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预方法对输卵管通而不畅者186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谭一清 王亚瑟 +3 位作者 李海涛 邓奕 熊丽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输卵管通而不畅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0月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通而不畅186例患者。根据患者同意选择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非介入治疗组)78例,干预方法包括通水、灌肠、中药...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输卵管通而不畅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0月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通而不畅186例患者。根据患者同意选择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非介入治疗组)78例,干预方法包括通水、灌肠、中药、理疗、腹腔镜等;B组(选择性输卵管插管疏通治疗组)10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受孕率及6个月后复查输卵管堵塞情况。逐一记录追踪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6个月后A组受孕10例,受孕率12.82%,未孕者6个月复查造影28例48条输卵管不同程度堵塞,堵塞率31.58%;B组6个月后受孕63例,受孕率58.33%,未孕者6个月后复查造影1例1条输卵管间质部堵塞,堵塞率0.47%。两组比较,受孕率及堵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输卵管通而不畅,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干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输卵管通而不畅者需积极干预,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梗阻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 再通 通水疗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CT增强患者心理干预护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燕 陆蓬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29,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CT增强扫描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及需求,寻求克服应激反应的方法,减少CT增强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60例需做增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采用HAMA评定量表评定患者心理状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 目的为了探讨CT增强扫描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及需求,寻求克服应激反应的方法,减少CT增强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60例需做增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采用HAMA评定量表评定患者心理状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应激理论模式CPT指导实施心理评估并实施护理干预,主要采用语言沟通和护理行为干预两种形式,观测焦虑程度、血压、心率、不适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应激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应用应激理论模式CPT指导实施心理应激反应评估及应对干预,可以有效的克服CT增强患者心理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反应干预 CT增强扫描 护理
下载PDF
良恶性胃壁增厚的CT鉴别 被引量:9
3
作者 谷家林 +4 位作者 鲁际 周建雄 刘卫红 肖治明 李海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886-2888,共3页
目的:确定CT鉴别良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螺旋CT和数字胃肠光盘中收集到40例螺旋CT见胃壁增厚,且在作CT检查前或后4wk内作过钡餐检查的患者.复习其CT表现,并以胃壁增厚的程度、对称度、分布和强化等特点确定CT发现恶性... 目的:确定CT鉴别良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螺旋CT和数字胃肠光盘中收集到40例螺旋CT见胃壁增厚,且在作CT检查前或后4wk内作过钡餐检查的患者.复习其CT表现,并以胃壁增厚的程度、对称度、分布和强化等特点确定CT发现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最后诊断胃炎20例、食道裂孔疝4例、良性溃疡3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胃肿瘤8例、正常2例.40例胃壁平均厚度14mm(7-65mm).胃壁厚度≥10mm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100%,特异性为43%,而局限性、偏心性、强化型胃壁增厚的敏感度分别为93%、71%、43%,特异性为8%、75%、88%.综合≥10mm的胃壁增厚,且呈局限性、偏心性、强化者,其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上升到92%.结论:综合胃壁增厚呈局限性、偏心性且有强化等特点,则诊断恶性胃壁增厚的特异性可上升到92%.因此,这些患者须在近期内作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钡餐 CT 肿瘤
下载PDF
