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和PLR在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桂凌 +3 位作者 李庆根 赵文曼 陈晓莉 李丹丹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腹膜透析并发相关感染的患者及10...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腹膜透析并发相关感染的患者及102例同期入院行腹膜功能及透析充分性评估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按照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NLR及PLR的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分析NLR、PLR等指标与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NLR、PLR、NLR联合PLR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相关性分析提示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与NLR、PLR、腹透液白细胞计数及hs-CRP呈正相关(均P<0.01);而与血清白蛋白、血镁、血磷呈负相关(均P<0.01)。NLR与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PLR、腹透液白细胞计数及hs-CRP呈正相关(均P<0.01);与血镁及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均P<0.01);与血磷无相关性(P>0.05)。PLR与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NLR、腹透液白细胞计数及hs-CRP呈正相关(均P<0.01);与血镁、血磷及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血清白蛋白(OR=0.808,95%CI 0.748~0.874,P<0.01)、低血镁(OR=0.001,95%CI 0.000~0.015,P<0.01)、低血磷(OR=0.324,95%CI 0.165~0.635,P=0.01)、高hs-CRP(OR=1.246,95%CI 1.149~1.351,P<0.01)、高NLR(OR=1.570,95%CI 1.315~1.815,P<0.01)、高PLR(OR=1.010,95%CI 1.006~1.014,P<0.01)是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低血清白蛋白(OR=0.837,95%CI 0.704~0.995,P=0.043)、高hs-CRP(OR=1.296,95%CI 1.149~1.461,P<0.01)及高NLR(OR=1.522,95%CI 1.055~2.195,P=0.025)是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从ROC曲线可以看出,NLR、PLR、NLR联合PLR及hs-CRP诊断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64.8%、53.5%、94.4%、93.0%,特异度分别为87.3%、87.3%、98.0%、90.2%。结论与腹膜透析未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基线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首次腹膜炎的关联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侯文娟 陶舒曼 +3 位作者 赵文曼 李丹丹 刘桂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基线高水平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是否与首次腹膜炎发生风险相关。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基线高水平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是否与首次腹膜炎发生风险相关。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行PD置管术并能长期规律随访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按基线NLR中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65)与低NLR组(NLR<2.65),比较2组PD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D患者基线NLR与首次腹膜炎发生的关联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NLR对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19例。高NLR组腹膜炎发生率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基线高水平NLR(OR=2.555,95%CI 1.684~3.878,P<0.01)发生腹膜炎风险较高;多因素分析提示基线高NLR(OR=2.467,95%CI 1.439~4.232,P<0.01)是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基线高NLR(标准化β=-0.352,P<0.01)与透析龄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基线高NLR(标准化β=-0.340,P<0.01)是透析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LR预测腹膜炎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3(P<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5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88.1%),其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3.64。结论基线时较高水平的血清NLR与PDAP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文曼 +2 位作者 李丹丹 李欢 刘桂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943-948,共6页
目的通过透析患者资料分析该人群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危险因素,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CAC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63例透析患者(包括血液透析102例,腹膜透析6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多层螺旋CT评估结果,采... 目的通过透析患者资料分析该人群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危险因素,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CAC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63例透析患者(包括血液透析102例,腹膜透析6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多层螺旋CT评估结果,采用Agatston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评估,将透析患者分成无钙化组59例(CACS 0~10分)和钙化组104例(CACS≥11分)。对两组患者的NLR、年龄、透析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lb)、血红蛋白、血清肌酐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与CAC相关的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AC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NLR对CAC的预测价值。结果163例透析患者中CAC总检出率为63.8%。钙化组NLR显著高于无钙化组(P<0.001)。将钙化组分为轻度钙化组(CACS 11~400分)和重度钙化组(CACS>400分),两亚组间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CAC显著相关(r=0.403,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P<0.001)、透析龄(OR=1.024,P<0.001)、糖尿病(OR=15.871,P=0.012)、NLR(OR=1.720,P=0.001)是CAC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与年龄的联合指标预测透析患者发生CAC时,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 0.739~0.880,P<0.001),显著高于NLR(0.742,95%CI 0.666~0.818,P<0.001)和年龄(0.754,95%CI 0.674~0.834,P<0.001)单独分析时的曲线下面积。结论高龄、透析龄和高水平NLR的透析患者发生CAC的风险较高,且NLR与年龄的联合指标对CAC的发生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线血尿酸水平与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间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庆根 刘桂凌 +3 位作者 詹秋楠 荣新 陈晓莉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基线血尿酸水平与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以下简称"腹膜炎")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新进入腹膜透析且能长期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130例,...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基线血尿酸水平与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以下简称"腹膜炎")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新进入腹膜透析且能长期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130例,分为首次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血尿酸水平、有关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及基线血尿酸水平对首次腹膜炎的预测价值。结果130例患者中首次腹膜炎占37.3%,与非腹膜炎组患者相比,首次腹膜炎组年龄较小(t=1.664,P=0.020),基线血尿酸、血磷水平较高(t值分别为-6.367,-3.691;P值分别为<0.001,P<0.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较低(t=2.388,P=0.018)。首次腹膜炎与基线血尿酸、血磷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7,0.310;P值分别为<0.001,<0.001),与HGB呈负相关(r=-0.206,P=0.018)。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高血尿酸、低HGB是首次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13,0.968;95%CI值分别为1.007~1.018,0.938~1.000;P值分别为<0.001,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高血尿酸、低血白蛋白、合并有糖尿病是首次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14,0.909,3.808;95%CI值分别为1.008~1.019,0.840~0.985,1.180~12.288;P值分别为<0.001,0.020,0.006)。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基线血尿酸水平与腹膜透析后发生的首次腹膜炎显著相关;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置管前基线血尿酸水平越高,越容易发生腹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尿酸 腹膜透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