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婆媳情深
- 1
-
-
作者
斯菊林
-
出处
《中华魂》
1999年第9期34-35,共2页
-
文摘
婆媳关系,似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可是浙东山乡的两个女人,却把这种关系处理得尽善尽美。她们是婆媳,又是至亲至爱的母女,是推心置腹的忘年交。作者发稿前曾将此文念给丈夫竺柏岳听,竺先生竟也感动得涕泪双流。佳文以情动人,此为一例。
-
关键词
妈妈
母女
婆媳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远方来信
- 2
-
-
作者
斯菊林
-
出处
《中华魂》
1998年第3期42-43,共2页
-
文摘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打着伞漫步校园的林荫道,吟咏着这首宋词,放飞思绪的倦鸟。它飞过崇山峻岭,栖落在诸暨市斯宅乡一个极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八石坂。那儿有我的同胞妹妹斯夏秋,有我无穷无尽的牵挂。思绪的倦鸟飞过长达47年时间隧道,衔回了我的童年,衔回了妹妹的生命树上一串串苦涩的青果。47年前的夏天,母亲生下了妹妹。
-
关键词
诸暨市
旺月
生命树
林荫道
来信
梧桐
宋词
漫步
隧道
录取通知书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桃夭村美女
- 3
-
-
作者
斯菊林
-
出处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2009年第9期64-66,共3页
-
文摘
唐朝末年,浙江上虞县有个穷书生叫蒋文生,长得一表人才,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这天,当地绸庄老板的儿子马兴邀请他到东海边去泛舟游玩,他支支吾吾答应不下来。因他明年就要上京参加大比,哪有心思和时间去游山玩水。再说,马兴是阔公子,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不愿与他为伍。
-
关键词
美女
唐朝末年
桃
得一
人才
儿子
-
分类号
C913.68
[经济管理]
S662.1
[社会学]
-
-
题名父亲那副挑子
- 4
-
-
作者
斯菊林
-
出处
《中华魂》
1998年第6期36-37,共2页
-
文摘
清明节,我长跪在父亲墓前,将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小说稿《父亲》焚烧。火光中,我似乎看到了挑着担子的父亲笑容满面朝我走来……50岁的父亲腰板笔挺,挑着沉沉的柴禾,穿过湿漉漉的时间隧道,欢欢快快地朝我走来。我伸出5岁的小手在柴禾中寻觅:柴禾中有一只蒲草袋,里面装着我童年的山果。我解开蒲草袋,里面若是刺梨,我就唱:"刺梨刺梨毛痒痒。"父亲和:"痒到午后半晚上。"若是毛桃,我就唱:"毛桃毛桃甜又脆。"父亲和:"山里凤凰飞山外。"
-
关键词
父亲
刺梨
毛桃
清明节
担子
山果
隧道
山路
焚烧
油墨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托起一片蓝天
- 5
-
-
作者
邢增尧
斯菊林
-
出处
《中国作家(纪实版)》
2007年第9期164-170,共7页
-
文摘
2006年初春三月的上海,一切都显得热烈而奔放。黄浦江上欣欣向荣的歌声送进一扇扇敞开的窗。不远处是东方明珠塔,别致的尖顶白云缭绕,撩人心弦的音乐像空气一样流淌。矗立在如林广厦间的台湾华明电子有限公司,水晶般的玻璃外墙被阳光焕发成通体的光明。宁静的经理室,四壁如镜,地毯泛着湖光;满头华发的林先生端坐在宽大的写字台前,《检测报告》上,一行行工整清晰的文字伴着怡人的墨香映入他的眼帘——"唔,浙江省嵊州市乐佳电子厂果然名副其实!"林先生满意地理了理他那条碎花榴火红领带,神情高傲的脸庞不由溢出一抹喜色……翌日,浙江省嵊州市乐佳电子厂与台湾华明电子有限公司供销合同应运而生,为期5年。这一精确度放大了100倍的软体量法,倾注了周利君多少心血啊!
