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及其在中国扩散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睿 黄旖童 +4 位作者 鲍晨沂 JUNGYong Sam 许家荣 钱莺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2-522,共11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2018年8月1日,国家外来动物疫病中心接到辽宁省沈阳市发生疑似ASF病例的报告,经官方确认后于20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2018年8月1日,国家外来动物疫病中心接到辽宁省沈阳市发生疑似ASF病例的报告,经官方确认后于2018年8月3日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报为我国首例非洲猪瘟。截至2019年4月22日,中国已相继暴发了129起ASF疫情,共计扑杀102万头猪。由于尚无针对ASF的有效疫苗,其传播媒介广泛分布及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防控局势变得更为严峻。扑杀猪群和切断病毒的传播路径是目前减缓疫情传播的主要手段。因此,对ASF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扩散因素的深刻理解,有助于病毒扩散模型的建立和进一步防控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ASF) 非洲猪瘟病毒(ASFV) 流行病学 扩散因素 产业链
原文传递
不同来源鸡大肠杆菌致病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明球 兰邹然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共3页
分别从鸡场环境、正常鸡体和病死鸡中分离大肠杆菌 ,进行致病性试验 ,并鉴定致病性较强的菌株的血清型。结果表明 ,来源于死鸡、死胚中的大肠杆菌致病性最强 ,其次是来源于鸡体喉部和空气中的大肠杆菌 ,而来源于泄殖腔、精液及种蛋表面... 分别从鸡场环境、正常鸡体和病死鸡中分离大肠杆菌 ,进行致病性试验 ,并鉴定致病性较强的菌株的血清型。结果表明 ,来源于死鸡、死胚中的大肠杆菌致病性最强 ,其次是来源于鸡体喉部和空气中的大肠杆菌 ,而来源于泄殖腔、精液及种蛋表面的大肠杆菌致病性最弱。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共有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致病性 血清型 病源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孟庆美 王少辉 +4 位作者 韩先干 韩月 丁铲 于圣青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6-702,共7页
【目的】建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黏附相关基因、侵袭及毒素相关基因、抗血清存活相关基因及铁转运相关基因的多重PCR方法,实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简便、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 【目的】建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黏附相关基因、侵袭及毒素相关基因、抗血清存活相关基因及铁转运相关基因的多重PCR方法,实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简便、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8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四组多重PCR体系,并通过模板倍比稀释检测各组多重PCR的灵敏性。利用多重PCR检测100株APEC毒力基因的分布,验证多重PCR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根据PCR扩增片段大小判定,上述四组多重PCR体系均能同时扩增出该组中的各个毒力基因,且灵敏度分别为:103CFU、103CFU、105CFU、105CFU细菌和1ng、1ng、10ng、10ng DNA。100株APEC的毒力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多重PCR和单基因PCR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四组多重PCR方法能够简便、快速地检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可用于毒力基因的鉴定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多重PCR 检测
原文传递
53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7
4
作者 于静晨 王虹 +3 位作者 李鑫 李亚芯 汤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4-141,共8页
为了解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情况,选取江苏、安徽等地分离的53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9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四环素类tet(A)、tet(B)、tet(C)、tet(W)、tet(M)、tet(O)、tet(K)、tet(L)耐药基因,... 为了解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情况,选取江苏、安徽等地分离的53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9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四环素类tet(A)、tet(B)、tet(C)、tet(W)、tet(M)、tet(O)、tet(K)、tet(L)耐药基因,喹诺酮类GryA、ParC耐药基因,磺胺类sulⅠ、sulⅡ、sulⅢ耐药基因,β-内酰胺类SHV、CTX-M、ompCA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aac(3)-Ⅰ、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armA、rmtA、rmtB、rmtC、rmtD、npmA耐药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53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磺胺异噁唑、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多西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68%(47/53)、71.71%(38/53)、86.79%(46/53)、75.47%(40/53)。