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的超声造影特点及在判断病变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断为大动脉炎患者23例,共50处病变区域,分为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采用超声造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活动期组超声造影...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的超声造影特点及在判断病变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断为大动脉炎患者23例,共50处病变区域,分为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采用超声造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活动期组超声造影情况与非活动期组的差异以及与临床活动性判断的比较。结果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造影情况(增厚管壁明显增强与少量增强、无增强的构成)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1);同时二者管腔增强强度[(6.67±2.80)d B vs(5.62±1.72)d 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P>0.05);活动期组的增厚管壁增强强度高于非活动期组[(3.07±2.17)d B vs(0.07±0.08)d 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P<0.01);以增厚管壁造影剂明显增强作为判断活动性的标准,准确性60%,敏感度50%,特异度100%,说明100%的非活动性病变的增厚管壁造影剂无明显增强;若以增厚管壁造影剂无增强作为判断非活动性的标准,则准确性96%,敏感度95%,特异度100%,说明95%的活动性病变的增厚管壁造影剂有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在判断大动脉炎的活动性上有指导意义,增厚管壁造影剂有无增强可作为判断大动脉炎活动性的指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的超声造影特点及在判断病变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断为大动脉炎患者23例,共50处病变区域,分为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采用超声造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活动期组超声造影情况与非活动期组的差异以及与临床活动性判断的比较。结果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造影情况(增厚管壁明显增强与少量增强、无增强的构成)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1);同时二者管腔增强强度[(6.67±2.80)d B vs(5.62±1.72)d 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P>0.05);活动期组的增厚管壁增强强度高于非活动期组[(3.07±2.17)d B vs(0.07±0.08)d 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P<0.01);以增厚管壁造影剂明显增强作为判断活动性的标准,准确性60%,敏感度50%,特异度100%,说明100%的非活动性病变的增厚管壁造影剂无明显增强;若以增厚管壁造影剂无增强作为判断非活动性的标准,则准确性96%,敏感度95%,特异度100%,说明95%的活动性病变的增厚管壁造影剂有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在判断大动脉炎的活动性上有指导意义,增厚管壁造影剂有无增强可作为判断大动脉炎活动性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