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错配修复与结肠癌预后和疗效预测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秦琼 应建明 +4 位作者 吕宁 郭蕾 周爱萍 王金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4-848,共5页
目的 探讨DNA错配修复(MMR)与Ⅱ~Ⅲ期结肠癌预后和术后接受氟尿嘧啶单药辅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72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MMR缺失(dMMR)和MMR完... 目的 探讨DNA错配修复(MMR)与Ⅱ~Ⅲ期结肠癌预后和术后接受氟尿嘧啶单药辅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72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MMR缺失(dMMR)和MMR完整(pMMR)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172例结肠癌患者中,dMMR 38例(22.1%),pMMR 134例(77.9%).115例单纯手术患者中,dMMR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0%和88.0%,pMMR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0%和66.7% (P =0.034,P=0.040).38例dMMR患者中,单纯手术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84.0%)明显高于术后氟尿嘧啶单药辅助治疗组(53.8%,P=0.038).134例pMMR患者中,术后氟尿嘧啶单药辅助治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86.4%)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患者(66.7%,P=0.012).结论 MMR状态与结肠癌预后有关,dMMR是结肠癌预后较好的生物指标.MMR状态与能否从术后氟尿嘧啶治疗中获益有关,pMMR患者能从术后氟尿嘧啶辅助治疗中获益,而dMMR患者不能从术后氟尿嘧啶辅助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DNA错配修复 治疗 预后 预测
原文传递
DNA错配修复状态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秦琼 应建明 +4 位作者 吕宁 郭蕾 周爱萍 王金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91-596,共6页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MMR)状态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LH1、MSH2、MSH6和PMS2的表达情况,分析DNA错配修复缺失(dMMR)与结肠癌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MMR)状态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LH1、MSH2、MSH6和PMS2的表达情况,分析DNA错配修复缺失(dMMR)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440例结肠癌患者中,dMMR90例(20.5%),DNA错配修复完整(pMMR)350例(79.5%)。与pMMR比较,dMMR常见于年龄≤60岁、Ⅱ期、近端结肠、低分化腺癌(包括印戒细胞癌)和含黏液分泌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40例结肠癌患者中,复发转移126(28.6%),死亡93例(21.1%)。dMMR患告和pMMR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2%和68.9%,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5%和75.1%,等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MMR状态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1素(均P〈0.05)。结论结肠癌dMMR患者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更常见于年龄≤60岁、近端结肠、Ⅱ期、低分化腺癌和含黏液分泌腺癌中,是结肠癌预后较好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DNA错配修复 预后
原文传递
子宫颈小细胞癌五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詹阳 +2 位作者 郑兴征 朱力 金玉兰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诊治的5例子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临床特点:5...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诊治的5例子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临床特点:5例子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为29~57岁,中位发病年龄34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接触性出血(2例)或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阴道排液(1例);临床分期:Ⅰb1期1例、Ⅰb2期1例、Ⅱa2期2例、Ⅲc期1例。(2)病理特点:术前活检的误诊率为2/5。小细胞癌的镜下观,形态较为一致的小细胞呈弥漫、成片、巢团样排列,细胞质较少,细胞核深染,核分裂象及坏死多见;3例患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阳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突触素(Syn)、嗜铬素A(CgA)、CD56、p16、细胞角蛋白(CK)均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均为5/5。(3)治疗:5例患者均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或双侧输卵管(分别为2、3例)切除+盆腹腔淋巴清扫术,术后均行辅助化疗和(或)放疗,其中3例患者行新辅助化疗。(4)预后:末次随访日期为2018年8月,随访期内3例患者无瘤生存,2例患者确诊后半年多(分别为7、8个月)出现远处转移。结论子宫颈小细胞癌的术前活检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最终确诊依据镜下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方案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差,易发生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小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点 病理分析 阳性表达率 阴道不规则流血 免疫组化法 淋巴清扫术 新辅助化疗
