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1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测算 被引量:157
1
作者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8,共11页
本文基于贸易附加值,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各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中,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但有弱化迹象;资本以及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均未取得显著比较优势,但... 本文基于贸易附加值,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各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中,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但有弱化迹象;资本以及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均未取得显著比较优势,但有迹象表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而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比较劣势特别显著且无明显改善趋势。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的现实地位及进一步发展基本上是"依托低端,挺进中端,遥望高端"。基于贸易附加值所得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纠正传统总值核算法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误判,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方向及政策的科学制定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附加值 国际竞争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
原文传递
人才何以成为红利——源于价值链攀升的证据 被引量:125
2
作者 刘梦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16,共19页
要素层次和要素质量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决定分工地位的基本因素,而要素组合对要素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以此为逻辑起点,本文重点从"要素质量匹配"视角,以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为开放发展红利的例子,理论分析要素质量匹配对&... 要素层次和要素质量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决定分工地位的基本因素,而要素组合对要素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以此为逻辑起点,本文重点从"要素质量匹配"视角,以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为开放发展红利的例子,理论分析要素质量匹配对"人才红利"实现的关键作用,并利用中国经验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由于生产要素质量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单一生产要素本身的质量,生产要素间匹配质量状况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即质量匹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价值链攀升,因此,实现与技术和制度更好的匹配,有助于发挥人才促进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从而实现"人才红利"。就中国制造业而言,计量检验结果发现,单纯人才因素对价值链攀升呈倒"U"型作用趋势,而在充分考虑人才与技术和制度匹配等因素后则转变为显著正向线性作用趋势。这说明人才红利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人才与技术和制度之间的适宜性质量匹配。理论假说得到了较好的逻辑一致性检验。据此,在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要素的同时,通过制度改革完善制度质量、加快实现产业技术进步、提升要素质量匹配效果从而为人才"松绑",是实现人才红利的重要举措,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义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红利 要素质量匹配 全球价值链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基于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视角 被引量:113
3
作者 宋婕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17,共19页
解决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中"机会不均等和地位不平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方向。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机会更加均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否... 解决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中"机会不均等和地位不平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方向。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机会更加均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否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朝着"地位更加平等"方向发展,尚缺乏有支撑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基于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特定视角,本文理论分析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基本遵循,从而有助于提升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其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是重要中介作用机制。进一步地,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并在有效构建和测算"五通"指数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且主要通过"五通"中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中介机制发挥作用,而民心相通的中介作用尚未显现,可能原因在于后者影响具有间接性、长期性和滞后性等特点。总体看,理论假说得到了较好的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研究结论不仅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予以科学评估,对于进一步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引领全球价值链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也有着重要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互利共赢 全球价值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出口内涵服务价值演进及因素决定 被引量:110
4
作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4-57,174,共15页
