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15
1
作者 闫顺利 《阴山学刊》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在当代社会转型中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文化多元化既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又存在着自身困境,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有助于国家凝聚力增强。因而,有必要离析文化认同的实质,辩证处理文化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关系,强化以核心价值为... 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在当代社会转型中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文化多元化既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又存在着自身困境,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有助于国家凝聚力增强。因而,有必要离析文化认同的实质,辩证处理文化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关系,强化以核心价值为原则的民族归属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文化认同 软实力 价值观
下载PDF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凝聚力——兼论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 被引量:8
2
作者 闫顺利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族文化认同提出了内在要求:其一,社会经济体制全面转型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双刃性:既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又存在自身困境,而民族文化认同有助于国家凝聚力增强;其二,文化认同实质是一种"...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族文化认同提出了内在要求:其一,社会经济体制全面转型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双刃性:既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又存在自身困境,而民族文化认同有助于国家凝聚力增强;其二,文化认同实质是一种"自我认同",是以核心价值为原则的民族归属意识。民族文化认同的方式和程度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合力、统一意志、遏制分裂、消除政治歧见提供了最坚固的精神堤防。倡导与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需要处理文化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形势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成为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新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国家凝聚力 核心价值 统一战线
下载PDF
在差等与共享之间:荀子的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3
作者 张伊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先秦儒家已有富国富民、反对贫富两极分化的思想传统。不仅如此,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历代儒家先贤崇尚的终极理想。与孔孟有所不同的是,荀子通过“礼义”的结构规范建立起利益分配... 先秦儒家已有富国富民、反对贫富两极分化的思想传统。不仅如此,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历代儒家先贤崇尚的终极理想。与孔孟有所不同的是,荀子通过“礼义”的结构规范建立起利益分配的差等原则,又力图通过合作共享的制度调节贫富差距。从现代分配正义的角度看,荀子基于“应得”的分配原则体现了对财富创造的动力和责任问题的关注,也以人性平等和仁道关怀提供了上下阶层流动的开放渠道。相比较而言,荀子的共同富裕思想更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依然可以为当前共同富裕的推进提供思想资源和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差等 共享 分配正义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主观利己抑或有限利他:罗尔斯的人性观及其伦理反思
4
作者 张仕斌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49-58,共10页
人性问题不是罗尔斯《正义论》重点论述的内容,但对人性的界定与使用,却为其整个正义理论的走向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在《正义论》中,罗尔斯把原初状态下的人性预设为两个特征:一是人性冷漠而理性利己;二是人性有限利他。这看似矛盾的人性... 人性问题不是罗尔斯《正义论》重点论述的内容,但对人性的界定与使用,却为其整个正义理论的走向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在《正义论》中,罗尔斯把原初状态下的人性预设为两个特征:一是人性冷漠而理性利己;二是人性有限利他。这看似矛盾的人性观,实际上是为了满足理想契约环境之下的论证需要。从西方人性传统和文本逻辑上看,罗尔斯的人性论依然倾向于自利目的的利己性而非利他性。虽然罗尔斯的利己人性观在满足分配正义的论证上有其合理性,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差别原则在现实中难以落实。因此,反思罗尔斯自利与利他两种人性设计的本义,也为研究罗尔斯正义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正义论》 人性 自利 利他
下载PDF
程朱理学王道论的三个基本主题
5
作者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1,281,共11页
宋代儒学是宋学的主流,程朱理学又是宋代儒学的主流。作为宋代新儒学的主要流派,程朱理学及其王道论不仅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儒家王道思想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形态。程朱理学王道论的基本面向与主题... 宋代儒学是宋学的主流,程朱理学又是宋代儒学的主流。作为宋代新儒学的主要流派,程朱理学及其王道论不仅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儒家王道思想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形态。程朱理学王道论的基本面向与主题,表现在:一是将形上的“天理”论运用于现实政治,得出“循天理以治国”的主张;二是把“正君心”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三是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义为先”“藏富于民”的治道理念,彰显着关心普通百姓生活和人间疾苦的民生旨趣。程朱理学不仅是修身之学,更是治世之学,它涵括了仁政、礼治、民本等多重思想维度,代表着王权与民利的最佳契合状态,是儒家经世致用的典型形态。因此,研究理学王道论具有拓展和深化宋代理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理学 王道论 天理 内圣外王 民生
