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快速免疫PCR检测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蕤 刘箐 +5 位作者 刘雅莉 王军平 张丽萍 侯建雄 刘志杰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共3页
对种子携带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subsp.citrulli)进行简单抽提和纯化,不经过DNA提取而以病原菌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对带菌种子提取液采用直接PCR法最低检出限为3600个细菌/mL,而免疫PCR最低检出限可达到600... 对种子携带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subsp.citrulli)进行简单抽提和纯化,不经过DNA提取而以病原菌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对带菌种子提取液采用直接PCR法最低检出限为3600个细菌/mL,而免疫PCR最低检出限可达到600个细菌/mL。免疫PCR法可以有效富集病原后再扩增,方便快速,成本低,灵敏度高,适用于种子携带微量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免疫PCR 快速检测
下载PDF
花椒流胶病病原疫霉种的鉴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苏琴 袁忠林 +4 位作者 洪流 罗兰 孙颉 李玉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7,共4页
自花椒流胶病病组织中分离得到3个疫霉菌株,致病性测定表明,3株疫霉对花椒(大红袍)致病性极强,对柑桔(蜜桔)不致病。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与柑桔褐腐疫霉标准菌株菌丝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比较,这3株花椒流胶病病原... 自花椒流胶病病组织中分离得到3个疫霉菌株,致病性测定表明,3株疫霉对花椒(大红袍)致病性极强,对柑桔(蜜桔)不致病。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与柑桔褐腐疫霉标准菌株菌丝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比较,这3株花椒流胶病病原疫霉为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citrophthora(Smith&Smith)Leonian。花椒ZanthoxylambungeanumMaxim为柑桔褐腐疫霉的寄主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流胶病 柑桔褐腐疫霉 鉴定
下载PDF
冬虫夏草和中国被毛孢形态学再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苏琴 王三喜 +6 位作者 罗进仓 李风庆 金秀琳 马福全 周昭旭 唐德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30-1738,共9页
产自甘肃省冬虫夏草主产区的冬虫夏草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少数具有2-4个子座,个别子座叉状分枝。通过移栽培养,对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子座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并对子囊孢子的萌发及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产自甘肃省冬虫夏草主产区的冬虫夏草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少数具有2-4个子座,个别子座叉状分枝。通过移栽培养,对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子座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并对子囊孢子的萌发及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再研究。观察到:在子囊孢子弹射期,子座可孕部产生明显的缩胀变化;中国被毛孢在培养条件下产生无色和近黑色两种颜色的分生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 发育 形态观察 培养
原文传递
甘肃省河西地区辣(甜)椒病毒病毒原鉴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志杰 +6 位作者 张丽萍 刘箐 王军平 刘雅莉 宋蕤 施颖波 侯健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74-78,共5页
2006~2009年用DAS-ELISA方法对采自甘肃省河西地区辣(甜)椒病毒病病株的27份样本进行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辣椒轻微斑驳病毒(PMMoV)、番茄斑萎病毒(TSW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 2006~2009年用DAS-ELISA方法对采自甘肃省河西地区辣(甜)椒病毒病病株的27份样本进行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辣椒轻微斑驳病毒(PMMoV)、番茄斑萎病毒(TSW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苜蓿花叶病毒(AMV)和蚕豆萎蔫病毒(BBWV)共9种病毒的检测,同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其中20份样本进行了前4种病毒的测定。结果表明,DAS-ELISA方法检测出的病毒种类有TMV、CMV、PMMoV、PVY和TEV,其中TMV和CMV是优势毒原种群,检出率分别为44.4%和33.3%;RT-PCR方法检测出TMV、CMV、TEV和PMMoV;未检出TSWV、PVX、AMV和BBW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河西地区 辣(甜)椒 病毒病 DAS-ELISA检测 RT-PCR检测
下载PDF
