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块脑梗塞中出血性梗塞的病理特点 被引量:67
1
作者 褚晓凡 曲松滨 +2 位作者 艳萍 徐心 王海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75-276,共2页
报告24例大块脑梗塞的脑局解病例,对其中16例HI的病理特点及发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证实:HI占本组大块脑梗塞的发生率为71.4%,脑血栓HI的发生率为60%。HI多发生在梗塞灶的边缘区及皮质区,以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 报告24例大块脑梗塞的脑局解病例,对其中16例HI的病理特点及发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证实:HI占本组大块脑梗塞的发生率为71.4%,脑血栓HI的发生率为60%。HI多发生在梗塞灶的边缘区及皮质区,以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为主。HI的发生与梗塞的体积及动脉血压增高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周边区或皮质区侧枝循环建立和脑水肿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血液淤滞所致。本文还证实溶栓治疗与其它治疗比较并未见出血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出血性脑梗塞 病理
下载PDF
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综合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林世红 韦成信 +7 位作者 艳萍 蒙巧 刘永春 罗辑 蔡洁 黄琦 徐向新 黄蔼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11月开胸手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06年12月~2007年9月开胸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进行规范的呼吸系统... 目的探讨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11月开胸手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06年12月~2007年9月开胸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进行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深慢呼吸、缩唇呼吸、咳嗽训练、吹气球训练等呼吸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折。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开胸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缩短胸管留置和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手术 康复护理 健康教育 呼吸功能训练
下载PDF
OEC管理模式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3
作者 艳萍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2,共2页
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模式,是海尔集团实行的一套内部管理体系.以OEC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即指全方位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其本质就是把企业核心目标量化到人,把每一个细小的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一... 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模式,是海尔集团实行的一套内部管理体系.以OEC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即指全方位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其本质就是把企业核心目标量化到人,把每一个细小的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1].我院于2001年开始计划、筹备,将OEC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管理中,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C管理模式 整体护理 应用
下载PDF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展望 被引量:41
4
作者 钟萍 艳萍 《护理学报》 2009年第8期12-15,共4页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也就是说,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也就是说,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尔后引起教育界的极大兴趣与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护理研究 存在问题
下载PDF
患者标识腕带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管理 被引量:39
5
作者 艳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腕带标识在患者安全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危重患者、新生儿及儿童等2767例,年龄最大的90岁,其中2716例患者佩戴了腕带标识。结果在临床应用腕带标识1年后,医院护理差错发生率与2006-... 目的探讨腕带标识在患者安全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危重患者、新生儿及儿童等2767例,年龄最大的90岁,其中2716例患者佩戴了腕带标识。结果在临床应用腕带标识1年后,医院护理差错发生率与2006-2007年相比下降了66%,佩戴腕带的2716例患者无一例由于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6.8%,较2006-2007年提高了2.8%。结论使用患者腕带标识,可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带 标识 护理安全 管理
下载PDF
临床给药差错归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艳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12-1313,共2页
目的通过对给药护理差错进行归因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临床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3年1月42008年9月发生的68例临床给药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临床给药差错中,床号、姓名查对错误居首位;工... 目的通过对给药护理差错进行归因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临床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3年1月42008年9月发生的68例临床给药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临床给药差错中,床号、姓名查对错误居首位;工作年限在5年之内及15年以上的护士发生差错的概率较高。结论必须重视科学人性化管理和细节管理,改进查对方式,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规范护士培训,提高护士个人素质,才能有效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差错 原因分析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价与康复治疗 被引量:38
7
作者 冯涛 艳萍 +2 位作者 遇亚南 靳美 曹利 《黑龙江医学》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吞咽筛选试验将入院的急性脑血管病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和对照组。通过:(1)饮水试验;(2)录像荧光吞钡检查吞咽功能;(3)吞咽能力分级评价入院时及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吞咽筛选试验将入院的急性脑血管病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和对照组。通过:(1)饮水试验;(2)录像荧光吞钡检查吞咽功能;(3)吞咽能力分级评价入院时及康复治疗1个月后两组病人吞咽功能。结果30 d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康复组未发生误吸,4例并发轻度肺部感染,治疗后痊愈;对照组发生6次误吸,12例并发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治疗好转10例,死亡2例。康复组和对照组病人于入院时,饮水试验为可疑者的百分率(25.6%和27.9%,χ2=0.036,P>0.05)和吞咽能力分级为轻的百分率(34.9%和37.2%,χ2=0.0001,P>0.05)无显著性差异。1个月后,康复组病人饮水试验正常及可疑者所占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7%与30.2%,χ2=2.36,P<0.05);吞咽能力分级为正常及轻度异常者的百分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9.1%与37.2%,χ2=2.21,P<0.05)。吞咽困难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的病变所在大脑半球的侧别无关,与病灶所在部位有关。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吞咽困难 康复治疗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8
