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霍桑的审美现代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3-138,共6页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一直是批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他文学创作的审美现代性,即他以敏锐的感悟力,从相反的方向去反思现代性,去反思物化文明对人的威胁和统治。他不仅从现实出发展现人在现实世界的自我失落、孤独和异化,...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一直是批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他文学创作的审美现代性,即他以敏锐的感悟力,从相反的方向去反思现代性,去反思物化文明对人的威胁和统治。他不仅从现实出发展现人在现实世界的自我失落、孤独和异化,从文化的角度展开对“恶之人性”的批判;而且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努力寻求一种摆脱这种异化状态的途径,希望通过回归乡土与自然,以实现“人诗意地栖居”的完美状态,从而获得人类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审美现代性 异化 精神家园 诗意地栖居 浪漫主义 文学创作 现实世界 审美视角 感悟力
下载PDF
从《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文化政治策略 被引量:16
2
作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尽管霍桑的第二部罗曼司《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备受争议,但它那丰富的主题内涵与巧妙的叙事策略获得了广泛赞誉。霍桑以历史作为叙述的本源,通过探索现代人心理的精神实质,去阐释历史对现实的影响;特别是通过探索霍尔格雷夫价值观的嬗... 尽管霍桑的第二部罗曼司《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备受争议,但它那丰富的主题内涵与巧妙的叙事策略获得了广泛赞誉。霍桑以历史作为叙述的本源,通过探索现代人心理的精神实质,去阐释历史对现实的影响;特别是通过探索霍尔格雷夫价值观的嬗变,希望以一种抽象的"爱"去消解现实中的矛盾,以一种非政治化的方法去解决当时国家民族所面临的政治困境。这不仅体现了霍桑的艺术追求,而且彰显其创作的文化政治策略,即实现了作家建构主流政治话语的文化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价值观 文化政治策略
下载PDF
论约翰·厄普代克《A&P》中隐含的文化政治修辞 被引量:7
3
作者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A&P》虽然短小精悍,但在反传统的表层文本下隐含了一个叙事,即通过与前文本的对话、话语的隐喻功能、人物的互文关系等,作者构造出一个隐形文本,表现了其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的认知,以及对处于原子时代的美国年轻一代乃至是整... 《A&P》虽然短小精悍,但在反传统的表层文本下隐含了一个叙事,即通过与前文本的对话、话语的隐喻功能、人物的互文关系等,作者构造出一个隐形文本,表现了其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的认知,以及对处于原子时代的美国年轻一代乃至是整个人类普遍命运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厄普代克 《A&P》 文化政治 修辞
原文传递
用动物作人物的心理象征——海明威小说的一大特色 被引量:7
4
作者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现代叙事艺术”大师海明威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欲望时往往不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感受 ,而是借用动物来间接地描写。这种用动物作人物的心理象征的写法 ,既进一步丰富了他笔下的人物性格 ,又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中介 。
关键词 海明威 动物 心理象征 心理历程
下载PDF
《白象似的群山》解读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祖明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经典短篇之一。作者以凝练的笔墨给我们提供了一幅精彩的画面片段。本文试图从文本的角度解释其象征的意蕴。
关键词 《白象似的群山》 海明威 文本批评 象征 神话框架 短篇小说 文学评论 主题
下载PDF
霍桑与浪漫主义反讽 被引量:6
6
作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3,共5页
在霍桑的文本世界里,作者采用"阿拉贝斯克"的结构模式,经常将其表征对象置于虚幻与现实的悖论之中,因此文本内容大多没有固定的结局,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模糊印象;尤其在表现人物方面,他一方面感情炽烈地塑造人物,同时又远离... 在霍桑的文本世界里,作者采用"阿拉贝斯克"的结构模式,经常将其表征对象置于虚幻与现实的悖论之中,因此文本内容大多没有固定的结局,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模糊印象;尤其在表现人物方面,他一方面感情炽烈地塑造人物,同时又远离自己的作品,以一种超然、冷静的态度理智客观地审视他笔下的人物;在创作上强调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自由性。这种浪漫主义反讽的叙事体式使其文本内容呈现出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阅读空白和审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浪漫主义反讽 阿拉贝斯克 悖论
下载PDF
班主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班级凝聚力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黄建晔 《教育进展》 2024年第8期1670-1675,共6页