绿肥在防治土传病害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甘肃农业科技》 1998年第9期43-44,共2页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土传病害难防难治、危害严重,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农业生产活动和农田自然环境变化诸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典型的生态病害。在造成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的综合...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土传病害难防难治、危害严重,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农业生产活动和农田自然环境变化诸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典型的生态病害。在造成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的综合因素中,栽培因素(氮、磷水平,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传病害 防治措施 绿肥防治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种传番茄溃疡病菌直接PCR和免疫捕捉PCR检测方法之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闵现华 韩跃武 +6 位作者 刘箐 王军平 刘雅莉 刘姝彤 宋蕤 施颖波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6,共5页
用PBS和种子研磨后的普通病原提取液稀释番茄溃疡病菌纯菌液,并以梯度纯菌液和带菌种子提取液作为模板进行直接PCR和免疫捕捉PCR,比较2种方法在纯菌液和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找到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简便快捷的方法用于... 用PBS和种子研磨后的普通病原提取液稀释番茄溃疡病菌纯菌液,并以梯度纯菌液和带菌种子提取液作为模板进行直接PCR和免疫捕捉PCR,比较2种方法在纯菌液和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找到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简便快捷的方法用于检测番茄种子携带的番茄溃疡病菌。结果显示在纯菌液中直接PCR灵敏度为104cfu/mL,免疫捕捉PCR为102cfu/mL;在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直接PCR灵敏度为106cfu/mL,免疫捕捉PCR为104cfu/mL;免疫捕捉PCR比直接PCR灵敏度高100倍,尤其在实际种子检测中优势更明显,而且检出时间短,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 番茄种子 直接PCR 免疫捕捉PCR
下载PDF
改良DAS-Dot-ELISA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 被引量:9
7
作者 熊亮斌 刘箐 +7 位作者 王天昌 高丽萍 王婧 刘姝彤 宋蕤 施颖波 王军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51-1556,共6页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对Dot-ELISA法的封闭条件、包被抗体浓度、点样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改良DAS-Dot-ELISA法快速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研究发现,以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的脱脂奶粉液高温处理后用于封闭,可有效降低背景...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对Dot-ELISA法的封闭条件、包被抗体浓度、点样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改良DAS-Dot-ELISA法快速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研究发现,以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的脱脂奶粉液高温处理后用于封闭,可有效降低背景;轻微振荡可提高杂交效率,减少非特异性结合。改良DAS-Dot-ELISA可快速、经济的检测西瓜果斑病菌,灵敏度达1.9×105CFU/mL。在对两批次种子样品的检测中,改良DAS-Dot-ELISA法检测带菌率分别为8.0%和6.0%,与微孔板ELISA结果完全一致;对每粒种子的检测结果,改良DAS-Dot-ELISA法与微孔板ELISA吻合率平均达99.0%,显示较好的实用前景,同时为快速检测西瓜果斑病菌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 双抗体夹心Dot-ELISA 硝酸纤维素膜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应用SSR技术鉴定杂交种种子纯度的方法探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尤佳 王晋 +2 位作者 王军平 周小平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49,共4页
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检验是保证优良品种发挥增产潜能的关键因素。本文简要叙述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就种子纯度鉴定方面与其它标记技术做了比较,概述最近几年应用该技术鉴定种子纯度的应用,并就其应用潜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杂交种 种子纯度 SSR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 被引量:8
9
作者 刘雅莉 +2 位作者 刘箐 王军平 宋蕤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1-294,共4页
2006-2008年对甘肃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田间表现为花叶和条斑等症状,种子可带毒。采用DAS-ELISA方法,从田间样本及该地区出入境番茄种子上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花叶病毒(ToMV)和黄... 2006-2008年对甘肃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田间表现为花叶和条斑等症状,种子可带毒。采用DAS-ELISA方法,从田间样本及该地区出入境番茄种子上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花叶病毒(To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并对TMV和ToMV阳性样品进行了IC-RT-PCR鉴定。该地区番茄病毒病优势病毒为烟草花叶病毒;13%的样本中检测出2种病毒的复合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病毒病 病毒鉴定
下载PDF
甘肃省南瓜及西葫芦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病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雅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122,126,共4页
