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无形体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宝玲 +7 位作者 麻明彪 白若兰 彭芸 陶律延 赵华 沈龙强 宝福凯 柳爱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5,共5页
牛无形体是一种革兰阴性球状胞内寄生菌,这种病原体在牛及其他哺乳动物中广泛传播,多经蜱虫叮咬传播致病。由牛无形体感染所致的疾病为牛无形体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高热、贫血、乏力、腹泻等,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根据相关研究报道... 牛无形体是一种革兰阴性球状胞内寄生菌,这种病原体在牛及其他哺乳动物中广泛传播,多经蜱虫叮咬传播致病。由牛无形体感染所致的疾病为牛无形体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高热、贫血、乏力、腹泻等,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根据相关研究报道,论文从牛无形体病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无形体病 流行病学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世淑兰 +3 位作者 赵广周 李小娟 李荣杰 麻明彪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确诊为BM患者的CSF标本进行16SrRNA基因PCR检测,16SrRNA基因PCR检测阳...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确诊为BM患者的CSF标本进行16SrRNA基因PCR检测,16SrRNA基因PCR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测序结果通过NCBI BLAST进行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同时进行CSF细菌培养,将CSF 16SrRNA基因PCR检测结果与CSF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0例患儿CSF中16例16SrRNA基因PCR检测阳性,阳性率40%;7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17.5%,PCR检测法阳性率高于细菌培养法(χ^(2)=4.93,P<0.05),以CSF培养为“金标准”,PCR检测法的灵敏度为71.4%(5/7),特异度为66.7%(22/33);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与CSF培养结果一致,且检测出CSF培养未检出的5种细菌;CSF培养时间为(61.21±12.62)h,PCR检测法所需时间为(7.09±0.45)h,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中16SrRNA基因PCR检测法能提高BM患者CSF中病原菌的检出率,且能降低漏检率,具有特异、快速特点能及时为临床BM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病原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RRNA基因 细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早期诊断 儿童
下载PDF
叶酸受体β在疾病靶向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喆 杨岑 +5 位作者 计震华 简苗苗 白若兰 宝福凯 柳爱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32-1236,共5页
叶酸是常见的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必需的维生素,其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和受体的介导。叶酸受体β(FR-β)可通过内吞作用介导叶酸转运。近年研究发现,FR-β在一些与肿瘤、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活化巨噬细胞表面功能性表达,可以作为相... 叶酸是常见的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必需的维生素,其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和受体的介导。叶酸受体β(FR-β)可通过内吞作用介导叶酸转运。近年研究发现,FR-β在一些与肿瘤、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活化巨噬细胞表面功能性表达,可以作为相关疾病诊断及靶向治疗良好靶标。本文介绍了FR-β在一些炎性疾病、肿瘤及纤维化疾病中的表达及以FR-β为靶标的一些诊断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受体β 靶向诊断 靶向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IL-17与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白若兰 宝玲 +7 位作者 简苗苗 计震华 陶律延 麻明彪 彭芸 柳爱华 宝福凯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3-799,共7页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主要是由Th17细胞分泌的一种促炎症性细胞因子(cytokine,CK),其在慢性炎症疾病和抵御细胞内外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中有重要的作用。结核病(tuberculosis,TB)仍然是全球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研究已...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主要是由Th17细胞分泌的一种促炎症性细胞因子(cytokine,CK),其在慢性炎症疾病和抵御细胞内外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中有重要的作用。结核病(tuberculosis,TB)仍然是全球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研究已经证明IL-17与结核病的免疫机制相关,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深入探究IL-17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和免疫病理学的关系,对于结核病的疫苗改善设计、有效诊断和治疗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7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综述
原文传递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在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计震华 +3 位作者 简苗苗 白若兰(综述) 宝福凯 柳爱华(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2期3379-3382,共4页
1999年,VOGELSTEIN等[1]正式提出了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PCR)的概念。目前,dPCR主要分为3类:微反应室/孔板数字PCR、微流控芯片数字PCR和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1-3]。其中,ddPCR是利用微滴发生器将反应体系一次性生成单分子水平... 1999年,VOGELSTEIN等[1]正式提出了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PCR)的概念。目前,dPCR主要分为3类:微反应室/孔板数字PCR、微流控芯片数字PCR和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1-3]。其中,ddPCR是利用微滴发生器将反应体系一次性生成单分子水平的油包水微滴,再独立地进行循环扩增反应,扩增结束后分别对每个反应单元的荧光信号进行采集,有荧光信号的标记为“1”,无荧光信号的标记为“0”,使用泊松概率分布函数进行计算,最终得出反应体系最初的DNA拷贝量。dd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采用相同的引物及探针,通过有限稀释法和泊松分布原理直接定量分析,计算出DN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传染病 分子检测
