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对方式对基层官兵状态焦虑的影响:自我和谐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曾伟杰 范智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5期681-685,共5页
目的:探讨基层官兵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和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状态焦虑分量表(SAI)、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162名基层官兵进行调查。结果:解决问题、求助与状态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目的:探讨基层官兵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和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状态焦虑分量表(SAI)、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162名基层官兵进行调查。结果:解决问题、求助与状态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9,-0.242;P均<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自我和谐总分与状态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78,0.343,0.306,0.329,0.503;P均<0.01);解决问题与自责、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6,-0.355;P均<0.01);与求助呈显著正相关(r=0.430,P<0.01);自责与求助呈显著负相关(r=-0.297,P<0.01),与幻想、退避、合理化、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2,0.479,0.531,0.285;P均<0.01);幻想与退避、合理化、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16,0.587,0.236;P均<0.01);退避与合理化、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92,0.326;P均<0.01);合理化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57,P<0.01);自我和谐在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状态焦虑之间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基层官兵的状态焦虑可以通过自我和谐策略来采用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官兵 状态焦虑 应对方式 自我和谐 中介作用
下载PDF
认知训练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曾伟杰 席玉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7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共336例,接受8周的"六六脑"科学健脑认知训练,干预前后均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疲劳评定量表(FIA)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除...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共336例,接受8周的"六六脑"科学健脑认知训练,干预前后均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疲劳评定量表(FIA)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除躯体疼痛外,其他7个维度均显著高于干预前(t=2.34,6.18,3.75,2.68,2.16,4.21,7.34;P<0.05)。干预后患者的疲劳严重程度、疲劳结果、疲劳对休息、睡眠反应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t=2.48,4.20,5.88;P<0.05)。结论:认知训练能有效减缓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减轻日间疲劳程度,有助于改变患者的行为模式,缓解个体认知控制的衰退,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疲劳 情绪 认知训练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舰员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曾伟杰 +1 位作者 吴新文 叶汉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舰员的人格特征,为维护和提高该群体精神卫生水平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210名舰员进行调查。结果舰员组人格特征中的16种主要因素得分和4项应用预测个性因素得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军人男性常模(... 目的研究舰员的人格特征,为维护和提高该群体精神卫生水平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210名舰员进行调查。结果舰员组人格特征中的16种主要因素得分和4项应用预测个性因素得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军人男性常模(t=10.41,9.15,7.48,11.01,12.31,9.59,6.91,10.85,8.87,8.85,10.75,4.78,12.04,9.31,8.81,8.87,3.36,10.76,8.89,8.19;P<0.001和P<0.01),而在4项次级个性因素中除感情用事与安祥型(X3)低于军人男性常模外(t=5.11,P<0.001),其余均高于军人男性常模(t=3.34,10.50,10.21;P<0.01和P<0.001),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16-PF应用预测个性因素与次级个性因素大部分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果断型性格与创造能力、专业成就能力的正相关最显著(r=0.817,0.787,P均<0.01);焦虑型性格与心理健康的负相关最显著(r=-0.781,P<0.01)。结论在人格特征方面,适应能力强,焦虑程度低,善于交际,开朗乐观,安祥警觉的舰员心理健康状况更好;而感情用事、缺乏信心的舰员则在创造能力、成长能力方面明显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舰员 人格特征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下载PDF
D型人格对新兵应付方式和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曾伟杰 +1 位作者 郭亚平 刘艳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新兵在应付方式和疲劳方面的差别。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D型人格量表(DS14)、疲劳评定量表(FIA)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09名新兵进行调查。结果 D型人格组的疲劳严重程度分值、疲劳环境特异性和疲劳... 目的探讨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新兵在应付方式和疲劳方面的差别。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D型人格量表(DS14)、疲劳评定量表(FIA)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09名新兵进行调查。结果 D型人格组的疲劳严重程度分值、疲劳环境特异性和疲劳结果分值均显著高于非D型人格组(t=-6.30,-3.85,-6.67;P<0.001),D型人格组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分值均显著低于非D型人格组(t=4.95,5.57;P<0.001),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分明显高于非D型人格组(t=-8.39,-8.03,-7.83,-7.08;P<0.001)。相关分析表明,社交压抑和消极情感两种人格特质均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r=0.404,0.374,0.338,0.320,0.585,0.498,0.421,0.384;P<0.01),而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r=-0.316,-0.393,-0.242,-0.283;P<0.01);按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计算,影响疲劳严重程度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社交压抑、幻想、自责(t=5.067,2.766,2.26,P<0.001、P<0.01和P<0.05);影响疲劳环境的特异性和影响疲劳结果的因素均为幻想、消极情感(t=3.587,3.379,5.917,4.508;P<0.001);而影响疲劳对休息、睡眠的反应则为社交压抑(t=-2.754,P<0.01)。结论 D型人格的新兵常以"退避","自责"和"幻想"等应对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容易出现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人格 新兵 疲劳 应付方式
下载PDF
