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陈小敏 杨华 +3 位作者 桂国弘 王佩佩 肖英平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9期69-73,共5页
本文目的是分析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控食物中毒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开发布的《2008~2015年我国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对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一般情... 本文目的是分析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控食物中毒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开发布的《2008~2015年我国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对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季度分布及致病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5年年均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99.63起、中毒7279.38人、死亡127.88人,平均每起事件发病36.47人,年均中毒病死率1.76%。食物中毒多发生在第三季度,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因子为微生物性、化学性和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这些分析结果可为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管控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 微生物性 化学性 有毒动植物
下载PDF
采样方法对冷鲜鸡表面细菌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肖英平 何祥祥 +3 位作者 桂国弘 唐标 杨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60-264,共5页
目的:比较涂抹法和冲洗法对冷鲜鸡表面细菌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影响。方法:将4只冷鲜鸡对半分开,分别采用涂抹法和冲洗法采集其表面微生物,提取基因组DNA,对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通过Illumina Hiseq测... 目的:比较涂抹法和冲洗法对冷鲜鸡表面细菌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影响。方法:将4只冷鲜鸡对半分开,分别采用涂抹法和冲洗法采集其表面微生物,提取基因组DNA,对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通过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QIIME等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两种方法采集的样品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冷鲜鸡表面细菌菌群主要分布于7个门,10个属。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占70%以上;希瓦氏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嗜冷杆菌属和环丝菌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10%~20%。结论:两种采样方法对冷鲜鸡表面细菌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没有明显影响,但冲洗法比涂抹法简单易行,且不易发生二次污染,因此更具有实用性。本实验同时也为冷鲜鸡表面细菌的研究提供了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 菌群结构 涂抹法 冲洗法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2013年-2017年某三甲医院住院病例死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宪锟 贾友波 +2 位作者 王献强 范晓棠 《中国病案》 2020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冀鲁豫交界某三甲医院5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特点,为提升医疗技术与质量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329例住院死亡病例相关基本信息,按照ICD-10分类标准,采用统计描述、趋... 目的分析冀鲁豫交界某三甲医院5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特点,为提升医疗技术与质量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329例住院死亡病例相关基本信息,按照ICD-10分类标准,采用统计描述、趋势分析、χ^2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2017年某院共出院患者319481人次,死亡1329例,病死率为4.16%,住院患者病死率随年份有线性上升趋势。男性死亡845例,死亡率为0.55%,女性494例,死亡率为0.29%,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岁年龄组病死率最高为1.07%,5岁~14岁年龄组病死率最低为0.09%,不同年龄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5位死因及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35.99%)、肿瘤(24.92%)、损伤及中毒(14.16%)、呼吸系统疾病(8.66%)、消化系统疾病(4.74%)。循环系统疾病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70.71%,恶性肿瘤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71.0%,损伤、中毒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96.81%。结论循环系统为重要死亡原因,医院应着重提高医疗技术与多学科综合协作救治能力,采取措施降低中低风险死亡率,重视循环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还要加强对高年龄患者慢性病的防治和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死因 构成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6799例住院患者非医嘱离院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宪锟 范晓棠 +2 位作者 贾友波 王献强 《中国病案》 2020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某院非医嘱离院患者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医院管理和提升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调取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出院患者数据67 563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非医嘱离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67 563例出... 