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分别在细分制造业以及按照要素密集度特征分组两个层面上,测算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内涵的服务增加值总量、国内服务增加值及国外服务增加值。结果显示:(1)制造业出口内涵服务增加值率有逐步提... 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分别在细分制造业以及按照要素密集度特征分组两个层面上,测算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内涵的服务增加值总量、国内服务增加值及国外服务增加值。结果显示:(1)制造业出口内涵服务增加值率有逐步提高之势,并且这种变化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部门间具有差异性;(2)无论是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还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部门,来自国内服务投入的增加值在服务增加值总量中均占据主导地位,但从动态变化角度看,国内服务投入增加值主导地位有"弱化"迹象,国外服务投入增加值地位有提升趋势,而且这种变化趋势同样存在部门差异性;(3)从决定因素看,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程度、服务贸易开放度、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制造业资本有机构成、制造业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制造业出口内涵的服务增加值存在一定程度影响,但对内涵国内服务增加值和国外服务增加值影响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国内服务增加值 国外服务增加值
原文传递
全球要素分工背景下的中国产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101
5
作者 金京 张二震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7-69,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西方产业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主动接受和积极融合,抓住了全球要素分工所带来的战略机遇,从而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开阔地式推进"乃至升级。然而,简单纳入全球要素分工体系的传统发展道路,也带来...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西方产业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主动接受和积极融合,抓住了全球要素分工所带来的战略机遇,从而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开阔地式推进"乃至升级。然而,简单纳入全球要素分工体系的传统发展道路,也带来了不平衡、不协调以及对资源环境过度消耗和损害等不可持续问题,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而全球要素分工深入演进所表现出的全球产业链长度进一步延伸、高端要素跨国流动性日益增强,以及跨国公司基于发展中经济体的"逆向创新"战略等当代趋势特征,又与目前中国产业发展现实阶段所决定的演进方向和升级趋势具有高度一致性,从而为中国融入全球要素分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但与前一阶段简单"纳入"的要求不同,新一轮的开放要求中国进一步"扎根"全球要素分工体系。为此,中国产业发展不仅要有脚踏实地从事实业生产和技术创新的耐心,更要有扎扎实实用好现实比较优势、遵循循序渐进规律性的耐心。如此,才有可能抓住新机遇,依托高级要素的培育和国际先进要素的引进,不断提升中国企业整合全球要素进行创新活动和全球化经营的能力,从而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要素分工 产业升级 比较优势
原文传递
本土市场规模扩张如何引领价值链攀升 被引量:94
6
作者 刘梦 张为付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50,共24页
与以往文献所揭示的"本土市场效应"不同,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分离会产生特定额外成本的特征事实出发,从全球价值链区位配置的独特视角,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本土市场规模扩大会诱发价值链高端生产环节... 与以往文献所揭示的"本土市场效应"不同,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分离会产生特定额外成本的特征事实出发,从全球价值链区位配置的独特视角,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本土市场规模扩大会诱发价值链高端生产环节的梯度转移,从而影响该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新命题。本文以理论刻画为先导,基于WIOD数据库数据,测度了1995-2011年中国13个制造业GVC指数和市场背离度指数,分别作为全球化条件下价值链分工地位和本土市场规模效应的替代变量。在充分考虑和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条件下,采用广义可加模型的半参数核密度估计、系统广义矩估计以及差分广义矩估计等方法,对本文命题假说进行检验,证实本土市场效应新的内涵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市场规模 全球价值链 区位配置 分离成本
原文传递
特朗普贸易战的基本逻辑、本质及其应对 被引量:93
7
作者 张二震 王原雪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7,29,共8页
中国正面临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的严峻形势。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的根本逻辑,不排除西方政治精英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和忧虑等因素,但从经济利益角度看,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认知上的差异、利益上的失衡以及中国成长中的阵痛。由于特朗普贸易战... 中国正面临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的严峻形势。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的根本逻辑,不排除西方政治精英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和忧虑等因素,但从经济利益角度看,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认知上的差异、利益上的失衡以及中国成长中的阵痛。由于特朗普贸易战是一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因此虽然表面上看似乎是中美对抗,但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特征事实看,本质上却是对全球生产网络的破坏,以及对当前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粗暴践踏。因此,如果应对不当,在自身利益遭受损失的同时,更面临着全球经济陷入"特朗普陷阱"的可能和风险。在此背景下,虽然中国不希望打贸易战,但面对来势凶猛的特朗普贸易战,中国既不能怕也不能躲,而要从特朗普贸易战发动的基本逻辑着眼,保持战略定力,冷静应对。既不可反应过激,也要采取有限反击和有策略性的让步等战略举措进行有效应对,将贸易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避免陷入引发全球经济秩序混乱的"特朗普陷阱"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 贸易战 特朗普陷阱
原文传递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6
8
作者 任志成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8,127,共11页
文章利用2005~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在有效控制企业规模等因素后,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倒逼了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这一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总体存在,但其... 文章利用2005~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在有效控制企业规模等因素后,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倒逼了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这一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总体存在,但其效应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类型间存在差异。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强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对东部地区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较为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出口企业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对中国本土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同时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和新产品销售额比重的提高,而对外资企业的倒逼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新产品销售额比重的提高。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亟待转型升级的中国出口贸易,上述研究结论具有重要政策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倒逼机制 转型升级
