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硝唑片治疗急性厌氧菌感染性疾病及阴道毛滴虫病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49
1
作者 汤慧芳 龚培力 +12 位作者 周际安 李英茜 郑启昌 立人 闵洁 李兴睿 彭志翔 陈茹 丁俊清 罗新 王培良 蒲子敬 杨恒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3-836,共4页
目的 :评价奥硝唑片治疗由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及滴虫所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方法 ,试验组口服奥硝唑 ,对照组口服替硝唑 ,共观察厌氧菌感染 12 1例(外科 60例 ,口腔科 61例 ) ,妇科... 目的 :评价奥硝唑片治疗由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及滴虫所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方法 ,试验组口服奥硝唑 ,对照组口服替硝唑 ,共观察厌氧菌感染 12 1例(外科 60例 ,口腔科 61例 ) ,妇科阴道毛滴虫感染 80例 ,奥硝唑 5 0 0mg ,bid ;口腔科奥硝唑 5 0 0mg ,qd ,首剂加倍。疗程 3~ 10d。结果 :奥硝唑与替硝唑治疗急性厌氧菌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 98.4 %及 85 % (P <0 .0 5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6.2 %及 90 .7% (P >0 .0 5 )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总有效率均为 10 0 %。奥硝唑和替硝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1.5 %及 2 8.3 % (P <0 .0 5 )。结论 :奥硝唑片治疗急性厌氧菌感染和滴虫性阴道炎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少 ,优于同类药物替硝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替硝唑 双盲双模拟 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阴道毛滴虫病 急性厌氧菌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抵抗性研究 被引量:48
2
作者 曾吉 吴正学 +1 位作者 郗娟 立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对常规消毒方法和抗生素的抵抗性。方法 采用碘伏、5 %“84”消毒液、75 %乙醇、“健之素”泡腾片液 (1片 /L)、2 %戊二醛消毒液等浸泡 ,甲醛 (福尔马林 )熏蒸和紫外灯照射等常规消毒方法处理铜绿假单胞...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对常规消毒方法和抗生素的抵抗性。方法 采用碘伏、5 %“84”消毒液、75 %乙醇、“健之素”泡腾片液 (1片 /L)、2 %戊二醛消毒液等浸泡 ,甲醛 (福尔马林 )熏蒸和紫外灯照射等常规消毒方法处理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 ,观察生物膜细菌被杀灭情况 ;同时将生物膜分别放入含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抗生素的 M- H肉汤中 ,观察其生长 ,并与裸菌的 MIC作比较。结果  2 %戊二醛消毒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杀灭作用最强 ,碘伏和 75 %乙醇次之 ,5 %“84”消毒液和“健之素”泡腾片液作用较弱 ,甲醛熏蒸和紫外灯照射的作用最差 ;生物膜细菌能生长的抗生素最高浓度 :亚胺培南 4 0 0 μg/ml,头孢他啶 80 0 μg/m l,左氧氟沙星 32 μg/ml,哌拉西林 10 2 4 μg/m l。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对外界不利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铜绿假单胞菌 抵抗性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及其监测 被引量:46
3
作者 立人 向友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465-467,共3页
关键词 金黄葡萄球菌 交叉感染
原文传递
重症病房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浓度梯度法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1
4
作者 立人 向友华 +2 位作者 刘莹 吴正学 杨汉菊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病房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收集重症病房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200株革兰阴性杆菌分析及其分布,并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占前几位的革兰阴性杆菌为绿脓假单胞菌(29.5%)... 目的了解重症病房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收集重症病房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200株革兰阴性杆菌分析及其分布,并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占前几位的革兰阴性杆菌为绿脓假单胞菌(29.5%)、肺炎克雷伯菌(19%)、大肠埃希菌和不动杆菌(各14.5%)、阴沟杆菌(7.5%)等。头孢噻甲羧肟、环丙沙星、亚胺培能对绿脓假单胞菌的MIC90分别为8、3、6μg/ml。氨曲南、头孢氨噻肟、头孢噻甲羧肟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IC90分别为32~256μg/ml,64~256μg/ml,有较高的耐药性。亚胺培能对阴沟杆菌的MIC50为1.5μg/ml,阴沟杆菌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较高。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所监测的抗生素广谱耐药。亚胺培能对不动杆菌的MIC50为0.75μg/ml,耐药率为10%。结论重症病房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交叉感染 浓度梯度法
原文传递
胆盐在胆道梗阻所致肠道细菌易位中的作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龙跃平 肖谷欣 +1 位作者 立人 向友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9-110,共2页
