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覆盖麦田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73
1
作者 朱自玺 赵国强 +2 位作者 邓天宏 文松 付祥军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34-37,共4页
试验研究表明,秸秆覆盖可改变作物耗水规律。即前期能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消耗;后期则增强植株蒸腾,促进于物质积累,使农田耗水由物理过程向生物学过程转化,有利于提高产量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不同覆盖期和不同土壤水分条件... 试验研究表明,秸秆覆盖可改变作物耗水规律。即前期能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消耗;后期则增强植株蒸腾,促进于物质积累,使农田耗水由物理过程向生物学过程转化,有利于提高产量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不同覆盖期和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覆盖效果不同,土壤含水量55%~70%的麦田覆盖效果最佳,覆盖时间以冬小麦进入越冬期停止生长时覆盖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水分利用效率 保墒增产 田间小气候
下载PDF
麦秸和残茬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75
2
作者 朱自玺 文松 +2 位作者 赵国强 邓天宏 付祥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24,共6页
研究于 1 994年~ 1 997年进行了小区试验 ,通过麦秸覆盖和小麦残茬覆盖对夏玉米田小气候的影响 ,揭示了夏玉米节水增产的物理机制和提高水分有效消耗的生物学过程。试验表明 ,夏玉米实行麦秸覆盖和残茬覆盖后 ,地面热量平衡发生明显变... 研究于 1 994年~ 1 997年进行了小区试验 ,通过麦秸覆盖和小麦残茬覆盖对夏玉米田小气候的影响 ,揭示了夏玉米节水增产的物理机制和提高水分有效消耗的生物学过程。试验表明 ,夏玉米实行麦秸覆盖和残茬覆盖后 ,地面热量平衡发生明显变化 ,湍流热通量增大 ,而潜热通量减少 ,从而使地面温度降低 ,有效地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 ,使土壤湿度增大 ,因而有利于促进植株蒸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秸秆覆盖 残茬覆盖 小气候
下载PDF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评估指标研究 被引量:89
3
作者 朱自玺 刘荣花 +1 位作者 文松 王友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干旱作为一种气象灾害,系以降水缺少并造成减产为特征。用三次多项式对历史产量序列进行处理,求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然后对气象产量和降水距平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气象产量与冬小麦全生育期和拔节期的降水距平有着十分密... 干旱作为一种气象灾害,系以降水缺少并造成减产为特征。用三次多项式对历史产量序列进行处理,求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然后对气象产量和降水距平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气象产量与冬小麦全生育期和拔节期的降水距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前者。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回归方程,并与农业干旱划分标准相结合,确定了两套与轻旱、中旱、重旱和极端干旱相对应的干旱指标,即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负距平分别为小于15%,15%~35%,35%~55%和大于55%时,出现轻旱、中旱、重旱和极端干旱,产量分别减少小于10%,10%~20%,20%~30%和大于30%;拔节期降水负距平为小于30%,30%~65%和65%~100%时,分别出现轻旱、中旱和重旱,分别减产小于10%,10%~20%和20%~30%。可以看出,拔节期降水缺少对产量的影响,远远不如全生育期的降水影响大,因此评估中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相互配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冬小麦 干旱指标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干旱灾损风险区划 被引量:73
4
作者 刘荣花 朱自玺 +3 位作者 文松 王友贺 许蓬蓬 师丽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8-1072,共5页
干旱是华北平原最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是冬小麦产量稳定上升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从冬小麦产量的实际灾损角度,对减产率、发生概率及产量的变异系数等因子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干旱产量灾损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华北平原冬... 干旱是华北平原最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是冬小麦产量稳定上升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从冬小麦产量的实际灾损角度,对减产率、发生概率及产量的变异系数等因子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干旱产量灾损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华北平原冬小麦进行了实际灾损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风险高值区约占该地区19.8%,主要分布于鲁西、鲁西北-冀东北,鲁西南-豫东地区;中值区约占34%,主要分布在冀中南、豫北、豫中和豫西以及山东中部丘陵地区;风险低值区占46.2%,主要集中于鲁中部、南部和豫中南、西南的广大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 风险评估 区划
下载PDF
秸秆覆盖农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增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61
5
作者 文松 朱自玺 +2 位作者 刘荣花 马志红 师丽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利用2000-2002年的试验资料和2002-2003年的示范推广资料,对秸秆覆盖的农田小气候和增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农田近地层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均产生明显影响,但对风速的影响不明显;秸秆覆盖可使地表层显热通量增大,潜热... 利用2000-2002年的试验资料和2002-2003年的示范推广资料,对秸秆覆盖的农田小气候和增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农田近地层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均产生明显影响,但对风速的影响不明显;秸秆覆盖可使地表层显热通量增大,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减小,从而使土壤蒸发受限;由于覆盖抑制土壤表面蒸发,使土壤水分无效消耗减少,增加前期土壤水分积累,有利于植株后期蒸腾,使水分消耗从物理过程向生理过程转化,从无效消耗向有效消耗转化,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秸秆覆盖可使冬小麦增产8.08%-10.7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5%-8.4%;夏玉米增产6.08%-11.9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8%-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冬小麦 夏玉米 小气候特征 增产机理