原文传递
观念的转型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出路——读《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观念转型研究》
6
作者 《政治思想史》 2024年第1期163-167,共5页
中国的现代转轨已经进入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对此,人们似乎早有准备。从历史维度看,传统与现代的分野始自晚清洋务运动,随着西方列强的东来与近代文化的传播,中国在事实上已被卷入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实际上,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的现代转轨已经进入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对此,人们似乎早有准备。从历史维度看,传统与现代的分野始自晚清洋务运动,随着西方列强的东来与近代文化的传播,中国在事实上已被卷入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实际上,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在遭受西方列强的压迫并且伴随着深刻而又剧烈的中西文明之争的背景下展开的。不过,按照学界长期的习惯性表述,中国的现代转型还远未完成,在这其中,两大因素决定着中国是否达到了规范性意义上的现代国家:一是政治上的突破;二是观念(思想)上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洋务运动 中西文明 历史维度 西方列强 观念转型 历史进程 文化的传播
下载PDF
公平与仁爱之间:孟子仁道正义思想刍议
7
作者 张伊蒙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古代中国对“正义”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以“仁”作为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观念和思想,并发展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价值,其中的“义”便体现着孟子的正义观。作为儒家正义论... 古代中国对“正义”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以“仁”作为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观念和思想,并发展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价值,其中的“义”便体现着孟子的正义观。作为儒家正义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形态,孟子提出一种“仁”和“义”并行不悖的仁道正义观:一方面,仁道正义集中体现了儒家追寻正义、注重公平、呼吁平等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仁道正义又体现出儒家尊重生命,提倡仁爱的利他情怀,表达了儒家对“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因此,孟子的仁道正义观是正义与仁爱的耦合体,表现出正义与仁爱的双重价值维度。研究孟子的仁道正义思想,对于拓展儒家正义理论、展现中国传统正义观的独特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仁爱 公平 正义 生命
下载PDF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 被引量:5
8
作者 闫顺利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1-23,共3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时代,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社会阶层形成并且不断分化与整合。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为新时期统战工作提出了挑战与机遇。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协调各社会阶层关系,凝聚力量,实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时代,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社会阶层形成并且不断分化与整合。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为新时期统战工作提出了挑战与机遇。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协调各社会阶层关系,凝聚力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统战工作应着力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多元文化背景 新社会阶层 统一战线
下载PDF
儒家的分配正义思想及其现代反思 被引量:5
9
作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34,共13页
古代中国对分配正义思想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群体基于人的尊严,主张每个人的生存需求都应受到一视同仁的人道对待。在儒家的分配理念中,承认平等与不平等并存,并以仁礼为基础的差等分配原则,要求职位与... 古代中国对分配正义思想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群体基于人的尊严,主张每个人的生存需求都应受到一视同仁的人道对待。在儒家的分配理念中,承认平等与不平等并存,并以仁礼为基础的差等分配原则,要求职位与俸禄应当按照人的贤能与贡献程度来进行分配,旨在以相对机会开放的形式使有德行的君子占据高位,以有利于民众的方式实施对国家的统治和管理。尽管儒家分配正义思想对当时各等级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儒家的正义观与现代分配正义观存在明显不同,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和现代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甚至还存在矛盾和对立,有必要对其进行现代的反思和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图儒家 分配正义 道德伦理 平等原则 差等原则
下载PDF
如何理解和诠释王船山哲学——读《宋明儒学之重构——王船山哲学文本的诠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学术评论》 2023年第4期91-95,共5页