目的分析某院非医嘱离院患者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医院管理和提升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调取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出院患者数据67 563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非医嘱离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67 563例出院患者中,医嘱离院59 925例,非医嘱离院6799例,非医嘱离院率为10.06%。有手术操作(OR=12.842)、有抢救(OR=3.260)、全自费(OR=1.534)、外埠患者(OR=1.265)、入院病情不确定(OR=1.297)是影响患者非医嘱离院的主要因素。非医嘱离院内科例数最多为1936,占28.47%,其次为儿科、外科;重症医学科非医嘱离院率最高为69.86%,其次为急诊科、内科。非医嘱离院前三位病种为肿瘤、损伤及中毒和神经系统疾病。结论非医嘱离院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非医嘱离院率,如提高诊断效率和水平、提升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强化医患沟通训练、简化就医流程、改善住院环境等,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落实好双向转诊和异地医保结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医嘱离院 医嘱离院 影响因素 住院患者
原文传递
早期断奶对仔猪糖原含量以及肝脏糖异生和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华 易松强 +3 位作者 徐娥 陈小敏 肖英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9-1026,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早期断奶对仔猪机体糖代谢的影响。选择4窝18日龄健康仔猪,从每窝中各选4头共计16头仔猪,称重后其中4头直接屠宰用于取样(血液、肝脏、背最长肌),另外12头进行断奶处理(断奶组);每窝剩余仔猪由母猪继续哺乳(哺乳组)。在... 本试验旨在探讨早期断奶对仔猪机体糖代谢的影响。选择4窝18日龄健康仔猪,从每窝中各选4头共计16头仔猪,称重后其中4头直接屠宰用于取样(血液、肝脏、背最长肌),另外12头进行断奶处理(断奶组);每窝剩余仔猪由母猪继续哺乳(哺乳组)。在断奶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从断奶组和哺乳组各取4头仔猪测定平均日增重、血清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肝脏和背最长肌中糖原含量以及肝脏中丙酮酸激酶活性与糖代谢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哺乳组仔猪相比,在早期断奶阶段(断奶后1~7 d),断奶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在断奶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断奶组仔猪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分别降低了8.33%(P>0.05)、17.81%(P<0.05)和20.99%(P<0.05),血清中乳酸含量分别上升了16.83%(P<0.05)、22.75%(P<0.05)和12.06%(P>0.05),肝糖原含量分别降低了24.94%(P<0.05)、48.99%(P<0.05)和36.51%(P<0.05),肌糖原含量分别降低了44.49%(P<0.05)、39.68%(P<0.05)和25.52%(P<0.05);断奶组仔猪肝脏糖酵解关键酶丙酮酸激酶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断奶后第3天和第7天均显著降低(P<0.05),而肝脏糖异生相关酶线粒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断奶后第1天)、胞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断奶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断奶后第1天和第3天)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早期断奶使得仔猪断奶后前期阶段血清葡萄糖含量、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降低,肝脏的糖异生作用被激活而糖酵解作用被抑制以维持体内的糖代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早期断奶 糖原 糖异生 糖酵解
下载PDF
奇异变形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小敏 杨华 +3 位作者 桂国弘 温雪婷 肖英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奇异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特殊的群集运动能力,与临床关系密切,可在膀胱和肾脏中形成结石,在尿道留置管外表面、内腔中形成结晶生物膜,是引起复杂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主要的毒力因子包括菌毛、黏附素、尿... 奇异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特殊的群集运动能力,与临床关系密切,可在膀胱和肾脏中形成结石,在尿道留置管外表面、内腔中形成结晶生物膜,是引起复杂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主要的毒力因子包括菌毛、黏附素、尿素酶、溶血素、金属摄取和免疫逃避等。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奇异变形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PM) 尿路感染 毒力因子
下载PDF
杨梅污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及其耐药特征和毒力基因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华 +3 位作者 贤君 杨桂 汪雯 肖英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13-1518,共6页