中药血余炭作为血管栓塞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建雄 +7 位作者 刘卫红 刘克勇 杨定才 赵小华 李达兵 汤和清 梅幸福 陈仁美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 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中药血余炭作为末梢血管栓塞剂的效果、栓塞机理、安全性及相关生物特性。方法 将中药血余炭磨制成200~500μm大小的颗粒,血余炭颗粒(CCP)均以生理盐水加60%泛影葡胺混合。使用Seldinger方法穿刺右股... 目的 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中药血余炭作为末梢血管栓塞剂的效果、栓塞机理、安全性及相关生物特性。方法 将中药血余炭磨制成200~500μm大小的颗粒,血余炭颗粒(CCP)均以生理盐水加60%泛影葡胺混合。使用Seldinger方法穿刺右股动脉,经导管把血余炭注入到3只犬的左肾动脉,超选栓塞肾脏部分末稍血管;并以PVA注入右肾动脉作对照。在栓塞术后第7、14和56d分别处死1、2和3号犬,取出双肾固定,制作病理标本。结果 (1)3只犬均能耐受麻醉与血管造影和栓塞术,行为状态在栓塞后7d内逐渐恢复正常。(2)组织学标本:在栓塞术后第7、14d,肉眼见肾脏缩小,切面末梢血管内有栓塞剂;镜下见血余炭栓塞剂附着于血管壁,其周围血栓形成;血管壁炎性坏死:血栓逐渐机化。栓塞术后第14d,炎性反应明显,并有少量出血。在栓塞术后第56d见肾脏明显缩小,有大面积的缺血性梗死;镜下见血栓完全机化,栓塞组织呈缺血性梗死,有少量血管再通。CCP维持栓塞的时间在8周以上,属中期栓塞剂。经栓塞术后第7、14和56d病理观察,血余炭栓塞的病理过程为:血余炭附着血管壁,诱发血栓形成,血栓机化,血管壁炎性坏死管腔闭塞,栓塞组织缺血性梗死。结论 血余炭颗粒能有效地栓塞末稍血管,栓塞机理和效果与PVA相仿。炎性反应较PVA重,在栓塞后两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血余炭 血管 栓塞 栓塞剂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鲁际 +3 位作者 谭光喜 张安莹 王洁兵 肖治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无典型临床表现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首次诊断未确诊为阑尾炎,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1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螺旋CT轴扫和MPR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单纯采用螺旋CT轴扫法图像分析,诊...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无典型临床表现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首次诊断未确诊为阑尾炎,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1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螺旋CT轴扫和MPR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单纯采用螺旋CT轴扫法图像分析,诊断符合率84.2%,8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并有明显强化,其中4例阑尾内见结石;盲肠和(或)周围炎10例;右下腹局限性脓肿5例,其中2例伴有斑点状钙化.误诊为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2例,盆腔炎1例,误诊率15.8%.采用螺旋CT MPR图像分析,诊断符合率94.7%,误诊为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1例,误诊率5.3%.结论: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螺旋CT MPR方法简单,可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及其周围情况,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计算机体层摄影 多平面重建 诊断
下载PDF
胆囊动脉供血肝癌TACE治疗45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2628-2631,共4页
目的:评估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不能切除的、由胆囊动脉供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安全性、插管成功率及其疗效.方法:收集我院45例经TACE治疗的由胆囊动脉供... 目的:评估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不能切除的、由胆囊动脉供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安全性、插管成功率及其疗效.方法:收集我院45例经TACE治疗的由胆囊动脉供血的肝癌患者.36例患者以前曾行2-8次TACE术(平均4次),自初次治疗后的存活期为4-69 mo(平均24 mo).9例患者在首次血管造影时即发现胆囊动脉寄生.TACE技术只有在微导管能插入肿瘤供血动脉分支,并且造影不出现胆囊壁染色时才能进行.我们对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8个肿瘤完全由胆囊动脉供血,17个由肝动脉及胆囊动脉共同供血.60%(n=27)的患者可以观察到肝动脉的变细或闭塞.32例患者(71%)成功地进行了栓塞治疗而无严重并发症出现.28例患者(62%)有足够的碘油聚集.这28例患者在平均随访18mo后仅有6例(21%)肿瘤局部进展.对于栓塞不成功的13例(29%)患者,分别给予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n=6),放疗(n=4)以及胆囊切除术后的TACE(n=3).结论:71%的患者经胆囊动脉行TACE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如果肿瘤能获得足够的碘油聚集,理想的治疗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本组有62%(n=28)的患者获取良好的碘油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胆囊动脉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松果体区肿瘤 被引量:5
7
作者 全冠民 +1 位作者 刘闽生 郭得安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3年第1期24-27,共4页
在70年代以前,松果体区为活检与外科手术的禁区。70年代以后,由于CT、MR的问世以及显微外科的进步,在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全面综述了松果体区的解剖、松果体区肿瘤的起源及病理类型、临床... 在70年代以前,松果体区为活检与外科手术的禁区。70年代以后,由于CT、MR的问世以及显微外科的进步,在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全面综述了松果体区的解剖、松果体区肿瘤的起源及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影象学检查及其所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瘤 神经组织肿瘤
下载PDF
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多排CT的动脉期强化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建雄 杨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4-698,共5页