其中50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表现为多重耐药,耐4、5、6种药物的现象最为普遍,且不同地区菌株存在差异。tet(A)是四环素耐药基因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耐药基因(52.83%,28/53),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主要由gryA(94.33%,50/53)、parC(94.33%,50/53)基因编码,耐磺胺类药物sulⅠ、sulⅡ、sulⅢ基因均有检出,分别为96.23%(52/53)、98.11%(48/53)、86.79%(46/53),耐β-内酰胺类药物中仅检出ompC A基因(30.19%,16/53),在检测的11种耐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中,最为流行为aac(3)-Ⅱ、aac(6')-Ⅰb、ant(3″)-Ⅰ基因,分别为92.59%(49/53)、98.11%(52/53)、100%(53/53)。耐药基因与相关耐药菌株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53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高,耐药谱广,耐药基因流行现象十分普遍。本试验结果能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耐药性表型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凯颖 曾德新 +5 位作者 胡永新 钱炳旭 薛峰 钱莺娟 吴晓东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建立非洲猪瘟病毒(ASFV)简捷、高效的基层临床检测方法,本研究选取非洲猪瘟病毒保守基因B646L(P7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与OIE推荐的荧光定量... 为了建立非洲猪瘟病毒(ASFV)简捷、高效的基层临床检测方法,本研究选取非洲猪瘟病毒保守基因B646L(P7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与OIE推荐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相当,低至10 copies,μL,检测时长仅需10 min,与口蹄疫病毒(FMDV)、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均无交叉反应。对10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但相较于荧光定量PCR检测时间的2h,检测时间大大缩短。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为ASFV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检测
原文传递
Red两步同源重组法在大肠杆菌基因敲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鑫 李亚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34-1940,共7页
基因敲除是研究基因功能最直接的方法。对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而言,传统的基因敲除方法是利用其原有的RecA系统,此方法依赖于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且所需同源臂长,操作复杂。Red同源重组法的出现使得基因组的改... 基因敲除是研究基因功能最直接的方法。对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而言,传统的基因敲除方法是利用其原有的RecA系统,此方法依赖于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且所需同源臂长,操作复杂。Red同源重组法的出现使得基因组的改造更为快速、简单,在E.coli基因敲除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和成熟。作者介绍了Red同源重组系统的组成和同源重组原理,阐述了常用的两步同源重组法敲除E.coli基因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大肠杆菌的两步法基因敲除技术已在工程菌改造、病原菌致病机理、耐药机制研究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由于两步法仍保留有Red同源重组系统电转效率低、有序列残留的缺陷,作者对几个针对两步法的经典的无痕化改造进行了总结介绍,通过对以上方法及应用进行综述,为以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的基因敲除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RED同源重组 基因敲除 两步法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四种致病菌PCR核酸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诗胜 张正荣 +5 位作者 曾德新 薛峰 蒋原 郭德华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293,共11页