原文传递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张晶 何春燕 +3 位作者 詹阳 王志强 金玉兰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6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对...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6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FH及2-琥珀酸-半胱氨酸(2S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时分析其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以及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同时对国内外报道的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6例患者年龄25~60岁,中位年龄38岁。手术方式包括40例(60.6%)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2例(18.2%)进行子宫肌瘤旋切术,14例(21.2%)进行子宫全切术。肿瘤最大径0.7~9.5 cm,65.2%(43/66)为多发性结节。镜下观察到64例表现出鹿角样的血管,58例可见局限或弥漫分布的奇异核细胞,60例出现间质疏松水肿、呈“肺泡样”改变,64例核仁明显、伴核周空晕,65例细胞胞质嗜酸性红染、可见嗜酸性小体,仅1例可见血管外皮瘤样改变;其中1例为起源于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子宫平滑肌肉瘤,核分裂象达11个/10HPF,其余65例核分裂象为(0~6)个/10HPF。大体观察切面大多数为灰白质韧,部分切面呈灰黄色,部分切面有胶冻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66例肿瘤FH表达均缺失,59例2SC呈强阳性表达(另7例为院外会诊病例,未加做免疫组织化学2SC染色)。15例于外院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显示4例出现体系突变,1例出现胚系突变。随访至2024年4月,患者均健在,且经复查后未出现转移。结论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往往具有比较独特的组织学形态,但对于形态学不典型的患者,FH联合2SC的免疫指标组合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必要时仍需结合临床特征以及FH基因突变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突变检测
下载PDF
快速冷冻仪与恒温冷冻切片机的速冻效果对比
5
作者 郑建华 邹泽阳 +2 位作者 武春春 韩一丁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7-78,共2页
病理科出具术中冰冻诊断报告的时间为30 min[1],而病理技师制片的时间只有15 min,因此快速制作一张高质量的冷冻切片一直是病理技师追求的目标。对于一些富含脂肪(乳腺、淋巴结等)的组织,恒温冷冻切片机速冻效果较差,易产生冰晶,拖延制... 病理科出具术中冰冻诊断报告的时间为30 min[1],而病理技师制片的时间只有15 min,因此快速制作一张高质量的冷冻切片一直是病理技师追求的目标。对于一些富含脂肪(乳腺、淋巴结等)的组织,恒温冷冻切片机速冻效果较差,易产生冰晶,拖延制片时间,影响切片质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制片 快速冷冻仪 冰晶 速冻
下载PDF
脯氨酰-4-羟化酶1及CD44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于海云 +4 位作者 王志强 何春燕 詹阳 韩一丁 金玉兰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 检测脯氨酰-4-羟化酶1(P4HA1)和CD44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诊... 目的 检测脯氨酰-4-羟化酶1(P4HA1)和CD44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医院诊断为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肿瘤组织中P4HA1及CD4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P4HA1与CD44的表达有无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P4HA1阳性率及CD44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4HA1表达阴性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相比,P4HA1表达阳性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中腹腔冲洗液/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D44表达阴性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相比,CD44表达阳性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中网膜/腹膜、腹腔冲洗液/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P4HA1与CD44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9,P<0.001)。结论 P4HA1及CD44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肿瘤组织内呈高表达,且与网膜/腹膜、腹腔冲洗液/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 肿瘤干细胞 脯氨酰-4-羟化酶 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女性生殖系统平滑肌肉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罗冬云 郑兴征 +2 位作者 钟萍萍 金玉兰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32-539,共8页
目的: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约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1%,由于该疾病相对少见,目前对其认识有限。LMS早期诊断困难,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探讨女性生殖系统L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目的: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约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1%,由于该疾病相对少见,目前对其认识有限。LMS早期诊断困难,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探讨女性生殖系统L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9至2023年确诊的13例LMS,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年龄40~77岁,发生于子宫的10例,输卵管系膜1例,盆腔l例,阴道1例。大体观:肿瘤最大径为4~18 cm,1例为破碎肿瘤组织,其余肿物均呈巨大结节状,切面灰白或灰黄,实性,细腻,质软-中,部分病例呈典型的鱼肉样外观。镜下观:3例为上皮样LMS,10例为经典型(梭形细胞)LMS,大多数病例肿瘤细胞密集,核分裂象活跃。免疫表型: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结蛋白(Desmin)、高分子量钙调素结合蛋白(h-caldesmon)均呈弥漫阳性,CD34、CD117、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均为阴性,细胞增殖指数Ki-67为15%~90%。术后随访1~32个月,5例局部复发。结论:LMS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肉瘤类型,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很重要,病理诊断需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该肿瘤侵袭性强,复发及转移率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子宫 女性生殖系统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林奇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詹阳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98-300,303,共4页
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既往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MLH1、MSH2、MSH6或(和)PMS2的胚系... 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既往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MLH1、MSH2、MSH6或(和)PMS2的胚系突变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而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MSI 胚系突变 MMR 微卫星不稳 林奇综合征 相关性