原文传递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70
9
作者 《天津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10,共8页
作为数字技术主导下生产力“跃迁”的新质生产力,既与传统生产力有重要区别,同时又由于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而与传统生产力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至少体现在“新”“质”“力”三个维度,其中“新... 作为数字技术主导下生产力“跃迁”的新质生产力,既与传统生产力有重要区别,同时又由于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而与传统生产力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至少体现在“新”“质”“力”三个维度,其中“新”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作为生产力载体和表现形式的产业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起点;“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超越传统的“物质变换”范畴;“力”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以往热力、电力、网力到算力的升级。上述三方面的发展变化,能够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要求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从而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加快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加强数字技术的渗透和应用,注重数字技术的自立自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着力推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数字化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传统生产力 数字技术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制度型开放: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73
10
作者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2,共9页
过去40年中国推动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顺应了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形势并抓住了战略机遇,获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特点,中国也进入到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即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 过去40年中国推动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顺应了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形势并抓住了战略机遇,获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特点,中国也进入到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即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本质上看,制度型开放就是从以往“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的拓展、延伸和深化,在促进规则变革和优化制度设计中,形成与国际经贸活动中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规则和制度体系,是对新一轮高标准化的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和完善具有引领作用的先进制度安排。据此,加快建立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国内改革机制、加快并以更大力度实施“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及积极为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和完善做出应有贡献等,是中国转向制度型开放的必由之路。如此,才能在顺应乃至引领第四轮新型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实现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高水平开放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制度质量如何影响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 被引量:70
11
作者 郑岚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63,132,共14页
针对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学术界更多关注本土要素升级、高级要素培育以及发展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等作用。本文认为,相比传统的以最终产品为界限的分工模式,在以"价值增值环节"为界限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制度质量可能成为比... 针对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学术界更多关注本土要素升级、高级要素培育以及发展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等作用。本文认为,相比传统的以最终产品为界限的分工模式,在以"价值增值环节"为界限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制度质量可能成为比较优势更为重要的来源,尤其是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对制度质量的要求更为"敏感"。以分工演进为切入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质量影响价值链分工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3年至2010年我国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并分别运用OLS法和TSLS法进行了静态面板数据固定效应计量分析,以及运用系统GMM法对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揭示了制度质量的完善程度对于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此外,我们的实证研究还发现,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基础设施以及外资利用也对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据此,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要求,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制度质量,有助于中国加速攀升全球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质量 价值链 分工演进 交易费用
原文传递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发展道路再思考 被引量:68
12
作者 张二震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8,共9页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兴起,本质上是全球化红利在国家间和国家内分配失衡及全球治理失序负面性,被世界经济周期作用放大的结果。目前世界经济虽已进入长周期衰退阶段,但从错位发展角度看,前一轮产业革命为中国带来的开放发展红利尚未结...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兴起,本质上是全球化红利在国家间和国家内分配失衡及全球治理失序负面性,被世界经济周期作用放大的结果。目前世界经济虽已进入长周期衰退阶段,但从错位发展角度看,前一轮产业革命为中国带来的开放发展红利尚未结束,中国面,陆着从以往全面摘取全球产业技术“低垂果实”向全面摘取“高悬果实”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正处于孕育阶段,融入全球创新链中无疑有助于实现开拓性技术进步。不幸的是,上述战略机遇正面临着被“逆全球化”浪潮吞噬的风险。为有效化解可能的风险和挑战,需要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增长共赢链”开放发展理念,走出一条与世界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开放格局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全球化 开放发展 增长共赢链