作者 艳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期191-193,共3页
机械通气(MV)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是保证MV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能否成功撤离呼吸机的先决条件。气管内插管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吸痰是主要护理任务之一,它对防止痰痂形成,防肺不张有... 机械通气(MV)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是保证MV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能否成功撤离呼吸机的先决条件。气管内插管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吸痰是主要护理任务之一,它对防止痰痂形成,防肺不张有重要作用。有效的吸痰是预防气道阻塞^[1],维持机械通气的关键,所以临床上一直不断地探索研究气道的管理,本文就近年来机械通气的护理研究进展和临床护理经验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吸痰 护理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23
9
作者 曹利 艳萍 +3 位作者 李军 靳美 齐丹 张春媛 《中外医疗》 2015年第8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癫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2),对照组应用德巴金进行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德巴金和利必通进行治疗,观...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癫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2),对照组应用德巴金进行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德巴金和利必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癫痫病发病类型多、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医师在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免误诊、漏诊。联合应用利必通、德巴金治疗癫痫病具有显著疗效,但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用量及临床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病 神经内科 临床诊断 德巴金 利必通
下载PDF
住院患者跌倒16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媛媛 艳萍 +2 位作者 黄琦 罗辑 凌桂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9期7294-7295,共2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防止患者意外跌倒。方法:对10例住院发生跌倒患者,采取填写患者跌倒登记表,由护理部人员通过调查、访谈的形式;对患者跌倒的意外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造成患者跌倒的因素与高龄活动无耐力,室内外环境...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防止患者意外跌倒。方法:对10例住院发生跌倒患者,采取填写患者跌倒登记表,由护理部人员通过调查、访谈的形式;对患者跌倒的意外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造成患者跌倒的因素与高龄活动无耐力,室内外环境因素,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陪护人员责任心等有关。结论:针对各因素明确高危患者,做好患者的入院危险因素评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及健康教育,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意外跌倒/病因学 意外跌倒/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 被引量:21
11
作者 艳萍 胡冰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199,共6页
本文以协同为理论支撑,以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发展特征,研究在发展中形成的、以文化企业、产业园区及政府为平台的三级发展主体的作用,并分析技术、文化及人才等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的影响。研究表明... 本文以协同为理论支撑,以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发展特征,研究在发展中形成的、以文化企业、产业园区及政府为平台的三级发展主体的作用,并分析技术、文化及人才等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只有在发展中实现多要素间的协同发展,才可以对文化产业产生持续的影响效应,形成"文化+"的时代发展主旋律,为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理论 自组织 聚合力 运维机制 科技创新
原文传递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曹利 艳萍 +2 位作者 靳美 齐丹 张春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802-803,共2页
目的研究吡拉西坦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出血脑水肿患者88例,将选择的患者随机经行分组,包括观察组(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使用甘露醇)和对照组(单纯使用甘露醇)两组。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 目的研究吡拉西坦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出血脑水肿患者88例,将选择的患者随机经行分组,包括观察组(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使用甘露醇)和对照组(单纯使用甘露醇)两组。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脑水肿体积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3%)明显高于对照组(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8天、20天时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入院时的脑水肿体积,对照组相比改善能力优于对照组并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与甘露醇联用能够有效治疗脑出血脑水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拉西坦 甘露醇 脑水肿 疗效
下载PDF
“护理纠错本”在护理质量细节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艳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及时纠正临床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应用"护理纠错本",加强质量细节管理,统计实施前后的年度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护... 目的及时纠正临床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应用"护理纠错本",加强质量细节管理,统计实施前后的年度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护理缺陷及护理投诉明显下降,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P<0.05),护理人员质量控制参与意识、护士间的工作协作精神增强,工作压力降低,护士长质量管理能力提高。结论应用"护理纠错本"能改进临床环节质量管理,强化细节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纠错本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心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4
