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走滑断层油气管道地震响应分析
1
作者 孙碧君 +2 位作者 孙长河 李刚 方晓蕾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2-109,共8页
为研究埋地油气管道在走滑断层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基于土箱-管道缩尺试验,构建管土耦合非线性数值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分析了管道壁厚、管道直径、管道埋深和断层破碎带宽度对埋地管道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埋地油气管道整... 为研究埋地油气管道在走滑断层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基于土箱-管道缩尺试验,构建管土耦合非线性数值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分析了管道壁厚、管道直径、管道埋深和断层破碎带宽度对埋地管道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埋地油气管道整体应变沿断层面呈反对称分布,峰值应变位于断层面0.2~0.5 m范围内,且压应变峰值略大于拉应变峰值;管道埋深对峰值应变影响最大,断层破碎带宽度对峰值应变出现的位置产生重要影响;浅埋较大管径和较大壁厚的管道,可有效减弱地震荷载对管道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埋地管道抗震设计提供参考,对跨走滑断层埋地管道地震响应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地震响应 数值模拟 峰值应变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内衬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杜国锋 方晓蕾 +1 位作者 张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0-119,138,共11页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内衬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剪性能,考虑钢板厚度、波纹长度和内衬混凝土厚度设计制作7个试件,通过抗剪试验,观察试件破坏形态,获取其面内与面外的挠度,并分析各参数对试件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破...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内衬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剪性能,考虑钢板厚度、波纹长度和内衬混凝土厚度设计制作7个试件,通过抗剪试验,观察试件破坏形态,获取其面内与面外的挠度,并分析各参数对试件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破坏形式为剪切破坏,内衬混凝土出现关键剪切斜裂缝,钢板发生不同程度的鼓曲,两者共同承担剪力;增大钢板厚度可以显著提升试件的抗剪性能;试件抗剪承载力随混凝土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继续增大混凝土厚度,承载力增大速率反而变缓;当波纹长度由1200 mm增加到1600 mm时,抗剪承载力增大,当增加到2000 mm时,会导致承载力降低。本研究为波形钢腹板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大跨桥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波形钢腹板 内衬混凝土 抗剪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下载PDF
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地震损伤监测
3
作者 方晓蕾 +1 位作者 张秭文 杜国锋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在带肋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UHPCFHSST)内埋设压电智能骨料,钢管外壁粘贴压电陶瓷片,采用主动波动法对UHPCFHSST在往复加载过程中柱端的损伤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小波包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管内核心混... 在带肋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UHPCFHSST)内埋设压电智能骨料,钢管外壁粘贴压电陶瓷片,采用主动波动法对UHPCFHSST在往复加载过程中柱端的损伤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小波包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管内核心混凝土损伤和管壁界面剥离损伤过程。结果表明,损伤状态下信号的到达时间比健康状态下的到达时间更晚,且信号的幅值更低。核心混凝土和界面剥离损伤指数随加载等级和加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界面剥离损伤先于核心混凝土内部损伤产生。损伤监测结果与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的承载力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压电智能骨料和压电陶瓷传感器能对管内核心混凝土和管壁届面剥离的损伤过程进行有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智能骨料 钢管混凝土 地震损伤监测 损伤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