B型钠尿肽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东清 曾伟杰 +1 位作者 魏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B型钠尿肽(BNP)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住院的427名老年CHF病人进行调查,并测定血浆BNP水平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心功能分级与... 目的探讨不同B型钠尿肽(BNP)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住院的427名老年CHF病人进行调查,并测定血浆BNP水平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心功能分级与BNP呈正相关,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71,P<0.001);心功能分级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43,P<0.001);CHF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一般人群组(t=23.9,28.3,12.1,22.9,41.1,28.8,18.8,44.9;P<0.001);心功能分级和精神健康对BNP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t=3.096,P<0.01)。结论不同BNP水平对老年CHF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同,精神健康水平可间接影响BNP的分泌,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变患者的行为模式,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心身医学 社会心理学
下载PDF
药物缓释涂层支架的材料学特点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曾伟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2期7903-7906,共4页
目的:阐述药物涂层支架的材料学特点,分析其生物相容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药物缓释涂层支架材料学特点及生物相容性的文献,以"心血管,药物缓释,雷帕霉素,紫杉醇,冠状动脉,生物相容性,支架材料"... 目的:阐述药物涂层支架的材料学特点,分析其生物相容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药物缓释涂层支架材料学特点及生物相容性的文献,以"心血管,药物缓释,雷帕霉素,紫杉醇,冠状动脉,生物相容性,支架材料"为检索词,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文献后的引文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①心血管支架中药物涂层支架材料的改进更新均以改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为目标。②心血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是一个复杂的连锁过程,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是评定生物相容性的两项基本内容。③利用有限元分析心血管支架材料的力学特性可为未来支架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帮助。结论:药物涂层支架的研究涉及药物学、生物学、材料学多学科交叉,研究药物缓释载体的控释机制,寻找血液相容性更好的药物缓释载体,加强缓释载体与机体的结合强度是当前支架药物缓释载体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缓释涂层 心血管支架 生物力学 生物相容性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行为干预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幸福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伟杰 魏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在干预前后均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对住院的228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收集临床生理指标。结...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在干预前后均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对住院的228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收集临床生理指标。结果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显著低干预前(t=16.30,17.16,5.07,4.68,6.93;P均<0.001);干预后正性情感分、正性体验分、总幸福度分明显高于干预前(t=10.55,5.39,16.41;P均<0.001),而负性情感分、负性体验分则明显低于干预前(t=6.55,2.67;P<0.001和P<0.01);干预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明显高于干预前(t=2.57,2.09;P<0.01和P<0.05),而自责、退避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t=4.40,3.78,P均<0.001)。结论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变患者的行为模式,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干预 糖尿病 主观幸福感 应付方式
下载PDF
医院船船员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征、生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东清 曾伟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5期736-737,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船船员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征、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对医院船122人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艾森克个性测量问卷(EP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在出海前3天及航行第15天进行测评。结果晕船病的... 目的探讨医院船船员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征、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对医院船122人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艾森克个性测量问卷(EP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在出海前3天及航行第15天进行测评。结果晕船病的发生率为83.2%;航行中船员精神质和神经质因子分显著高于出海前(t=-3.69,-4.01;P<0.01和P<0.001);航行中船员的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低于出海前(t=3.02,5.73,5.02,6.44,5.06;P<0.01和P<0.001);按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计算,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总体健康、活力、神经质、情感职能、生理职能(t=5.418,4.608,-3.523,3.618,3.019;P<0.001和P<0.01)。结论船员自我效能感高可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缓解由航海应激造成的心理紧张,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船 自我效能感 人格特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重点高校大一学生隐性逃课、焦虑状况和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曾伟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788-789,共2页
目的:研究重点高校大一学生隐性逃课、焦虑状况和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广东某重点高校2009级的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评... 目的:研究重点高校大一学生隐性逃课、焦虑状况和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广东某重点高校2009级的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测查学生隐性逃课现象较常见;不论男女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19.29%的学生睡眠质量较差;高状态焦虑组和高特质焦虑组解决问题、求助应付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低状态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而自责、幻想、退避应付因子分则显著高于低状态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说明学生如果常采用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焦虑的产生,而睡眠质量差、采用自责应对方式则可加重焦虑水平。结论:隐性逃课作为一种消极的行为模式,已成为高校、家庭及至全社会的一种焦虑,采取有效的认知应对策略其意义是使学生改变应激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学生 隐性逃课 焦虑 应付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