为了开发检测导致奶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停乳链球菌这四种重要致病菌的PCR核酸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本研究采用柠檬酸还原法制备10 nm的胶体金溶液,选用优化的10μL 1 mol/L碳酸钾溶液调节pH和5μL异硫氰... 为了开发检测导致奶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停乳链球菌这四种重要致病菌的PCR核酸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本研究采用柠檬酸还原法制备10 nm的胶体金溶液,选用优化的10μL 1 mol/L碳酸钾溶液调节pH和5μL异硫氰酸荧光素抗体偶联金颗粒,并使用优化的封闭液(10%BSA、0.25%PEG2000、0.05%吐温-20、0.05%Triton-X100)进行封闭,将地高辛抗体和山羊抗鼠二抗分别喷涂在检测线和质控线上,烘干并组装成试纸条,进行细菌的纯培养物和鲜牛奶加样检测。结果显示,所制备的PCR核酸免疫层析试纸条和凝胶电泳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最低检测限要比凝胶电泳高10倍,在模拟污染牛奶样品测试中,试纸条仍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且灵敏度比凝胶电泳的高。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CR核酸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PCR 胶体金 检测
原文传递
鸡大肠杆菌抗药性质粒提取与转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鼎震 郑明球 +1 位作者 兰邹然 《广西畜牧兽医》 2000年第2期3-4,共2页
抽提了 3个鸡大肠杆菌分离株所带有的四环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及青霉素等抗药性质粒。每一个质粒均被成功地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受体菌中 ,并使之获得了抗药性。结果表明 ,这些鸡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抗药性为质粒编码 。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 抗药性 质粒 转化 提取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华东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9
9
作者 胡林 刘晓燕 +2 位作者 王颢锦 诸葛祥凯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采用PCR方法,对华东地区分离的6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进行系统进化分群和9个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APEC分离株在各系统进化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分布,其中A群为33.4%(22/66),B1群为31.8%(21/66),B2群为13.6%(9/66),D群为21.2%(14/66)... 采用PCR方法,对华东地区分离的6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进行系统进化分群和9个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APEC分离株在各系统进化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分布,其中A群为33.4%(22/66),B1群为31.8%(21/66),B2群为13.6%(9/66),D群为21.2%(14/66)。毒力基因分布检测结果表明:编码自分泌黏附素的aatA和aatB、侵袭素ibeA、空泡形成毒素基因vat、温度敏感性血凝素tsh、摄铁系统的ybtX、耶尔森毒力岛内的ireA、VI型分泌系统的clpV1和vgrG等基因的分布率分别为59.1%、13.6%,7.58%、37.9%、36.4%、25.8%、6.06%、21.2%和42.4%,其中aatA、tsh、vat、ybtX、ireA、clpV1 6个基因在各进化群中分布较为广泛,而个别基因如ibeA仅在B2群中检出,在其他进化群没用检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禽大肠杆菌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相关基因 系统进化分群
原文传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疑似毒力基因在人源及动物源大肠杆菌中的分布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少辉 陆承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2-978,共7页
【目的】检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自分泌黏附素基因等具有代表性的疑似毒力基因在不同来源大肠杆菌中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和Dot blot,检测疑似毒力基因在不同地区(101株大肠杆菌中国分离株和12... 【目的】检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自分泌黏附素基因等具有代表性的疑似毒力基因在不同来源大肠杆菌中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和Dot blot,检测疑似毒力基因在不同地区(101株大肠杆菌中国分离株和121株大肠杆菌德国分离株)、不同来源(人源、禽源及猪源)大肠杆菌中的分布,并分析其和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群的关系。【结果】自分泌黏附素基因B11等11个疑似毒力基因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分布率较高,阳性率分别为:A1 36.4%(32/88)、A8 53.4%(47/88)、A1063.6%(56/88)、B11 37.5%(33/88)、F3 59.1%(52/88)等,且疑似毒力基因主要存在于大肠杆菌B2进化群中。值得注意的是,D1、E9和F11基因片段在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中有较高的分布率,分别为60%(6/10)、80%(8/10)和90%(9/10),而在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中未检测到B11基因。【结论】自分泌黏附素B11等疑似毒力基因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关系密切,但疑似毒力基因D1、E9和F11与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密切相关,提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可能是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储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疑似毒力基因 分布
