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分布规律 被引量:187
1
作者 王一刚 +2 位作者 张帆 杨雨 张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0-15,共6页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是发育在下二叠统侵蚀面上的一套海侵沉积。其碳酸盐岩沉积主体在川东及鄂西地区,沉积环境属碳酸盐缓坡。该沉积体系包括碳酸盐浅缓坡(海陆交互带)、碳酸盐深缓坡(细分为外带和内带)、海槽(盆地)和环海槽陆棚边...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是发育在下二叠统侵蚀面上的一套海侵沉积。其碳酸盐岩沉积主体在川东及鄂西地区,沉积环境属碳酸盐缓坡。该沉积体系包括碳酸盐浅缓坡(海陆交互带)、碳酸盐深缓坡(细分为外带和内带)、海槽(盆地)和环海槽陆棚边缘带。这些沉积相带自四川盆地西南向东北大致呈同心弧状顺次展布,并随海侵的发展逐渐向西南方向迁移。至长兴期,受南秦岭裂陷洋强烈拉张的影响在川东北部形成开江—梁平碳酸盐海槽,并在陆棚边缘带和深缓坡带分别发育了陆棚边缘礁和点礁,由此开始了由碳酸盐缓坡向碳酸盐台地转化的过程。陆棚边缘礁带是生物礁发育的有利相带。陆棚边缘礁的个体明显大于缓坡内的点礁,分布密度大,是形成大中型生物礁气藏的有利相带。到长兴期末,这些陆棚边缘礁仍未能相互连接构成连续的障壁,致使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的沉积环境未能最终由碳酸盐缓坡转变为碳酸盐台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碳酸盐 沉积 生物礁 气藏勘探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 被引量:168
2
作者 王一刚 刘划一 +2 位作者 杨雨 张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4-19,共6页
20世纪末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发现了渡口河等以孔隙性鲕粒白云岩为储层的飞仙关组气藏。这些储层的分布与飞仙关组鲕粒滩的分布规律有关。研究表明当时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飞仙关组鲕粒滩的分布 ,因而影响着鲕滩气藏的分布。研究区的鲕粒滩... 20世纪末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发现了渡口河等以孔隙性鲕粒白云岩为储层的飞仙关组气藏。这些储层的分布与飞仙关组鲕粒滩的分布规律有关。研究表明当时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飞仙关组鲕粒滩的分布 ,因而影响着鲕滩气藏的分布。研究区的鲕粒滩集中分布在环早期开江—梁平海槽的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它们随着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区的扩大和开江—梁平海槽的消亡而发育迁移 ,形成了宣汉黄金口—开县地区、达县—梁平地区等几个鲕粒岩集中发育区块。由于孔隙性鲕粒白云岩的形成与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和深埋藏溶解作用有关 ,故储层呈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分布在致密的鲕粒灰岩中 ,使鲕粒气藏具有岩性—构造复合圈闭的特点。孔隙性白云岩储层的声速平均 5 5 4 0m/s,致密灰岩的大于 6 2 0 0m/s ,故在地震剖面上储层表现为在一定层位的弱反射背景出现的一段连续的强振幅反射。因此 ,鲕滩气藏的勘探可遵循“占边缘、找亮点、套构造”的思路进行综合预测勘探。除目前重点勘探的五宝场地区外 ,宣汉黄金口—万源区块和达川—梁平区块是很有希望的勘探后备区块 ,万源—南江区块和广元—昌平区块是鲕滩气藏勘探的远景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飞仙关组 沉积相 储层 预测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149
3
作者 王兴志 张帆 +5 位作者 马青 杨满平 王一刚 杨雨 张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9-254,共6页