原文传递
我国外贸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路径及方略 被引量:63
13
作者 宋婕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22-31,共10页
长期以来作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一支重要力量的对外贸易,进入发展新阶段后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应对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需要,也是适应乃至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实现横向维度上更加... 长期以来作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一支重要力量的对外贸易,进入发展新阶段后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应对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需要,也是适应乃至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实现横向维度上更加平衡和纵向维度上更加充分的发展。所谓更加平衡,区域上主要是指外部市场更加多元化和内部地区发展更加协调;产业上主要是指打造更加完整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品质链;开放度上主要是指实现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并重,规则上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等。可见,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路径和方略,就是要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东西双向互济发展模式,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并重的开放格局、推动外贸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加快推进外贸出口企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 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劳动力演化如何影响中国工业发展:转移还是转型 被引量:49
14
作者 刘梦 任志成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40,共17页
劳动力演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存在转移和转型的双重效应。本文通过对劳动力区位熵的引力系数修正,测度了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的相对净流量。基于2000—2014年中国29个省份按技术水平划分的五类工业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劳动力数量、劳... 劳动力演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存在转移和转型的双重效应。本文通过对劳动力区位熵的引力系数修正,测度了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的相对净流量。基于2000—2014年中国29个省份按技术水平划分的五类工业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技能水平以及劳动力技能配置效率对工业产业转移和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发展顺应劳动力演化的趋势明显。从数量角度看,人口红利衰减会加速中国工业产业的空间转移,并进一步"倒逼"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从技能角度看,劳动力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吸引高技术产业转移和推动低技术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从技能配置效率看,其对产业转移和转型的作用趋势相反,对产业转移而言,技能配置效率的提高容易形成对产业的"挤出",对产业转型而言,则会形成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在亟待通过产业转移和转型从而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背景下,除了要注重引导劳动力从沿海向内陆沿边地区适度"回流"和着力促进劳动力技能提升外,必须重视劳动力技能与产业技术的匹配,真正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这对于中国工业产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转型 劳动力演化 相对净流量
原文传递
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真的赶上发达国家了吗 被引量:48
15
作者 张二震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6,共14页
使用HS(1992)六位数分类商品贸易数据,从"出口重叠指数"、出口商品"相对平均单位价值"、不同技术层面上的出口商品"相对平均单位价值"三个方面,以部分发达国家为比较对象,实证考察了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 使用HS(1992)六位数分类商品贸易数据,从"出口重叠指数"、出口商品"相对平均单位价值"、不同技术层面上的出口商品"相对平均单位价值"三个方面,以部分发达国家为比较对象,实证考察了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变动趋势。结果发现,与现有大多研究结论不同: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高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领域,差距较大,而目前对发达国家的追赶上,主要表现在中等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中国出口品的"专业化"既没有与发达国家"趋同",其技术复杂度也未赶上发达国家,中国出口增长不会导致发达国家所谓"工资收入不平等"和"贸易条件恶化";立足现实比较优势,顺应国际分工发展大势,应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进一步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技术复杂度 出口重叠指数 相对平均单位价值 技术密集型产品 比较优势 贸易转型升级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有助于中国重构全球价值链吗? 被引量:46
16
作者 宋婕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121,M0004,共15页
全球价值链在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由于存在"机会不均等"从而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以及存在"地位不平等"从而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等问题,也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面临可持续性难题,因此全球价值链亟待... 全球价值链在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由于存在"机会不均等"从而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以及存在"地位不平等"从而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等问题,也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面临可持续性难题,因此全球价值链亟待优化和重构。文章在阐释"全球价值链重构"内涵并据此创新性提出测度指标基础上,利用经验数据的测算结果,对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现实效应作出初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主要表现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布局调整层面,即"机会均等"使得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但在"地位平等"层面所获成就有限,突出表现为"一带一路"建设尚未支撑起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根本性改变。继续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在优化和重构全球价值链中的更大作用,需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思路和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价值链 优化和重构