原文传递
细胞溶素HlyE变体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文哲 王忠星 +1 位作者 诸葛祥凯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了探究细胞溶素HlyE突变体(HlyE-V)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致病力的影响,采用Red同源重组法构建了APEC菌株CBE59的HlyE-V基因缺失株CBE59ΔHlyE-V和回补株CBE59CΔHlyE-V,测定缺失株生长曲线、溶血活性、胞内存活曲线,并用细胞毒性... 为了探究细胞溶素HlyE突变体(HlyE-V)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致病力的影响,采用Red同源重组法构建了APEC菌株CBE59的HlyE-V基因缺失株CBE59ΔHlyE-V和回补株CBE59CΔHlyE-V,测定缺失株生长曲线、溶血活性、胞内存活曲线,并用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试验来评估HlyE-V对APEC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失HlyE-V基因对APEC的生长速率影响较小,野生株、缺失株和回补株均无溶血活性,证明HlyE-V不是孔道形成毒素,不能溶解哺乳动物的红细胞;HlyE-V缺失株致细胞毒性和对雏鸡的致病力显著降低,缺失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为4.9×10^(6)CFU/只,而野生株和回补株的LD50分别为8.2×10^(5)CFU/只、4.2×10^(5)CFU/只;在HD11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显著下降,在野生株CBE59感染的HD11中有一半的细胞中含有6~8个细菌,且有56.7%的细胞中观察到超过6个细菌;而在观察缺失株CBE59ΔHlyE-V时,菌量超过6个的仅为10.7%,相较野生株下降了46%。研究表明,HlyE-V对APEC的致病力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细胞溶素HlyE突变体 毒力 溶血素
下载PDF
黄连素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和组装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跃天 郇文彬 +3 位作者 陈欢 钱莺娟 JUNG Yong-sam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9-1835,共7页
通过Western blot、qRT-PCR、噬斑形成试验等方法检测细胞病变、病毒增殖水平、细胞中病毒蛋白水平与基因水平表达来探究黄连素是否具有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活性,并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的标志蛋... 通过Western blot、qRT-PCR、噬斑形成试验等方法检测细胞病变、病毒增殖水平、细胞中病毒蛋白水平与基因水平表达来探究黄连素是否具有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活性,并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的标志蛋白PARP1、caspase7以探究黄连素是否影响病毒引起的细胞凋亡。结果显示,黄连素明显抑制了PEDV在Vero细胞中引起的细胞病变,明显降低了细胞内与上清中的病毒粒子的产生。在后续研究中,发现黄连素抑制了PEDV的复制和组装阶段,对病毒的吸附、入胞、释放的过程并没有明显影响。另外,检测了细胞凋亡的标志蛋白PARP1和caspase7,发现黄连素下调了PARP1、caspase7的剪切,减弱了PEDV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表明,黄连素具有抗PEDV活性,并抑制PEDV的复制与组装阶段,可作为一种针对PEDV感染的潜在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V 黄连素 复制 组装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鸡源大肠杆菌1型菌毛菌株粘附鸡呼吸道上皮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鼎震 赵永前 +5 位作者 侯继波 何家惠 恽时锋 王晓丽 董晨红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鸡大肠杆菌 (O78) 1型菌毛在不同温度中的表达情况。细菌在营养肉汤中 37℃培养 4 8h可表达大量的菌毛 ,而 18℃培养 4 8h则缺乏菌毛。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7℃培养的鸡大肠杆菌可大量粘附鸡呼吸道上皮粘膜 ,而 18℃...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鸡大肠杆菌 (O78) 1型菌毛在不同温度中的表达情况。细菌在营养肉汤中 37℃培养 4 8h可表达大量的菌毛 ,而 18℃培养 4 8h则缺乏菌毛。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7℃培养的鸡大肠杆菌可大量粘附鸡呼吸道上皮粘膜 ,而 18℃培养的同种菌则不能粘附 ,表明鸡大肠杆菌粘附鸡呼吸道上皮的过程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大肠杆菌 1型菌毛菌株 粘附 鸡呼吸道上皮
下载PDF
江苏地区动物粪便及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玲 王少辉 +2 位作者 汤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收集江苏地区养殖场及农贸市场动物粪便及食品样品700份,经显色培养基筛选、PCR鉴定大肠杆菌O157,并分析其进化分群、毒力基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耐药性和耐药基因,了解O157污染情况。分离得到16株大肠杆菌O157,在粪便和食品中的分离... 收集江苏地区养殖场及农贸市场动物粪便及食品样品700份,经显色培养基筛选、PCR鉴定大肠杆菌O157,并分析其进化分群、毒力基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耐药性和耐药基因,了解O157污染情况。分离得到16株大肠杆菌O157,在粪便和食品中的分离率分别为2.6%(13/500)和1.5%(3/200),进化分群显示D群占68.75%(11/16)为优势分群,68.75%(11/16)分离株能形成生物被膜。毒力基因stx1、stx2、hly A、eae的分布率分别为25%、37.5%、68.75%、63.16%。综合分析显示,不同来源菌株进化分群及毒力基因型相似。分离株的耐药率在56%以上,且至少同时耐受7种药物;耐药基因tet A、TEM、floR、cml A、aph3、aad A1、aad A2检测率50%-63%,其他耐药基因检测率小于30%。本研究表明动物粪便作为大肠杆菌O157的贮库,可能由养殖场感染动物并污染食品,威胁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O157 分布 毒力基因 进化分群 耐药性