下载PDF
冬小麦根系分布规律 被引量:60
6
作者 刘荣花 朱自玺 +2 位作者 文松 邓天宏 赵国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24-2027,共4页
根据在郑州进行的冬小麦根系田间实测资料,研究了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在砂壤土中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冬小麦根量主要集中在上层,根长密度、根质量密度在0~50cm土层内分别占57.7%和66.7%,而在50~100cm层分别占23.4%和18.7%,根长密... 根据在郑州进行的冬小麦根系田间实测资料,研究了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在砂壤土中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冬小麦根量主要集中在上层,根长密度、根质量密度在0~50cm土层内分别占57.7%和66.7%,而在50~100cm层分别占23.4%和18.7%,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均符合指数函数形式;综合考虑根量分布、根系吸水等因素,确定了冬小麦适宜的底墒深度为10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根长密度 根质量密度 垂直分布 底墒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棉花蕾铃脱落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邓天宏 朱自玺 +2 位作者 文松 赵国强 付祥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1998年第3期8-13,共6页
1991~1995年在人工控制水分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对棉花蕾铃脱落与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壤水分不足或过大,均易造成蕾铃脱落增加和品质下降。有利于增蕾保铃和提高纤维品质的土壤湿度,约相当于田间持... 1991~1995年在人工控制水分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对棉花蕾铃脱落与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壤水分不足或过大,均易造成蕾铃脱落增加和品质下降。有利于增蕾保铃和提高纤维品质的土壤湿度,约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55%~75%。不同生育阶段的棉花蕾铃脱落率和对水分的敏感系数不同。蕾铃脱落对水分的敏感系数以开花盛期-吐絮期最大,蕾期相对较小。脱落率以开花盛期-吐絮期最大,开花-开花盛期次之,吐絮期居第三位,现蕾-开花期最小。这些阶段有利于增蕾保铃的土壤湿度分别为60%、66%、64%和63%。有利于增加纤维长度、改善纤维细度和增加纤维强度的土壤相对湿度为6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棉花 蕾铃脱落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河南省冬小麦气候干旱风险评估 被引量:32
8
作者 刘荣花 王友贺 +2 位作者 朱自玺 文松 马志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冬小麦生育期内降水亏缺,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是形成冬小麦气候干旱的首要条件。本文从自然降水角度,分析了河南省干旱发生的强度、概率和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构建了冬小麦气候干旱风险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河南冬小麦干旱风险进行了评... 冬小麦生育期内降水亏缺,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是形成冬小麦气候干旱的首要条件。本文从自然降水角度,分析了河南省干旱发生的强度、概率和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构建了冬小麦气候干旱风险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河南冬小麦干旱风险进行了评估、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候干旱 风险评估 模型
下载PDF
覆盖麦田的小气候特征 被引量:22
9
作者 朱自玺 赵国强 +2 位作者 邓天宏 文松 付祥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06期112-118,共7页
麦田进行秸杆覆盖后 ,由于地表热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的变化 ,使近地层水热状况发生改变 .1 997年 3月份小气候观测表明 :覆盖后白天能提高近地层的空气温度 ,减小近地层空气湿度 ,明显降低地温 ;覆盖后麦田乱流交换系数增大 ,显热通量增... 麦田进行秸杆覆盖后 ,由于地表热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的变化 ,使近地层水热状况发生改变 .1 997年 3月份小气候观测表明 :覆盖后白天能提高近地层的空气温度 ,减小近地层空气湿度 ,明显降低地温 ;覆盖后麦田乱流交换系数增大 ,显热通量增大 ,潜热通量减小 ,亦即用于土壤蒸发的能量减小 ,使土壤蒸发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秸杆覆盖 小气候特征 地面热量平衡
下载PDF
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评估指标初探 被引量:29
10
作者 文松 刘荣花 +2 位作者 马志红 李树岩 师丽魁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年第3期12-14,共3页
利用3次多项式对河南省100多个县(市)历史冬小麦产量资料进行分解处理,求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然后用相对气象产量与小麦不同发育阶段的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冬小麦相对气象产量与不同发育阶段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具有一... 利用3次多项式对河南省100多个县(市)历史冬小麦产量资料进行分解处理,求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然后用相对气象产量与小麦不同发育阶段的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冬小麦相对气象产量与不同发育阶段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冬小麦相对气象产量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回归方程,并与农业干旱划分标准相结合,确定了冬小麦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干旱等级的干旱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评估 干旱 指标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干旱区划初探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荣花 朱自玺 +1 位作者 文松 王友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干旱是以降水缺少并造成作物减产为特征的。以冬小麦生育期间降水负距平和减产率为指标,对不同发生频率的降水负距平和减产率作了系统分析。确定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在区域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发生频率。研究结果表明,重旱10年一遇,发生面积占... 干旱是以降水缺少并造成作物减产为特征的。以冬小麦生育期间降水负距平和减产率为指标,对不同发生频率的降水负距平和减产率作了系统分析。确定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在区域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发生频率。研究结果表明,重旱10年一遇,发生面积占73%,重点在豫东北和鲁西南地区;中旱3~4年一遇,发生面积占93%;轻旱2年一遇,发生面积占98%。利用干旱灾害综合指数进行了干旱区划,发现干旱高值区往往是降水负距平最大,同时也是减产率最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 区划