利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的方法对甘肃出入境南瓜、西葫芦种子及采自河西地区显症病株叶片进行检测,在种子及病叶组织中均检测到ZYMV病毒,其中南瓜种子带毒批次占12.5%,西葫芦种子带毒批次占11.8%。根据已报道的小西葫... 利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的方法对甘肃出入境南瓜、西葫芦种子及采自河西地区显症病株叶片进行检测,在种子及病叶组织中均检测到ZYMV病毒,其中南瓜种子带毒批次占12.5%,西葫芦种子带毒批次占11.8%。根据已报道的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外壳蛋白(CP)基因,以ELISA阳性种子或病叶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对预期大小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与世界各地的ZYMV分离物CP基因具有高度一致性,综合ELISA检测和RT-PCR的结果,确定南瓜、西葫芦种子可携带ZYMV,且ZYMV是侵染甘肃瓜类作物的重要病毒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及西葫芦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 病原鉴定
下载PDF
分离自黄瓜的多主棒孢霉不同表型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白滨 何苏琴 +3 位作者 荆卓琼 申培增 张广荣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2-329,共8页
【目的】通过对分离自黄瓜的多主棒孢霉不同表型菌株适宜生长温度、产孢量等表型特征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为多主棒孢霉侵染引起的黄瓜叶斑病和茎疫病的化学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温度梯度法测定病菌适宜生长温度;采用PD... 【目的】通过对分离自黄瓜的多主棒孢霉不同表型菌株适宜生长温度、产孢量等表型特征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为多主棒孢霉侵染引起的黄瓜叶斑病和茎疫病的化学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温度梯度法测定病菌适宜生长温度;采用PDA培养基25°C黑暗培养5 d和21 d,计测不同表型菌株单位面积产孢量;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不同表型菌株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分离自黄瓜的多主棒孢霉不同表型菌株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C;在PDA平板25°C黑暗培养5 d,气生菌丝稀少型菌株cu-4、cu-5即大量产孢,产孢量明显多于气生菌丝丰茂型菌株;在试验浓度下,5个试验菌株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依次为:代森锰锌>氟硅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速克灵>百菌清>嘧菌酯>多菌灵。【结论】分离自黄瓜的多主棒孢霉不同表型菌株在适宜生长温度、菌丝生长速度、产孢量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试验浓度下,供试菌株对多菌灵和嘧菌酯的敏感性极低(抑制率<40%),这2种杀菌剂已失去对该地区黄瓜褐斑病的防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棒孢霉 表型特征 杀菌剂 黄瓜 褐斑病 茎疫病
原文传递
Nested-PCR检测种传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 被引量:6
12
作者 闵现华 刘箐 +6 位作者 韩跃武 王军平 刘姝彤 刘雅莉 宋蕤 施颖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8-31,共4页
利用番茄溃疡病菌特异性引物对纯菌液、模拟带菌种子及自然感染种子提取液分别进行Direct-PCR和Nested-PCR检测。结果在纯菌液中,Direct-PCR的检测灵敏度为105cfu/mL,Nested-PCR为102cfu/mL;在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Direct-PCR的检测灵... 利用番茄溃疡病菌特异性引物对纯菌液、模拟带菌种子及自然感染种子提取液分别进行Direct-PCR和Nested-PCR检测。结果在纯菌液中,Direct-PCR的检测灵敏度为105cfu/mL,Nested-PCR为102cfu/mL;在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Direct-PCR的检测灵敏度为107cfu/mL,Nested-PCR为104cfu/mL;在自然感染种子提取液中,稀释104倍后Nested-PCR仍然可以检出。建立的番茄种子Nested-PCR检测技术,无需经过核酸提取步骤,可以在8 h内完成整个检测过程,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可作为番茄种子带菌的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 番茄种子 Direct-PCR NESTED-PCR
下载PDF
甘肃省18种药用植物病毒病调查及2种病毒病的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雯 晏立英 +1 位作者 陈秀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137,163,共6页
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对甘肃省宕昌县、漳县、岷县、渭源县、陇西县、临洮县等地区种植的具有疑似病毒病症状的半夏等18种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及采样。采用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MV)、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花叶病毒(ToMV)... 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对甘肃省宕昌县、漳县、岷县、渭源县、陇西县、临洮县等地区种植的具有疑似病毒病症状的半夏等18种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及采样。采用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MV)、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花叶病毒(ToM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芜菁花叶病毒(TuMV)等7种双抗体夹心免疫酶联检测(DAS-ELISA)试剂盒初检,并对CMV和ToMV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复检,结果表明,半夏、掌叶大黄和红花3种药用植物受到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马兜铃、土贝母及当归3种植物受到番茄花叶病毒(ToMV)侵染;样品中未检测到上述其他病毒种类,其余12种病毒样品的病原尚未确定。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CMV病毒侵染掌叶大黄、红花,ToMV病毒侵染马兜铃、当归和土贝母。此研究为防治上述病毒病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病毒病 DAS-ELISA RT-PCR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坏疽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苏琴 荆卓琼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45,共6页