采用Wistar大鼠,分别制成胆道梗阻及梗阻后胆道外引流动物模型,对其血液及脏器进行定量细菌培养。研究发现:胆道梗阻及梗阻后胆道外引流均可致肠道细菌易位,肠道微生态失衡是细菌易位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肠道胆盐缺乏是细菌... 采用Wistar大鼠,分别制成胆道梗阻及梗阻后胆道外引流动物模型,对其血液及脏器进行定量细菌培养。研究发现:胆道梗阻及梗阻后胆道外引流均可致肠道细菌易位,肠道微生态失衡是细菌易位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肠道胆盐缺乏是细菌易位的主要致病因素,口服去氧胆酸盐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稳定,阻止肠源性内毒素入血,对肠道细菌易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胆盐 细菌感染 阻塞性黄疸
原文传递
腹泻型肠激惹综合征粪便菌群变化 被引量:26
6
作者 侯晓华 张锦坤 +4 位作者 易粹琼 立人 盛平辉 俞启纯 关紫霞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0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对34例腹泻型肠激惹综合征粪便中常见的9种厌氧、需氧菌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证实这类患者肠道存在着菌群失调,以类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明显减少为主(P<0.01),经菌群调整治疗有效。文章提出,尽管这种肠道菌群的改变为原发或继... 本文对34例腹泻型肠激惹综合征粪便中常见的9种厌氧、需氧菌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证实这类患者肠道存在着菌群失调,以类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明显减少为主(P<0.01),经菌群调整治疗有效。文章提出,尽管这种肠道菌群的改变为原发或继发尚难肯定,但它的存在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激惹综合征 肠菌群 肠菌群失调
原文传递
嗜麦芽苛养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史嘉玮 立人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关键词 嗜麦芽苛养窄食单胞菌 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微生物特性 耐药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开放性骨折创面的细菌学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丹平 朱通伯 +3 位作者 杜靖远 罗怀灿 立人 向友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80-483,共4页
目的:明确开放性骨折创面常见污染细菌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特点,探讨正确进行清创手术、骨折固定和闭合创口的方法,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开放性骨折清创前创面组织分为4种类型:(1)创面失活坏死组织(A);(2)皮... 目的:明确开放性骨折创面常见污染细菌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特点,探讨正确进行清创手术、骨折固定和闭合创口的方法,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开放性骨折清创前创面组织分为4种类型:(1)创面失活坏死组织(A);(2)皮下脂肪组织(B);(3)肌肉或肌间结缔组织(C);(4)创袋、创腔内组织(D)。将清创后创面组织分为2种类型:(1)原组织(E);(2)切后组织(F)。本研究对43例48处开放性骨折清创前、后创面不同组织取材进行了细菌学定量分析,并观察了本组病人的清创效果、创口闭合及发生感染等情况。结果:(1)本组开放性骨折创面出现频率较高的污染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D群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枯草杆菌等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出现频率较少;(2)清创前细菌密度在创面A组织中最高,在B、C组织中较低,在D组织中最低;细菌种类数在A、B、C三种组织中无明显差异,在D组织中较少;(3)F组织标本的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E组织;(4)Ⅲ度开放性骨折创面清创后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Ⅰ、Ⅱ度开放性骨折创面。结论:实施彻底的清创手术,采用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对污染严重、受伤时间超过6小时的Ⅲ度开放性骨折延迟闭合创口是减少术后感染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开放性骨折 创面 菌落计数 清创术 感染
原文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评述 被引量:11
9
作者 向友华 立人 韩振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0-61,共2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评述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向友华戴立人韩振生*(武汉430022)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是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简称MRSA)乃世界范围内医院感染最重...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评述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向友华戴立人韩振生*(武汉430022)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是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简称MRSA)乃世界范围内医院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MRSA对抗生素广泛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万古霉素
下载PDF
11年间731例菌血症患者细菌感染谱和耐药性的变迁 被引量:10
10