下载PDF
腹膜细胞学阳性在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中的预后价值
9
作者 田澄 +4 位作者 詹阳 何春燕 王志强 于海云 金玉兰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6期684-688,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膜细胞学阳性与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诊断为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接受分期手术并进行腹膜细胞学检查的患者131例,收集其临... 目的 探讨腹膜细胞学阳性与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诊断为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接受分期手术并进行腹膜细胞学检查的患者131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131例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中25例(19.1%)腹膜细胞学检查阳性。腹膜细胞学阳性与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风险分层、宫颈间质浸润、肌层浸润深度、附件受累、淋巴结转移及孕激素受体表达有关(P<0.05),而与年龄、脉管癌栓、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p53表达及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MMR)表达无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FIGO分期、风险分层、宫颈间质浸润、肌层浸润、脉管癌栓、附件受累、淋巴结转移与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相关(P<0.05),腹膜细胞学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低于阴性患者(P=0.043),但总生存期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FIGOⅢ期及Ⅳ期[HR(95%CI)分别为2.649(0.273~25.695)、2.919(1.903~4.480),P=0.000]、疾病进展[HR(95%CI):67.003(14.786~303.630),P=0.000]、p53表达[HR(95%CI):0.034(0.134~0.878),P=0.026]以及ER表达[HR(95%CI):3.068(1.222~7.700),P=0.017]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危组及进展转移组[HR(95%CI)分别为2.134(0.890~4.734)、2.969(1.720~5.124),P=0.000]、脉管癌栓[HR(95%CI):3.853(1.128~13.164),P=0.031]、p53表达[HR(95%CI):0.297(0.134~0.878),P=0.011]为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尽管腹膜细胞学阳性并非影响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腹膜细胞学阳性患者仍显示出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且与侵袭性因素相关,因此需关注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腹膜细胞学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细胞学阳性 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 预后
下载PDF
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詹阳 潘静 +6 位作者 谷玉春 阴赪宏 宋菡姝 徐汉武 徐飞 朱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6,10,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CD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5例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因阴道异常出血...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CD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5例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因阴道异常出血和/或盆腔包块就诊,年龄平均44.8岁。大体表现为肌壁间结节状肿物分界不清,质地较软。镜下肿瘤性平滑肌细胞束形成大小不等的微结节状,边缘可以呈"舌状"或"指状"突起伸入正常平滑肌组织中,表现为"分割样"形态。免疫组化:SMA、actin和PR均(+),ER(+)/弱(+),CD10、HMB45、CD34和CD117均(-),Ki-67阳性指数低。随访17~61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肿瘤,好发于生育晚期及围绝经期女性,预后良好。分隔样生长方式是重要的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 子宫肌壁间 分割样 病理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乳腺产生基质的癌
11
作者 何春燕 +1 位作者 王志强 金玉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87-289,共3页
乳腺产生基质的癌(MPC)是一种少见的乳腺化生性癌组织学亚型,新版乳腺肿瘤WHO分类仅有小篇幅描述,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或小样本报道。MPC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但文献报道对预后颇有争议。在此着重就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 乳腺产生基质的癌(MPC)是一种少见的乳腺化生性癌组织学亚型,新版乳腺肿瘤WHO分类仅有小篇幅描述,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或小样本报道。MPC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但文献报道对预后颇有争议。在此着重就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及预后方面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生性癌 产生基质的癌
下载PDF
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中KRAS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兴征 詹阳 +10 位作者 马建慧 徐汉武 陈天宝 秦旭颖 王鹏 张立红 谷玉春 金玉兰 朱力 吴秉铨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7-690,共4页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中的KRAS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探讨KRAS突变与子宫内膜黏液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诊断的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43例,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1...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中的KRAS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探讨KRAS突变与子宫内膜黏液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诊断的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43例,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10例.