杨梅在生产与运输过程中易受到病原菌的污染,为分析杨梅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携带情况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特征和毒力基因,分别从杭州市场和杨梅生产基地采集90份杨梅样品,测定大肠菌群污染状况,使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 杨梅在生产与运输过程中易受到病原菌的污染,为分析杨梅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携带情况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特征和毒力基因,分别从杭州市场和杨梅生产基地采集90份杨梅样品,测定大肠菌群污染状况,使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16S r RNA测序方法鉴定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VITEK 2阴性菌药敏卡对所获得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耐药表型分析,PCR扩增检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表明:90份样品中共有51份样品存在大肠菌群污染,污染率为56.7%,有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为10%,其中8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聚为一簇。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呋喃咀啶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尤其是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8.89%。9株菌株均携带tet A基因,检出bla TEM、gyr A、aad A1和aac(6')-1b耐药基因的阳性率均为88.89%,bla CTX-M、flo R、ere A、erm B和mec A等耐药基因未检出,毒力基因wca G、mag A、rmp A和菌素未检出。综上,杨梅中存在一定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污染,但这些菌株未携带wca G、mag A、rmp A等毒力基因和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毒力
下载PDF
家禽定点屠宰场不同屠宰区域空气的微生物结构 被引量:5
8
作者 肖英平 +4 位作者 孙凤来 王佩佩 桂国弘 贤君 杨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19-223,共5页
为了解家禽屠宰场空气中微生物分布情况及其结构特点,在浙江选择一家禽定点屠宰场,以菌落总数为指标,比较分析屠宰前和屠宰后各屠宰区域空气沉降微生物的数量,并提取微生物DNA作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 为了解家禽屠宰场空气中微生物分布情况及其结构特点,在浙江选择一家禽定点屠宰场,以菌落总数为指标,比较分析屠宰前和屠宰后各屠宰区域空气沉降微生物的数量,并提取微生物DNA作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构。结果发现家禽屠宰场的不同屠宰区域空气沉降微生物数量有所差异,同时屠宰后微生物数量比屠宰前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屠宰后挂禽间菌落总数比屠宰前高出71%。高通量测序显示屠宰前和屠宰后不同屠宰区域空气沉降菌多样性、菌群结构、相对丰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分布于6个门,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总的相对丰度在84%以上。在属的水平上,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为优势菌属,分别占36.90%和13%(在前10个属中),此外,在前35个属中,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埃希菌属(Escherichia)等条件致病菌属分别占33.75%、4.65%和0.90%。由此说明屠宰场不同屠宰区域沉降菌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各屠宰区域均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条件致病菌,研究为鸡肉微生物污染的溯源和完善家禽屠宰场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空气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菌群结构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草莓表面微生物结构 被引量:5
9
作者 肖英平 +3 位作者 贤君 何祥祥 王佩佩 杨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25-28,共4页
为了解不同基地草莓表面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在浙江省8个草莓生产基地采集草莓样本,并提取表面微生物DNA样本,利用特异性的引物分别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PCR扩增,然后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基地草莓微生物的菌群... 为了解不同基地草莓表面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在浙江省8个草莓生产基地采集草莓样本,并提取表面微生物DNA样本,利用特异性的引物分别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PCR扩增,然后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基地草莓微生物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基地草莓表面微生物在门的水平上主要包括变形菌门、厚壁菌门、蓝藻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在属的水平上,优势菌属主要为布赫纳氏菌属、甲基杆菌属和葡糖杆菌属,其中所检出的寡养单胞菌属、苯基杆菌属、埃希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由此说明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草莓表面微生物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草莓污染的病原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病原菌 微生物检测
下载PDF
家禽定点屠宰场不同屠宰环节鸡肉表面真菌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华 +3 位作者 王佩佩 贤君 夏文锐 肖英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409-1412,共4页
目前鸡肉表面的污染细菌研究较多,而对其表面的污染真菌结构的相关研究甚少,真菌中的酵母菌对于肉鸡的腐败变质有重要的相关性。为了解鸡肉表面污染真菌的结构特征,在浙江省选择1家禽定点屠宰场,于脱毛、净膛、预净、包装和冷藏5个环节... 目前鸡肉表面的污染细菌研究较多,而对其表面的污染真菌结构的相关研究甚少,真菌中的酵母菌对于肉鸡的腐败变质有重要的相关性。为了解鸡肉表面污染真菌的结构特征,在浙江省选择1家禽定点屠宰场,于脱毛、净膛、预净、包装和冷藏5个环节各随机抽取5份鸡肉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表面,采集微生物,提取基因组DNA,对真菌ITS区域的ITS2区域进行PCR扩增,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屠宰环节鸡肉表面真菌的丰度无显著性差异。屠宰场鸡肉表面真菌主要分布于4个门,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其中担子菌门最丰富,占69%以上。在属的水平上,毛孢子菌属为优势菌属,占63.6%~72.8%。此外,还有病原真菌隐球菌属和曲霉属及腐败酵母假丝酵母属等的检出。本研究为了解定点屠宰场不同屠宰环节鸡肉表面的真菌提供了数据资料,对保障鸡肉的食用安全及改善屠宰场的卫生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高通量测序 真菌结构