目的:评估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s,IMCCs)的CT的影像特征,重点分析动脉期强化的方式和程度,进而分析IMCCs典型动脉期强化与非典型强化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2例患... 目的:评估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s,IMCCs)的CT的影像特征,重点分析动脉期强化的方式和程度,进而分析IMCCs典型动脉期强化与非典型强化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2例患者34个病理证实IMCCs病灶.均行多排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和/或平衡期的影像检查,根据肿瘤的形态和增强特点进行回顾性评估.依据肿瘤动脉期增强的体积是否>50%,将患者分为典型(强化体积>50%)和非典型两组;分别分析两组的影像特点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并且比较两组的生存状况.生存率的计算依据Kaplan-Meier法,分析采用Long-rank检验,生存的多变量分析采用Cox proportional hazards模型.结果:24个IMCCs病灶(占71%)呈典型的动脉期强化;10个瘤灶(占29%)呈非典型性强化.非典型组的平均直径小于典型组的直径(P=0.001).慢性肝病多见于非典型组(P=0.021).动脉期强化的主要特点是周边和中央混合性不均匀强化.病理所见:同典型组比较,非典型组病灶的中央基质和坏死少、细胞面积较大,且胆管细胞成分多见.结论:IMCCs病灶的动脉期强化并不少见;动脉期的强化有助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鉴别,动脉期强化可作为病灶切除后生存期较长的独立性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胆管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强化类型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达兵 余平 《西部医学》 2010年第2期323-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对比剂在胃癌诊断和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经胃镜证实或怀疑为胃癌的病人均于术前1周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对比剂在胃癌诊断和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经胃镜证实或怀疑为胃癌的病人均于术前1周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充盈剂可发现和正确定位所有进展期胃癌患者。MSCT对胃癌T分期的正确率为73.0%,判断浆膜侵犯的正确率、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89.0%、89.7%和82.0%。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显示率高。T分期对指导胃癌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分期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血余炭栓塞犬肾动脉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贞久 +2 位作者 韩德义 杨定才 李达兵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血余炭栓塞犬肾动脉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为介入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中药血余炭磨制成200~500μm大小的颗粒,超选栓塞部分末稍动脉血管.栓塞术后第7、14和56天分别处死1、2和3号犬,取出双肾固定,制作病理标本.结果 栓... 目的 观察中药血余炭栓塞犬肾动脉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为介入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中药血余炭磨制成200~500μm大小的颗粒,超选栓塞部分末稍动脉血管.栓塞术后第7、14和56天分别处死1、2和3号犬,取出双肾固定,制作病理标本.结果 栓塞术后第7天,肉眼见栓塞部分肾脏缩小,切面末梢血管内有栓塞剂;镜下见血余炭栓塞剂附着于血管壁伴血栓形成;栓塞术后第14天,炎性反应明显,并有少量出血,血管壁炎性坏死,血栓逐渐机化.栓塞术后第56天见栓塞部分肾脏明显缩小,有大面积的缺血性梗死;镜下见血栓完全机化,栓塞组织呈缺血性梗死,栓塞血管有少量再通.结 论血余炭栓塞的病理过程为:血余炭附着血管壁,诱发血栓形成,血栓机化,血管壁炎性坏死管腔闭塞,栓塞组织缺血性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血余炭 动物实验 血管栓塞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血余炭栓塞狗肾动脉病理改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小华 张艳玲 +2 位作者 朱向阳 韩小月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期5-7,1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血余炭栓塞狗肾动脉的病理改变,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中药血余炭磨制成200-500μm大小的颗粒,超选栓塞部分末梢动脉血管。栓塞术后第7、14和56天分别处死1、2和3号犬,取出双肾固定,制作病理标本。结果:栓塞... 目的:观察中药血余炭栓塞狗肾动脉的病理改变,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中药血余炭磨制成200-500μm大小的颗粒,超选栓塞部分末梢动脉血管。栓塞术后第7、14和56天分别处死1、2和3号犬,取出双肾固定,制作病理标本。结果:栓塞术后第7天,肉眼见栓塞部分肾脏缩小,切面末梢血管内有栓塞剂;镜下见血余炭栓塞剂附着于血管壁伴血栓形成。栓塞术后第14天,炎性反应明显,并有少量出血,血管壁炎性坏死,血栓逐渐机化。栓塞术后第56天见栓塞部分肾脏明显缩小,有大面积的缺血性梗死;镜下见血栓完全机化,栓塞组织呈缺血性梗死,栓塞血管有少量再通。结论:血余炭栓塞的病理过程为:血余炭附着血管壁,诱发血栓形成,血栓机化,血管壁炎性坏死,管腔闭塞,栓塞组织缺血性梗死,栓塞血管少量可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血余炭 动物实验 血管栓塞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CT容积测量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际 +4 位作者 周建雄 谷家林 刘卫红 肖治明 李海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358-2360,共3页
