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益 赵海 +2 位作者 王隆辉 刘圣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8期3568-357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经济条件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n=54,采用非手术治疗)和PKP组(n=55,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椎体指标、生活质量、新发椎体骨折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KP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以及治疗12个月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逐渐降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逐渐降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标准生理组分(PCS)、标准心理组分(M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PKP组PCS、MCS评分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缓解患者早期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伤椎后凸畸形,且不会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疗效 新发椎体骨折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益 +3 位作者 赵海 温广宇 王隆辉 陈定中 《现代医学》 2018年第8期890-893,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髌上入路髓内钉与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共110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髌上入路组与髌下入路组。比... 目的:对比观察髌上入路髓内钉与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共110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髌上入路组与髌下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结果:髌上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髌下入路组患者,P <0. 05。髌上入路组患者X线透视次数、累计透视时间、住院明显短于髌下入路组,P <0. 05。髌下入路组患者髌前痛发生率明显高于髌上入路组,P <0. 05。髌上入路组术中"二次位移"发生率为3. 4%,明显低于髌下入路组15. 7%,P <0. 05。髌上入路组患者术后9个月、12个月HSS评分及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髌下入路组,P <0. 05。结论: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投照次数,术后膝前痛及术中"二次位移"发生率低,预后膝关节评分较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内固定术 胫骨骨折 手术入路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益 +3 位作者 赵海 温广宇 王隆辉 陈定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953-1956,共4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骨科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1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1例。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胶丸0.50μg,每天2次,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Ⅱ600...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骨科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1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1例。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胶丸0.50μg,每天2次,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Ⅱ600 mg,每天1次,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每月1次,静脉恒量恒速输注>15 min。2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BMD)、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11%(82例/91例)和78.02%(71例/9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腰椎1-4的骨密度值分别为(0.75±0.09)和(0.69±0.07)g·cm^(-2),股骨颈骨密度值分别为(0.69±0.08)和(0.63±0.09)g·cm^(-2),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分别为(0.54±0.06)和(0.48±0.06)g·cm^(-2),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分别为(112.18±14.39)和(129.73±15.77)U·L^(-1),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水平分别为(0.31±0.04)和(0.38±0.05)μg·L^(-1),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分别为(46.75±6.12)和(40.38±5.54)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痛、发热、口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8%(17例/91例);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痛、发热、口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9%(10例/9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有效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减轻腰背疼痛症状,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炎症因子 骨代谢
原文传递
伤椎置钉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益 +3 位作者 赵海 温广宇 王隆辉 陈定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5期1667-1670,共4页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手术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伤椎置钉手术治...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手术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伤椎置钉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手术参数情况以及治疗后的cobb角、椎体压缩百分比、椎管矢状径占位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和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比术后1年内固定失败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失血量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bb角、椎体压缩百分比以及椎管矢状径占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术后3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术后3周两组患者ODI指数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固定总失败率为2.5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骨折选用伤椎置钉手术治疗,可提高远期固定效果,减少椎体坍塌、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伤椎置钉手术 后路段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强直的临床状况及再次治疗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益 +3 位作者 赵海 温广宇 王隆辉 陈定中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探究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强直的临床状况以及再次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82例行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关节强直的老年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再次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髋关节置换组(50例)和再次内固定组(32例)... 目的:探究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强直的临床状况以及再次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82例行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关节强直的老年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再次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髋关节置换组(50例)和再次内固定组(32例),分析术后发生关节强直的原因以及再次治疗方案的选择,比较两种再次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内固定术后出现关节强直的主要原因为螺钉松动、头颈切出造成骨折愈合不良或股骨头坏死。在再次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骨折出现部分愈合的患者以再次内固定为主,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则均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两种再次治疗方案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上比较未见有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均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以及假体松动、沉降等并发症出现,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可靠。结论: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再次内固定治疗均能够帮助患者促进骨折愈合、消除关节强直,使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再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术 术后强直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再次内固定术治疗
下载PDF
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6
作者 陈荣 赵海 +1 位作者 吴国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10-1913,共4页
目的分析肱骨髁间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6月~2008年1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2例,按Riseborogh-Radin分型法:Ⅱ型7例,Ⅲ型12例,Ⅳ型13例,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不同内固定,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该组28例... 目的分析肱骨髁间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6月~2008年1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2例,按Riseborogh-Radin分型法:Ⅱ型7例,Ⅲ型12例,Ⅳ型13例,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不同内固定,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该组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31.5个月。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评分评价标准,肘关节功能:优12例,良9例,一般5例,较差2例,最差0例。结论骨折粉碎程度、移位大小直接影响肘关节的功能恢复,而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不同决定了肘关节术后功能锻炼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肘关节 骨折内固定术 尺神经前移术
下载PDF
股骨头置换术后75例常见问题分析
7
作者 蒙美运 赵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置换术 术后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 手术指征
下载PDF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陈荣 赵海 +1 位作者 吴国志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0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3月-2007年6月对38例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术。结果术后38例病人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 目的探讨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3月-2007年6月对38例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术。结果术后38例病人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9-16个月,皮瓣质地好,肢体关节活动好。结论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血供丰富可靠,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快捷,是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 皮神经 营养血管 外科皮瓣 修复
下载PDF
烧伤病人疼痛评估与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蒙美运 赵海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46-46,共1页
目的 通过对烧伤病人疼痛过程的研究 ,提出控制减少疼痛的对策。方法 运用目前常用的VAS量表(Verbalanaloguescale) ,观察记录病人疼痛过程 ,探查烧伤面积深度与疼痛关系。结果 疼痛可分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与烧伤面积... 目的 通过对烧伤病人疼痛过程的研究 ,提出控制减少疼痛的对策。方法 运用目前常用的VAS量表(Verbalanaloguescale) ,观察记录病人疼痛过程 ,探查烧伤面积深度与疼痛关系。结果 疼痛可分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与烧伤面积深度有一定关系。每种疼痛均有不同成份。对策 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及其它催眠等均可控制或减少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病人 疼痛 评估 对策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