本研究讨论了班主任行为、班级凝聚力与初中生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归属感理论和自我决定论,构建了一个假设模型,阐释了班主任的支持性行为如何通过增强班级凝聚力,进而正向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班主... 本研究讨论了班主任行为、班级凝聚力与初中生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归属感理论和自我决定论,构建了一个假设模型,阐释了班主任的支持性行为如何通过增强班级凝聚力,进而正向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班主任的积极领导、情绪支持和公正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班级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的增强是班级凝聚力提升的关键,而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又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情绪稳定性和社交能力。研究同时指出了理论框架的局限性、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实证数据的缺乏,并建议未来的研究应考虑个体差异、环境变量的影响,并采用更为复杂的统计方法和实证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和丰富理论模型。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the behavior of homeroom teachers, class cohes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social learning theory, belonging theor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 hypothet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elucidate how the supportive behaviors of homeroom teachers can enhance class cohesion, which in turn positively affects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positive leadership, emotional support, and fair management of homeroom teacher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students’ sense of class belonging, which is key to enhancing class cohesion. The enhancement of class cohesion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which helps alleviate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emotional stability, and social skills. The study also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complexity of caus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lack of empirical data, and suggests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consid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adopt more complex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empirical studies to further verify and e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行为 班级凝聚力 初中生心理健康
下载PDF
第六种英语技能——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5
8
作者 《河池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3-96,共4页
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客观现实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之所在,并应该提升到与语言习得“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 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客观现实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之所在,并应该提升到与语言习得“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它作为“第六种英语技能”来看待,以适应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外经贸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 第六种技能 跨文化交际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来自大洋两岸不同背景下的“呐喊”——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狂人日记》的比析中看人类面对困境的反思 被引量:4
9
作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9-93,共5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狂人日记》塑造了两个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世纪病”人物形象 ,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用有悖常理的言语揭露了各自社会的本质 ,并且都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本文就两篇小说的主要特点进行比析探讨 。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狂人日记》 世纪病 吃人 “假模假式”
下载PDF
论霍桑小说的梦境描写 被引量:3
10
作者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132-134,共3页
