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富差距悬殊”不是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思想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姚会元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8-33,共6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极大地关注了"社会公平"问题。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是改革步入新阶段实现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的需要,是建立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必然。中国现存的收入差距悬殊问题,不能归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极大地关注了"社会公平"问题。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是改革步入新阶段实现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的需要,是建立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必然。中国现存的收入差距悬殊问题,不能归咎于发展"市场经济"。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待于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要求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合理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 调节收入分配
下载PDF
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与内涵 被引量:4
2
作者 《理论月刊》 2008年第1期25-26,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这种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本文结合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主要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这种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本文结合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主要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发展方式转变 投资 内需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转换与时代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学习月刊》 2018年第1期19-21,共3页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转换。在这种形势下...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转换。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矛盾 时代转换 指标体系 时代特征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总体性危机及其转变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凌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共5页
经过建国60年来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形成"中国道路"的同时,也积累了"中国问题",即传统发展方式。传统发展方式植根于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战略格局、中国国情,具有深刻的路径依赖特征,已经显现出全局性... 经过建国60年来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形成"中国道路"的同时,也积累了"中国问题",即传统发展方式。传统发展方式植根于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战略格局、中国国情,具有深刻的路径依赖特征,已经显现出全局性、总体性的危机,已经遭遇多种整体约束,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变的程度。转变发展方式,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的战略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方式 危机 结构调整 资源配置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与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明洪盛 《当代经济》 2010年第5期90-91,共2页
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包括投资社会效益和投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投资效益的分析,指出高等教育投资重视效益的意义,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建议,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投资 效益
下载PDF
中国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30,共7页
中国传统发展方式本体特征是投资拉动、要素驱动型发展方式,其不可持续性突出表现在这种发展方式遇到了资源、生态和市场三个约束。本文试图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中国经济转型,试图证明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层基础是现有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 中国传统发展方式本体特征是投资拉动、要素驱动型发展方式,其不可持续性突出表现在这种发展方式遇到了资源、生态和市场三个约束。本文试图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中国经济转型,试图证明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层基础是现有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同时,经济转型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必须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价值追求推进经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失衡 反生态 经济转型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陈光甫开创中国现代旅游业 被引量:3
7
作者 姚会元 《旅游科学》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中国产生过徐霞客那样的伟大旅行家,但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却迟至20世纪之初。上海大银行家陈光甫是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荒者,本文探讨了其创立的中国旅行社的经管理念.
关键词 陈光甫 现代旅游业 经营
下载PDF
论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定位与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135,共4页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市现有经济体量和人口体量最大,承载的国家战略最多,武汉应该定位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武汉的中心城市地位即核心价值可以定位于城市群的服务中心,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模式应该是柔性的服务与辐射模式。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中心城市 武汉定位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物资交流对当前扩大内需的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凌云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9,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物资交流的实质是激活和扩大内需,培育和拓展国内市场,进而拉动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举措及其成功经验对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启示是:中国发展要基于国内市场总体规模的扩大,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内需...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物资交流的实质是激活和扩大内需,培育和拓展国内市场,进而拉动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举措及其成功经验对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启示是:中国发展要基于国内市场总体规模的扩大,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提升国民的购买力,增加国民的收入;扩大内需的重点是农村;扩大内需要全面推进国内市场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物资交流 国内市场 扩大内需
原文传递
大众度假时代武汉赏花经济发展新思维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翠军 《特区经济》 2017年第10期83-85,共3页
大众度假时代,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扩大,其中包括赏花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大武汉需要抓住市场机遇,从政府支持、科学规划、产业融合、形成品牌、开发精品线路、加强宣传推介等方面着手做大、做强武汉赏花经济... 大众度假时代,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扩大,其中包括赏花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大武汉需要抓住市场机遇,从政府支持、科学规划、产业融合、形成品牌、开发精品线路、加强宣传推介等方面着手做大、做强武汉赏花经济,用新思维、新方式去促进武汉赏花经济的发展,进而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度假 赏花经济 武汉 休闲旅游
下载PDF
