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热带退化红壤区林型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芳 文艺 +4 位作者 赵玉枭 崔鑫涛 段小华 鲁顺保 张艳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418,共8页
【目的】旨在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角度分析不同林型土壤质量状况。【方法】选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及马尾松-木荷和马尾松-枫香混交林等5种不同林型为研究对象,对不... 【目的】旨在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角度分析不同林型土壤质量状况。【方法】选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及马尾松-木荷和马尾松-枫香混交林等5种不同林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型土壤溶解性碳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林型对土壤pH、含水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木荷林地土壤全氮和全磷、DOC、DON和NO_(3)^(-)-N的含量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土壤MB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型,MBN显著高于枫香纯林。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枫香混交林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枫香纯林和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枫香混交林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马尾松、枫香和木荷纯林;马尾松纯林土壤酸性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土壤全碳、全氮与土壤全磷、DOC、DON呈差异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含水量呈差异显著性正相关,与酸性蛋白酶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全磷含量与DOC、DON和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酸性蛋白酶呈显著负相关;DOC与DON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酸性蛋白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DON和NO_(3)^(-)-N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酸性蛋白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MBC与MBN呈显著正相关(P<0.01);酸性蛋白酶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在所有生态因子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蔗糖酶和脱氢酶的影响最大。【结论】木荷、枫香纯林以及马尾松-木荷、马尾松-枫香混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要优于马尾松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林型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下载PDF
珠溪国家湿地公园城区段河流湿地生态修复措施
2
作者 赵玉枭 梅雅茹 +3 位作者 周莉荫 文艺 陈仁静 朱仔伟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1期47-50,共4页
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连接的主要通道,因人为活动引起河流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从而引发诸多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问题。在当前限制人类对湿地干扰的前提下,河流湿地生态如何修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以江西万年珠溪国... 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连接的主要通道,因人为活动引起河流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从而引发诸多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问题。在当前限制人类对湿地干扰的前提下,河流湿地生态如何修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以江西万年珠溪国家湿地公园城区段河流湿地为例,其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通过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其退化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1)恢复河流生态缓冲带及其植被,修复河道生态,提升湿地景观;(2)修复河道底生物栖息地生境等措施,以提高城区段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3)完善科普宣教,增强市民保护意识。通过对比修复治理前后的情况,已可见初步成效,水环境得到改善,空间异质性增强,生物多样性提高,景观亦美化了。对该案例在生态修复上的思考与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类似的城区段河流湿地的生态保护及其景观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湿地公园 河流 湿地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小微湿地修复实践: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园小微湿地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文艺 梅雅茹 +5 位作者 邓无畏 陈仁静 刘刚 朱仔伟 赵玉枭 尹佳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年第1期47-50,共4页
小微湿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城郊竹园小微湿地修复为例,通过系统分析本底条件,运用多种生态恢复技术和修复措施,结合景观与科普宣教建设对小微湿地进行科学综合的修复建... 小微湿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城郊竹园小微湿地修复为例,通过系统分析本底条件,运用多种生态恢复技术和修复措施,结合景观与科普宣教建设对小微湿地进行科学综合的修复建设。竹园小微湿地修复后,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实现了水质净化、水土涵养、景观游憩和科普宣教等多种功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湿地 生态修复型 城郊 湿地修复
