3%。DASH评分值为(18.0±10.0)。结论采用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治疗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能获得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肘关节 肱骨髁间骨折
原文传递
微创撬拨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祥 周炎 +4 位作者 瞿新丛 潘晓辉 丰峰 许来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12期1140-114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撬拨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2足)跟骨骨折采用微创撬拨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结果 38例均获随访14~20个月,平均18个月。跟骨结节Bohler角与Gissane角由术前平均(10.5±6.7)°、(13... 目的探讨微创撬拨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2足)跟骨骨折采用微创撬拨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结果 38例均获随访14~20个月,平均18个月。跟骨结节Bohler角与Gissane角由术前平均(10.5±6.7)°、(133.5±7.5)°矫正至术后1周平均(31.2±6.4)°、(125.3±5.4)°,术前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29.5±5.3)°、(127.5±6.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撬拨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撬拨复位 克氏针 微创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评定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瞿兴崇 康芳宙 +1 位作者 刘祥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2期736-737,共2页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6
9
作者 瞿新丛 周炎 +3 位作者 潘小辉 丰峰 刘小敏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386例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86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致伤原因比较,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年龄主要在65-75岁,老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386例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86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致伤原因比较,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年龄主要在65-75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年龄在65-6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年龄在70-75岁,均以老年女性较多(P〈0.05)。跌倒及扭伤是主要致伤原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应根据其特点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在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炎 刘世清 +4 位作者 肖胜军 瞿新丛 刘祥 潘晓辉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0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借鉴拱桥力学原理及结构形式设计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并于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于45例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借鉴拱桥力学原理及结构形式设计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并于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于45例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8个月~5.5岁,平均3.2岁;股骨上1/3骨折14例,中1/3骨折26例,下1/3骨折5例;横形骨折20例,斜形骨折14例,螺旋形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5例.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观察影像学改变、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几随访6~21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在固定后5~7周(平均6周)达临床愈合.7例出现患肢软组织并发症,包括臀部压疮,足背及跟腱部表皮坏死等,经局部换药及拆除外固定后均愈合.随访期间原重叠、成角及倒方移位者经自身塑形改造,患肢均恢复正常力线关系及骨结构.根据Flynn临床疗效标准,优35例,良8例,可2例.结论: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低龄儿童(6岁以内)股骨干骨折安全可行,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外固定器 儿童
下载PDF
骨肽注射液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帆 瞿兴崇 +1 位作者 严佳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6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究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效果及对患者骨代谢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8年2月-2019年1月治疗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正常骨折... 目的:探究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效果及对患者骨代谢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8年2月-2019年1月治疗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正常骨折部位解剖,复原骨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15、30 d时疼痛评分、BGP及TNF-α水平。结果:治疗3、15、30 d时,研究组疼痛评分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G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具有显著疗效,能提高骨代谢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肽注射液 四肢骨折 疗效 骨代谢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应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炎 陈振兵 +3 位作者 瞿新丛 刘祥 潘晓辉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 总结应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方法 采用骨间后动脉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及髂腹股沟皮瓣行带蒂转移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32例,其中合并伸肌腱缺损3例.皮瓣大小为13.0 cm× 10.0 cm~6.0 cm×4.0 c... 目的 总结应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方法 采用骨间后动脉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及髂腹股沟皮瓣行带蒂转移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32例,其中合并伸肌腱缺损3例.皮瓣大小为13.0 cm× 10.0 cm~6.0 cm×4.0 cm,3例合并伸肌腱缺损患者二期行肌腱移植重建.结果 28例皮瓣完全存活;1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坏死,经清创后游离植皮愈合;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 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良好,供区外观影响小,5例皮瓣外观臃肿,均经二期修整后改善.除2例因功能锻炼不足遗留手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外,余患者手指屈伸活动范围及力量基本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16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3%.结论 根据手背创面条件,掌握一定的显微外科技能,应用骨间后动脉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及髂腹股沟皮瓣行带蒂转移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术后疗效良好,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手损伤 手背 修复
原文传递
外翻应力位X线片对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损伤的诊疗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炎 瞿兴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10期945-946,共2页
目的探讨外翻应力位摄X线片对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损伤的诊疗意义。方法对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患者28例采用外翻应力位摄X线片,并与健侧比照,观察内侧间隙的改变,以判断损伤性质,指导临床治疗。结果根据19例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损伤... 目的探讨外翻应力位摄X线片对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损伤的诊疗意义。方法对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患者28例采用外翻应力位摄X线片,并与健侧比照,观察内侧间隙的改变,以判断损伤性质,指导临床治疗。结果根据19例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损伤患者术中所见,外翻应力位摄X线片的位移程度直接反映韧带损伤性质,诊断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28例患者均获随访,疗效优良率达92.9%。结论外翻应力作用的位移程度与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外翻应力位摄X线片对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应力 内侧副韧带 三角韧带 踝关节韧带损伤
原文传递