从贫困到全面小康的三次跨越——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的历史巨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学习月刊》 2008年第13期29-30,共2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个人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5.7倍。消费水平经历了从贫困到温饱...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个人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5.7倍。消费水平经历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全面小康 消费构成 经济结构 温饱 恩格尔系数 改革开放以来 城镇居民 家庭人均纯收入 高档消费品 商品 历史巨变 消费支出
下载PDF
现代金融体系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道德风险问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本文指出了道德风险的含义和特点,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道德风险 对策
原文传递
抢抓长江经济带机遇 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翠军 《武汉建设》 2014年第4期6-7,共2页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两份重要文件近期发布(以下简称《意见》和《规划》),给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来四个方面十二个层面的新机遇,这些...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两份重要文件近期发布(以下简称《意见》和《规划》),给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来四个方面十二个层面的新机遇,这些机遇是历史机遇、时代机遇、全局机遇和空间机遇,因而是重大机遇。武汉需要深入挖掘这些机遇,认真谋划,顺势而为,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中心城市 武汉发展 十二个 流域经济 上游地区 工业化后期 战略定位 立体交通 核心优势
原文传递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背景与新思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汉建设》 2011年第4期22-23,共2页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迄今为止,国家战略层面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已经取得重大...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迄今为止,国家战略层面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已经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当前,武汉城市圈建设已经处在新的起点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明确加快和深化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域 城市圈建设 国家战略 城市群 皖江经济带 湖北长江经济带 枢纽地位 产业分工 资源型经济
原文传递
武汉文旅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翠军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9,共5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武汉文旅融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顶层设计和政策关注力度不够,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业态缺乏创新,品牌亮点不够突出,高层次人才匮乏。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应强化顶层设计,...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武汉文旅融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顶层设计和政策关注力度不够,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业态缺乏创新,品牌亮点不够突出,高层次人才匮乏。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应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优质高效的融合治理体系;创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思路,从供给侧增加高质量的有效供给;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构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支撑体系;加快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打造文旅新品牌;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文化和旅游融合提供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全域旅游 文旅新业态 武汉市
下载PDF
用法治保障和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16
作者 《武汉建设》 2015年第2期10-11,共2页
2014年,武汉GDP总量突破万亿大关,人均GDP突破10万元大关,处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的历史台阶上,进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冲刺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2015年开始,武汉将全面推进"万亿倍增"进程,力争7年实现这一目... 2014年,武汉GDP总量突破万亿大关,人均GDP突破10万元大关,处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的历史台阶上,进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冲刺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2015年开始,武汉将全面推进"万亿倍增"进程,力争7年实现这一目标。2015年,也是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阶段的开局之年。建设法治武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部署 中心城市 武汉发展 城市发展 综合保税区 法定权力 法律至上 长江经济带 中等收入陷阱
原文传递
把握都市圈发展新态势 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
17
作者 《武汉宣传》 2021年第15期22-25,共4页
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当前,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即将进入新的高质量深化发展阶段。武汉城市圈应把握现代都市圈发... 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当前,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即将进入新的高质量深化发展阶段。武汉城市圈应把握现代都市圈发展新态势,构建同城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同城化发展重点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都市圈发展 同城化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形态 城市群 中国新型城镇化 新态势
原文传递
浅析武汉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内涵与重点
18
作者 《武汉建设》 2012年第3期6-7,共2页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目标体系中,建成国家创新中心首当其冲。把建设国家创新中心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先导和引领,抓住了当今时代的突出特征,符合城市成长的规律。当前,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关键要在把握国家创新中心内涵的基...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目标体系中,建成国家创新中心首当其冲。把建设国家创新中心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先导和引领,抓住了当今时代的突出特征,符合城市成长的规律。当前,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关键要在把握国家创新中心内涵的基础上,抓住武汉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机遇与条件,重点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制度创新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光谷 经济发展方式 开放门户 技术进步 产业主导 战略价值 核心品牌 协调互动 科技金
原文传递
抢抓武广高速机遇 拓展武汉战略空间
19
作者 赵凌云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1期38-41,共4页
交通格局是决定一个城市发展战略空间的重要外生变量。武广高速开通使武汉进入新的"合纵连横"时代、新的"极化发展"时代、新的"功能提升"时代,扩大了武汉的战略发展空间。武汉要高度重视交通格局变化带... 交通格局是决定一个城市发展战略空间的重要外生变量。武广高速开通使武汉进入新的"合纵连横"时代、新的"极化发展"时代、新的"功能提升"时代,扩大了武汉的战略发展空间。武汉要高度重视交通格局变化带来的机遇,充分认识武汉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定位,充分拓展发展的战略空间,完善和推进新一轮长远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广高速铁路 武汉 战略空间
下载PDF
武汉发展动能新旧转换现状分析
20
作者 徐柳怡 《长江论坛》 2021年第5期18-25,共8页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测算指出,武汉市目前在推进发展动能转换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投资、消费和出...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测算指出,武汉市目前在推进发展动能转换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在内的需求侧动能释放不足;供给侧发展动能结构不优;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文创产业领域,但起步较晚且发展速度较慢,影响了全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生产效率动能提升较慢,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还有提升空间;尚未完全发挥科教优势,创新动能潜力还有待挖掘;内部各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虽在逐步变小,但基于区域协调的发展动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双循环格局 资本存量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