目的:比较一维、二维CT和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 mo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病灶... 目的:比较一维、二维CT和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 mo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病灶的总和归类于全效、部分有效、病变进展、病变稳定.结果:在22例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一维与二维测量符合率达95.5%(21/22),但容积测量8例与一维测量不符,6例与二例测量不符.4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结果均为部分有效,而容积测量结果为病变稳定.2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病变稳定者,容积测量则为部分有效.甚至有2例一维、二维测量为病变进展者,容积测量仍为病变稳定.结论: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容积测量结果在大多数患者与一维、二维测量结果不一致.若要证实容积测量的优势,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转移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肝细胞癌的CT灌注与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海涛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前瞻性研究进展期肝细胞癌(HCC)的肿瘤血管,并评估CT灌注参数与肿瘤分级及肿瘤标记物的相关性。方法手术不能切除的HCC及肝转移患者30例(HCC组25例、肝转移组5例)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接受动态首次通过CT灌注扫描。收集...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前瞻性研究进展期肝细胞癌(HCC)的肿瘤血管,并评估CT灌注参数与肿瘤分级及肿瘤标记物的相关性。方法手术不能切除的HCC及肝转移患者30例(HCC组25例、肝转移组5例)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接受动态首次通过CT灌注扫描。收集数据计算CT灌注参数(肿瘤组织和肝组织的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其中有4例患者在30小时内再行1次CT灌注扫描,以检验本研究的可重复性。CT灌注参数在不同级别的肿瘤、有无门静脉癌栓、肝硬化、无肝外转移患者中进行比较,并且评估CT灌注参数与AFP的相关性。应用单向方差分析来统计处理CT灌注参数在各个比较中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的可重复性检验良好(r=0.9,P<0.0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与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的HCC-CT灌注值高于低分化肿瘤(P<0.05)。有或无门静脉癌栓、有或无肝硬化患者的CT灌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的CT灌注值低于其他肝外转移。CT灌注参数与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是一项可行的、可重复性定量分析进展期肝癌肿瘤血供与肿瘤血管生成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T灌注 可重复性
下载PDF
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797-1798,共2页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 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 CH)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及病理证实的 16例 L CH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按传统分型 ,符合勒 -雪氏病 (L S) 3例 ,韩 -...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 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 CH)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及病理证实的 16例 L CH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按传统分型 ,符合勒 -雪氏病 (L S) 3例 ,韩 -薛柯氏病 (HSC) 2例 ,骨嗜酸性肉芽肿 (EGB) 11例。颅骨单发破坏 8例 ,多发破坏 2例 ,下颌骨、肋骨、股骨及尺骨破坏各 1例 ;伴肺内浸润 3例 ,软组织肿块 7例。结论 L CH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传统 X线检查仍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CT能更准确地显示病变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郎格尔汉斯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成人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CT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意义(附70例分析)
15
作者 刘闽生 全冠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44-147,共4页
对照病理分级结果,分析了70例成人大脑星形细胞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的CT表现,探讨了CT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关连及其意义。CT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但系多项表现的综合反映,若添入病人的年龄、病史... 对照病理分级结果,分析了70例成人大脑星形细胞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的CT表现,探讨了CT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关连及其意义。CT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但系多项表现的综合反映,若添入病人的年龄、病史和CT随访等因素来一并考虑则更为全面;任何单项表现均非良(恶)性的绝对指征,但某些特殊征象如出血、多结节型或波浪形强化、多发(转移)等多见于恶性。比较了病理检查与CT检查的优缺点,强调了CT对星形细胞瘤病例术前估价与术后随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星形细胞瘤 CT 病理分级
下载PDF
良恶性胃肿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达兵 杨定才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8-239,共2页