作者 辛建保 向友华 +3 位作者 张建初 杨国昌 立人 李元桂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研究11年间菌血症患者细菌感染谱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对由菌血症患者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皮葡萄球菌菌血症的构成增高非常显著。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菌血症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研究11年间菌血症患者细菌感染谱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对由菌血症患者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皮葡萄球菌菌血症的构成增高非常显著。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菌血症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菌血症的构成增高非常显著。MRSA和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MSSA)对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增高均非常显著。与1986~1990年比较,1991~1996年,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甲氧西林的耐药性增高非常显著,绿脓杆菌对羧苄西林和哌啦西林的耐药性,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哌酮的耐药性,克雷白菌对氨苄西林和羧苄西林的耐药性增高均非常显著。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一至第三代头孢菌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血症 药物 抗药性 细菌 感染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536株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吉 刘莹 立人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 :调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和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K B纸片扩散法对 5 3 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以下呼吸道和伤口感染为主 ,其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 ( 7.3 % )... 目的 :调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和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K B纸片扩散法对 5 3 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以下呼吸道和伤口感染为主 ,其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 ( 7.3 % )、头孢他啶 ( 9.3 % )、环丙沙星 ( 9.8% )和阿米卡星 ( 9.9% ) ,其他抗生素耐药率一般在 2 0 %左右。耐药菌株存在较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合理谨慎使用抗生素是延缓耐药株快速上升的最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 合理用药 K-B纸片扩散法 抗生素
下载PDF
国产奥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司延斌 夏柳 +6 位作者 龚培力 王泽华 立人 张怡 胡华利 朱付凡 刘毅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评价奥硝唑栓治疗厌氧菌所致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共观察142例细菌性阴道病和13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试验药为奥硝唑栓,对照药为甲硝唑栓,均为每日一次,每次500 mg... 目的:评价奥硝唑栓治疗厌氧菌所致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共观察142例细菌性阴道病和13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试验药为奥硝唑栓,对照药为甲硝唑栓,均为每日一次,每次500 mg,塞入阴道深处,疗程7 d。结果:奥硝唑栓和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3%,84.1%和54.8%,7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3%和94.1%;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0.3%.98.4%和57.6%,97.0%。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及5.0%(P>0.05)。结论:奥硝唑栓治疗厌氧菌所致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栓 甲硝唑栓 随机对照盲法研究 阴道炎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及临床对策 被引量:9
13
作者 立人 曾吉 +1 位作者 辛建保 李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8-400,共3页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诊断 耐药机理 抗菌药
原文传递
开放性骨折清创前后创口细菌学定量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丹平 朱通伯 +3 位作者 杜靖远 罗怀灿 立人 向友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开放性骨折 清创 感染 细菌学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急性菌痢肠菌群变化及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立人 龚丽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4-37,共4页
调查了36例急性菌痢肠菌群变化,其特征为:肠内细菌数明显减少,除酵母菌外,各菌值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1或0.001),尤以双歧杆菌、类杆菌、肠杆菌和优杆菌为突出,下降辐度可相差10~100倍;致病菌菌值可超过正常菌群,2... 调查了36例急性菌痢肠菌群变化,其特征为:肠内细菌数明显减少,除酵母菌外,各菌值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1或0.001),尤以双歧杆菌、类杆菌、肠杆菌和优杆菌为突出,下降辐度可相差10~100倍;致病菌菌值可超过正常菌群,20例检出志贺氏菌,菌值为log10^(2.87)/g±1.20。采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2~7天,治愈率83.3%,治愈时间与抗生素治疗比较分别为4.68和6.04天,P<0.01。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后菌群数接近正常,与治疗前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0.001),提示本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菌痢 肠菌群 双歧杆菌
