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副溶血性弧菌PMA-LAM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
9
1
作者
马骉
吴莹莹
+2 位作者
戴明
雁
方结红
张明洲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5-213,共9页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海鲜等食物中检出率很高,食用没有煮熟的带菌食物或者腌制品,极易引起食物中毒。目前用以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都不能区别死活菌,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本研...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海鲜等食物中检出率很高,食用没有煮熟的带菌食物或者腌制品,极易引起食物中毒。目前用以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都不能区别死活菌,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本研究基于DNA结合染料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利用荧光染料钙黄绿素(Calcein)的特性,建立了一种实时的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并与q PCR方法进行比较。实时可视化LAMP方法的反应结果,既可以肉眼直接观测,也可以借助荧光分析设备实时监测,并对半定量分析进行初探,为之后向定量分析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实时可视化PMA-LAMP方法的灵敏度可达5.0×102 CFU/m L,模拟食样灵敏度为1.9×102 CFU/m L,与PMA-q PCR方法结果一致。除去前增菌时间,整个检测过程只需2 h,且准确率高,为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叠氮溴化丙锭
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龚云飞
邹晓楠
+4 位作者
张露露
吴莹莹
戴明
雁
陈宗伦
张明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69,75,共5页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含量。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抗体包被最佳稀释倍数为64000倍,最佳酶标抗原稀释倍数为256000倍。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回归曲线方程为y=-13.898x+110...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含量。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抗体包被最佳稀释倍数为64000倍,最佳酶标抗原稀释倍数为256000倍。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回归曲线方程为y=-13.898x+110.38(R。=0.9893),检测线性范围为3-810pg/mL,IC50为69.63pg/mL,ICm为1.41pg/mL;鸡肉、鱼肉、虾肉、蜂蜜、牛奶空白组织样品中恩诺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76、4.59、2.85、2.65、4.20pg/mL,最低定量限分别为6.13、7.35、3.57、3.73和6.48pg/mL,回收率在88.28%-102.6%,板内和板间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61%和4.71%。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满足动物源性食品恩诺沙星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庆大霉素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
3
3
作者
许耀心
龚云飞
+5 位作者
陈宗伦
奚茜
戴明
雁
吴莹莹
刘啊敏
张明洲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157,256,共7页
为研究建立庆大霉素的免疫分析技术,合成庆大霉素人工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庆大霉素(gentamicin,GM)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上,分别合成免疫原GM-BSA和包被原GM-OVA。通过紫外扫描和SDS-PAGE垂直电泳鉴定...
为研究建立庆大霉素的免疫分析技术,合成庆大霉素人工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庆大霉素(gentamicin,GM)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上,分别合成免疫原GM-BSA和包被原GM-OVA。通过紫外扫描和SDS-PAGE垂直电泳鉴定证明人工抗原偶联成功。以GM.BSA为免疫原,采用新的动物免疫方案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庆大霉素抗血清。在本次免疫新方案中,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内获得了多于普通免疫的血清量,在多抗血清的制备上是一次抗体工程上的尝试。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对抗血清效价和灵敏度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抗血清效价在九免后稳定在1:20000左右,IC50则稳定在3ng/mL左右。并在八免血清基础上建立了GM间接竞争ELISA法。结果表明,庆大霉素浓度在0.3-243ng/mL,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0091nx+0.6093和R2=0.9845,方法的检测灵敏度IC50=2.954ng/mL,最低检测限IC10=0.056ng/mL。该研究结果为多抗血清制备在量上的突破提供了思路,同时为研制庆大霉素试剂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人工抗原
碳二亚胺法
多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题名
副溶血性弧菌PMA-LAM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
9
1
作者
马骉
吴莹莹
戴明
雁
方结红
张明洲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省海洋食品品质及危害物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5-213,共9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C200009)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2012C12013-3)
宁波市重大农业科技专项(2013C11003)
文摘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海鲜等食物中检出率很高,食用没有煮熟的带菌食物或者腌制品,极易引起食物中毒。目前用以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都不能区别死活菌,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本研究基于DNA结合染料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利用荧光染料钙黄绿素(Calcein)的特性,建立了一种实时的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并与q PCR方法进行比较。实时可视化LAMP方法的反应结果,既可以肉眼直接观测,也可以借助荧光分析设备实时监测,并对半定量分析进行初探,为之后向定量分析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实时可视化PMA-LAMP方法的灵敏度可达5.0×102 CFU/m L,模拟食样灵敏度为1.9×102 CFU/m L,与PMA-q PCR方法结果一致。除去前增菌时间,整个检测过程只需2 h,且准确率高,为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叠氮溴化丙锭
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Keyword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isual 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propidium monoazide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apid detection
分类号
TS207.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龚云飞
邹晓楠
张露露
吴莹莹
戴明
雁
陈宗伦
张明洲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迪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69,75,共5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0R50028)
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1E61018)
+1 种基金
浙江省国境安全检验检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06C17014)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2012C12013-3)
文摘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含量。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抗体包被最佳稀释倍数为64000倍,最佳酶标抗原稀释倍数为256000倍。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回归曲线方程为y=-13.898x+110.38(R。=0.9893),检测线性范围为3-810pg/mL,IC50为69.63pg/mL,ICm为1.41pg/mL;鸡肉、鱼肉、虾肉、蜂蜜、牛奶空白组织样品中恩诺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76、4.59、2.85、2.65、4.20pg/mL,最低定量限分别为6.13、7.35、3.57、3.73和6.48pg/mL,回收率在88.28%-102.6%,板内和板间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61%和4.71%。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满足动物源性食品恩诺沙星残留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Keywords
enrofloxacin,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food safety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庆大霉素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
3
3
作者
许耀心
龚云飞
陈宗伦
奚茜
戴明
雁
吴莹莹
刘啊敏
张明洲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迪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157,256,共7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0R50028)
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1E61018)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2012C12013-3)
文摘
为研究建立庆大霉素的免疫分析技术,合成庆大霉素人工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庆大霉素(gentamicin,GM)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上,分别合成免疫原GM-BSA和包被原GM-OVA。通过紫外扫描和SDS-PAGE垂直电泳鉴定证明人工抗原偶联成功。以GM.BSA为免疫原,采用新的动物免疫方案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庆大霉素抗血清。在本次免疫新方案中,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内获得了多于普通免疫的血清量,在多抗血清的制备上是一次抗体工程上的尝试。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对抗血清效价和灵敏度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抗血清效价在九免后稳定在1:20000左右,IC50则稳定在3ng/mL左右。并在八免血清基础上建立了GM间接竞争ELISA法。结果表明,庆大霉素浓度在0.3-243ng/mL,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0091nx+0.6093和R2=0.9845,方法的检测灵敏度IC50=2.954ng/mL,最低检测限IC10=0.056ng/mL。该研究结果为多抗血清制备在量上的突破提供了思路,同时为研制庆大霉素试剂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庆大霉素
人工抗原
碳二亚胺法
多克隆抗体
Keywords
gentamicin
artificial antigen
carbodiimide
polyclonal antibody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副溶血性弧菌PMA-LAMP方法的建立
马骉
吴莹莹
戴明
雁
方结红
张明洲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
9
原文传递
2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的研究
龚云飞
邹晓楠
张露露
吴莹莹
戴明
雁
陈宗伦
张明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庆大霉素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许耀心
龚云飞
陈宗伦
奚茜
戴明
雁
吴莹莹
刘啊敏
张明洲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