据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特征和储层分布规律 ,认为区内长兴组生物礁和飞仙关组鲕粒滩特征和分布与海平面升降有关。长兴期生物礁发育于海平面快速上升阶段的缓坡坡折地带和缓坡内的局部 ,当生物礁的生长速度低于... 据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特征和储层分布规律 ,认为区内长兴组生物礁和飞仙关组鲕粒滩特征和分布与海平面升降有关。长兴期生物礁发育于海平面快速上升阶段的缓坡坡折地带和缓坡内的局部 ,当生物礁的生长速度低于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时 ,形成海侵追补型生物礁 ,当生物礁生长速度大于海平面上升速度时 ,则构成海侵并进型生物礁 ;飞仙关鲕粒滩形成于海平面下降阶段的台地边缘和台内局部地区 ,单一台地边缘鲕粒滩分布广、厚度大 ,而台内鲕粒滩数量虽多 ,但单一厚度小 ,分布范围窄。总体来看 ,长兴生物礁发育层位逐渐向海侵方向升高 ,而飞仙关鲕粒滩随海退的进行 ,向台地增生方向迁移。区内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是一次较大规模海平面升降过程中的产物 ,海侵始于吴家坪初期 ,长兴期海平面快速上升 ,至飞仙关初期达到最高海平面 ,海平面开始下降 ,直至飞仙关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海平面变化 长兴组 飞仙关组 生物礁 鲕粒滩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H_2S成因研究 被引量:143
4
作者 王一刚 窦立荣 +2 位作者 张静 刘划一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7-524,共8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开县地区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气藏埋深3000~4500m,地温在100℃左右,天然气中H2S含量为12%~17%。这些H2S为飞仙关组气藏附近的硬石膏经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而成。与TSR有关的硬石膏、H2S、S0和FeS2的δ34S分别... 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开县地区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气藏埋深3000~4500m,地温在100℃左右,天然气中H2S含量为12%~17%。这些H2S为飞仙关组气藏附近的硬石膏经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而成。与TSR有关的硬石膏、H2S、S0和FeS2的δ34S分别为+30.4‰、+12.9‰、+19.1‰和+19.4‰,交代硬石膏的方解石的δ13C为-7.26‰,δ18O为-6.41‰,其内所含两相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09~151℃。这些高含硫气藏的天然气和储层沥青的热演化程度比其他地区飞仙关组气藏的更高。该区飞仙关组最大埋藏温度超过180℃,但由于后期构造抬升,大于140℃地温的埋藏时间小于20Ma,故气藏H2S含量低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仙关组 气藏 硫化氢 四川盆地 储层 硫化氢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环海槽礁、滩富气带勘探 被引量:118
5
作者 王一刚 洪海涛 +2 位作者 夏茂龙 范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四川盆地北部广元—旺苍海槽及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该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及其生物礁、鲕粒滩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礁、滩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二叠纪长兴期的海绵—水螅边... 四川盆地北部广元—旺苍海槽及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该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及其生物礁、鲕粒滩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礁、滩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二叠纪长兴期的海绵—水螅边缘礁集中发育在环海槽的台地边缘相带,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储集相带;三叠纪飞仙关期环海槽的碳酸盐台地区鲕粒滩发育,是大中型气藏孔隙性鲕粒云岩、鲕粒灰岩储层发育有利相区。在"环海槽的碳酸盐台地边缘富气带是边缘礁、滩巨厚优质储层发育有利区"重要勘探思路的指导下,自渡口河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发现后,在环海槽的台地边缘相区又相继发现了罗家寨、铁山坡、滚子坪、普光等大中型气藏,近期在仪陇、苍溪地区礁、滩气藏的勘探也先后获得突破性进展,一个绵延600km,范围近1×104km2的环海槽礁、滩气藏富气带已清楚地显现出来。目前沿该带已发现了8个长兴组边缘礁气藏和13个飞仙关组鲕粒滩气藏,获天然气储量近1×1012m3,其中最大的气藏目前探明储量达到3560×108m3。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环海槽礁、滩富气带的勘探将会有更大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 三叠纪 海槽 碳酸盐岩 生物礁油气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拉张槽对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98
