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相关基因生物信息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立 卢德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78-1283,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顺铂敏感株及耐药株的基因芯片表达数据,筛选差异基因及关键通路,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探讨关键集群功能。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基因芯片表达数据,利用GEO2R工具筛选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顺铂敏感株及耐药株的基因芯片表达数据,筛选差异基因及关键通路,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探讨关键集群功能。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基因芯片表达数据,利用GEO2R工具筛选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经DAVID富集得到相关特征基因与信号通路信息。结果:通过芯片分析共获得481个差异表达基因,相比于敏感细胞株,顺铂获得性耐药细胞株中有418个上调基因和63个下调基因。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piRNA代谢、DNA甲基化修饰、细胞有丝分裂及细胞周期进程等信号通路。蛋白复合物预测得到主要功能集群6个,分别与细胞趋化性、细胞角化性、piRNA代谢过程、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分泌调节及染色质沉默相关生物进程相关。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顺铂耐药细胞株特征基因及信号通路,其中SAA1、KRT5、TDRD9、BCL2A1、CSF1R和HIST1H1A等显著上调基因及其功能集团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潜在分子机制,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耐药 差异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在肿瘤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晓红 石远凯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456-2461,共6页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肿瘤细胞在坏死、凋亡后释放的一种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由于其在血液中循环,所以对ctDNA的检测可以及时反映肿瘤状态。随着高度特异性及灵敏性的新技术不断涌现,通过ctDNA检测可...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肿瘤细胞在坏死、凋亡后释放的一种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由于其在血液中循环,所以对ctDNA的检测可以及时反映肿瘤状态。随着高度特异性及灵敏性的新技术不断涌现,通过ctDNA检测可以分析肿瘤基因和表观遗传的改变。ctDNA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分型、评估肿瘤动态和肿瘤负荷、检测微小残留病灶和复发、预后评估、监测耐药和发现新治疗靶点。本文从以上几方面综述ctDNA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循环肿瘤DNA 实时监测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放射性核素标记多功能纳米探针及其在PET显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易贺庆 李林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0-633,共4页
分子影像学是精准医学的三大支撑技术之一,其借助分子探针,运用影像设备实时监测活体细胞、组织乃至整个机体在细胞或分子水平发生的生理、生化事件[1]。目前常用的分子影像探针包括常规的非特异性造影剂、带有特异分子配体的分子探针... 分子影像学是精准医学的三大支撑技术之一,其借助分子探针,运用影像设备实时监测活体细胞、组织乃至整个机体在细胞或分子水平发生的生理、生化事件[1]。目前常用的分子影像探针包括常规的非特异性造影剂、带有特异分子配体的分子探针及纳米探针。纳米探针主要包括磁性纳米探针、光学纳米探针、放射性核素标记纳米探针、声学纳米探针、多模态纳米探针和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探针 纳米粒子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FEN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镠祎 曹奔奔 +4 位作者 张婷 王晨 杨红健 蔡昀方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268-273,I0006,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生物信息数据库相关资料,探讨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索Oncomine数据库,分析FEN1基因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检索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对比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 目的通过分析生物信息数据库相关资料,探讨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索Oncomine数据库,分析FEN1基因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检索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对比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FEN1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检索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可视化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FEN1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分析FEN1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检索肿瘤单细胞(CancerSEA)数据库分析FEN1基因与乳腺癌单个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FEN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FEN1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不同临床病理分期乳腺癌患者FEN1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来看,FEN1基因高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此外,FEN1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多种细胞功能状态相关,其中与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DNA损伤、DNA修复正相关性最高。结论FEN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并且与乳腺癌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及基因靶向药物的研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状核酸内切酶1 乳腺癌 基因表达 预后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究鹅儿猫爪汤治疗胃癌的潜在机制
5
