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嫩平原北部耕地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丹 杨光 +2 位作者 倪春迪 李廷锋 大庆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6-191,共6页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科学地判定其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布格局,对促进耕地资源的空间优化布局以及保护耕地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取松嫩平原北部的典型区域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1984年和2011...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科学地判定其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布格局,对促进耕地资源的空间优化布局以及保护耕地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取松嫩平原北部的典型区域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1984年和2011年Landsat8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运用Arc GIS10. 0软件、耕地指数法、GIS空间分析法对研究区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1984年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东部,2011年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北部; 2)研究区西部耕地分布呈现出密集分布的空间特征,东部呈现出稀疏分布的空间特征; 3) 1984—2011年研究区耕地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南部乡镇变化较大,中部和西部乡镇变化居中,北部和东部乡镇变化最小,行政区划上双山镇耕地变化最大。研究成果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嫩江县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耕地资源的保护及耕地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空间分布 耕地指数 变化特征 GIS 松嫩平原北部
原文传递
1980—2015黑龙江省林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丹 大庆 +2 位作者 孟庆武 储晓雷 李刚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5,13,共6页
林地是1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区域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黑龙江省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基础上,综合利用数学模型及GIS手段,确定1980-2015黑龙江省的林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 林地是1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区域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黑龙江省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基础上,综合利用数学模型及GIS手段,确定1980-2015黑龙江省的林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在1980-2015期间林地总体数量减少,减少的林地数量多流向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其中,流向耕地的林地数量最多。各个时期林地的数量变化存在较大差距。1990-2000林地减少的数量最多,是其他3个时期的3~10倍。各时期林地变化空间差异明显。1980-1990与2000-2010两个时期林地动态度等级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中部和西北部。1990-2000林地动态度等级高的地区在黑龙江省的西北部,2000-2015林地动态度等级高的地区在黑龙江省的东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时空变化 动态度 土地利用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frozen ground distribution in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a surface frost number model
3
作者 ZHAN Daqing MAN Haoran +1 位作者 ZANG Shuying LI Mia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2年第8期1581-1600,共20页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caused by frozen ground degradation have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fo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s the temperature rises, the permafro...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caused by frozen ground degradation have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fo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s the temperature rises, the permafrost is degrading significantly in the frozen ground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FGRN China). At present, research on FGRN China is based mainly on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nd the research period has been short.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ground surface freezing index(GFI) and ground surface thawing index(GTI) from 1900 to 2017 for FGRN China, with the air freezing index(AFI) and air thawing index(ATI) using 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UDEL)monthly gridded air temperature dataset. The turning point year for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AMAT) was identified as 1985, and the turning point years for GFI and GTI were 1977 and 1996. Th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0.01 ℃ per year during 1900–2017, and the GFI and GTI increased at rates of –0.4 and 0.5 ℃ d per year before the turning point year;after the turning point, these rates were –0.7 and –2.1 ℃ d per year. We utilized a surface frost number model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frozen ground in FGRN China from 1900 to 2017.When the empirical coefficient E value is 0.57, the simulated frozen ground distribution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ing frozen ground maps. The total area of permafrost in FGRN China decreased by 22.66×10^(4) km^(2) from 1900 to 2017, and the permafrost boundary moved northward with obvious degrad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e trend in permafrost boundary degradation in FGRN China, and provide basic data for research on the hydrological, climate, and ecological changes caused by permafrost degra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frost degradation frozen ground distribution freezing/thawing indices surface frost number model northeast China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丹 周嘉 大庆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66-1275,共10页
以黑龙江省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GIS手段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确定1980—2015年4个时期黑龙江省耕地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数量总体... 以黑龙江省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GIS手段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确定1980—2015年4个时期黑龙江省耕地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数量总体增加,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各时期耕地数量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以1990—2000年耕地数量变化最多。各时期耕地变化空间差异特征明显。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利用动态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耕地利用动态度活跃区域集中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各时期驱动因子的解释能力不同,人口数量、政策因素、GDP以及城镇化水平是解释能力较强的驱动力因子。驱动因子对耕地时空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各个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实现的,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驱动力 黑龙江省
下载PDF
两种土壤冻融判别算法在东北冻土区的判别精度评价
5
作者 肖杨 满浩然 +3 位作者 大庆 董星丰 臧淑英 李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本文基于AMSR2被动微波数据和0 cm地表温度数据,对比分析冻融判别函数算法和双指标算法在东北冻土区的判别精度及适用性。结果表明:(1)两种算法的Kappa系数都在0.7以上,总体判别精度在87%以上,具有较好的性能。(2)两种算法在升轨时期的... 本文基于AMSR2被动微波数据和0 cm地表温度数据,对比分析冻融判别函数算法和双指标算法在东北冻土区的判别精度及适用性。结果表明:(1)两种算法的Kappa系数都在0.7以上,总体判别精度在87%以上,具有较好的性能。(2)两种算法在升轨时期的总体判别精度高于降轨时期。在使用升轨数据时,双指标算法判别精度略高于冻融判别函数算法;使用降轨数据时,冻融判别函数算法判别精度更高。(3)冻融判别函数算法对冻土的判别精度高,双指标算法在识别融土方面具有优势。(4)两种算法对多年冻土区的土壤冻融判别精度高于季节冻土区。本研究的评价结果可为东北冻土区制备高精度、长时序地表冻融数据集提供基础数据资料,为选择合适的土壤冻融判别算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冻土区 土壤冻融 AMSR2 判别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