原文传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O1、O2、O78血清型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娟芳 +5 位作者 姜敏 李德志 张鹏 汤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5,共8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O1、O2和O 783种血清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O1、O2和O 783种血清型的特异性基因片段设计并合成引物,分别提取O1、O2和O 78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DNA作为模板,优化三重... [目的]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O1、O2和O 783种血清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O1、O2和O 783种血清型的特异性基因片段设计并合成引物,分别提取O1、O2和O 78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DNA作为模板,优化三重PCR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并对临床模拟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在三重PCR的25μL反应体系中,dNTP 1.5μL,MgCl 22.5μL,Taq DNA酶0.6μL,O1、O2、O78最佳引物加入量分别为0.6、0.2、0.6μL;最佳退火温度为55.9℃。三重PCR的特异性好,3种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反应;对146株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准确率为99.32%(145/146),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胞杆菌进行特异性检测时,没有出现非特异性扩增。三重PCR敏感性高,以单一血清型DNA为模板时,O1和O2血清型的DNA最低检测限均为0.1 ng·μL^-1,O 78血清型的DNA最低检测限为0.02ng·μL^-1;以O 1、O2和O78混合DNA为模板时,最低检测限为0.05ng·μL^-1。对18份临床模拟样品进行检测,准确率为94.4%(17/18)。[结论]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O1、O2和O783种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三重PCR方法,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适用于临床上禽大肠杆菌病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PCR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特异性 敏感性
下载PDF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防制措施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明球 +5 位作者 许家荣 金淮 梁晓辉 徐先智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2,共2页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主要由伪狂犬病、细小病毒感染、非典型猪瘟、日本乙型脑炎、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布氏杆菌病和衣原体等引起。对A、B 2种猪场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采取其他防制措施之后 ,母猪受胎率分别提高了 ...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主要由伪狂犬病、细小病毒感染、非典型猪瘟、日本乙型脑炎、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布氏杆菌病和衣原体等引起。对A、B 2种猪场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采取其他防制措施之后 ,母猪受胎率分别提高了 1 6 3 %和 2 8% ;流产率下降了6 8%和 4 % ;死胎率下降了 6 6 %和 3 3 % ,每窝产仔数提高了 2 7头和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繁殖障碍疾病 免疫程序 抗体检测 防制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免疫原性分析
17
作者 王傲 陈欢 +6 位作者 苗雨润 赵普 李家俊 郑龙三 印春生 钱莺娟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为了制备犬细小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VLPs),本研究通过杆状病毒表达...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为了制备犬细小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VLPs),本研究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CPV VP2蛋白。将表达后的蛋白经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负染色处理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VP2蛋白组装成直径25 nm左右的六边形或圆形样VLPs。血凝试验表明,该VLPs可以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27。进一步将该VLPs经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小鼠,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VLPs可诱导小鼠产生211的血凝抑制抗体。因此,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VP2蛋白,VP2蛋白可在细胞内组装成与病毒粒子类似的VLPs,该VLPs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血凝抑制抗体,为CPV VLPs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VP2蛋白 杆状病毒 病毒样颗粒