目的确定CT鉴别良恶性胃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螺旋CT和数字胃肠光盘中收集到40例螺旋CT见胃壁增厚,且在作CT检查前或后四周内作过钡餐检查的病人.作者复习CT表现,并以胃壁增厚的程度、对称度、分布和强化等特点确定CT发现恶性胃... 目的确定CT鉴别良恶性胃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螺旋CT和数字胃肠光盘中收集到40例螺旋CT见胃壁增厚,且在作CT检查前或后四周内作过钡餐检查的病人.作者复习CT表现,并以胃壁增厚的程度、对称度、分布和强化等特点确定CT发现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最后诊断胃炎20例、食道裂孔疝4例、良性溃疡3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胃肿瘤8例、正常2例.40例胃壁平均厚度14?(7~65?).胃壁厚度≥10?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100%,特异性为43%,而局限性、偏心性、强化型胃壁增厚的敏感度分别为93%、71%、43%,特异性为8%、75%、88%.综合≥10?的胃壁增厚,且呈局限性、偏心性、强化者,其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上升到92%.结论CT见胃壁增厚≥10?,诊断胃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则不到50%.若综合胃壁增厚呈局限性、偏心性且有强化等特点,则诊断恶性胃壁增厚的特异性可上升到92%.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钡餐 CT 肿瘤
下载PDF
致命性大咯血的病因、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平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9-490,共2页
目的回顾性统计和分析致命性大咯血的病因,比较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2006年连续性23例致命性大咯血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包括病因,治疗原则与治疗效果。结果23例中有9例活动性肺结核,9例为结核并发的肺部疾病。15例行支... 目的回顾性统计和分析致命性大咯血的病因,比较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2006年连续性23例致命性大咯血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包括病因,治疗原则与治疗效果。结果23例中有9例活动性肺结核,9例为结核并发的肺部疾病。15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1例行肺叶切除术,7例行内科保守治疗。5例接受气管插管。统计结果显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内科止血(P〈0.05)。平均随访16个月,3例患者死于大咯血(13%)。结论大咯血的最常见原因为肺结核和结核后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内科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 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双肾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晖 张华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0-491,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双肾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病理证实的双肾NHL的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腹部螺旋CT平扫加动态增强。结果两侧肾脏多发结节样浸润,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动态增强皮质期病变轻度均匀强化...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双肾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病理证实的双肾NHL的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腹部螺旋CT平扫加动态增强。结果两侧肾脏多发结节样浸润,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动态增强皮质期病变轻度均匀强化;实质期病变强化较皮质期明显;肾盂期肾盏肾盂受压延长,5例肾盂显影延迟。结论螺旋CT对双肾NHL有一定的诊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氏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下载PDF
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附121例分析)
19
作者 全冠民 刘闽生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对121例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动脉法数字减影(IADSA)资料进行复习,认为IADSA能直观而全面地显示颅内血管系统,对颅内血管畸形(尤其是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动脉闭塞与狭窄具有决定性诊断作用。但对于颅内血肿,IAD... 对121例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动脉法数字减影(IADSA)资料进行复习,认为IADSA能直观而全面地显示颅内血管系统,对颅内血管畸形(尤其是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动脉闭塞与狭窄具有决定性诊断作用。但对于颅内血肿,IADSA定位的准确性与直观性均不如CT,血管性病变CT检查的主要意义是发现继发性脑萎缩、梗塞及出血、脑室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 IADSA 动脉 性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病变 梗塞 直观性 复习 定位
全文增补中
垂体腺瘤的IADSA诊断:附22例报告
20
作者 全冠民 刘闽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6-8,共3页
对2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IADSA(动脉内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81.82%的病例可见鞍内及鞍上占位征,若见到肿瘤染色及垂体包膜动脉显影则诊断较肯定。IADSA可排除鞍区其它病变;所... 对2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IADSA(动脉内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81.82%的病例可见鞍内及鞍上占位征,若见到肿瘤染色及垂体包膜动脉显影则诊断较肯定。IADSA可排除鞍区其它病变;所见的肿瘤染色不均不能完全反映CT所见的瘤体密度不均,但CT见到强化者IADSA多可见肿瘤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诊断 血管造影 垂体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