6
作者 刘树根 王一刚 +7 位作者 孙玮 钟勇 洪海涛 邓宾 夏茂龙 宋金民 吴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共23页
四川盆地现今为挤压性的沉积盆地,地表所见构造也均为压性构造;但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拉张运动(地裂运动)并形成了张性构造(拉张槽等)。现今盆地内已发现的主要拉张槽有开江-梁平海槽(拉张槽)和绵阳-长宁拉张槽。... 四川盆地现今为挤压性的沉积盆地,地表所见构造也均为压性构造;但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拉张运动(地裂运动)并形成了张性构造(拉张槽等)。现今盆地内已发现的主要拉张槽有开江-梁平海槽(拉张槽)和绵阳-长宁拉张槽。开江-梁平海槽(拉张槽)是四川盆地内深埋地下的二叠纪-三叠纪之间的一个北西-南东向展布的深水碳酸盐岩沉积区,是在峨眉地裂运动理论启示下因生物礁油气藏勘探而发现的。绵阳-长宁拉张槽是四川盆地内发育于早寒武世的一个南北向的下寒武统巨厚碎屑岩沉积(降)区,是在兴凯地裂运动理论指导下通过构造-沉积综合研究而发现的。2个拉张槽的发现和特征研究均经历了漫长过程。拉张槽的形成演化不仅控制了优质泥质烃源岩和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岩的发育,而且为优质泥质烃源岩-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岩组合的形成和油气成藏效应及规模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致使环拉张槽周缘地区是克拉通盆地内油气分布最丰富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张槽 油气 海相 克拉通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被引量:84
7
作者 杨家静 王一刚 +3 位作者 王兰生 刘划一 周国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9-353,共5页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是“九五”期间的勘探重点 ,通过对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层沥青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确认了上二叠统的滨岸煤系泥岩和海槽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 ,长兴组—飞仙关...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是“九五”期间的勘探重点 ,通过对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层沥青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确认了上二叠统的滨岸煤系泥岩和海槽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 ,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伏的上二叠统烃源岩 ,天然气以垂相运移为主 ,飞仙关组部分气藏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较高与储层中膏岩层的分布和热硫酸盐还原作用有关 ,上述这些特征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地球化学特征 四川盆地 上二叠统 长兴组 飞仙关组 生物礁 硫化氢 天然气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邻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海槽的深水沉积特征 被引量:86
8
作者 王一刚 +4 位作者 洪海涛 夏茂龙 张静 宋蜀筠 刘划一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2-714,共13页