原文传递
依福地平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抑制作用研究
18
作者 张财盛 陈欢 +5 位作者 司安琪 赵普 齐传翔 钱莺娟 郑龙三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是猪流行性腹泻(PED)的病原。本研究通过CCK-8、细胞ELISA、Western blot、时间过程分析、药物抑制病毒吸附和入胞试验,探究了依福地平对PEDV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依福地平在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是猪流行性腹泻(PED)的病原。本研究通过CCK-8、细胞ELISA、Western blot、时间过程分析、药物抑制病毒吸附和入胞试验,探究了依福地平对PEDV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依福地平在2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Vero-E6和Marc-145细胞毒性较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依福地平能够显著降低宿主细胞中PEDV-N蛋白水平,主要抑制PEDV感染的入胞阶段。研究还发现,依福地平能抑制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是一类潜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依福地平 病毒入胞 广谱抗病毒效应
下载PDF
蓝舌病毒14型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雨 张莹辉 +7 位作者 赵炜 陈新 薄宗义 姚文生 JUNG Yong-Sam 钱莺娟 印春生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5-860,共6页
为了解我国新疆地区羊蓝舌病的流行情况,对某羊场疑似发生蓝舌病的羊病料进行了采集,并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应用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抗体,抗凝血样品接种敏感的BHK21细胞进行连续盲传,对细胞病变呈阳性的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为了解我国新疆地区羊蓝舌病的流行情况,对某羊场疑似发生蓝舌病的羊病料进行了采集,并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应用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抗体,抗凝血样品接种敏感的BHK21细胞进行连续盲传,对细胞病变呈阳性的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同时针对VP7片段和VP2片段设计引物进行RT-PCR检测鉴定,并对其L2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BTV抗体检测均为阳性,接种BHK21细胞后均产生了特异性细胞病变,并与FITC标记的抗BTV单抗特异性结合,针对VP7扩增出1156bp片段,针对VP2分别扩增出850bp和1581bp片段,经测序和序列分析确定为BTV-14型。结果表明,我国新疆地区存在蓝舌病毒14型,这也是我国境内首次分离到蓝舌病毒14型,为进一步防控我国蓝舌病疫情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14型 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Ⅰ群4型禽腺病毒SDTC20株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20
作者 蔡青秀 于春梅 +4 位作者 孙亚磊 赵晨辰 董照洋 李宸辉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03,共7页
从山东郯城某疑似感染禽腺病毒(FAdV)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并分离到1株FAdV,克隆纯化后进行PCR检测、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确定该毒株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命名为SDTC20株。将该毒株接种LMH细胞增殖培养并建立了纯净稳定的种子批... 从山东郯城某疑似感染禽腺病毒(FAdV)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并分离到1株FAdV,克隆纯化后进行PCR检测、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确定该毒株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命名为SDTC20株。将该毒株接种LMH细胞增殖培养并建立了纯净稳定的种子批。为探究该毒株的致病性并确定该毒株的发病标准,对SPF鸡分别进行了不同接种途径、不同攻毒剂量、不同日龄以及对42日龄SPF鸡攻毒后发病规律观察的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血清SDTC20株的发病标准为:用7~56日龄SPF鸡10只,每只鸡肌肉注射稀释至含10^(5.0)TCID_(50)/0.1 mL的SDTC20株病毒液0.5 mL,观察7 d,攻毒鸡出现精神不振、羽毛粗乱、缩颈蹲伏等临床症状且剖检出现心包积液或肝脏肿大、出血、发黄等病理变化判为发病,攻毒鸡应至少90%发病且至少60%死亡。提示:SDTC20株可作为Ⅰ群FAdV-4相关生物制品有效性评价的标准强毒株,为后续产品研发奠定了毒株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型禽腺病毒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