原文传递
数字技术重构全球价值链的新逻辑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37
17
作者 张雨 刘星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9,207,共15页
技术进步、要素禀赋和制度变迁,是推动分工演进的三个关键要素,其中技术进步发挥着最核心的作用,并影响着要素禀赋结构和制度变迁。国际分工的演进史表明,世界上每一次重要的技术变革都将以不同的理论逻辑,推动着国际分工以新的形式乃... 技术进步、要素禀赋和制度变迁,是推动分工演进的三个关键要素,其中技术进步发挥着最核心的作用,并影响着要素禀赋结构和制度变迁。国际分工的演进史表明,世界上每一次重要的技术变革都将以不同的理论逻辑,推动着国际分工以新的形式乃至新的性质发展。当前,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迅速发展。而就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而言,不仅技术本身,而且其将引发的要素禀赋变化以及所要求的适应性制度变迁,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具体地看,数字技术将会协同要素禀赋变化和制度变迁,共同以新的理论逻辑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组织范式、不同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全球价值链朝着"五化"方向调整和发展,即产业数字化、供应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导向本土化和治理平台化。在此背景下,开拓新思路、寻找新对策、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不仅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和引领全球价值链重构,在调整和优化全球价值链中作出更大贡献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技术进步 全球价值链 重构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与中国外贸失速之“谜” 被引量:38
18
作者 张二震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2,共8页
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速大幅下滑引起了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极大关注。实际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外贸增速变化既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趋势有关,也与一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方式及其升级有关。中国外贸从超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其实正... 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速大幅下滑引起了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极大关注。实际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外贸增速变化既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趋势有关,也与一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方式及其升级有关。中国外贸从超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其实正是反映了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阶段性特征,是在全球分工深化趋势减缓背景下中国价值链升级的结果,是价值链升级后贸易统计"虚高"弱化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内涵、外延、性质、功能和作用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更多在于融入"全球生产"以获取经济发展红利,并使得国与国之间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利共赢"。因此,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中国外贸增速下降并非意味着其作用式微或重要性渐减,相反,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对外贸易的本质内涵及其作用,中国应继续抓住国际分工演进新趋势带来的新机遇,在融入、扎根乃至主导全球价值链中,利用全球资源和全球智慧,加快推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阶段经济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增速 全球价值链 创新驱动
原文传递
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否影响中国制成品出口复杂度 被引量:38
19
作者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以1983—2012年为样本期间,借鉴Hausmann等的方法测算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并以服务业FDI产业渗透率和服务贸易进口渗透率作为服务贸易自由化替代变量,就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 以1983—2012年为样本期间,借鉴Hausmann等的方法测算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并以服务业FDI产业渗透率和服务贸易进口渗透率作为服务贸易自由化替代变量,就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有效控制制造业FDI、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基础设施、制造业行业研发投入、制造业行业人力资本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变量后,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对提升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显著积极影响。据此,在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大背景下,在服务贸易更加自由化已经成为新一代全球贸易规则演进的重要趋势下,应通过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改革,抓住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契机,以"借力"外部优质资源,加快提升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从而成功突围全球价值链锁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自由化 出口技术复杂度
下载PDF
集聚优势与中国企业“走出去” 被引量:36
20
作者 韩剑 张二震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9,共13页
本文从地区专业化和行业集中度两个方面,对集聚优势影响企业"走出去"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表明,基于行业集聚的分工协作效应有助于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和风险,而源自行业集聚的企业所有权优势自我加强效应则有助... 本文从地区专业化和行业集中度两个方面,对集聚优势影响企业"走出去"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表明,基于行业集聚的分工协作效应有助于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和风险,而源自行业集聚的企业所有权优势自我加强效应则有助于提升企业"走出去"能力,这是行业集聚优势影响企业"走出去"的本质。利用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数据,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地区专业化还是行业集中度,两者所体现的集聚效应均对企业"走出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而对本文理论机制分析给予了较好的经验验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集聚优势能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依托优势。上述研究对于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优势 地区专业化 行业集中度 走出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