四川盆地及邻区广元-旺苍、城口-鄂西、开江-梁平海槽是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P_3—T_(?))的深水碳酸盐沉积区。该区上二叠统上部大隆组是硅质岩、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组合,含放射虫、有孔虫等化石,厚12.5~29.0 m,为海槽裂陷期... 四川盆地及邻区广元-旺苍、城口-鄂西、开江-梁平海槽是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P_3—T_(?))的深水碳酸盐沉积区。该区上二叠统上部大隆组是硅质岩、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组合,含放射虫、有孔虫等化石,厚12.5~29.0 m,为海槽裂陷期凝缩沉积。三叠系飞仙关组下部为远洋沉积的暗色泥岩、微晶碎屑灰岩和重力流沉积的浊积岩、角砾灰岩组成的深水碳酸盐沉积,厚50.0~300.0 m,是裂陷期后的海槽充填沉积。海槽相区沉积在晚二叠统世末达到最大海泛面沉积了大隆组。海平面缓慢下降期沉积了补偿充填性质的飞仙关组深水碳酸盐岩。海槽相区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深水沉积物的有机碳平均值高达6.21%,是良好的烃源岩。但在海槽相区上二叠统不发育生物礁,飞仙关组缺乏鲕粒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碳酸盐 硅质岩 大隆组 飞仙关组 天然气储层 开江-梁平海槽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内发现大隆组 被引量:77
9
作者 王一刚 +2 位作者 洪海涛 夏茂龙 宋蜀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6,共5页
四川盆地广元一旺苍海槽、城口一鄂西海槽和开江-梁平海槽具有相同的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沉积相序组合,它们在长兴晚期-飞仙关早期都是深水沉积区。其中前者上二叠统顶部是由含放射虫、骨针、有孔虫和腕足等二叠纪生物化石的... 四川盆地广元一旺苍海槽、城口一鄂西海槽和开江-梁平海槽具有相同的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沉积相序组合,它们在长兴晚期-飞仙关早期都是深水沉积区。其中前者上二叠统顶部是由含放射虫、骨针、有孔虫和腕足等二叠纪生物化石的硅质岩、硅质灰岩和硅质泥岩等组成的大隆组。而在此之前深埋于地腹中的后者一直没有识别出大隆组。最近通过钻井地层测井对比分析和钻井岩屑薄片研究发现开江-梁平海槽区飞仙关组底部高自然伽马、低电阻层段是由含放射虫、腕足、有孔虫等晚二叠纪生物化石的硅质岩、硅质灰岩、硅质泥岩组成的,应划分为上二叠统大隆组。开江-梁平海槽区大隆组厚12.5~33.5m.平均有机碳含量达3.88形.是优质的烃源岩。与海槽相邻的台地边缘相带是大中型气藏的有利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开江-梁平海槽 沉积相 勘探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碳酸盐岩斜坡相带沉积特征 被引量:75
10
作者 王一刚 +5 位作者 洪海涛 夏茂龙 范毅 孔令霞 武川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56,共14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县樊哙以东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碳酸盐岩台地相—海槽相剖面均出露地表。分隔台地相和海槽相的碳酸盐岩斜坡相的鸡唱剖面距台地边缘相剖面不足1km。根据地面露头碳酸盐岩斜坡相带的特征,可在四川盆地北部... 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县樊哙以东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碳酸盐岩台地相—海槽相剖面均出露地表。分隔台地相和海槽相的碳酸盐岩斜坡相的鸡唱剖面距台地边缘相剖面不足1km。根据地面露头碳酸盐岩斜坡相带的特征,可在四川盆地北部环开江—梁平海槽的地震反射剖面上有效地识别出碳酸盐岩斜坡相,并划分出浅水、深水碳酸盐沉积区。斜坡相具有明显的倾斜反射,海槽相区大隆组及飞仙关组底部泥岩的强振幅反射在斜坡下部向台地上超并消失。深水相区上二叠统地震波双程反射时间都小于100ms且明显短于飞仙关组,而台地相区上二叠统双程反射时间多大于150ms,且与上覆飞仙关组地震波反射时间相近或略长。碳酸盐岩斜坡相倾斜反射的特征表明环海槽的碳酸盐岩斜坡开始发育于晚二叠世中期,并随海侵向碳酸盐岩台地方向迁移,在晚二叠世末期海侵达到顶峰时形成最陡峭的斜坡。飞仙关期斜坡随海平面缓慢下降而逐渐向海槽方向迁移并变缓。晚二叠世末期海槽南端梁平地区斜坡坡度在3°左右,向北东、北西方向变陡,宣汉地区约20°,苍溪、仪陇地区最高达40°以上,海槽呈向北逐渐加深的箕形。根据晚二叠世末期斜坡倾斜反射高度计算,开江—梁平海槽的水深在350~450m左右。苍溪、仪陇及梁平地区飞仙关组斜坡进积明显,宣汉地区的斜坡以加积为主。目前钻遇的最厚鲕滩储集层位于宣汉加积斜坡附近的台地边缘,单井的鲕粒白云岩储集层厚度超过3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二叠统 飞仙关组 碳酸盐岩斜坡相 深水碳酸盐岩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拾零 被引量:71
11