子宫内膜样癌12例。从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KRAS第2、3号外显子,并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突变情况。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组中KRAS突变差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3例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患者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5.12±9.34)岁,中位年龄55岁。8例具有黏液分化的不伴细胞不典型性的子宫内膜增生症均未检出KRAS突变。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样癌、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伴黏液分化、子宫内膜样癌伴黏液分化与黏液癌中存在KRAS突变,检出比例分别为1/10、1/12、4/11、6/15和8/9。黏液癌与子宫内膜样癌组(P〈0.01)、子宫内膜样癌伴黏液分化组(P〈0.05)相比,KRAS突变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伴黏液分化、子宫内膜样癌伴黏液分化和黏液癌中存在KRAS高频突变.提示KRAS突变激活与子宫内膜黏液癌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腺癌 黏液 基因 ras 突变
原文传递
以浸润模式为基础的新的风险分层体系在宫颈HPV相关性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强 何春燕 +5 位作者 张宽根 张晶 詹阳 于海云 金玉兰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411-420,共10页
目的:探讨以浸润模式为基础的新的风险分层体系在宫颈HPV相关性腺癌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诊断的宫颈腺癌病例。经过筛选,共入组54例HPV相关性腺癌。采用以Silva分型为基础... 目的:探讨以浸润模式为基础的新的风险分层体系在宫颈HPV相关性腺癌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诊断的宫颈腺癌病例。经过筛选,共入组54例HPV相关性腺癌。采用以Silva分型为基础的新的风险分层体系,将54例HPV相关性腺癌分为Pattern A、Pattern B和Pattern C三种亚型,并分析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在54例宫颈HPV相关性腺癌中,Pattern A 17例(31.5%),Pattern B 10例(18.5%),Pattern C 27例(50.0%)。17例Patter n A均为I期,所有病例未见淋巴管脉管间隙浸润(lymphatic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及淋巴结转移,10例Pattern B均为Ⅰ期,1例可见LVSI,所有病例未见淋巴结转移。27例Pattern C包括Ⅰ期15例、Ⅱ期6例、Ⅲ期6例,10例(37.0%)可见LVSI,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54例HPVA患者的FIGO分期与各Pattern分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72,P<0.001)。在浸润深度方面,Pattern A和Pattern 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9,P=0.005)。在LVSI方面,Pattern A和Pattern 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43,P<0.001)。在淋巴结转移率方面,Pattern A和Pattern 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4,P=0.002)。结论:以浸润模式为基础的新的风险分层体系应用到HPVA的病理诊断中,提高了早期HPVA诊断的一致性,可以很好地分流早期HPVA患者。Pattern A很少有淋巴结转移,可以采取更加保守的治疗,免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提高生活质量。Pattern C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Pattern B的治疗选择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与FIGO分期相比,以浸润模式为基础的新的风险分层体系,能够更加个体化地指导HPV,尤其是Pattern A相关性腺癌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癌 HPV Pattern分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IMP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子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詹阳 +3 位作者 王志强 韩一丁 金玉兰 何春燕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2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 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及子宫浆液性癌(uterus serous carcinoma,US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 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及子宫浆液性癌(uterus serous carcinoma,US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明确诊断的卵巢HGSC及USC患者各4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组织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IMP3、ER、PR、p53、p16、WT1等的表达情况,分析免疫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IMP3对两种浆液性癌起源部位的鉴别意义及预后评估价值。结果卵巢HGSC及USC组患者具有相似的浆液性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但在发病年龄、网膜/腹膜是否累及、腹腔冲洗液/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国际妇产科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以及IMP3、ER、PR、p16、WT1抗体表达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在淋巴结转移及p53表达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卵巢HGSC组相比,USC组患者发病年龄更大但分期较早,不易累及网膜/腹膜和出现腹腔冲洗液/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IMP3、p16阳性率更高,而ER、PR及WT1阳性率更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MP3表达与两组发病年龄、淋巴结转移、累及网膜/腹膜、腹腔冲洗液/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FIGO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以及ER、PR、p53、p16、WT1抗体表达均无关(P>0.05)。结论IMP3表达对鉴别浆液性癌的起源部位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对卵巢HGSC及USC的预后价值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 子宫浆液性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多结节状完全型乳腺分泌基质的癌一例