下载PDF
SP110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诗铭 白若兰 +6 位作者 杨佳儒 麻明彪 陶律延 彭芸 柳爱华 宝福凯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3-445,共3页
SP110是人核体蛋白SP110/140家族中的一员,包含了SP100区,SAND区,核定位序列(NLS)以及细胞核激素受体结合域(NRB)等多种功能结构区。其与能调节小鼠对结核病的先天免疫力的Ipr1基因的同源性达到了41%,因此被认为是影响人类肺结核发生,... SP110是人核体蛋白SP110/140家族中的一员,包含了SP100区,SAND区,核定位序列(NLS)以及细胞核激素受体结合域(NRB)等多种功能结构区。其与能调节小鼠对结核病的先天免疫力的Ipr1基因的同源性达到了41%,因此被认为是影响人类肺结核发生,发展的新候选基因。受外界环境、不同人种以及种群等多种因素影响,SP110基因多个SNP位点存在变异。在不同的人种和人群中,其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与否也存在着不同。本文将对SP110基因3个SNP位点rs3948464C/T、rs1135791、rs11679983A/G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10 肺结核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综述
原文传递
IL-10上调SOCS3抑制BmpA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分泌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维江 张福 +7 位作者 徐翠平 邱锦飞 王岚 吴锐婷 白若兰 宝福凯 柳爱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76-1380,共5页
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10(IL-10)对Borrelia疏螺旋体基础膜蛋白A(Bmp A)致炎作用的抑制效应,并观察IL-10对抗炎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3(SOCS3)表达影响。方法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20μg/m L Bmp A组、20μg... 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10(IL-10)对Borrelia疏螺旋体基础膜蛋白A(Bmp A)致炎作用的抑制效应,并观察IL-10对抗炎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3(SOCS3)表达影响。方法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20μg/m L Bmp A组、20μg/m L Bmp A联合10 ng/m L IL-10处理组、20μg/m L Bmp A联合20 ng/m L IL-10处理组。于分组刺激后12、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检测上清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SOCS3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两时间点IL-10处理组,上清液IL-6、TNF-α剂量均较Bmp A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SOCS3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且IL-10处理组SOCS3 mRNA相对表达量较Bmp A组升高更明显。结论 IL-10通过上调SOCS3降低Bmp A的致炎作用,减少小鼠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relia疏螺旋体 莱姆病 白细胞介素10(IL-10) Borrelia疏螺旋体基础膜蛋白A(BmpA) 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3(SOCS3)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宿主细胞外泌体内容物的改变
8
作者 简苗苗 白若兰 +6 位作者 计震华 丁喆 王峰 毕云凤 柳爱华 宝福凯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0-605,共6页
外泌体来源于多泡体通过溶酶体降解或者通过质膜融合以及胞内囊泡的胞外释放。外泌体被归类为促进细胞间通讯的"生物活性囊泡"的最新家族成员,可以携带各种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内容物的释放可触发靶细胞... 外泌体来源于多泡体通过溶酶体降解或者通过质膜融合以及胞内囊泡的胞外释放。外泌体被归类为促进细胞间通讯的"生物活性囊泡"的最新家族成员,可以携带各种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内容物的释放可触发靶细胞中的多种反应。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宿主外泌体的内容物会发生改变,其成分的鉴定为揭示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和临床应用如疫苗开发与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蛋白质 结核分枝杆菌 RNA 宿主 细胞 综述
原文传递
莱姆关节炎昆明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9
作者 麻明彪 陶律延 +8 位作者 彭芸 韩欣霖 杨佳儒 白若兰 赵华 沈龙强 柳爱华 宝福凯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5-829,共5页
目的使用伯氏疏螺旋体菌悬液对昆明小鼠进行胫跗关节皮下注射,建立昆明小鼠莱姆关节炎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PBS组、BSK组、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每组10只,分别经双后肢胫跗关节皮下注射相应菌悬液或対照液,每周观察小鼠... 目的使用伯氏疏螺旋体菌悬液对昆明小鼠进行胫跗关节皮下注射,建立昆明小鼠莱姆关节炎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PBS组、BSK组、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每组10只,分别经双后肢胫跗关节皮下注射相应菌悬液或対照液,每周观察小鼠健康变化,测量小鼠双后肢胫跗关节左右径,并进行足及胫跗关节X光检查,记录相关数据。饲养6周后,将小鼠脱颈处死,取双后肢胫跗关节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IL-1β和TNF-ɑ相关检测,对两种方法建立的昆明小鼠莱姆关节炎模型进行评价。培养基中培养,每种抗生素分别设立20ug/ml(高浓度),2ug/ml(中浓度)和0.2ug/ml(低浓度)三种浓度。提取细菌总RNA,采用Real-time PCR分析MRSA ccrA、ccrB、ccr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PBS组及BSK组小鼠在实验期间未出现关节红肿现象,小鼠活动自如。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注射1周后小鼠胫跗关节出现肿胀,肿胀持续1周后逐渐减轻,但实验组Ⅱ小鼠减轻程度低于实验组Ⅰ小鼠。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小鼠注射后6周时胫跗关节组织研磨液中TNF-ɑ和IL-1β水平升高,分别为(44.07±12.07)pg/ml、(18.59±4.514)pg/ml和(47.17±8.387)pg/ml、(20.37±5.381)pg/ml。病理学检查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小鼠关节间隙变窄,关节滑膜纤维组织增生,细胞层数增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组织增厚。影像学检查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小鼠胫跗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毛糙变窄,呈高密度影,骨质破坏严重。结论 1×105/ml PBS伯氏疏螺旋体悬液和1×105/ml BSK伯氏疏螺旋体悬液均能诱导昆明小鼠莱姆关节炎的发生,以1×105/ml BSK伯氏疏螺旋体悬液诱发的关节炎更严重,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关节炎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