作者 王一刚 +3 位作者 洪海涛 夏茂龙 何颋婷 宋蜀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1-839,共9页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储层中发现的高含硫天然气三级储量已近1×1012m3。鲕粒白云岩储层集中分布在含蒸发岩的层序中,储层中有残余石膏、硬石膏及它们的模孔、方解石铸模(假象)等,表明白云石化流体与蒸发海水...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储层中发现的高含硫天然气三级储量已近1×1012m3。鲕粒白云岩储层集中分布在含蒸发岩的层序中,储层中有残余石膏、硬石膏及它们的模孔、方解石铸模(假象)等,表明白云石化流体与蒸发海水有关。白云石化由层间古暴露面向下增强的成岩层序说明这种白云石化是成岩早期发生的,并可能有大气降水与蒸发海水混合的影响。白云岩样品各结构组分氧、碳同位素微区测试数据差别显著,这说明采用岩石混合样做研究白云石化成因的地球化学分析可能导致误解。飞仙关组的白云岩中多数保存了原岩结构幻影、结构残余或原岩的全部结构说明白云石化过程是等体积交代。白云岩储层中的孔隙是各种溶蚀孔而非白云石化等摩尔交代的体积收缩孔。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储层中沥青和溶蚀孔的关系表明深埋晚期溶蚀孔最发育。在溶液中碳酸的电离常数大大高于氢硫酸,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天然气组分中的CO2相对于H2S的质量亏损和储层中有富轻碳的高温方解石充填晚期溶孔、裂缝表明储层中的晚期溶解作用是由硫酸盐热还原过程(TSR)中生成的CO2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飞仙关组 白云石化 次生孔隙 硫酸盐热还原(TSR) 碳稳定同位素 CO2
下载PDF
川东北开江—梁平海槽发育对T_1f 鲕粒岩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63
12
作者 杨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30-32,共3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飞仙关期可划分为海槽、陆棚、台地 3个基本的沉积相带。开江—梁平海槽的发育对鲕粒岩的分布有明显控制作用。随着台地的不断增生 ,海槽萎缩消亡 ,鲕粒岩分布在纵横向上呈有规律的变化。鲕粒岩分布区不断向海槽迁移 ...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飞仙关期可划分为海槽、陆棚、台地 3个基本的沉积相带。开江—梁平海槽的发育对鲕粒岩的分布有明显控制作用。随着台地的不断增生 ,海槽萎缩消亡 ,鲕粒岩分布在纵横向上呈有规律的变化。鲕粒岩分布区不断向海槽迁移 ,发育层位从台地向海槽亦逐渐抬升。研究表明 ,在开江—梁平海槽两侧分布有铁山—梁平、铁山坡—开县两个鲕粒岩发育厚区 ,鲕粒岩累计厚度大 ,横向分布较稳定 ,是寻找鲕滩气藏的有利地区 ,目前在铁山坡—开县地区已展示出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勘探的大场面。海槽内部的宣汉、开江一带无鲕粒岩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北 开江-梁平 海槽 飞仙关组 鲕粒岩
下载PDF
川东北三叠系飞仙关组深层鲕滩气藏勘探目标 被引量:51
13
作者 王一刚 +3 位作者 洪海涛 徐丹舟 张静 师晓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9,共5页
近年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发现的鲕滩气藏储量已超过 10 0 0× 10 8m3 。它们的埋深大都小于 4 5 0 0m。为了加快深层鲕滩气藏勘探 ,文章通过野外露头、井下岩心、测井、钻井资料以及室内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 ,研究了... 近年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发现的鲕滩气藏储量已超过 10 0 0× 10 8m3 。它们的埋深大都小于 4 5 0 0m。为了加快深层鲕滩气藏勘探 ,文章通过野外露头、井下岩心、测井、钻井资料以及室内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 ,研究了沉积相、烃源运聚、构造史对深埋鲕滩气藏的影响。川东北飞仙关组碳酸盐蒸发台地西缘有巨厚的台缘障壁坝鲕粒岩发育 ,它是巨厚优质鲕滩储层发育有利区。大巴山褶皱带的抬升、挤压使该区供烃通过北东向断层由开江—梁平海槽往东向台地运移 ,使台地西缘圈闭处于捕烃最有利位置。鲕滩气藏无统一气水分布 ,故台地西部台缘鲕粒滩相的深层圈闭有望发现储层巨厚的特大鲕滩气藏。边缘相带深埋的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 飞仙关组 圈闭 气藏勘探 三叠系 鲕粒 钻井资料 川东北 深层 储层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蒸发台地沉积相 被引量:50
14
作者 王一刚 张静 +4 位作者 刘兴刚 徐丹舟 师晓蓉 宋蜀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7-371,共15页