霍桑的小说除了深刻的人性主题受评论界关注外,其艺术表现技巧也备受评论界关注,其中大量使用梦境描写构成其重要的表现技巧之一。梦境描写不仅构成其小说的特质内容,而且是霍桑结撰故事情节、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塑造和深化人物性格... 霍桑的小说除了深刻的人性主题受评论界关注外,其艺术表现技巧也备受评论界关注,其中大量使用梦境描写构成其重要的表现技巧之一。梦境描写不仅构成其小说的特质内容,而且是霍桑结撰故事情节、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塑造和深化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这不仅是霍桑浪漫主义总体创作倾向的反映,而且也是他的创作方式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浪漫主义 小说创作 梦境描写 人性主题 艺术表现技巧 美国
下载PDF
神话改写·中间地带·框架叙事:论霍桑《献给男孩女孩的神奇故事》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3,共6页
霍桑《献给男孩女孩的神奇故事》在对源文本各要素进行重新改编、整合创作的过程中,有一套独特的叙事策略:在事件处理上,故事集依据现实性原则,将古希腊神话故事转换成情节事件,通过哥特化和罗曼司化等手段完成霍桑式神话的书写;在语调... 霍桑《献给男孩女孩的神奇故事》在对源文本各要素进行重新改编、整合创作的过程中,有一套独特的叙事策略:在事件处理上,故事集依据现实性原则,将古希腊神话故事转换成情节事件,通过哥特化和罗曼司化等手段完成霍桑式神话的书写;在语调的选择上,作者一贯坚持"中间地带"的叙事策略,在现实与想象之间建构自己独特的话语模式;在叙事结构上,外层叙事和元故事叙事以框架结构(内层叙事)为纽带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儿童通过故事的形式亲身感悟各种道德内涵,既避免了道德说教,又轻松实现其教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献给男孩女孩的神奇故事》 叙事策略 神话 中间地带
下载PDF
论“首都科学三部曲”中罗宾逊的流动思想
12
作者 张羽洁 《时代人物》 2023年第31期5-8,共4页
美国作家金·斯坦利·罗宾逊的“首都科学三部曲”包括《四十种雨落迹象》《零下五十度》和《生死六十天》,将政治、宗教、家庭、自然与科学相融合,以写实笔触描述了美国政府及科研团队在应对气候灾难时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论... 美国作家金·斯坦利·罗宾逊的“首都科学三部曲”包括《四十种雨落迹象》《零下五十度》和《生死六十天》,将政治、宗教、家庭、自然与科学相融合,以写实笔触描述了美国政府及科研团队在应对气候灾难时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论文通过将小说内容与德勒兹“解域”理论相结合,深入探究罗宾逊在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双重关系中的流动思想,剖析其对人类社会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揭示事物发展本质是不断产生新矛盾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科学三部曲 气候小说 罗宾逊 解域
下载PDF
“家即心之所在”——透视霍桑复杂的乡土情结 被引量:1
13
作者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8-82,共5页
美国 1 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对故乡萨莱姆有着一种独特而又复杂的乡土情结 ,这不仅能从他的旅行日记和《海关》一文中得到直接的印证 ,而且能从他众多的短篇小说中得到间接的反映 ;本文试图对《伊桑·布兰德》等小说进行解... 美国 1 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对故乡萨莱姆有着一种独特而又复杂的乡土情结 ,这不仅能从他的旅行日记和《海关》一文中得到直接的印证 ,而且能从他众多的短篇小说中得到间接的反映 ;本文试图对《伊桑·布兰德》等小说进行解读 ,以揭示霍桑内心深处那种复杂而又浓郁的乡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乡土情结 《海关》 《伊桑·布兰德》 美国 浪漫主义
下载PDF
福谷:霍桑探讨权力运作机制的舞台 被引量:3
14
作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6,共8页
霍桑在创作《福谷传奇》时的确有意无意地把美国社会权力的运作机制纳入视域。他之所以一再否认"福谷"与"布鲁克农庄"之间的关联,是为了强调福谷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乌托邦改革社团,是作者搭建的舞台以表达他对19世纪... 霍桑在创作《福谷传奇》时的确有意无意地把美国社会权力的运作机制纳入视域。他之所以一再否认"福谷"与"布鲁克农庄"之间的关联,是为了强调福谷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乌托邦改革社团,是作者搭建的舞台以表达他对19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现实的关照。作品彰显新历史主义的"历史的文本性",以布鲁克农庄为叙述原型,通过书写催眠术和偶像崇拜,以普通人物的"小写历史"从微观上探讨了人际关系动力学,即一种"主宰与顺从的权力关系";通过考察福谷"全景监狱式"的社会模式,作者以文本的隐喻意义宏观地探讨了监狱改革及权力在社会中的运行机制,凸显了作家对社会改革所作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福谷传奇》 催眠术 权力
原文传递
论霍桑小说的心理象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0-24,共5页
心理象征是霍桑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他不仅运用多种类型的象征如细节性场景象征、意象象征、神话象征来展示社会现实,揭示人物命运,而且特别擅长于借助种种意象,暗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没有表述出来的、驱动人物的心理动力,隐含... 心理象征是霍桑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他不仅运用多种类型的象征如细节性场景象征、意象象征、神话象征来展示社会现实,揭示人物命运,而且特别擅长于借助种种意象,暗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没有表述出来的、驱动人物的心理动力,隐含地表达小说主人公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展现小说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心理象征 意象 神话