作者 林世红 韦成信 +7 位作者 刘永春 蔡洁 艳萍 黄琦 罗辑 蒙巧 徐向新 黄蔼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13期1494-1495,共2页
目的 探讨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6年12月—2007年9月开胸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规范系统... 目的 探讨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6年12月—2007年9月开胸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规范系统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及缩唇呼吸、咳嗽训练、吹气球训练等呼吸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拔管时间与术后出院时间为(4.42±2.10)d,(9.76±3、89)d;对照组的分别为12.0%,(5.60±3.28)d,(12.86±3.89)d。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开胸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缩短胸管留置和病人住院时间,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手术 康复护理 健康教育 呼吸功能训练
原文传递
Braden评分表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媛媛 艳萍 +2 位作者 黄琦 罗辑 凌桂莲 《哈尔滨医药》 2009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将Braden计分表应用于临床压疮监控中。方法用Braden计分表做为评估工具设计难免压疮新的预报评价表,通过对2008年新入院病人使用不同评分表评估。结果因Braden的科学有效的评定,保证了预测的准确度,有效降低了院内难免压疮发生率,... 目的将Braden计分表应用于临床压疮监控中。方法用Braden计分表做为评估工具设计难免压疮新的预报评价表,通过对2008年新入院病人使用不同评分表评估。结果因Braden的科学有效的评定,保证了预测的准确度,有效降低了院内难免压疮发生率,降低了护理消耗。结论Braden计分表评估表应用于临床预防压疮具有可靠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den计分表 难免压疮 预防监控
下载PDF
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护理 被引量:14
16
作者 艳萍 《全科护理》 2009年第7期583-584,共2页
介绍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舒适护理措施,包括舒适环境的管理、舒适的体位以及沟通障碍、机械通气、气管导管、约束、吸痰和口腔的舒适护理等。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机械通气 吸痰
下载PDF
OEC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艳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0-361,共2页
关键词 OEC管理模式 量化管理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在心胸外科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艳萍 林世红 +7 位作者 韦成信 刘永春 蔡洁 黄琦 罗辑 蒙巧 徐向新 黄蔼莲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9年第3期694-695,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心胸外科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2月—2007年9月开胸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心胸外科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2月—2007年9月开胸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降低开胸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缩短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病人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手术 健康教育路径 并发症 住院时间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军 艳萍 +3 位作者 张春媛 陈晓光 齐丹 曹利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在黑龙江省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人作为对照组。采集观察组第2天(急性...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在黑龙江省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人作为对照组。采集观察组第2天(急性期)和第14天(恢复期)患者和同时期对照组人群的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B)、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按照恢复期FT3水平,将脑梗死患者分为低FT3组(n〈3.10pmol/L)与正常FT3组(FT3≥3.10pmol/L).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90d,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根据NIHSS评分改善情况判断患者预后,MHSS评分改善≥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T3、F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0.68±0.22)比(1.82±0.31)nmol/L,(2.08±0.31)比(4.19±0.75)pmol/L,P均〈0.05];而T4、FT4和TSH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2.56±20.78)比(109.89±12.37)nmol/L,(12.88±1.15)比(9.77±0.96)pmol/L,(5.15±1.16)比(2.95±1.31)mU/L,P均〈0.05]。与急性期比较,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T3、FT3水平[(1.75±0.19)nmol/L,(3.97±0.61)p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4、FT4和TSH[(115.64±14.38)nmol/L,(10.05±1.02)pmol/L,(3.16±0.98)mU/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T3、T4、FT3、FT4和T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与恢复期血清凡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86,P〈0.05)。出院90d后,低FT3组NIHSS评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甲状腺激素类 数据收集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与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冯涛 艳萍 +1 位作者 靳美 曹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糖的关系,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空腹血糖和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急性脑梗死时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对患者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糖的关系,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空腹血糖和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急性脑梗死时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血糖组治疗好转率较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高血糖组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以糖尿病组最高,其中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高对预后有明显影响。结论高糖化血红蛋白、高糖化血清蛋白影响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及时地控制高血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