下载PDF
5例Ⅲ度开放性骨折创口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向友华 朱通伯 +3 位作者 杜靖远 罗怀灿 立人 刘丹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 明确Ⅲ度开放性骨折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并分析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骨科1994年10 月~1996 年2 月收治的32 例Ⅲ度开放性骨折患者。结果 5 例发生创口医院感染,占术后创口感染患者的62.5% 。结论 医院感染是造成... 目的 明确Ⅲ度开放性骨折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并分析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骨科1994年10 月~1996 年2 月收治的32 例Ⅲ度开放性骨折患者。结果 5 例发生创口医院感染,占术后创口感染患者的62.5% 。结论 医院感染是造成Ⅲ度开放性骨折术后创口感染的重要原因,感染主要与创面较大、软组织损伤严重、治疗程序增多、创口暴露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多数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在诊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开放性骨折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呼吸道病原菌耐药现状及临床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立人 曾吉 辛建保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36-138,共3页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 呼吸道感染 耐药现状 铜绿假单胞菌 呼吸道病 肺炎克雷伯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类抗生素 青霉素结合蛋白 革兰阴性杆菌
原文传递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正学 向友华 +2 位作者 刘莹 杨汉菊 立人 《陕西医学检验》 CAS 2000年第2期30-31,共2页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不合理应用 ,插入诊疗操作增多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院内感染日益增多。该研究根据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类进展 ,设计了一种准确可...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不合理应用 ,插入诊疗操作增多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院内感染日益增多。该研究根据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类进展 ,设计了一种准确可靠、快速简便、适用于临床的鉴定方法。与 API staph比例总符合率为 92 %。在 1 96株 CNS中 ,以表皮葡萄球菌 (36.2 % )、溶血葡萄球菌 (2 6.5% )、人葡萄球菌(8.7% )、头葡萄球菌 (8.2 % )为主 ,用该法鉴定 CNS收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分类 鉴定
下载PDF
现代临床细菌学工作中的分级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立人 刘莹 +2 位作者 向友华 杨汉菊 吴正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解决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工作模式,加强快速报告。方法总结本院送检的16943份标本,采用快速分级报告程序。结果血液培养48h内的早期报告和初步报告294例(89.6%)。其中46.3%的检测能发出最终报告,较传统操作... 目的解决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工作模式,加强快速报告。方法总结本院送检的16943份标本,采用快速分级报告程序。结果血液培养48h内的早期报告和初步报告294例(89.6%)。其中46.3%的检测能发出最终报告,较传统操作提前24~96h。尿液18~24h早期报告和初步报告达98%,较传统操作提前24~72h。结论早期报告与最终报告有良好的一致性。且能尽早向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标本性质不同,配合快速、简易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细菌学 分级报告 病原菌
下载PDF
不同胃疾患胃内微生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向友华 立人 +1 位作者 李子俊 张锦坤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4-17,共4页
本文对75例不同胃疾患胃液内的菌群及影响胃内微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健康胃内基本无菌或只有少量口腔细菌,未发现厌氧菌。而不同胃疾患胃内均分离到细菌(log10~n/ml),慢性萎缩性胃炎:3.89±0.99,残胃炎:4.45±0.16,胃... 本文对75例不同胃疾患胃液内的菌群及影响胃内微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健康胃内基本无菌或只有少量口腔细菌,未发现厌氧菌。而不同胃疾患胃内均分离到细菌(log10~n/ml),慢性萎缩性胃炎:3.89±0.99,残胃炎:4.45±0.16,胃癌:4.2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前(2.8±0.62)与抗酸治疗后(4.35±0.61)差别显著,慢性浅表性胃炎:3.39±0.98,胃溃疡:3.42±0.29。所分离到的细菌既有来自于口腔的细菌,也有来自于肠道的细菌。影响胃内细菌增殖的主要因素是胃液的PH值,幽门功能失调及幽门切除亦可使胃内细菌过度生长。本研究提示对胃病的治疗亦应进行生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内菌群 胃内微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