历史地看,明清易代与周秦之变有可比之处,它们不仅引发了社会动荡,而且催发了思想剧变,这两次思想剧变都推动了社会体制大变革,将哲学普遍性与儒家时代性相结合,影响并塑造了之后的华夏思想形态。在明末清初众多思想家当中,王船山不仅... 历史地看,明清易代与周秦之变有可比之处,它们不仅引发了社会动荡,而且催发了思想剧变,这两次思想剧变都推动了社会体制大变革,将哲学普遍性与儒家时代性相结合,影响并塑造了之后的华夏思想形态。在明末清初众多思想家当中,王船山不仅有宏阔的理论视野,而且有强烈的历史感;不仅有大量的学术著述,而且有博大的学术体系,堪称明末清初儒者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易代 学术著述 王船山 学术体系 思想形态 历史感 周秦之变 船山哲学
下载PDF
形象思维与科技创新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8,共8页
为了科技创新就要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一般认为形象思维在产生创新所需要的灵感上有独特的作用,但它却不是理性思维也不能为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推理所用。然而形象思维却可以在两种约束下变... 为了科技创新就要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一般认为形象思维在产生创新所需要的灵感上有独特的作用,但它却不是理性思维也不能为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推理所用。然而形象思维却可以在两种约束下变成理性的思维,即第一种是'融合于严谨的抽象思维的形象思维'和第二种是'具有跳跃性并受条件和逻辑约束的形象思维'。经如此变换它们可以成为严格的逻辑思维,因而能够直接为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推理所用,以代替常用的代数逻辑推理。应用这样的形象思维某些情况下却能够迅速地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困难问题,能够获得难以想象的奇效。另两种常为科学研究所用的形象思维也在此列举出,这样就概括出四种对科学创新有用的形象思维,其中还对应地列举出几十年来在机构学研究中的许多重要的例子,这里对于形象思维的理性认识正是从这些例子的实践经验中概括上升而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灵感思维 机构学
下载PDF
哲学作为思维方式的超越——论马克思的实践过程思维方式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顺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3-68,共6页
哲学首先是思维方式,以思想为对象反思思想的前提和根据,因而哲学是关于思想的思想,力求思想自觉为真思想。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表征着不同的哲学观。然而,思维方式的矛盾内源于实践,实践是一个过程。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是实践过程思维方... 哲学首先是思维方式,以思想为对象反思思想的前提和根据,因而哲学是关于思想的思想,力求思想自觉为真思想。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表征着不同的哲学观。然而,思维方式的矛盾内源于实践,实践是一个过程。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是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其实质为辩证法,它超越了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知性固执,也超越了西方过程思维方式的思辨诠解。探索实践过程思维方式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本体论思维方式 过程思维方式
下载PDF
礼与法:二程重构政治秩序的双重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惠吉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共7页
二程礼学思想继承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理念,主张将礼的原则精神和制度规范运用到政治领域,实现礼在改造现实社会秩序时的政治功用。同时,二程既注重礼治教化,又高度重视刑罚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避免社会动荡和危机时发挥的强制性... 二程礼学思想继承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理念,主张将礼的原则精神和制度规范运用到政治领域,实现礼在改造现实社会秩序时的政治功用。同时,二程既注重礼治教化,又高度重视刑罚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避免社会动荡和危机时发挥的强制性作用。在二程的政治哲学中,一方面提出了"礼治本于人性"的哲理化主张,从人的天性入手解决礼治的内在基础问题,进而逐步使"礼"由一种外在的仪式升华为本己的、内在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将礼与法之间的紧张关系转化为教化为本、刑政为辅的主次关系。由此,二程的政治哲学在实践层面完成了礼与法的动态结合,在国家政治运作过程中时时处处彰显着礼法之间的体用关系,成为后来影响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礼治 法治 政治秩序
下载PDF
存在过程论与过程哲学的对话——海德格尔和怀特海的过程观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顺利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0-14,共5页
怀特海创立过程哲学旨在克服传统实体思维困境,并提出重建科学形而上学基础的任务和方法;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混淆了存在者与存在,其根源在于主客二分的认知方式,克服实体思维的知性主客二分悖谬在于建构一种过程思维方式,海德格... 怀特海创立过程哲学旨在克服传统实体思维困境,并提出重建科学形而上学基础的任务和方法;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混淆了存在者与存在,其根源在于主客二分的认知方式,克服实体思维的知性主客二分悖谬在于建构一种过程思维方式,海德格尔的过程观是存在过程论。二者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超越具有异工同曲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过程论 过程哲学 对话 海德格尔 怀特海
下载PDF
价值的颠覆——论通识教育的超越意识及其困境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静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2-57,共6页