下载PDF
黄淮平原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影响因素与不同年型特征 被引量:21
12
作者 文松 刘荣花 +3 位作者 朱自玺 马志红 李树岩 许蓬蓬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77-2182,共6页
以黄淮平原区80个气象站点46~54年的降水资料和10个站点100cm深度的土壤湿度资料为基础,运用麦田水分平衡原理,分析了冬小麦灌溉需水量与冬小麦需水量、生育期降水量和土壤底墒水的关系,并就不同气候年型分析了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变化... 以黄淮平原区80个气象站点46~54年的降水资料和10个站点100cm深度的土壤湿度资料为基础,运用麦田水分平衡原理,分析了冬小麦灌溉需水量与冬小麦需水量、生育期降水量和土壤底墒水的关系,并就不同气候年型分析了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淮平原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等值线基本呈纬向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增大。正常年零值线位于许昌、扶沟、柘城、鹿邑、亳州、萧县至徐州一带,此线附近冬小麦需水量和供水量基本平衡,可以不进行灌溉或进行少量灌溉;此线以北则必须进行灌溉,其灌溉量愈向北愈大,依次为60~100和100~190mm,要分别灌1~2水和2水;此线以南,可不进行灌溉。丰水年零值线北移约0.5~1.0个纬度,全区灌溉面积和灌溉量明显减小。欠水年零值线南移约1.0~1.5个纬度,灌溉面积和灌溉量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作物需水量 灌溉量 参考作物蒸散 底墒水 黄淮平原
原文传递
河南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9
13
作者 文松 陈怀亮 +2 位作者 刘荣花 王友贺 马志红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3期250-253,共4页
利用河南省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5年的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近25 a来的年平均气温以0.05℃/a的速度上升,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②土壤水分与气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降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得... 利用河南省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5年的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近25 a来的年平均气温以0.05℃/a的速度上升,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②土壤水分与气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降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得出: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近25 a来河南省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壤水分 相关关系
下载PDF
冬小麦土壤墒情预报及优化灌溉技术的计算机模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天宏 文松 +1 位作者 李英敏 付祥军 《河南气象》 2001年第1期29-31,共3页
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 ,根据我省冬小麦的生长规律及冬小麦优化灌溉技术推广经验 ,建立了冬小麦土壤墒情预报及优化灌溉技术的计算机模型。利用该模型 ,可以较准确地预报未来 1个月的土壤墒情变化 ,并可根据我省小麦的不同发育期给出以... 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 ,根据我省冬小麦的生长规律及冬小麦优化灌溉技术推广经验 ,建立了冬小麦土壤墒情预报及优化灌溉技术的计算机模型。利用该模型 ,可以较准确地预报未来 1个月的土壤墒情变化 ,并可根据我省小麦的不同发育期给出以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两种灌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墒情预报 优化灌溉 计算机 冬小麦 土壤水分预报模型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墒情变化规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文松 邓天宏 +1 位作者 刘荣花 王友贺 《气象科技》 2005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分析河南省台站土壤墒情数据库1997年10月至2003年6月资料,找出不同土壤类型的墒情变化规律。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分析表明:壤土最大,粘土次之,沙土最小;土壤墒情受地下水影响较大,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不容易出现干旱。根据土壤墒情资料确... 分析河南省台站土壤墒情数据库1997年10月至2003年6月资料,找出不同土壤类型的墒情变化规律。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分析表明:壤土最大,粘土次之,沙土最小;土壤墒情受地下水影响较大,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不容易出现干旱。根据土壤墒情资料确定了土壤墒情订正系数和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持水量在全省的分布,并将其应用到墒情预报模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变化规律 河南省 2003年6月 土壤墒情 1997年 地下水影响 田间持水量 水分含量 土壤有效 地下水位 预报模型 数据库 分析表 系数和 沙土
下载PDF
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荣花 文松 +3 位作者 朱自玺 马志红 许蓬蓬 李树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05-2110,共6页