-
关键词
东方明珠塔
浙江省嵊州市
柔心弱骨
供销合同
体量
冥冥之中
吃年夜饭
大事小事
一叶扁舟
天有不测风云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走访桐乡市乌镇茅盾纪念馆
- 6
-
-
作者
斯菊林
-
出处
《中华魂》
2014年第6期58-59,共2页
-
文摘
前不久,欣喜地加入旅游团,驱车前往桐乡市乌镇观赏千年传统文化遗迹。抵达乌镇后,下车缓步,放眼四野,尽是黛瓦粉墙,石桥流水人家,连片的民宅面街背水枕河而居。这里是浙北大平原,
-
关键词
桐乡市
乌镇
纪念馆
茅盾
文化遗迹
旅游团
-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江郎山游记
- 7
-
-
作者
斯菊林
-
出处
《中华魂》
2013年第24期52-53,共2页
-
文摘
记得1963年阅读杭州大学夏承焘教授的专著《辛弃疾》,书中说到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受朝廷投降派打击后,晚年定居江西上饶,与浙江永康爱国诗人陈亮互有走访谈心,途中顺便登江郎山观赏奇景.
-
关键词
江郎山
《辛弃疾》
游记
爱国诗人
杭州大学
夏承焘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难忘儿时鞋
- 8
-
-
作者
斯菊林
-
出处
《中华魂》
1998年第9期16-17,共2页
-
文摘
我赤着双脚跋涉了近半个世纪,也没能走出故乡那条童年冰雪路。母亲走得太早太仓促。我记忆的长河里,再也觅不出她的音容笑貌,唯有临终前那双像要把父亲和我吸进去似的空洞洞的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心幕。母亲走在翠绿的夏天。傻乎乎的我当时并没理解死的含义。护送母亲灵柩上山时,我戴着黑凉伞,捧着木头牌位,一路踢着石子唱着歌,还采一朵野花插鬓边。谁知这竟是我最后的童年。母亲刚走的那阵儿,小山村的女人们为我们洒下了一掬掬同情的泪水,不时有人帮我们缝补衣服鞋袜。但这一切随着时间流逝渐趋平静淡化。这当然无可厚非,长长日子的碎片怎能永远靠别人缝缀?各家都忙忙碌碌筑自己的小窠,哪能时时为别人结草衔泥?小小的我过早地有了忧患意识:布鞋穿破了,冬天怎么过?因此,整个夏天、秋天,我是打赤脚度过的。傍晚洗了脚后,就穿一双木屐。谁知到了冬天,因长期赤脚而疯长的脚板再也塞不进原先的布鞋。父亲无钱为我买鞋,揉皱了的灰布似的脸上写满愧疚。"踢拖——踢拖——"
-
关键词
母亲
临终前
忧患意识
父亲
童年
半个世纪
冰雪
套鞋
记忆
凉伞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竹丝灯笼亮堂堂
- 9
-
-
作者
斯菊林
-
出处
《大众心理学》
2006年第3期29-29,共1页
-
文摘
漫漫40多年来,马尚骥、李学南两位老师的那盏竹丝灯笼。在我心头长亮不熄。
-
关键词
《竹丝灯笼亮堂堂》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分类号
I267.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沿街叫卖声声醉
- 10
-
-
作者
斯菊林
-
出处
《中华魂》
2001年第10期43-43,共1页
-
文摘
儿时,最渴盼的莫过于独眼货郎伴着"笃笃笃笃"手摇鼓声流泻出的叫卖声。母亲用鸡毛毛换得针头线脑的同时,我往往为能得到一小块糖而喜得欢蹦乱跳。"鸡毛毛兑兑糖、引线(缝衣针)、蒲里袋(蒲草袋)……!"彼时听到这叫卖声,比此时从电视里听刘欢的《好汉歌》还激动。时间慢慢流去,独眼货郎的叫卖声渐渐逝去。
-
关键词
豆腐西施
叫卖声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儿时的热水瓶
- 11
-
-
作者
斯菊林
-
出处
《中华魂》
1999年第2期19-19,共1页
-
文摘
儿时,屋背后半山坡里有一座孤零零的小茅屋,里面住着一个人称"正鼻头狗"的老鳏夫。在村人的眼里,正鼻头狗是天上的事晓得一半,地上的事全晓得的土博士。其实,他不过是个睁眼瞎。在我眼皮底下的小小世界里,父亲却是半个洋博士。父亲折一根柴棒,在泥地上划个"一",问正鼻头狗:"这是什么字?"正鼻头狗说:"扁担!"父亲又划个"1",正鼻头狗说:"柱!"围观者笑得前仰后合,我心头涌起一股自豪。
-
关键词
热水瓶
父亲
小世界
嗡嗡声
里面
瓶胆
博士
人称
跌落
紫苏茶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