四川盆地早三叠世飞仙关早期的环境基本上继承了晚二叠世长兴期末的格局。在川东北地区演化为碳酸盐蒸发台地。飞仙关组蒸发台地为一套含硫酸盐的富白云岩的蒸发潮坪沉积层系。下部为薄层的含石膏、硬石膏晶体、团块及肠状石膏层的泥晶... 四川盆地早三叠世飞仙关早期的环境基本上继承了晚二叠世长兴期末的格局。在川东北地区演化为碳酸盐蒸发台地。飞仙关组蒸发台地为一套含硫酸盐的富白云岩的蒸发潮坪沉积层系。下部为薄层的含石膏、硬石膏晶体、团块及肠状石膏层的泥晶灰岩、微晶白云岩组成的小潮差蒸发潮坪层序。中部为层状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的潮下鲕粒滩相与萨布哈环境的富层状石膏岩的膏坪相、含石膏岩的膏云坪相组成的大潮差蒸发潮坪层序。上部为中薄层状富泥的含石膏质夹层的泥质泥晶灰岩、微晶白云岩组成的旋回性清楚的似蒸发潮坪层序。这三种层序的纵向组合在蒸发台地相区可以很好对比,尽管各层序厚度有明显变化。强烈白云石化的鲕粒白云岩是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大中型气藏的主要储层,依据鲕粒岩的相序特征可将其分为有障壁性质的台缘鲕粒坝和台内鲕粒滩两类。蒸发台地西缘的台缘鲕粒坝在飞仙关期基本稳定。东缘的台缘鲕粒坝在飞仙关中后期大幅度向盆地方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碳酸盐蒸发台地 萨布哈 下三叠统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东北部 碳酸盐 蒸发 台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海槽相大隆组优质烃源岩 被引量:51
15
作者 夏茂龙 +3 位作者 王一刚 洪海涛 范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4-662,共9页
通过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海槽相大隆组露头区野外观察测量和钻井区测井及岩心、岩屑分析,对大隆组烃源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大隆组黑色泥质岩、腐泥岩TOC平均值为5.86%,最高可达24.31%,是一套优质烃源岩;大隆组暗色泥晶灰岩TOC平均值可达0... 通过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海槽相大隆组露头区野外观察测量和钻井区测井及岩心、岩屑分析,对大隆组烃源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大隆组黑色泥质岩、腐泥岩TOC平均值为5.86%,最高可达24.31%,是一套优质烃源岩;大隆组暗色泥晶灰岩TOC平均值可达0.77%,也是很好的烃源岩;大隆组暗色硅质岩TOC平均值仅为0.13%,不具备生烃能力。由于烃源岩演化程度较高,氯仿沥青"A"含量总体不高。大隆组烃源岩(S1+S2)值总体也比较低,平均值仅4.36 mg/g。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分以腐泥组为主,干酪根主要为Ⅱ1型,少量为Ⅱ2型。晚二叠世长兴组沉积期浮游类生物繁盛、大隆组沉积速率缓慢以及缺氧、安静的深水沉积环境是有机质富集、保存、形成优质烃源岩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槽相 烃源岩 上二叠统 大隆组 腐泥岩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飞仙关组沉积相与鲕滩气藏的分布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杨雨 王一刚 +1 位作者 刘划一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1年第3期18-21,共4页
川东自六十年代初在石油沟钻获飞仙关组工业气流以来,作为次要勘探层系,经历了几十年的勘探历程。最近五年,在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勘探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展示了勘探的大场面,川东北部飞仙关组已成为川东继石炭系之后... 川东自六十年代初在石油沟钻获飞仙关组工业气流以来,作为次要勘探层系,经历了几十年的勘探历程。最近五年,在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勘探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展示了勘探的大场面,川东北部飞仙关组已成为川东继石炭系之后的重要资源接替层系。本文立足于整个川东地区,从地层对比、沉积发展与鲕粒岩分布、沉积相对鲕滩气藏分布的控制等几方面来阐述飞仙关组沉积相与鲕滩气藏分布的关系,并指出了勘探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东部 飞仙关组 沉积相 鲕滩气藏分布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世沉积作用及沉积盆地的发展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强子同 +1 位作者 唐杰 沈照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东吴运动之后,因基底所受的挤压转化为拉张效应,从而产生张性应力,引起玄武岩的喷发,与此同时造成基底断裂活动,使上扬子盆地的四川及其邻区的沉积环境分裂为西部含煤盆地,东部碳酸盐缓坡,以及鄂西开阔海盆地。海侵是晚二叠世主要地质... 东吴运动之后,因基底所受的挤压转化为拉张效应,从而产生张性应力,引起玄武岩的喷发,与此同时造成基底断裂活动,使上扬子盆地的四川及其邻区的沉积环境分裂为西部含煤盆地,东部碳酸盐缓坡,以及鄂西开阔海盆地。海侵是晚二叠世主要地质事件。随着地壳的下沉,海侵西进,碳酸盐沉积超复在西部含煤盆地上,生物岩隆向西爬升,直到上二叠世晚期演化为碳酸盐台地。根据生物岩隆是沿碳酸盐缓坡爬升的海侵礁的认识,预测现今四川盆地北部存在着勘探长兴组油气资源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沉积作用 沉积 盆地 台地