下载PDF
论霍桑《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的“阿拉贝斯克”式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29,共5页
20世纪中后期,评论界出现了各种颠覆《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的批评声音,其中最典型的是否定其结构特征,认为该作品是霍桑最差的罗曼司,不仅结构松散,而且诡异的大团圆结局破坏了小说的整体性。针对这种观点,笔者通过文本细读,发现这是... 20世纪中后期,评论界出现了各种颠覆《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的批评声音,其中最典型的是否定其结构特征,认为该作品是霍桑最差的罗曼司,不仅结构松散,而且诡异的大团圆结局破坏了小说的整体性。针对这种观点,笔者通过文本细读,发现这是一种阐释偏见或故意误读。小说在貌似混乱的结构后面存在着一个内在的叙述体系,有着对称、平行、主题交叉的"阿拉贝斯克式"结构;正是通过这种"形上统一、形下松散"的结构,霍桑得以把历史作为叙述本源,从心理层面完成了对主体性意义消失过程的关注,也实现了他关于罗曼司创作的政治性修辞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阿拉贝斯克” 叙述结构
下载PDF
游走在黑白之间——南非作家安德烈·布林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稳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2013年第4期38-40,共3页
南非当代著名作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安德烈·布林克(Andre Brink,1935-)出生于南非北部自由省弗雷德市,父亲是治安法官,母亲是教师,深厚的家学渊源使他自幼开始接触文学并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 南非当代著名作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安德烈·布林克(Andre Brink,1935-)出生于南非北部自由省弗雷德市,父亲是治安法官,母亲是教师,深厚的家学渊源使他自幼开始接触文学并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背景和创作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作家 安德烈 南非 创作素材 社会活动家 治安法官 家学渊源 知识背景
原文传递
人性的“试金石”--《大红宝石》解读
18
作者 刘英男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3-67,共5页
<大红宝石>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经典短篇之一,叙述了八位寻宝者--六位来自不同地区且互不相识的人和一对新婚夫妇--追寻大红宝石的经过及结果.霍桑通过两组人物的对比,以及对光和大红宝石的意像描述,展示了他的人性... <大红宝石>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经典短篇之一,叙述了八位寻宝者--六位来自不同地区且互不相识的人和一对新婚夫妇--追寻大红宝石的经过及结果.霍桑通过两组人物的对比,以及对光和大红宝石的意像描述,展示了他的人性观以及对十九世纪人本主义思潮的批判,表达了他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以及希望通过宗教信仰来拯救扭曲人性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大红宝石》 人性 人本主义 宗教信仰
下载PDF
《福谷传奇》:霍桑的文化公民身份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7-141,共5页
霍桑在他的第三部罗曼司《福谷传奇》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崛起中的媒介社会。他认为,社会中媒介的充斥对人的意识和公民身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越来越缺少批判反思的精神,公共空间中对话的作用日渐式微,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霍... 霍桑在他的第三部罗曼司《福谷传奇》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崛起中的媒介社会。他认为,社会中媒介的充斥对人的意识和公民身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越来越缺少批判反思的精神,公共空间中对话的作用日渐式微,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霍桑同时还指出,媒介社会崛起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在不同主体间开展真诚和富有同情心的对话以应对浮于表面的交流,从而建立一种稳固持久的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谷传奇》 纳撒尼尔·霍桑 媒介 文化公民身份
下载PDF
无处可逃:《火车》中的创伤书写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佳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65,共6页
艾丽丝·门罗在《火车》中再现了20世纪加拿大战后的历史文化语境及其对游离在社会边缘的个体命运的影响。对边缘化个体而言,战争造成了无以复加的创伤体验,将其经历的代际创伤、战争创伤和情感创伤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创伤集聚和逃... 艾丽丝·门罗在《火车》中再现了20世纪加拿大战后的历史文化语境及其对游离在社会边缘的个体命运的影响。对边缘化个体而言,战争造成了无以复加的创伤体验,将其经历的代际创伤、战争创伤和情感创伤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创伤集聚和逃离怪圈。通过书写互为镜像的两个边缘化个体的创伤,重构个体独特的创伤记忆,门罗探索实现创伤复原的途径,反思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创伤体验,对当下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火车》 逃离 创伤 复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