本文通过Koch’s法则以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马铃薯坏疽病进行病原鉴定。从马铃薯坏疽病标样中分离得到5株形态特征一致的产生分生孢子器的腔孢纲真菌,其代表菌株GSAA-0232对马铃薯块茎具有强的致病性,用该菌接种马... 本文通过Koch’s法则以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马铃薯坏疽病进行病原鉴定。从马铃薯坏疽病标样中分离得到5株形态特征一致的产生分生孢子器的腔孢纲真菌,其代表菌株GSAA-0232对马铃薯块茎具有强的致病性,用该菌接种马铃薯块茎,可引起与自然发病相同的坏疽病症状。该菌的培养物生成代谢物"E"(NaOH斑反应显示出特有的紫红色)。利用引物Phoma-2/Phoma-7可扩增出474bp的Phoma foveata特异条带。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GenBank登录号:JQ963624),将菌株GSAA-0232鉴定为Boeremia foveata(Foister)Aveskamp,Gruyter&Verkley。这是Boeremia foveata引起马铃薯坏疽病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坏疽病 Boeremia foveata PHOMA foveata
下载PDF
灰葡萄孢菌引起的向日葵叶斑和盘腐及热胁迫对病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15
作者 白滨 +3 位作者 何苏琴 柳利龙 张爱琴 王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5-1424,共20页
【背景】2022年8-9月,从甘肃省兰州市种植的食用向日葵田中采集到零星发病的叶斑和盘腐病害标样。【目的】明确叶斑病和盘腐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单孢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Koch’s法则明确分出病菌的致病性;采用... 【背景】2022年8-9月,从甘肃省兰州市种植的食用向日葵田中采集到零星发病的叶斑和盘腐病害标样。【目的】明确叶斑病和盘腐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单孢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Koch’s法则明确分出病菌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通过平板法测定试验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观察经30℃(生长抑制温度)培养后试验菌株产菌核特性的变化。【结果】分离得到12株菌落形态不同的葡萄孢属菌株。试验菌株SKY-A-SKY-D接种食用向日葵离体叶片和花盘可引起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接种发病的叶片和花盘病组织上原接种菌的分出率达100%。试验菌株在PDA平板上15℃和20℃培养10-40 d,大型分生孢子无色至淡褐色,单胞,卵圆形、长椭圆形、球形、近球形、棒状或不规则形,[6.0-14.2(-20.1)]μm×[6.0-10.4(-14.9)]μm;菌核表生,黑色,球形、近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0.5-11.1)mm×(0.5-5.0)mm;Ⅰ型微菌核红褐色至黑褐色,表生或埋生,(26.9-492.5)μm×(14.9-149.3)μm,微菌核的组成细胞大小为(12.7-35.0)μm×(11.9-25.3)μm;Ⅱ型微菌核近黑色,埋生,(35.8-373.1)μm×(23.9-229.9)μm,微菌核的组成细胞大小为(8.2-16.4)μm×(8.2-14.9)μm;假微菌核由特化的附着胞构成,暗褐色至近黑色,埋生,(32.0-447.8)μm×(19.4-358.2)μm。试验菌株的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菌核产生温度为5-25℃。30℃培养7 d后转至20℃培养14 d,可诱导2个不产菌核的菌株SKY-B和SKY-C产生菌核,突变株在继代培养时保持其产菌核能力。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试验菌株SKY-A–SKY-D的rDNA-ITS序列(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登录号为NMDCN00038NP–NMDCN00038NS)与已知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序列的相似性达99.8%–100.0%。g3pdh、hsp60和rpb2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4个试验菌株被聚在B.cinerea的不同亚群里。【结论】引起向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叶斑 盘腐 灰葡萄孢菌 菌核 微菌核 假微菌核 热胁迫
原文传递
出口萝卜种子中芸薹生链格孢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铁夫 +2 位作者 王军平 刘箐 周围 《植物检疫》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对酒泉出境萝卜种子上发现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sp.)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根据结果,将这种链格孢鉴定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icola);该种病原菌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的世界性病原真菌,在甘肃酒泉繁种基... 本文对酒泉出境萝卜种子上发现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sp.)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根据结果,将这种链格孢鉴定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icola);该种病原菌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的世界性病原真菌,在甘肃酒泉繁种基地过去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链格孢 萝卜种子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燕麦和青稞的一种新病害—鞘腐病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苏琴 王三喜 +3 位作者 赵桂琴 刘永刚 马福全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3-4,共2页