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主要由当年7月—10月上旬的降水在土壤中积累形成。本文在分析土壤类型及夏季降水规律的基础上,以100cm为计算冬小麦底墒水的深度,探讨了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与7月—10月... 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主要由当年7月—10月上旬的降水在土壤中积累形成。本文在分析土壤类型及夏季降水规律的基础上,以100cm为计算冬小麦底墒水的深度,探讨了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与7月—10月上旬降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有效含水量正常年为184~290mm,丰水年为201~329mm,欠水年为148~265mm;非胁迫含水量正常年为124~224mm,丰水年为135~266mm,欠水年为100~201mm;黄淮平原底墒水具有西北部低、西南部和东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低值区正常年底墒水加上生育期降水不能完全满足冬小麦需求,需灌溉1~2次;高值区加上生育期降水,一般可以满足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底墒水 分布规律 有效含水量 黄淮平原
下载PDF
南阳市土壤湿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文松 陈怀亮 +2 位作者 李树岩 马志红 许蓬蓬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年第4期13-16,共4页
根据1981 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土壤湿度测定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南阳市土壤湿度变化规律及与温度、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湿度无论是年均值或最小值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下降约0.4%;浅层湿度变化幅度小,深层变... 根据1981 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土壤湿度测定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南阳市土壤湿度变化规律及与温度、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湿度无论是年均值或最小值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下降约0.4%;浅层湿度变化幅度小,深层变化幅度大。影响土壤湿度的气象因子中,气温与浅层土壤湿度呈明显的负相关,降水量与深层土壤湿度呈明显正相关;各季土壤湿度与气温和降水量的二元回归方程都通过了F检验,其中春秋冬季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夏季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气象因子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预报及优化灌溉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邓天宏 文松 +1 位作者 付祥军 刘荣花 《气象科技》 2005年第1期68-72,共5页
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 ,结合河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长规律和 1994~ 2 0 0 0年冬小麦、夏玉米田实测土壤湿度资料 ,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预报及优化灌溉的计算机模型。用 1998~ 1999年郑州市麦田实测土壤湿度资料验... 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 ,结合河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长规律和 1994~ 2 0 0 0年冬小麦、夏玉米田实测土壤湿度资料 ,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预报及优化灌溉的计算机模型。用 1998~ 1999年郑州市麦田实测土壤湿度资料验证该模型模拟结果 ,未来 10、2 0、30天土壤湿度相对误差分别为 - 7. 3%~ 7 .7%、- 8. 3%~6 . 8%、- 7. 6 %~ 7. 7% ,表明利用该模型 ,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未来 1个月的土壤水分变化 ,并可根据小麦、玉米不同发育期特点 ,给出以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灌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田 冬小麦 土壤水分平衡 优化灌溉 土壤湿度 测土 预报 河南 未来 郑州市
下载PDF
夏玉米水分—产量反应系数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文松 朱自玺 +2 位作者 刘荣花 王友贺 师丽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利用3 a的试验资料,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期间的气象条件、产量性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水分—产量反应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不一样,其中抽雄期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水分—产量反应... 利用3 a的试验资料,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期间的气象条件、产量性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水分—产量反应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不一样,其中抽雄期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水分—产量反应系数达1.443,说明这个阶段是灌水增产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水分 产量 反应系数
下载PDF
河南省近20年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树岩 陈怀亮 +1 位作者 文松 赵国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5,共6页
利用自然正交函数(EOF)分解、相关分析、趋势倾向率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近20 a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土壤湿度同温度、降水的多元回归方程,来量化土壤湿度同温度、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有比较... 利用自然正交函数(EOF)分解、相关分析、趋势倾向率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近20 a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土壤湿度同温度、降水的多元回归方程,来量化土壤湿度同温度、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总体上由南向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逐渐降低;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有不太显著的下降趋势;年内不同季节土壤湿度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春季土壤湿度小,夏季开始升高,进入秋冬逐步保持在较高水平。土壤湿度与降水成显著的正相关,同温度成显著的负相关。各季节影响土壤湿度变化的主要因子为:春季受温度回升影响而降低;夏季随降水增多而增大;秋季继续缓慢上升,主要由降水的缓慢累积所造成;冬季由于温度低,土壤湿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20年时空变化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