15
作者 金玉兰 +1 位作者 陈天宝 何春燕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乳腺分泌基质的癌(matrix-producing carcinoma,MPC)是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MBC)中较为罕见的组织学亚型,约占乳腺浸润性癌0.1%[1].笔者报道1例多次复发的多结节状完全型MPC,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师... 乳腺分泌基质的癌(matrix-producing carcinoma,MPC)是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MBC)中较为罕见的组织学亚型,约占乳腺浸润性癌0.1%[1].笔者报道1例多次复发的多结节状完全型MPC,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MPC的认识,特别是完全型MPC,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师 乳腺浸润性癌 组织学亚型 文献报告 CARCINOMA MPC
原文传递
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宏图 +1 位作者 山灵 石素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2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E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7例上皮样肉瘤患者资料,观察和分析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entin)、S-100蛋白、CD34及平滑...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E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7例上皮样肉瘤患者资料,观察和分析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entin)、S-100蛋白、CD34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例,男性多见。平均年龄35.6岁。远端型6例,近心型11例。两型病理形态不同,但免疫组化表达一致,均表达CK、EMA、Vimentin和CD34。初次手术后1年、3年复发及转移率分别为50.0%(8/16)和87.5%(14/16)。结论 ES是一种极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ES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肉瘤 病理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
17
作者 石素胜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935-938,共4页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对结直肠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MSI是林奇综合征的诊断标志物。同时由于MSI阳性的结直肠癌比阴性者表现出更好的预后,且对5-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不敏感,MSI同样成为结直肠癌的...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对结直肠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MSI是林奇综合征的诊断标志物。同时由于MSI阳性的结直肠癌比阴性者表现出更好的预后,且对5-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不敏感,MSI同样成为结直肠癌的预后和预测化疗疗效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不稳定性 结直肠肿瘤 预后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1-323,326,共4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异质性大,传统组织病理学评价可重复性较低,各型之间组织学特点常存在重叠,在临床诊疗实践中的劣势日益凸显。2013年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提出的TCGA分子分型,为预测患者预后...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异质性大,传统组织病理学评价可重复性较低,各型之间组织学特点常存在重叠,在临床诊疗实践中的劣势日益凸显。2013年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提出的TCGA分子分型,为预测患者预后及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就近年来各分子亚型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优化检测流程进行综述,以期将传统病理学诊断与分子分型相结合,为更精准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预后评估及疗效预测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研究进展 检测流程
下载PDF
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石素胜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6例宫颈小细胞癌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要点及预后。结果 26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36.5岁,均确诊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抗体主要为Syn...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6例宫颈小细胞癌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要点及预后。结果 26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36.5岁,均确诊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抗体主要为Syn(23/23)、Cg A(14/22)、CD56(16/18)。所有患者均行化疗,其中22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术后放化疗。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4.3%和60%。FIGOⅠb-Ⅱa期与Ⅱb-Ⅳ期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8%和25%,差异显著(P<0.05);肿瘤直径≤4 cm者比肿瘤大者3年生存率更高(P<0.05);Cg A阳性者比阴性者更易发生复发或转移(P<0.05)。结论宫颈小细胞癌确诊依靠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结果;目前多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FIGO分期、肿瘤大小及Cg A染色情况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小细胞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癌病理分型有哪些?
20
作者 《抗癌之窗》 2011年第6期25-25,共1页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主要见于青年人和老年人,其中以甲状腺滤泡细胞来源的癌为主要类型,其数量远远超过滤泡旁细胞(C细胞)来源的癌,且大多数预后良好。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病理分型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滤泡 滤泡旁细胞 恶性疾病 细胞来源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