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诊疗失误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炎 瞿新丛 +5 位作者 易成腊 代磊 刘祥 潘晓辉 丰峰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诊疗过程中失误原因及与术后早、中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55例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患者。髋臼后壁骨折按Letournel分类,典型后壁骨折30例,后上骨折15例,后下骨折1...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诊疗过程中失误原因及与术后早、中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55例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患者。髋臼后壁骨折按Letournel分类,典型后壁骨折30例,后上骨折15例,后下骨折10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平均为8h(0.5~14h),至手术内固定时间平均为7d(3~11d)。回顾诊疗经过,并对术后早、中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55例随访28~36个月(平均32个月)。1例合并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髋关节闭合整复过程中发生腘血管损伤;8例于内固定术前CT检查发现股骨头仍处于后脱位状态,术后12~25个月(平均16.5个月)均出现股骨头囊性变;12例出现髋关节异位骨化。依据Matt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优32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2.7%。按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优25例,良17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76.4%。结论术前髋关节漏诊、骨牵引体位不当以及闭合整复操作中对股骨头复位误判是诊疗失误的主要原因。延迟复位增加了术后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改变及异位骨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髋关节 脱位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与匙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正格 瞿兴崇 +1 位作者 刘祥 《骨科》 CAS 201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和匙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以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笔者自2006年1月-2010年5月以来用锁定钢板治疗骨折20例,匙型钢板治疗54例。分别观察和比较术后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和骨折愈合时间。结...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和匙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以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笔者自2006年1月-2010年5月以来用锁定钢板治疗骨折20例,匙型钢板治疗54例。分别观察和比较术后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74例患者获得随访,死亡2例,2例骨肿瘤放弃治疗,锁定钢板组优良率85%,匙型钢板组优良率77%,但匙型钢板组比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功能恢复较差,骨折的愈合时间明显超过锁定钢板组。结论通过对两种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认为使用锁定钢板治疗效果优于匙型钢板,是一个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老年人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小儿肘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晓辉 周炎 +3 位作者 瞿新丛 刘祥 丰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46-47,共2页
小儿肘关节损伤临床常见,多因摔倒跌伤直接作用于肘关节所致。由于小儿生长发育快,重塑能力强,以往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导致骨折迟缓愈合、畸形愈合、骺板生长障碍、骨骺缺血性坏死以及后期肘内外翻畸形的高发生率。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克氏针 儿童
原文传递
驾驶摩托车致膝关节前内侧旋转不稳定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炎 丰峰 +4 位作者 瞿新丛 刘祥 潘晓辉 许来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驾驶摩托车致膝关节前内侧旋转不稳定(antero-medial rotatory instability,AMRI)的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32例驾驶摩托车致膝关节AMRI患者。男28例,女4例;年龄20~50岁,平均3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驾驶摩托车致膝关节前内侧旋转不稳定(antero-medial rotatory instability,AMRI)的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32例驾驶摩托车致膝关节AMRI患者。男28例,女4例;年龄20~50岁,平均3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10 d,平均7 d。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均于胫骨髁间嵴附着点处撕脱;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部位:中央部位19例,股骨内侧髁部10例,胫骨内侧髁部3例。均为闭合损伤。采用钢丝固定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块,同时修复MCL治疗。结果术后1例发生切口红肿伴少量渗液,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5例发生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经相应处理后好转。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2个月,平均18.5个月。X线片检查示胫骨髁间嵴骨折均于术后5~8周愈合,平均6周。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伸膝均达0°;屈膝110~170°,平均155°。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分级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获A级24例,B级6例,C级1例,D级1例。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5.93±3.76)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7.54±3.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85,P=0.000)。结论驾驶摩托车致膝关节AMRI,采用钢丝固定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块,同时修复MCL治疗,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需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内侧旋转不稳定 前交叉韧带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 韧带修复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匙形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炎 瞿兴崇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6期473-474,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匙形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对收治的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匙形钢板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匙形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对收治的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匙形钢板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3周,根据Harris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2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3%。结论股骨近端匙形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灵活、固定可靠的优点,其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 匙形钢板
下载PDF
腰椎骨折AF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钉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丰峰 周炎 +3 位作者 瞿新丛 刘祥 潘晓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5期442-443,共2页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腰椎骨折术后椎弓根钉断裂的原因。方法对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腰椎骨折106例中15例椎弓根钉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为植骨融合欠缺;3例为螺钉过短;3例为复位不充分;1例为外伤因素所致;1例为内固定...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腰椎骨折术后椎弓根钉断裂的原因。方法对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腰椎骨折106例中15例椎弓根钉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为植骨融合欠缺;3例为螺钉过短;3例为复位不充分;1例为外伤因素所致;1例为内固定存留时间过长。结论植骨融合欠缺、椎弓根钉选择不当、病椎复位不充分是术后椎弓根钉断裂的主要原因,内固定物存留时间长及外伤等因素亦可导致椎弓根钉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 骨折固定术 断裂
原文传递
改良Kidner手术在治疗痛性副舟骨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帆 瞿兴崇 《西部医学》 2014年第8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Kidner手术在治疗痛性副舟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的合并扁平足痛性副舟骨患者,行改良Kidner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25例,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后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明... 目的 探讨改良Kidner手术在治疗痛性副舟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的合并扁平足痛性副舟骨患者,行改良Kidner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25例,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后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好转.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由术前平均(45.8士6.4)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5.7±5.7)分(P<0.05).结论 改良Kidner手术在治疗痛性副舟骨中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dner 副舟骨 扁平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