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两种入路电动吸切器对Ⅲ~Ⅳ度腺样体肥大患儿手术切除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不同入路电动吸切器切除Ⅲ~Ⅳ度肥大腺样体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拟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Ⅲ~Ⅳ度腺样体肥大患儿60例,分别经鼻入路(鼻入路组)和经口入路(口入路组)行电动吸切器腺样体切除...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不同入路电动吸切器切除Ⅲ~Ⅳ度肥大腺样体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拟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Ⅲ~Ⅳ度腺样体肥大患儿60例,分别经鼻入路(鼻入路组)和经口入路(口入路组)行电动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每组30例;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入路组和口入路组患儿的手术时间(t=0.537,P=0.296)、术中出血量(t=-0.860,P=0.196)和术后一周内头痛发生率(t=0.728,P=0.524)的差异比较均未见统计学意义,但鼻入路组的黏膜损伤(X2=10.153,P=0.001)、鼻塞症状(X2=9.017,P=0.003)和软腭水肿(X2=12.342,P=0.001)发生率显著高于口入路组。结论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腺样体切除术术中可控度高,但切除深度不易把握;经鼻入路操作简便,但术后鼻腔粘连和腺样体残留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手术入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大别山区儿童反复鼻出血病因调查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芳 +1 位作者 张亚衡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鼻出血 儿童 数据收集
下载PDF
自拟咽喉炎系列方在声带良性病变手术后恢复期的应用
3
作者 王慧君 陈卫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4期3054-3055,共2页
本实验对近5 a来收治的202例声带良性病变手术1周后的恢复期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旨在探讨自拟咽喉炎系列方在声带良性病变手术后恢复期手术创面的恢复与声音的改善方面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2例均为... 本实验对近5 a来收治的202例声带良性病变手术1周后的恢复期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旨在探讨自拟咽喉炎系列方在声带良性病变手术后恢复期手术创面的恢复与声音的改善方面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2例均为声带良性肿瘤手术1周后的恢复期患者,男82例,女12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8岁;教师79例,售票员30例,播音员27例,商人37例,领导20例,其他9例;局限型息肉103例,弥漫型息肉4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炎系列方 声带良性病变 手术
下载PDF
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及探讨
4
作者 孙志姣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7年第12X期662-663,共2页
眼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通过对109例眼科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试随机调查法,认为建造良好的医院环境,关心和重视患者,讲解手术目的及意义及术中和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眼科手术 心理需求 调查 探讨
下载PDF
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86例临床总结
5
作者 盛灵芝 孔勇刚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715-717,共3页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门户,具有通气、加温加湿、清洁过滤、免疫防御和嗅觉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深入研究鼻腔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在上呼吸道阻塞发病机制中的源头作用[1]。针对鼻腔阻塞这一上气道阻塞...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门户,具有通气、加温加湿、清洁过滤、免疫防御和嗅觉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深入研究鼻腔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在上呼吸道阻塞发病机制中的源头作用[1]。针对鼻腔阻塞这一上气道阻塞的源头性因素,通过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可扩展鼻腔、鼻窦有效通气容积、有效降低鼻腔通气阻力、减轻或缓解上气道阻塞、控制体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结构调整 内窥镜 临床总结
原文传递
改良鼻中隔部分切除术48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1年第1期53-54,共2页
鼻中隔偏曲的手术适应证,除依据中隔偏曲程度外,还要考虑对侧下、中鼻甲是否代偿性肥大。本文对常规killion术作一系列改良后,对48例患者进行鼻中隔部分切除术。随访半年,疗效满意,无1例发生并发症。总结如下:
关键词 部分切除术 鼻中隔偏曲 粘骨膜瓣 并发症 手术适应证 代偿性肥大 软骨 疗效满意 改良 中鼻甲
下载PDF
泪囊恶性黑色素瘤误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反思
7
作者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4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泪囊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在耳鼻咽喉科误诊的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早期在耳鼻咽喉科误诊、误治的泪囊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因泪道探通术后溢泪及血性分泌物就诊,误诊为慢... 目的探讨泪囊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在耳鼻咽喉科误诊的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早期在耳鼻咽喉科误诊、误治的泪囊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因泪道探通术后溢泪及血性分泌物就诊,误诊为慢性泪囊炎并泪道阻塞,在耳鼻咽喉科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修正诊断为泪囊恶性黑色素瘤,改行鼻侧切开清扫术完整清扫泪道及其周边组织,术后辅助治疗。随访1年,1例生活质量佳,1例因楼梯跌落意外死亡。结论对长期溢泪及血性或脓性分泌物者应警惕泪囊恶性黑色素瘤可能,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术中、术后应常规行病理检查,以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泪囊 误诊 泪囊炎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的经验总结
8
作者 孔勇刚 肖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35-337,341,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临床症状的鼻腔结构异常患者的治疗技术,总结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86例排除了鼻腔鼻窦新生物而确诊为鼻腔结构异常的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实施"个性化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即:个性化的&q... 目的探讨伴有临床症状的鼻腔结构异常患者的治疗技术,总结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86例排除了鼻腔鼻窦新生物而确诊为鼻腔结构异常的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实施"个性化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即:个性化的"鼻内镜下鼻中隔三线减张矫治术、鼻腔结构调整(鼻中甲内移固定和减容、鼻下甲骨折移位和减容)、中鼻道鼻窦开放术,同时联合等离子低温消融技术"并进行临床总结;同时对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时的鼻阻力测量评分、鼻堵塞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和鼻窦CT检查评分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86例患者的手术进程顺利,双侧鼻腔异常结构的矫正满意、通气容积扩大、通气的对称性恢复;全部病例中中隔粘骨膜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均未出现鼻中隔脓血肿、中隔对穿孔、鼻梁塌陷、空鼻不适等手术并发症;患者总鼻阻力值由术前的0.643±0.142 KPa/L.S变为术后3个月时的0.278±0.154 KPa/L.S(P<0.05);主观鼻腔通气程度(VAS)评分由术前的6.696±1.532变为术后3个月时的3.378±1.371(P<0.05);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由术前的0.81±0.69变为术后3个月时的0.52±0.69(P<0.05);鼻窦CT检查Lund-Mackay评分由术前的11.02±1.34变为术后3个月时的4.37±1.05(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伴有临床症状的"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实施"个性化内窥镜下鼻腔结构调整技术",对扩展鼻腔鼻窦有效通气容积、有效降低鼻腔通气阻力、减轻或缓解上气道阻塞是安全实用、经济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结构调整 内窥镜 临床总结
下载PDF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93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92-392,共1页
对我科1999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93例(97眼)青光眼患者行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发现前房形成快,降压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炎性反应轻,视力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临床分析 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炎性反应 青光眼患者 随访观察 前房形成 降压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