下载PDF
冷鲜鸡污染微生物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祥祥 杨华 +2 位作者 夏效东 肖英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5-559,共5页
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耐药菌的快速发展。这些耐药菌在动物养殖过程中逐渐被抗生素筛选,在动物性食品生产链中容易被携带传播,对人类食品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试验选取浙江省绍兴市8个大型超市和11个农贸市场销... 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耐药菌的快速发展。这些耐药菌在动物养殖过程中逐渐被抗生素筛选,在动物性食品生产链中容易被携带传播,对人类食品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试验选取浙江省绍兴市8个大型超市和11个农贸市场销售的冷鲜鸡为检测对象,采用PCR和测序验证的技术手段,对冷鲜鸡表面微生物中的2种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sulⅡ和8种喹诺酮类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qepA、oqxA与oqxB进行检测。在所检测的样品中,检测出sulⅠ、sulⅡ、qnrD、qnrS、qepA和oqxB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100%、100%、89.5%、100%和89.5%。并对所检出的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和NCBI收录的耐药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对验证,比对结果同源性分别为100%、99.44%、100%、92.74%、99.82%和100%。试验结果将为冷鲜鸡中耐药基因的风险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 细菌 磺胺类 喹诺酮类 耐药基因
下载PDF
脱氧乙酸钠对杨梅保鲜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华 +3 位作者 杨桂 汪雯 贤君 肖英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252-1253,共2页
采摘后的杨梅不易保存,为了延长杨梅货架期,有些商家违规应用脱氧乙酸钠保鲜剂浸泡杨梅。在实验室模拟商家违规使用脱氧乙酸钠短时间浸泡杨梅的做法,在浸泡后检测分析不同时间点杨梅的菌落总数,以及霉菌和酵母总数,以评估脱氧乙酸钠是... 采摘后的杨梅不易保存,为了延长杨梅货架期,有些商家违规应用脱氧乙酸钠保鲜剂浸泡杨梅。在实验室模拟商家违规使用脱氧乙酸钠短时间浸泡杨梅的做法,在浸泡后检测分析不同时间点杨梅的菌落总数,以及霉菌和酵母总数,以评估脱氧乙酸钠是否对杨梅具有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自然样品相比,经脱氧乙酸钠浸泡过的杨梅在48 h内菌落总数和酵母数量未明显减少,在24 h和36 h阶段反而出现增多的趋势;霉菌数量在12 h内表现出减少趋势,但在24 h阶段也出现相反的趋势。由此说明,脱氧乙酸钠浸泡杨梅并不能降低杨梅中的微生物起到保鲜作用,反而因违规使用脱氧乙酸钠,可能引起食品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脱氧乙酸钠 微生物污染
下载PDF
小麦真菌结构分析及其与呕吐毒素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华 +3 位作者 贤君 王佩佩 温雪婷 肖英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228-232,共5页
旨在阐明污染小麦的真菌的结构组成并分析污染小麦的真菌与麦粒中呕吐毒素(DON)浓度之间的关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麦粒中的DON含量,选取DON浓度为高、中、低[DON含量分别为(2982±1534)、(972±251)、(42±1)μ... 旨在阐明污染小麦的真菌的结构组成并分析污染小麦的真菌与麦粒中呕吐毒素(DON)浓度之间的关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麦粒中的DON含量,选取DON浓度为高、中、低[DON含量分别为(2982±1534)、(972±251)、(42±1)μg/kg]的小麦样品各12份,抽提3组小麦微生物DNA进行真菌测序。结果表明,通过基因组DNA提取、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共得到820个运算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简称OTU)。基于不同分类水平的分析可知,其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46.9640%、0.7221%;优势菌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附球菌属(Epicoccum),分别占16.9879%、5.5701%。3组小麦中的真菌物种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由研究结果可知,小麦中存在一定的病原真菌污染,如链格孢属(Alternaria)、葡萄孢属(Botrytis),有必要对携带真菌毒素DON小麦中的真菌结构进行检测,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效液相色谱 呕吐毒素 高通量测序 菌群结构
下载PDF
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素养的策略研究
14
作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0年第15期158-158,共1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教育行业中对教师的经济水平要求也在不断上升。而在许多农村地区,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依旧具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处于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本身农村相对于城市发展就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并且教师自身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教育行业中对教师的经济水平要求也在不断上升。而在许多农村地区,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依旧具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处于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本身农村相对于城市发展就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并且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都具有较为紧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职业素养 英语教师
下载PDF
《二氧化碳》一课的实验改进
15
作者 承豪 《教学仪器与实验(小学版)》 2006年第2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九年义务教育 自然课 农村小学 第十册 六年制 实验改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