通识教育自引入我国以来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识教育推动者呼唤人文精神的挺立以扼制市场化、功利化、世俗化对高等教育的道德冲击,其终极目标是要建立人之为人的生命根基。然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这种终极价值的先行确立并不具有绝对合... 通识教育自引入我国以来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识教育推动者呼唤人文精神的挺立以扼制市场化、功利化、世俗化对高等教育的道德冲击,其终极目标是要建立人之为人的生命根基。然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这种终极价值的先行确立并不具有绝对合法基础,秉持此种观点无疑又回到了传统哲学的独断立场。在后现代性条件下,对于生命价值的终极追问只具有私人性并不具有强制性。因此,我们应以何种态度来对待通识教育,这就需要以一种哲学的方式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现代性 后现代性 人文精神 政治哲学
下载PDF
价值多元化何以可能——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困境及其消解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顺利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6,共6页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知性意识及其整体主义致思,不啻为一次新启蒙。然而,后现代主义在解构了旧形而上学之后却不自觉地陷入另一种形而上学,并且在其后果上引发了价值多元主义的自我悖谬。价值多元化何以可能?在一个"诸...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知性意识及其整体主义致思,不啻为一次新启蒙。然而,后现代主义在解构了旧形而上学之后却不自觉地陷入另一种形而上学,并且在其后果上引发了价值多元主义的自我悖谬。价值多元化何以可能?在一个"诸神纷争"的价值处境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消解策略,其中确立一种"边界意识"具有理论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 形而上学 领域分离 边界意识
下载PDF
郭象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2,共6页
郭象的政治哲学意在融合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其内在逻辑是:以援道入儒的理论形式化解政治世界的信仰危机,希望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保持一种健康的张力性关系,进而以一种理性清醒的方式妥善处理现实政治生活的缺陷,最终达到美好的生活愿望。... 郭象的政治哲学意在融合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其内在逻辑是:以援道入儒的理论形式化解政治世界的信仰危机,希望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保持一种健康的张力性关系,进而以一种理性清醒的方式妥善处理现实政治生活的缺陷,最终达到美好的生活愿望。通过郭象的努力,才真正使得道家的无为政治有了在现实社会中具体化、实践化的可能,同时道家思想也在魏晋时期产生了某种自我发展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政治哲学 援道入儒 自然 名教
下载PDF
“漫话哲学”:无界的运思之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戎军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3-56,共4页
哲学人类学告诉人们,人的本质是不确定的,人永远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存在。作为矛盾化的混合体,"人"通过哲学来揭示自身的奥秘,哲学也以此为己任取得合法性地位。但历史的进程表明,哲学作为"思想中的时代"已经背离了... 哲学人类学告诉人们,人的本质是不确定的,人永远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存在。作为矛盾化的混合体,"人"通过哲学来揭示自身的奥秘,哲学也以此为己任取得合法性地位。但历史的进程表明,哲学作为"思想中的时代"已经背离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现实对哲学的质疑已经到了终结哲学的边缘,哲学被逐出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当哲学变得"无家可归"的时候,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哲学本不需要自己的疆界,哲学的本命就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无规定的"思",当哲学变得离家出走的时候,也就真正踏上了回家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知识 智慧
下载PDF
实践论纷争及其出路——兼论一种实践过程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顺利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11,共7页
目前,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上实践论成为一种强势话语,即学术界大部分学者认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阿基米德点:一方面,实践论在反思与解构传统哲学教科书模式中确立,至今仍然受到物质本体论诘难;另一方面,实践论作为... 目前,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上实践论成为一种强势话语,即学术界大部分学者认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阿基米德点:一方面,实践论在反思与解构传统哲学教科书模式中确立,至今仍然受到物质本体论诘难;另一方面,实践论作为观点群内部存在诸多分歧,实践论是一个有待于被反思的问题域。其陷入困境的症结在于在一种不自觉的"不相容思维"中审视实践。合理的思路是把实践理解为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以实践过程辩证法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物质本体论 实践过程辩证法
下载PDF
道统的重建——二程“道统论”的政治自觉及其限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7,158,共5页
二程接续儒家道统,以批判佛老、复兴儒学为己任,提出"天理即道",并以自身的政治、学术实践抵御和限制君权对道义的戕害。但二程对道统议题的理解有其局限和不足,在现实政治中,他们的道统理想无法真正实现对政统的超越和支配,... 二程接续儒家道统,以批判佛老、复兴儒学为己任,提出"天理即道",并以自身的政治、学术实践抵御和限制君权对道义的戕害。但二程对道统议题的理解有其局限和不足,在现实政治中,他们的道统理想无法真正实现对政统的超越和支配,只能成为在思想领域指引着实践政治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政统 二程 限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