下载PDF
灌丛斑块和草本斑块碳交换对季节性降水增加的响应——基于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和叶面积指数标准化的比较分析
4
作者 张梦迪 向官海 +5 位作者 文艺 王欢 呼格吉勒 白永飞 王忠武 郑淑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5-1049,共15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灌丛化现象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水分是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主要限制因子,未来降水格局的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交换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关于降水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灌丛化现象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水分是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主要限制因子,未来降水格局的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交换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关于降水变化对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异质斑块碳交换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相关机制尚不清楚。为此,该研究利用内蒙古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化草地季节性降水增加(冬季增雪、夏季增雨)实验平台,系统观测了灌丛斑块和草本斑块的碳交换参数,即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ER),并结合基于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和叶面积指数(LAI)标准化的参数比较分析,研究了季节性降水增加对灌丛化草地碳交换的影响以及异质斑块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夏季增雨显著提高了草本斑块|NEE|、GEP和ER值,而冬季增雪显著降低了草本斑块|NEE|ANPP、GEPANPP和ERANPP。夏季增雨显著增加了灌丛斑块GEP和ER值,但对NEE影响不明显,冬季增雪对灌丛斑块的碳交换过程有促进作用。总体而言,灌丛斑块的|NEE|、GEP、ER显著高于草本斑块。相较于湿润年份(2021年),干旱年份(2020年)的碳交换对降水增加的响应更为敏感。2)灌丛斑块碳交换(|NEE|、GEP和ER)与土壤水分含量、叶片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夏季增雨主要通过增加深层土壤(40-80 cm)水分含量、降低土壤温度来促进碳交换。草本斑块碳交换与浅层土壤(0-20 cm)水分含量、ANPP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温度、根冠比呈负相关关系;夏季增雨主要通过增加浅层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土壤温度促进碳交换,而冬季增雪则通过增加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和减少地下生物量来抑制草本斑块碳交换。3)基于ANPP标准化后的碳交换参数能更好地揭示灌丛斑块和草本斑块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 生态系统呼吸(ER) 灌丛斑块 草本斑块 冬季增雪 夏季增雨 灌丛化
原文传递
内蒙古灌丛化草原小叶锦鸡儿的种群特征及其土壤影响因子
5
作者 文艺 朱江 +3 位作者 王欢 张梦迪 鲁顺保 郑淑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5-1533,共9页
本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灌丛化阶段(轻度、中度、重度)下小叶锦鸡儿的种群特征及其土壤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草原轻度-中度-重度灌丛化的发展过程中,小叶锦鸡儿的密度和高度逐渐增加,两阶段密度和高度分别增长196.0%、34... 本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灌丛化阶段(轻度、中度、重度)下小叶锦鸡儿的种群特征及其土壤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草原轻度-中度-重度灌丛化的发展过程中,小叶锦鸡儿的密度和高度逐渐增加,两阶段密度和高度分别增长196.0%、34.5%和25.4%、17.6%。小叶锦鸡儿的冠幅、基径、每丛分蘖数和地上生产力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地上生物量向叶片的分配比例减少。小叶锦鸡儿在中度灌丛化阶段与草本植物之间的竞争最为强烈,其通过减少横向生长如冠幅、基径和每丛分蘖数,增加密度和高度以获取竞争优势。在不同灌丛化阶段小叶锦鸡儿所受到的土壤限制因子明显不同。在轻度灌丛化阶段,土壤因子对小叶锦鸡儿生长的限制作用较小;在中度灌丛化阶段,深层(20~50 cm)土壤水分和土壤pH是限制小叶锦鸡儿密度的关键因素;在重度灌丛化阶段,深层土壤水分和pH限制小叶锦鸡儿纵向生长的主要因素,浅层(0~20 cm)土壤水分和养分是限制灌从横向扩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化 种群特征 小叶锦鸡儿 土壤理化性质 内蒙古草原
原文传递
河流尾端湿地修复设计——以江西兴国县睦埠村小微湿地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文艺 梅雅茹 +2 位作者 朱仔伟 徐兰 钟文军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年第6期62-65,共4页
小微湿地建设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小微湿地为例,以生态修复为原则,规划设计小微湿地总体布局,通过地形修复、景观驳岸修复、湿地植物配置、互动游览空间建设等措施修复小微湿地。小微... 小微湿地建设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小微湿地为例,以生态修复为原则,规划设计小微湿地总体布局,通过地形修复、景观驳岸修复、湿地植物配置、互动游览空间建设等措施修复小微湿地。小微湿地修复后,湿地水质由地表Ⅴ类变为Ⅲ类,新增植物12科19属26种,水鸟显著增加,为居民提供休憩科教场所,为发展乡村旅游业和种植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小微湿地 修复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