下载PDF
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的白云岩化 被引量:41
18
作者 雷卞军 强子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34-543,共10页
白云岩化是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礁体的重要成岩事件。根据矿物岩石学、X光衍射、流体包裹体、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及阴极发光等项目的研究,笔者认为,礁体白云岩主要是埋藏交代成因,礁顶有少量微-粉晶白云岩为潮坪成因。本文着重讨... 白云岩化是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礁体的重要成岩事件。根据矿物岩石学、X光衍射、流体包裹体、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及阴极发光等项目的研究,笔者认为,礁体白云岩主要是埋藏交代成因,礁顶有少量微-粉晶白云岩为潮坪成因。本文着重讨论礁体围岩为生屑灰岩的埋藏压实流体白云岩化模式,简述礁控白云岩储集特征及其成因。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白云石结构成因分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叠世 生物礁 白云岩化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孔隙演化中的古岩溶和埋藏溶解作用 被引量:39
19
作者 王一刚 刘志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8-23,共6页
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储层孔隙成因与古岩溶和埋藏溶解作用关系密切。海西期古岩溶斜坡带和古岩溶高地是岩溶空隙发育的有利区。岩溶空隙系统虽然在形成后又被充填,但为埋藏溶解孔隙的发育提供了条件。石炭系储层中的埋藏溶解孔隙是天然气... 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储层孔隙成因与古岩溶和埋藏溶解作用关系密切。海西期古岩溶斜坡带和古岩溶高地是岩溶空隙发育的有利区。岩溶空隙系统虽然在形成后又被充填,但为埋藏溶解孔隙的发育提供了条件。石炭系储层中的埋藏溶解孔隙是天然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其形成过程与志留系烃源岩的成熟过程及烃类在储层中的演化、运聚等有关。石炭系印支期的古构造高部位是埋藏溶解孔发育的有利地区。石炭系的沉积相、白云石化作用和去云化作用、晚期方解石的充填作用等对储层孔隙的发育也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古—今构造复合圈闭和不整合一构造复合圈闭与石炭系天然气储层的形成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溶作用 储集层 孔隙演化 气藏
下载PDF
川北地区长兴组沉积相和生物礁气藏分布规律 被引量:40
20
作者 洪海涛 王一刚 +2 位作者 杨天泉 夏茂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分异,依据沉积特征可将其划分为碳酸盐深缓坡相、开阔台地相、海槽相、陆棚(台地)边缘相等单元,并以此建立了川北地区长兴期沉积模式。川东北区块和川西北区块在长兴期已由碳酸盐缓坡...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分异,依据沉积特征可将其划分为碳酸盐深缓坡相、开阔台地相、海槽相、陆棚(台地)边缘相等单元,并以此建立了川北地区长兴期沉积模式。川东北区块和川西北区块在长兴期已由碳酸盐缓坡相演化为碳酸盐开阔台地相;在开江—梁平海槽相区内原划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底部的高伽马低电阻层段应划入大隆组,在其中发现了晚二叠世具深水特征的骨针、放射虫、微体有孔虫及腕足等化石碎片。环海槽陆棚(台地)边缘带是寻找生物礁气藏的最有利相带,其贯穿整个川北地区,延伸数百公里;在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相之上常有飞仙关组的鲕粒滩发育,二叠系、三叠系礁、滩叠合边缘相带可供勘探的面积达7300km2,已获得天然气储量超过6000×108m3,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沉积相 台地 边缘带 海槽 生物礁油气藏 勘探 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