作者 雅兰 冯建国 《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79-488,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鹅儿猫爪汤治疗胃癌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ymMap及PubChem获取和鉴定鹅儿猫爪汤中的活性成分;借助TSCMP及pkCSM查询各活性成分的口服利用度、类药性、肠道吸收及毒性等筛选...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鹅儿猫爪汤治疗胃癌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ymMap及PubChem获取和鉴定鹅儿猫爪汤中的活性成分;借助TSCMP及pkCSM查询各活性成分的口服利用度、类药性、肠道吸收及毒性等筛选获得合适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PharmMapper及SuperPred数据库获得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Digsee、Digsnet、GeneCards及GEPIA等数据库检索胃癌相关靶点,并利用韦恩在线分析工具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根据筛选出来的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借助KOBAS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依据节点度值和介值筛选出核心靶点;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核心靶点在胃癌中的预后价值,CAMOIP分析有预后意义核心靶点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并经TIMMER验证;采用SwissDock等对部分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鹅儿猫爪汤10种活性成分,涉及304个胃癌靶点,以及参与P53、缺氧诱导因子1和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共222个相关信号通路。PPI及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共筛选出2个具有预后意义的核心靶点(ERBB2和CREBBP)及对应的核心活性成分(异二氢风藤奎醇、蛇菰宁和川陈皮素)。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鹅儿猫爪汤中核心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ERBB2和CREBBP等关键靶点调节胃癌免疫微环境,发挥抗胃癌作用。分子对接结果验证了ERBB2与异二氢风藤奎醇和蛇菰宁、CREBBP与川陈皮素结合活性较好。[结论]鹅儿猫爪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控制胃癌的发生及进展,为今后临床进一步探讨鹅儿猫爪汤治疗胃癌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儿猫爪汤 胃肿瘤 网络药理学 免疫细胞浸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分化型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与^(131)I 治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凡 李林法 +2 位作者 程国平 易贺庆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518-1521,1536,共5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神经内分泌分化(NED)与^(131)I 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46例1991年3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31)I 治疗伴随远处转移DTC患者的病变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ED标志...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神经内分泌分化(NED)与^(131)I 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46例1991年3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31)I 治疗伴随远处转移DTC患者的病变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ED标志性蛋白嗜铬粒蛋白A(CgA)、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CD56)、突触蛋白(Syn)、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钠碘同向转运体(NIS)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CgA、CD56、Syn表达与碘代谢关键基因TSHR、NIS表达的关系及CgA、CD56、Syn、TSHR、NIS的表达与临床特征、^(131)I 疗效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病灶摄碘率为60.8%(28/46),^(131)I 治疗有效率为36.9%(17/46)。NIS、TSHR、CgA、CD56在D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2%(13/46)、15.2%(7/46)、8.6%(4/46)、15.2%(7/46),Syn无阳性表达。CgA与TSHR、NIS表达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56阳性患者中NIS阳性率为38.5%(5/13),高于CD56阴性的6.9%(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56阳性与阴性患者TSHR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A、CD56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单双侧、分期、远处转移及疗效的DTC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IS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DTC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性别、单双侧、分期、远处转移、摄碘率及疗效的DTC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SHR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的DTC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单双侧、分期、远处转移、摄碘率及疗效的DTC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31)I 治疗可以使部分肺转移DTC患者获益,是远处转移DTC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部分DTC组织存在NED,CD56的表达与NIS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56可能对NIS的表达发挥作用,相关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神经内分泌分化 ^(131)I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F1/F2/J1/M1/O1/O3/P3在肺腺癌中预后价值及免疫浸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龚万钢 陈勇毅 +1 位作者 魏海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7-403,共7页
目的通过Forkhead box(FOX)转录因子家族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阐明其对肺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FOX家族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通过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对FOX家族进行生存分析;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对FOX家族成员突变... 目的通过Forkhead box(FOX)转录因子家族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阐明其对肺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FOX家族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通过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对FOX家族进行生存分析;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对FOX家族成员突变概率进行分析,并构建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通过WebGestalt数据库对FOX家族成员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用Timer数据库对这些关键基因在肺腺癌中免疫浸润淋巴细胞分析。结果GEPIA数据库显示FOXA1/A3/J1/M1/P3在肺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而FOXF1/F2/O1/O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FOXJ1/M1/P3 mRNA水平升高和FOXF1/F2/O1/O3 mRNA水平降低与肺腺癌总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肺腺癌的免疫浸润水平与FOXF1/F2/O1/P3表达相关。结论FOXF1/F2/J1/M1/O1/O3/P3是肺腺癌预后不良的潜在标志物。FOXP3与肺腺癌的免疫浸润水平有关,可能参与肺腺癌中CD4细胞和B细胞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转录因子 肺腺癌 预后 免疫浸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