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课堂焕发“模”力——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尝试建模的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戴文亚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72-76,共5页
广义地说,数学知识都是数学模型,一切概念、公式、方程式、函数及相应的运算系统都可称为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用分析、比较、综合、猜想、验证、概括等思维方法,通过"重组内容,意义建模"、"链式推进,... 广义地说,数学知识都是数学模型,一切概念、公式、方程式、函数及相应的运算系统都可称为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用分析、比较、综合、猜想、验证、概括等思维方法,通过"重组内容,意义建模"、"链式推进,结构建模"、"有序拓展,变式建模"、"化解难点,方法建模"等策略,自主构建数学模型,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而促进数学眼光、数学意识、数学素养、数学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建模 结构建模 变式建模 方法建模
下载PDF
基于表现性学习的小学“画数学”实践研究
2
作者 戴文亚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7期49-51,共3页
表现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画数学”,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表现性任务来分析、解决问题,用“画”来表征问题模型、表达思考过程、形成知识结构、表达学习体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 表现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画数学”,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表现性任务来分析、解决问题,用“画”来表征问题模型、表达思考过程、形成知识结构、表达学习体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分析数量关系,创新数学方法。学生在表现性任务的驱动下,通过“画数学”,积极主动地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把不可见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学习 画数学 线段图 路径图 思维导图
下载PDF
支持表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3
作者 戴文亚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35期81-82,92,共3页
支持表现性学习是推进课堂教学改进的有益探索。教师应努力探索支持儿童表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积极构建“支持表现,提升素养”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以学生表现为中心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通过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提... 支持表现性学习是推进课堂教学改进的有益探索。教师应努力探索支持儿童表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积极构建“支持表现,提升素养”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以学生表现为中心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通过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提炼核心问题、开发结构性素材、引导持续性探究等策略,引导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反思、调整,实现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学习 任务情境 核心问题 结构素材
下载PDF
在数学实验中促进概念建构——以“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戴文亚 《小学数学教育》 2016年第11X期38-39,共2页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观提出,儿童关于现实的概念不只是一种'发现',更是一种'发明'。这意味着'概念'既不预成于内,也不预成于外,儿童必须自己去构造'概念'。数学实验是通过动手动脑'做'数学的一种...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观提出,儿童关于现实的概念不只是一种'发现',更是一种'发明'。这意味着'概念'既不预成于内,也不预成于外,儿童必须自己去构造'概念'。数学实验是通过动手动脑'做'数学的一种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以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主要途径的数学探究或验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图形 初步认识 平行四边形 数学实验 概念建构
原文传递
小“问题” 大“学问”——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引领的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文亚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第10期72-75,共4页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它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也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延伸和拓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的起点和困惑,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设计、...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它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也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延伸和拓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的起点和困惑,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设计、提炼核心问题,关注有层次和宽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从而聚焦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完善结构型认知,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培育良好的数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引领 情境 核心 层次 宽度
下载PDF
超声显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困难因素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范淑珍 戴文亚 《中原医刊》 2003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显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困难因素 预测
下载PDF
巧用错误资源 演绎教学精彩
7
作者 戴文亚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0年第12期23-25,共3页
错误是学生学习中的必然经历,也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错误可能成为新知教学的着眼点、自主探究的生长点、思维发展的支撑点、解决问题的转折点和创新精神的培育点。
关键词 错误 资源 思维 解决问题 创新
下载PDF
以游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8
作者 戴文亚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第27期47-49,共3页
把数学学习与游戏元素相结合,把“学”和“玩”融合,可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在开放、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进行有趣的、互动的、探究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感知性、体验性、巩固性、探究性的游戏方式培养学生... 把数学学习与游戏元素相结合,把“学”和“玩”融合,可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在开放、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进行有趣的、互动的、探究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感知性、体验性、巩固性、探究性的游戏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严密性和逻辑性,同时也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游戏 数学思维 思维品质
下载PDF
让“思维”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发生
9
作者 戴文亚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第12期50-53,共4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创设合理情境,通过提炼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把握有效策略,通过数形结合和沟通知识联系的方法,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合理情境 核心问题 有效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