在甘肃省中西部及南部高海拔地区的栽培燕麦、野燕麦和青稞上发生了一种国内外均未见报道的新病害—鞘腐病。从病组织中分离到形态相似的丝状真菌,通过柯赫法则证实该菌即鞘腐病的病原菌,形态学及分子鉴定显示,该病原菌可能为新属种。
关键词 新病害 裸燕麦 皮燕麦 野燕麦 青稞 鞘腐 半知菌类 新属种
下载PDF
莴笋炭疽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滨 +1 位作者 何苏琴 甘延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41-2248,共8页
【背景】2018年7-8月,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种植的莴笋大面积发生炭疽病,约40%的地块发病,绝收面积达10%。【目的】明确莴笋炭疽病的病原。【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Koch’s法则明确分出病菌的致病性;采用形态... 【背景】2018年7-8月,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种植的莴笋大面积发生炭疽病,约40%的地块发病,绝收面积达10%。【目的】明确莴笋炭疽病的病原。【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Koch’s法则明确分出病菌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分离得到形态特征一致的真菌菌株3株。在PDA平板上20°C培养7 d,病菌分生孢子无色,单隔,梭形,(10.44-19.40)μm×(2.61-4.48)μm。代表性菌株Lett-11接种莴笋离体叶片可引起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菌株Lett-11 (GenBank登录号MK252097)的r DNA-ITS序列与莴苣盘二孢菌Marssonina panattoniana strain CBS 163.25 (GenBank登录号MH854831.1)的序列相似性达99%。【结论】引起莴笋炭疽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莴苣盘二孢菌Mar. panattoniana [Synonymy:Microdochium panattonianum],这是莴苣盘二孢菌引起莴笋炭疽病在甘肃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炭疽病 莴苣盘二孢菌
原文传递
莴苣叶疫病和茎腐病的病原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苏琴 +2 位作者 白滨 刘永刚 刘明霞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8-483,共16页
2021年3–6月,从甘肃省的生菜(叶用莴苣)叶片和青海省的莴笋(茎用莴苣)茎秆罹病样本上分离得到腐霉属卵菌。通过Koch’s法则明确了分出菌株的致病性。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3个菌株鉴定为嗜导管腐霉Pythium tracheiphilum。在... 2021年3–6月,从甘肃省的生菜(叶用莴苣)叶片和青海省的莴笋(茎用莴苣)茎秆罹病样本上分离得到腐霉属卵菌。通过Koch’s法则明确了分出菌株的致病性。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3个菌株鉴定为嗜导管腐霉Pythium tracheiphilum。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cox1)和核糖体DNA28S大亚基(rDNA-LSU)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中,甘肃菌株(LPy-B)和青海菌株(LPy-C和LPy-D)被聚在P.tracheiphilum的不同亚群里,不同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和产孢特性存在差异。孢子囊顶生、间生或侧生,球形,17.13–53.73μm,或近球形至葫芦状,24.58–56.72×18.62–53.73μm;休止孢球形,6.70–9.68μm;藏卵器光滑,顶生或间生,球形,15.64–23.09μm;每个藏卵器有雄器1–2个,雄器与藏卵器同丝或异丝生;卵孢子满器或近满器,球形,直径13.41–20.11μm,卵孢子壁厚0.74–2.23μm。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除莴苣外,嗜导管腐霉还可侵染菊科的华蒲公英和刺儿菜、十字花科的青菜、豆科的蚕豆;不侵染车前科的车前、马齿苋科的马齿苋和苋科的反枝苋;在试验条件下,菌株LPy-C和LPy-D对青菜叶片的致病性强于LPy-B。嗜导管腐霉及其引起的莴苣叶疫和茎腐病在我国和亚洲地区系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莴笋 球形孢子囊 嗜导管腐霉
原文传递
甘肃地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的鉴定与检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军平 何苏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X期68-73,共6页
从番茄病果上分离纯化的细菌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培养特性观察及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Young,Dye et Wilkie。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已鉴定菌株及番茄发病组织进行PCR扩... 从番茄病果上分离纯化的细菌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培养特性观察及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Young,Dye et Wilkie。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已鉴定菌株及番茄发病组织进行PCR扩增,均扩增出530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印证了可利用特异性引物MM5F/MM5R对分离菌株或番茄发病组织进行PCR扩增以检测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 分离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